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2019学年髙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命题内容:必修1)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永远的巴金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 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 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 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 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 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 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 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 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一一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 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 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 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 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 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 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 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 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
福建省福州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命题内容:必修 1) 一、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永远的巴金 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 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 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 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 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 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 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 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 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 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 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 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 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 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 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 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 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
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 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 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 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李 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 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 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 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 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 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汘流浃背。 (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读过许多巴金写的与翻译的作品,深深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 B.巴金喜欢高尔基笔下的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 的愿望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 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在人民心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 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2.“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在文中有 几层含意?请分点概述 3.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案】1.C2.三层含意。①他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②保护青年, 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的行为。③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3.①情感炽烈、热爱青春。他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巨著《随想录》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③爱憎分明、敢说真话、直言不讳。爱国主义和人道
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 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 “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 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李 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 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 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 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 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 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有删节)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读过许多巴金写的与翻译的作品,深深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 量。 B. 巴金喜欢高尔基笔下的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 的愿望。 C.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 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 “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在人民心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 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2.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在文中有 几层含意?请分点概述。 3. 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案】1. C 2. 三层含意。①他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②保护青年, 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的行为。③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3. ①情感炽烈、热爱青春。他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巨著《随想录》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③爱憎分明、敢说真话、直言不讳。爱国主义和人道
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一辈子提倡讲真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说到笑话,神情仍 然严肃。⑤不悲观,用自己的力量庇护年轻人。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 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査“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 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的晚年 著《随想录》里”错误,选项分析与文章内容不符。第六段说的是“…他还想纪念与记住 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 刻在人们的心底了”,文中说的是“那样的记忆”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故选C 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 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在文中有几层含意?请分点概述”,从题干来看,设题的句子应有 多层含义,且拟写答案的时候要分点陈述。考生要先到文中找到“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 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第5段段首,所以需联系 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来解读,且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一次又一次”“青春是美丽的”。然后考 生要分析文中含有关于“青春”的句子,如第3段中的“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 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第5段中“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 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文章第7段中巴金与“我”的交往也 是他寄希望于青年的表现。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概括文章的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考生 要结合文中巴金的行为、作品、他人或作者的评价进行概括。如第三段“我也读过巴金写的 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 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 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
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一辈子提倡讲真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说到笑话,神情仍 然严肃。⑤不悲观,用自己的力量庇护年轻人。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 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 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 项,“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的晚年巨 著《随想录》里”错误,选项分析与文章内容不符。第六段说的是“……他还想纪念与记住 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 刻在人们的心底了”,文中说的是“那样的记忆”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故选 C 项。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 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在文中有几层含意?请分点概述”,从题干来看,设题的句子应有 多层含义,且拟写答案的时候要分点陈述。考生要先到文中找到“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 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第 5 段段首,所以需联系 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来解读,且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一次又一次”“青春是美丽的”。然后考 生要分析文中含有关于“青春”的句子,如第 3 段中的“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 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第 5 段中“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 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文章第 7 段中巴金与“我”的交往也 是他寄希望于青年的表现。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概括文章的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考生 要结合文中巴金的行为、作品、他人或作者的评价进行概括。如第三段“我也读过巴金写的 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 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 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
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 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 治者的罪恶”,这表现出巴金情感的炽烈,对青春的热爱:如第四段“作为一个作家,他太 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第六段“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 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这表现出巴金的诚实质朴:如第五段“‘青 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 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第七段“他 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这表现出巴金对青年的保护:如第六段“ 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一一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 说的”,这表现出巴金的爱国热忱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 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就可以推知整句的含义: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句子在 文中的位置很重要,做题时应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从分析句子的表达入手,这一方法适 合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带有赏析的性质,需要还原修辞意或者揭示警戒意或表 明双关意:不要人为拔高,这是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性通常是因为 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是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往上加:要学会多角度 理解文中的句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 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 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 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 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 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
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 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 治者的罪恶”,这表现出巴金情感的炽烈,对青春的热爱;如第四段“作为一个作家,他太 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第六段“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 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这表现出巴金的诚实质朴;如第五段“‘青 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 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第七段“他 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这表现出巴金对青年的保护;如第六段“一 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 说的”,这表现出巴金的爱国热忱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 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就可以推知整句的含义;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句子在 文中的位置很重要,做题时应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从分析句子的表达入手,这一方法适 合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带有赏析的性质,需要还原修辞意或者揭示警戒意或表 明双关意;不要人为拔高,这是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性通常是因为 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是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往上加;要学会多角度 理解文中的句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 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 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 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 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 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
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 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 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 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 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 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 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 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农 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 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 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 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 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 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而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 要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 资源丰富起来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 可说水到渠成。 4.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 完整的人格建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B.显现出个性差异的高中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等多 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文理学科各有所侧重显得很正常。 C.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 育,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
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 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 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 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 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 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 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 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农 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 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 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 30 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 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 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 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而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 要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 资源丰富起来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 可说水到渠成。 4. 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 完整的人格建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B. 显现出个性差异的高中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等多 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文理学科各有所侧重显得很正常。 C. 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 育,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