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的影响很早就有报道。美国学者Shaw指出,夏季温度是决定果实化学成分和耐贮性的主要因素。他 通过对165个苹果品种的研究后认为,不同品种的苹果都有其适宜的夏季平均温度,但大多数品种3~9 月份的平均适温为12~15.5℃。低于这个适温,就会引起果实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降低果实的品质, 缩短贮藏寿命。但也有人观察到,有的苹果品种需要在比较高的夏季温度下才能生长发育得最好,如红玉 苹果在乎均温度为19℃的地区生长得比较好。当然,夏季温度过高的地区,果实成熟早,色泽和品质差, 也不耐贮藏。 桃是耐夏季高温的果树,温度对其品质和耐藏性冇影响。如夏季适当髙温,果实含酸量高,耐藏性提 高。但黄肉桃在夏季温度超过32℃时,会影响果实的色泽和大小,品质下降:如果夏季低温高湿,桃的颜 色和成熟度差,也不耐贮运。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25℃,如果长时间持续在30℃ 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则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下降,贮藏效果不佳。柑橘的生长温度对其品质和耐贮性 有较大的影响,冬季温度太高,果实颜色淡黄而不鲜艳,冬季有连续而适宜的低温,有利于柑橘的生长、 增产和提高果实品质。但是温度低于一2℃,果实就会受冻而不耐贮运。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研究证明,采 前温度和采收季节也会对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产生深刻影响。如苹果采前6~8周昼夜温差大,果实着色 好,含糖量高,组织致密,品质好,也耐贮藏。费道罗夫认为,采前温度与苹果发生虎皮病的敏感性有关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预测指标,在9~10月份,如果温度低于10℃的总时数为150~160h,某些苹果品种果 实很少发生虎皮病;而总时数如果为190~240h,就可以排除发生虎皮病的可能性。如果夜间最低温度超 过l0℃,低温时数的有效作用将等于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过早采收的苹果,在贮臧中总是加重虎皮病发 生的原因之一。梨在采前4~5周生长在相对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减少贮藏期间的果肉褐变与黑心 同一种类或品种的蔬菜,秋季收获的比夏季收获的耐贮藏,女口番茄、甜椒等。不同年份生长的同一蔬菜 品种,耐贮性也不同,因为不同年份气温条件不同,会影响产品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例如马铃 薯块茎中淀粉的合成和水解与生长期中的气温有关,而淀粉含量高的耐贮性强。北方栽培的大葱可露地冻 藏,缓慢解冻后可以恢复新鲜状态,而南方生长的大葱,却不能在北方作露地冻藏。甘蓝耐贮性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生长期间的温度和降雨量,低温下(10℃)生长的甘蓝,戊聚糖和灰分较多,蛋白质较少,叶片 的汁液冰点较低,耐贮藏 (二)光照 光照是果蔬生长发育获得良好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绝大多数的果蔬都属于喜光植物,特别是它们的 果实、叶球、块根、块茎和鳞茎的形成,都必须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充足的光照时间。光照直接影响果蔬 的干物质积累、风味、颜色、质地及形态结构,从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光照不足会使果蔬含糖量 降低,产量下降,抗性减弱,贮藏中容易衰老。如苹果的生长季节为连续的阴天会影响果实中糖和酸的形 成,果实容易发生生理病害,缩短贮藏寿命。树冠内膛的苹果因光照不足易发生虎皮病,贮藏中衰老快 果肉易粉质化。有些硏究发现,暴露在阳光下的柑橘果实与背阴处的果实比较,一般具有发育良好、皮薄、 果汁可溶性固形物高等特点,酸和果汁量则较低,品质也差。蔬菜生长期间如光照不足,往往叶片生长的 大而薄,贮藏中容易失水菱蔫和衰老。西瓜、甜瓜如果光照不足,含糖量也会下降。大白菜和洋葱在不同 的光照强度下,含糖量和鳞茎大小明显不同,如果生长期间阴天多,光照时间少,光照强度弱,蔬菜的产 量就会下降,其干物质含量低,贮藏期也短。大萝卜在生长期间如果有50%的遮光,则生长发育不良,糖 分积累少,贮藏中易糠心。但是,光照过强也有危害,如番茄、茄子和青椒在炎热的夏天受强烈日照后, 会产生日灼病,不能进行贮藏。