技术要点 左楼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 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 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23、24、25)。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 髙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指(图26 27)。 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 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 体左转,身体重心移于左腿, 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 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 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 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 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图28、29、30)。 右搂膝拗步 同左搂膝拗步3,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31、32)。 左搂膝拗步同右搂 膝拗步,惟左右动作 相反(图 就1 教法 1.老师讲解、示范 2.分解教学 3.连贯教学 4.完整动作教学 5.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完成动作
6 技术要点 左楼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 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 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 23、24、25)。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 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指(图 26、 27)。 3、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 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 体左转,身体重心移于左腿, 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 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 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 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 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图 28、29、30)。 右搂膝拗步 同左搂膝拗步 3,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 31、32)。 左搂膝拗步同右搂 膝拗步,惟左右动作 相反(图 33、34、 35、36、37)。 教法 1. 老师讲解、示范 2. 分解教学 3. 连贯教学 4. 完整动作教学 5. 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完成动作
6.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 7.老师纠正动作 8.连贯动作集体练习 5.课的结束: 时间: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课、学生放松肌肉。 2.解散、下课。 6.课的负荷:平均脉搏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45%左右 7.场地器材:田径场 8.课后小结:
7 6.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 7. 老师纠正动作 8. 连贯动作集体练习 5. 课的结束 : 时间:5 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课、学生放松肌肉。 2. 解散、下课。 6. 课的负荷:平均脉搏 120 次/分左右、练习密度 45%左右。 7. 场地器材:田径场 8. 课后小结: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课教素 第四学期(第二次课) 1.教材名称: 1.1复习简化太极拳1-4式,学习5-8式 1.2各种身体素质练习 2.课的目的: 2.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 2.2.复习1-4式动作。学习5-8式太极拳 2.3.发展学生耐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 3课的准备部分: 时间:5分钟 3.1:师生问好,体育委员集合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组织:两列横队。 要求:快速、精神、整齐。背对阳光、安静 3.2:布置课的任务,提出课要求,处理见习生。 教师▲△学生 ▲△▲△▲△▲△△▲△V ▲△▲△▲△▲△▲△ 4.课的基本部分 间80分钟 4.1:准备活动(10分钟) (1)慢跑400米 组织:两路纵队沿田径场慢跑400米 要求:精神、匀速、整齐。 (2)徒手操8节,各4×8呼
8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课教案 第四学期(第二次课) 1.教材名称: 1.1 复习简化太极拳 1-4 式,学习 5-8 式 1.2 各种身体素质练习 2.课的目的: 2.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 2.2.复习 1—4 式动作。学习 5—8 式太极拳 2.3.发展学生耐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 3 课的准备部分: 时间:5 分钟 3.1:师生问好,体育委员集合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组织:两列横队。 要求:快速、精神、整齐。背对阳光、安静。 3.2:布置课的任务,提出课要求,处理见习生。 ● 教师 ▲△学生 4.课的基本部分 时间 80 分钟 4.1:准备活动(10 分钟) (1)慢跑 400 米 组织:两路纵队沿田径场慢跑 400 米 要求:精神、匀速、整齐。 (2)徒手操 8 节,各 4×8 呼 ▲△▲△▲△▲△△▲△▽ ▲△▲△▲△▲△▲△▲△ ●
组织:成做操队形散开。 要求:精神、准确、整齐、动作幅度逐步加大、全身充分活动开。 4.2太极拳 时间60分钟 4.2.1复习1-4式太极拳 4.2.2学习5-8式太极拳 技术要点 (五)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 上体后坐,身体重心 移至右腿上,上体半 面向右转,左脚略提 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步微屈;同时左手由下向上挑 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 看左手食指(图38、39、40)。 (六)左右倒卷肱 左倒卷肱 1、转体撒手托球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 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 看左手(图41、42)。 2、退步推掌右 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人 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 前,左臂屈肘后撤,手 6贪 心向上,撤至左肋外 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腿掌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 腿,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图43、44)。 右倒卷肱 1、转体撤手托球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 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 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图45)。 3、退步推掌同左倒卷肱2,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46、47)。 右倒卷肱同左倒卷肱,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51、52、 左倒卷肱同右倒卷肱,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48、49
9 组织:成做操队形散开。 要求:精神、准确、整齐、动作幅度逐步加大、全身充分活动开。 4.2 太极拳 时间 60 分钟 4.2.1 复习 1—4 式太极拳 4.2.2 学习 5—8 式太极拳 技术要点 (五)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 上体后坐,身体重心 移至右腿上,上体半 面向右转,左脚略提 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步微屈;同时左手由下向上挑 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 看左手食指(图 38、39、40)。 (六)左右倒卷肱 左倒卷肱 1、转体撒手托球 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 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 看左手(图 41、42)。 2、退步推掌 右 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 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 前,左臂屈肘后撤,手 心向上,撤至左肋外 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腿掌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 腿,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图 43、44)。 右倒卷肱 1、转体撤手托球 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 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 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图 45)。 3、退步推掌 同左倒卷肱 2,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 46、47)。 右倒卷肱同左倒卷肱,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 51、52、53) 左倒卷肱同右倒卷肱,惟左右动作方向相反(图 48、49、50)
(七)左揽雀尾 1、转体丁步抱球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 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上体继续向右转,右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 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 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 2、转体左弓步拥上体微向左转, 右脚向左前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 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 臂向左前方拥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 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 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右胯旁,手 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图57、58)。 转体伸臂身体微向左转, 左手随之前伸翻掌手心向下,右手 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挥 动伸至左肘内侧。眼看左手(图 59)。 4、转体后捋上体后转,两 手向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后捋,直至右手手心斜向上,高与肩平,左手手心向 后平屈胸前;右腿屈膝,身体重心放至右腿。眼看右手(图60)。 5、转体弓步挤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 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 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图61、62)。 6、后坐收掌: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 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 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 前平看(图63、64、65)
10 (七)左揽雀尾 1、转体丁步抱球 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 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上体继续向右转,右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 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 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 54、55、56)。 2、转体左弓步扌朋 上体微向左转, 右脚向左前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 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 臂向左前方扌朋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 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 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右胯旁,手 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图 57、58)。 3、转体伸臂 身体微向左转, 左手随之前伸翻掌手心向下,右手 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挥 动伸至左肘内侧。眼看左手(图 59)。 4、转体后捋 上体后转,两 手向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后捋,直至右手手心斜向上,高与肩平,左手手心向 后平屈胸前;右腿屈膝,身体重心放至右腿。眼看右手(图 60)。 5、转体弓步挤 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 5 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 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图 61、62)。 6、后坐收掌: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 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 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 前平看(图 6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