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实现光伏电利用的最大化。机组根据光伏发电和负荷需求变化 情况,能实时切换成5种不同的发用电工作模式,分别为纯光伏发电工 作模式、纯空调工作模式、光伏发电及系统发电工作模式、光伏发电 及系统用电工作模式、光伏空调工作模式。其动态切换时间小于10msS 可实现与电网无缝衔接并保障机组稳定运行。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 示意图见图1。 光伏发电桑统 管理桑统 直母线 光伏微网及暖通 汇流 配电 群控发用电一体 单元 单元 化监控系统 电池陣列 空调桑统 380V市电 直盘母线 变压器 高心压缩机 机载换流器 图1.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示意图 六、主要技术指标 1.实现光伏直流电的直接利用,光伏直驱利用率高达9904%,比 光伏发电上网再利用效率提高5%~8%; 2.按照ARI550/590-2003的标准条件,离心机组CO达到673, IPLV达到1168 3.按照GBT18837-2015的标准条件,多联式空调机组APF最高 可达500。 七、技术鉴定情况 该技术已获得我国专利170项,其中发明专利95项,并于2013
8 电站,实现光伏电利用的最大化。机组根据光伏发电和负荷需求变化 情况,能实时切换成5种不同的发用电工作模式,分别为纯光伏发电工 作模式、纯空调工作模式、光伏发电及系统发电工作模式、光伏发电 及系统用电工作模式、光伏空调工作模式。其动态切换时间小于10ms, 可实现与电网无缝衔接并保障机组稳定运行。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 示意图见图1。 图 1. 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示意图 六、主要技术指标 1.实现光伏直流电的直接利用,光伏直驱利用率高达99.04%,比 光伏发电上网再利用效率提高5%~8%; 2.按照ARI550/590-2003的标准条件,离心机组COP达到6.73, IPLV达到11.68; 3.按照GB/T 18837-2015的标准条件,多联式空调机组APF最高 可达5.00。 七、技术鉴定情况 该技术已获得我国专利 170 项,其中发明专利 95 项,并于 2013
年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八、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珠海格力九期商用研发大楼、广州国光电器厂房、天 津建物街小学等。 典型案例1 案例名称:广州国光电器厂房光伏直驱离心机项目 建设规模:选用1台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组,光伏发电系统总裝 机容量为255kW,厂房建筑面积1.2万m2,供冷面积0.73万m2。建 设条件:楼顶有大量可铺设光伏板的空间,可满足离心冷水机组的能 耗要求。主要建设内容:采用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为建筑供冷。 主要设备为光伏板、汇流箱、配电柜、光伏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 泵、冷却塔等。项目总投资约199万元,建设期为24个月。年减排量 约184CO2,碳减排成本为300~600元CO。产生年经济效益37万 元,投资回收期约5年。 典型案例2 案例名称:天津建物街小学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项目 建设规模:选用8台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组,光伏发电系统总装 机容量为825kW。该楼宇供冷面积2984m2,冷负荷约为280kW。建 设条件:楼顶有可铺设光伏板的空间,可满足光伏多联机的能耗要求。 主要建设内容:采用光伏变频多联机系统取代常规的多联机系统对建 筑进行供冷。项目总投资约64万元,建设期约为3个月。年减排量约 7ltCO2,碳减排成本为300~600元tCO。产生年经济效益13万元 投资回收期约5年
9 年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八、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珠海格力九期商用研发大楼、广州国光电器厂房、天 津建物街小学等。 典型案例 1 案例名称:广州国光电器厂房光伏直驱离心机项目 建设规模:选用 1 台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组,光伏发电系统总装 机容量为 255kW,厂房建筑面积 1.2 万 m2,供冷面积 0.73 万 m2。建 设条件:楼顶有大量可铺设光伏板的空间,可满足离心冷水机组的能 耗要求。主要建设内容:采用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为建筑供冷。 主要设备为光伏板、汇流箱、配电柜、光伏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 泵、冷却塔等。项目总投资约 199 万元,建设期为 24 个月。年减排量 约 184tCO2,碳减排成本为 300~600 元/tCO2。产生年经济效益 37 万 元,投资回收期约 5 年。 典型案例 2 案例名称:天津建物街小学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项目 建设规模:选用 8 台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组,光伏发电系统总装 机容量为 82.5kW。该楼宇供冷面积 2984m2,冷负荷约为 280kW。建 设条件:楼顶有可铺设光伏板的空间,可满足光伏多联机的能耗要求。 主要建设内容:采用光伏变频多联机系统取代常规的多联机系统对建 筑进行供冷。项目总投资约 64 万元,建设期约为 3 个月。年减排量约 71tCO2,碳减排成本为 300~600 元/tCO2。产生年经济效益 13 万元, 投资回收期约 5 年