秦冠、鸡冠、红玉等品种的苹果受强日照后易患蜜果病等等。特别是在干 旱季节或年份,光照过强对果蔬造成的危害将更为严重。此外,光照长短也影响贮藏器官的形成,如洋葱、 大蒜等要求有较长的光照,才能形成鳞茎。光照还与植物的花青色素的形成密切相关,红色品种的苹果在 阳光照射下,果实颜色鲜红,特别是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着色更佳;而树膛内的果实,接 触阳光少,果实成熟时不呈现红色或色调不浓。研究发现,光照对果实着色发生影响是有条件的。 Magness 认为,苹果颜色的发展首先受果实化学成分的影响,只有在果实有足够的含糖量时,天气因素才会对颜色 的形成发生作用。因此果实的成熟度也是着色的重要条件,在达到一定成熟度之前,即使外界环境条件适 宜,花青素也不能迅速形成,果实着色仍然缓慢
品质的影响很早就有报道。美国学者 Shaw 指出,夏季温度是决定果实化学成分和耐贮性的主要因素。他 通过对 165 个苹果品种的研究后认为,不同品种的苹果都有其适宜的夏季平均温度,但大多数品种 3~9 月份的平均适温为 12~15.5℃。低于这个适温,就会引起果实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降低果实的品质, 缩短贮藏寿命。但也有人观察到,有的苹果品种需要在比较高的夏季温度下才能生长发育得最好,如红玉 苹果在乎均温度为 19℃的地区生长得比较好。当然,夏季温度过高的地区,果实成熟早,色泽和品质差, 也不耐贮藏。 桃是耐夏季高温的果树,温度对其品质和耐藏性有影响。如夏季适当高温,果实含酸量高,耐藏性提 高。但黄肉桃在夏季温度超过 32℃时,会影响果实的色泽和大小,品质下降;如果夏季低温高湿,桃的颜 色和成熟度差,也不耐贮运。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形成的适宜温度为 20~25℃,如果长时间持续在 30℃ 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则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下降,贮藏效果不佳。柑橘的生长温度对其品质和耐贮性 有较大的影响,冬季温度太高,果实颜色淡黄而不鲜艳,冬季有连续而适宜的低温,有利于柑橘的生长、 增产和提高果实品质。但是温度低于一 2℃,果实就会受冻而不耐贮运。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研究证明,采 前温度和采收季节也会对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产生深刻影响。如苹果采前 6~8 周昼夜温差大,果实着色 好,含糖量高,组织致密,品质好,也耐贮藏。费道罗夫认为,采前温度与苹果发生虎皮病的敏感性有关。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预测指标,在 9~10 月份,如果温度低于 10℃的总时数为 150~160h,某些苹果品种果 实很少发生虎皮病;而总时数如果为 190~240h,就可以排除发生虎皮病的可能性。如果夜间最低温度超 过 10℃,低温时数的有效作用将等于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过早采收的苹果,在贮藏中总是加重虎皮病发 生的原因之一。梨在采前 4~5 周生长在相对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减少贮藏期间的果肉褐变与黑心。 同一种类或品种的蔬菜,秋季收获的比夏季收获的耐贮藏,女口番茄、甜椒等。不同年份生长的同一蔬菜 品种,耐贮性也不同,因为不同年份气温条件不同,会影响产品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例如马铃 薯块茎中淀粉的合成和水解与生长期中的气温有关,而淀粉含量高的耐贮性强。北方栽培的大葱可露地冻 藏,缓慢解冻后可以恢复新鲜状态,而南方生长的大葱,却不能在北方作露地冻藏。甘蓝耐贮性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生长期间的温度和降雨量,低温下(10℃)生长的甘蓝,戊聚糖和灰分较多,蛋白质较少,叶片 的汁液冰点较低,耐贮藏。 (二) 光照 光照是果蔬生长发育获得良好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绝大多数的果蔬都属于喜光植物,特别是它们的 果实、叶球、块根、块茎和鳞茎的形成,都必须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充足的光照时间。光照直接影响果蔬 的干物质积累、风味、颜色、质地及形态结构,从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光照不足会使果蔬含糖量 降低,产量下降,抗性减弱,贮藏中容易衰老。如苹果的生长季节为连续的阴天会影响果实中糖和酸的形 成,果实容易发生生理病害,缩短贮藏寿命。树冠内膛的苹果因光照不足易发生虎皮病,贮藏中衰老快, 果肉易粉质化。有些研究发现,暴露在阳光下的柑橘果实与背阴处的果实比较,一般具有发育良好、皮薄、 果汁可溶性固形物高等特点,酸和果汁量则较低,品质也差。蔬菜生长期间如光照不足,往往叶片生长的 大而薄,贮藏中容易失水萎蔫和衰老。西瓜、甜瓜如果光照不足,含糖量也会下降。大白菜和洋葱在不同 的光照强度下,含糖量和鳞茎大小明显不同,如果生长期间阴天多,光照时间少,光照强度弱,蔬菜的产 量就会下降,其干物质含量低,贮藏期也短。大萝卜在生长期间如果有 50%的遮光,则生长发育不良,糖 分积累少,贮藏中易糠心。但是,光照过强也有危害,如番茄、茄子和青椒在炎热的夏天受强烈日照后, 会产生日灼病,不能进行贮藏。秦冠、鸡冠、红玉等品种的苹果受强日照后易患蜜果病等等。特别是在干 旱季节或年份,光照过强对果蔬造成的危害将更为严重。此外,光照长短也影响贮藏器官的形成,如洋葱、 大蒜等要求有较长的光照,才能形成鳞茎。光照还与植物的花青色素的形成密切相关,红色品种的苹果在 阳光照射下,果实颜色鲜红,特别是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着色更佳;而树膛内的果实,接 触阳光少,果实成熟时不呈现红色或色调不浓。研究发现,光照对果实着色发生影响是有条件的。Magness 认为,苹果颜色的发展首先受果实化学成分的影响,只有在果实有足够的含糖量时,天气因素才会对颜色 的形成发生作用。因此果实的成熟度也是着色的重要条件,在达到一定成熟度之前,即使外界环境条件适 宜,花青素也不能迅速形成,果实着色仍然缓慢
光质(i光、紫外光、蓝光和白光)对果蔬生长发育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水溶性色素的形成都 要求有强光,特别是紫外光(360~450nm)与果实红色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紫外光的光波极短,光通量值 大,易被空气中的尘埃和小水滴吸收。据研究,苹果果实成熟前6周,阳光的直射量与红色发育呈高度的 相关,特别是在雨后,空气中尘埃少,在阳光直射下的果实着色最快。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 水果产区,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红色品种果实的着色度,在果树行间铺设反光塑料薄膜以改善果实 的光照条件,或采用果实套袋的方法改善光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紫外光还有利于果蔬抗坏血酸的 合成,提高产品品质,如树冠外侧暴露在阳光下的苹果不仅颜色红,抗坏血酸含量也较高,而温室中栽培 的黄瓜和番茄果实因缺少紫外光,抗坏血酸的含量往往没有露地栽培的高,光质制约着甘蓝花青素苷的合 成速度,紫外光对其最为有利 三)降雨 降雨会增加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和减少光照时间,与果蔬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密切相关,干旱或者多雨 常常制约着果蔬的生产。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土壤的pH一般小于7,为酸性土壤,土壤中的可溶 性盐类如钙盐几乎被冲洗掉,果蔬就会缺钙;加上阴天减少了光照,使果蔬品质和耐贮性降低,贮藏中易 发生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如生长在潮湿地区或多雨年份的苹果,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 较低,贮藏中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轮纹病和炭疽病等病害。此外果实也容易裂果,裂果常发生在下雨 之后,此时蒸腾作用很低,苹果除了从根部吸收水分外,也可以从果皮吸收较多水分,促使果肉细胞膨压 增大,造成果皮开裂;柑橘生长期雨水过多,果实成熟后着色不好,表皮细胞中精油含量减少,果汁中 糖和酸含量降低,此外,高湿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容易引起果实腐烂。马铃薯采前遇雨,采后腐烂增加。 生育期冷凉多雨的黄瓜,品质和耐贮性降低,因为空气湿度高时,蒸腾作用受阻,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 质减少,使得有机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及其在果实中的累积受到阻碍。