九、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目前,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在制冷空调设备领域中的推广比例 不到1%。预计未来5年,预期推广比例将达到5%,总投资约16亿 元,与常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制冷空调系统”″相比,可形成的年碳 减排能力为108万tCO2
10 九、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目前,光伏直驱变频空调技术在制冷空调设备领域中的推广比例 不到 1%。预计未来 5 年,预期推广比例将达到 5%,总投资约 1.6 亿 元,与常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制冷空调系统”相比,可形成的年碳 减排能力为 108 万 tCO2
3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技术名称: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建筑行业太阳能热利用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约600亿m2全年供热采暖能耗约13亿te 是建筑能源消耗较高的领域。同时,既有建筑中的大部分建筑为高能 耗建筑,实施节能供暖改造势在必行。该技术采用太阳能热水发热基 板进行地面辐射供暖,目前已在山东、河北、内蒙古、西藏、湖 山西、天津等省市24个项目实施应用,累计采暖面积105万吖,效果 良好,未来市场推广潜力较大 五、技术内容 技术原理 该技术运用地板辐射热的供暖方式在特制木地板上开管路沟槽, 镶嵌进聚丁烯管路,通过特制微分水器连接,由静音泵加压循环,利 用太阳能热水直接对地面的木地板或地瓷砖加热,热转化效率高,替 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同时,通过微电脑控制技 术,可实现分时、分室和分户控制。 2.关键技术 (1)终端散热技术 选用厚高密度发热基板,在基板上开U型槽口,用于镶嵌热水管 路,基板可大面积导热,同时又具有蓄热功能,直接对地面木地板或
11 3 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一、技术名称: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建筑行业 太阳能热利用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约 600 亿 m2,全年供热采暖能耗约 1.3 亿 tce, 是建筑能源消耗较高的领域。同时,既有建筑中的大部分建筑为高能 耗建筑,实施节能供暖改造势在必行。该技术采用太阳能热水发热基 板进行地面辐射供暖,目前已在山东、河北、内蒙古、西藏、湖北、 山西、天津等省市 24 个项目实施应用,累计采暖面积 105 万㎡,效果 良好,未来市场推广潜力较大。 五、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该技术运用地板辐射热的供暖方式,在特制木地板上开管路沟槽, 镶嵌进聚丁烯管路,通过特制微分水器连接,由静音泵加压循环,利 用太阳能热水直接对地面的木地板或地瓷砖加热,热转化效率高,替 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同时,通过微电脑控制技 术,可实现分时、分室和分户控制。 2. 关键技术 (1)终端散热技术 选用厚高密度发热基板,在基板上开 U 型槽口,用于镶嵌热水管 路,基板可大面积导热,同时又具有蓄热功能,直接对地面木地板或
地瓷砖加热,散热均匀性好。 (2)管路对接技术 自主研发了微分水器,每一路管路都是独立无接缝的,解决了管 路漏水及对接问题。 (3)地面铺设技术 采用导热胶进行地面铺设,导热胶兼具导热和粘合作用,无需使 用水泥砂浆,施工更便捷,不受冬季寒冷天气水泥结冰而导致无法施 工的影响,解决了铺设地瓷砖和管路故障维护等问题。 (4)蕾水桶辅助加热技术 采用碳纤维膜电热蓄水桶作为辅助加热,相比传统加热棒加热 具有加热面积大、发热均匀、升温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碳纤维膜 贴附在不锈钢内胆外,与外壳之间填充厚聚氨酯保温材料,由温度传 感器及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加热控制。 3.工艺流程 智能型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的原理图见图1
12 地瓷砖加热,散热均匀性好。 (2)管路对接技术 自主研发了微分水器,每一路管路都是独立无接缝的,解决了管 路漏水及对接问题。 (3)地面铺设技术 采用导热胶进行地面铺设,导热胶兼具导热和粘合作用,无需使 用水泥砂浆,施工更便捷,不受冬季寒冷天气水泥结冰而导致无法施 工的影响,解决了铺设地瓷砖和管路故障维护等问题。 (4)蓄水桶辅助加热技术 采用碳纤维膜电热蓄水桶作为辅助加热,相比传统加热棒加热, 具有加热面积大、发热均匀、升温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碳纤维膜 贴附在不锈钢内胆外,与外壳之间填充厚聚氨酯保温材料,由温度传 感器及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加热控制。 3. 工艺流程 智能型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的原理图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