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或年份,空 气的相对湿度较低,土壤水分缺乏;影响果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果蔬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个 体小,产量低,着色不良,成熟期提前,容易产生生理病害。,如生长在于旱年份的苹果容易发生苦痘病 大白菜容易发生干烧心病:萝卜容易出现糠心等等。降雨不均衡或久旱骤雨,会造成果实大量裂果,如苹 果、大枣、番茄等。甜橙在贮藏过程中的枯水与生长期的降雨量有关,如果干旱后遇多雨天气,果实在短 期内生长旺盛,果皮组织疏松,枯水现象会加重。 (四)地理条件 果蔬栽培地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生长期间的温度、光照、降雨量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会不同,从而影 响果蔬的生长发育、品质和耐贮性。纬度和海拔髙度不同,果蔬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即使同一种类的果蔬, 生长在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其品质和耐贮性不同。如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在我国长江以北广泛栽培,多 数中、晚熟品种较耐贮藏,但因生长的纬度不同,果实的耐贮性也有差别。生长在河南、山东一带的苹果, 不如生长在辽宁、山西、甘肃、鞅北的苹果耐贮性强。同一品种的苹果,在高纬度地区生长的比在低纬度 地区生长的耐贮性要好,辽宁、甘肃、陕北生长的元帅苹果较山东、河北生长的元帅苹果耐贮藏。我国西 北地区生长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高于河北、辽宁的苹果,西北虽然纬度低,但海拔较高,凉爽的气候适 合于苹果韵生长发育;海拔高度对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海拔高的地区;日照强,昼夜温差 大,有利于糖分的累积和花青素的形成,抗坏血酸的含量也高,所以苹果的色泽、风味和耐贮性都好 生长在山地或高原地区的蔬菜,体内碳水化合物、色素、抗坏血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 比平原地区生长的要高,表面保护组织也比较发达,品质好,耐贮藏。如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番茄比 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品质明显要好,耐贮性也强。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发展果蔬生产,是 改善果蔬品质,提高贮藏效果的一项有利措施 (五)土壤 土壤是果蔬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的理化性状、营养状况、地下水位高低等直接影响到果蔬的化学组成、 组织结构,进而影响到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不同种类的果蔬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但大多数果蔬适合于生 长在土质疏松、酸碱适中、养分充足、湿度适宜的土壤中, 土质会影响果蔬栽培的种类、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我国北方气候寒冷、少雨、土壤风化较弱
光质(ii 光、紫外光、蓝光和白光)对果蔬生长发育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水溶性色素的形成都 要求有强光,特别是紫外光(360~450nm)与果实红色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紫外光的光波极短,光通量值 大,易被空气中的尘埃和小水滴吸收。据研究,苹果果实成熟前 6 周,阳光的直射量与红色发育呈高度的 正相关,特别是在雨后,空气中尘埃少,在阳光直射下的果实着色最快。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 水果产区,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红色品种果实的着色度,在果树行间铺设反光塑料薄膜以改善果实 的光照条件,或采用果实套袋的方法改善光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紫外光还有利于果蔬抗坏血酸的 合成,提高产品品质,如树冠外侧暴露在阳光下的苹果不仅颜色红,抗坏血酸含量也较高,而温室中栽培 的黄瓜和番茄果实因缺少紫外光,抗坏血酸的含量往往没有露地栽培的高,光质制约着甘蓝花青素苷的合 成速度,紫外光对其最为有利。 (三) 降雨 降雨会增加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和减少光照时间,与果蔬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密切相关,干旱或者多雨 常常制约着果蔬的生产。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土壤的 pH 一般小于 7,为酸性土壤,土壤中的可溶 性盐类如钙盐几乎被冲洗掉,果蔬就会缺钙;加上阴天减少了光照,使果蔬品质和耐贮性降低,贮藏中易 发生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如生长在潮湿地区或多雨年份的苹果,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 较低,贮藏中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轮纹病和炭疽病等病害。此外果实也容易裂果,裂果常发生在下雨 之后,此时蒸腾作用很低,苹果除了从根部吸收水分外,也可以从果皮吸收较多水分,促使果肉细胞膨压 增大,造成果 皮开裂;柑橘生长期雨水过多,果实成熟后着色不好,表皮细胞中精油含量减少,果汁中 糖和酸含量降低,此外,高湿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容易引起果实腐烂。马铃薯采前遇雨,采后腐烂增加。 生育期冷凉多雨的黄瓜,品质和耐贮性降低,因为空气湿度高时,蒸腾作用受阻, 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 质减少,使得有机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及其在果实中的累积受到阻碍。 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或年份,空 气的相对湿度较低,土壤水分缺乏;影响果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果蔬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个 体小,产量低,着色不良,成熟期提前,容易产生生理病害。,如生长在于旱年份的苹果容易发生苦痘病; 大白菜容易发生干烧心病;萝卜容易出现糠心等等。降雨不均衡或久旱骤雨,会造成果实大量裂果,如苹 果、大枣、番茄等。甜橙在贮藏过程中的枯水与生长期的降雨量有关,如果干旱后遇多雨天气,果实在短 期内生长旺盛,果皮组织疏松,枯水现象会加重。 (四) 地理条件 果蔬栽培地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生长期间的温度、光照、降雨量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会不同,从而影 响果蔬的生长发育、品质和耐贮性。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果蔬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即使同一种类的果蔬, 生长在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其品质和耐贮性不同。如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在我国长江以北广泛栽培,多 数中、晚熟品种较耐贮藏,但因生长的纬度不同,果实的耐贮性也有差别。生长在河南、山东一带的苹果, 不如生长在辽宁、山西、甘肃、鞅北的苹果耐贮性强。同一品种的苹果,在高纬度地区生长的比在低纬度 地区生长的耐贮性要好,辽宁、甘肃、陕北生长的元帅苹果较山东、河北生长的元帅苹果耐贮藏。我国西 北地区生长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高于河北、辽宁的苹果,西北虽然纬度低,但海拔较高,凉爽的气候适 合于苹果韵生长发育;海拔高度对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海拔高的地区;日照强,昼夜温差 大,有利于糖分的累积和花青素的形成,抗坏血酸的含量也高,所以苹果的色泽、风味和耐贮性都好。 生长在山地或高原地区的蔬菜,体内碳水化合物、色素、抗坏血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的含量都 比平原地区生长的要高,表面保护组织也比较发达,品质好,耐贮藏。如生长在高 海拔地区的番茄比 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品质明显要好,耐贮性也强。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地 理优势,发展果蔬生产,是 改善果蔬品质,提高贮藏效果的一项有利措施。 (五)土壤 土壤是果蔬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的理化性状、营养状况、地下水位高低等直接影响到果蔬的化学组成、 组织结构,进而影响到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不同种类的果蔬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但大多数果蔬适合于生 长在土质疏松、酸碱适中、养分充足、湿度适宜的土壤中。 土质会影响果蔬栽培的种类、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我国北方气候寒冷、少雨、土壤 风化较弱
土壤中沙粒、粉粒含量较多,粘粒较少。沙土在北方分布广泛,这种土壤颗粒较粗,保肥、保水力差,通 气、通水性好,蔬菜生长后期,易脱肥水,不抗旱,适于栽培早熟薯类、根菜、春季绿叶菜类。在沙土中 生长的蔬菜,早期生长快,外观美丽,但根部老化快,植株易早衰,抗病、耐寒、耐热性都较弱,产品品 质差,味淡,不耐贮。我国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均为沙壤土,质地均匀, 粉粒含量高,物理性能好,抗逆能力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和抗旱力强,适合于栽种任何蔬菜,其产 品品质和耐贮性都好。在平原洼地、山间盆地、湖积平原地区为粘土,以粘粒占优势,质地粘重,结构致 密,保水保肥力大,通气透水力差,适于种植晩熟品种蔬菜,植株生根慢,生长迟缓,形小不美观,但根 部不易老化,成熟迟,耐病、耐寒、耐热性强,产品品质好,味浓,耐贮藏。硏究表明,粘重土壤上种植 的香蕉,风味品质比沙质土壤上种植的好,而且耐贮藏。生长在粘重土壤上的柑橘,风味品质要比生长在 轻松沙壤土上的好。轻松土壤上种植的脐橙比粘重土壤上种植的果实坚硬’但在贮臧中失重较快。苹果 适合在质地疏松、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到酸性土壤上生长。在沙土上生长的苹果容易发生苦痘病, 可能是因为水分的供给不正常,影响了其钾、镁和钙离子的吸收与平衡。在轻沙土壤上生长的西瓜,果皮 坚韧,耐贮运能力强。在排水与通气良好的土壤上栽培的萝卜,贮藏中失水较慢;而莴苣在沙质土壤上栽 培的失水快,在粘质土壤上栽培的失水则较慢 三、农业技术因素 )施肥 施肥对果蔬的品质及耐贮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果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适量施用氮肥外,还应该 注意増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特别应适当増施磷、钾、钙肥和硼、锰、锌肥等,这一点对于长期贮藏的果蔬 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合理施肥,才能提高果蔬的品质,增加其耐贮性和抗病性。如果过量施用氮肥,果蔬 容易发生采后生理失调,产品的耐贮性和抗病性会明显降低,因为产品的氮素含量高,会促进产品呼吸 增加代谢强度,使其容易衰老和败坏,而钙含量高时可以抵消高氮的不良影响。如氮肥过多,会降低番茄 果实的品质,减少干物质和抗坏血酸的含量。施用氮肥过多的果园,果实的颜色差,质地松软,贮藏中容 易发生生理病害,如苹果的虎皮病、苦痘病等等。适量施用钾肥,不仅能使果实増产,还能使果实产生鲜 红的色泽和芳香的气味。缺钾会延缓番茄的完熟过程,因为钾浓度低时会使番茄红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苹 果缺钾时,果实着色差,贮藏中果皮易皱缩,品质下降;而施用过量钾肥,又易产生生理病害。土壤中缺 磷,果实的颜色不鲜艳,果肉带绿色,含糖量降低,贮藏中容易发生果肉褐变和烂心。苹果缺硼,果实不 耐贮藏,易发生果肉褐变或发生虎皮病及水心病。缺钙对果蔬质量影响很大,苹果缺钙时,易发生苦痘病、 低温溃败病等病害;芒果缺钙时,花端腐烂:大白菜缺钙,易发生干烧心病等等。果蔬在生长过程中,适 量施用钙肥,不仅可提高品质,还能有效防止上述生理病害的发生。 (二)灌溉 水分是保持果蔬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土壤水分的供给对果蔬的生长、发育、品质及耐贮性有重要的影 响,含水量太高的产品不耐贮藏。大白菜、洋葱采前一周不要浇水,否则耐贮性下降。洋葱在生长中期如 果过分灌水会加重贮藏中的颈腐、黑腐、基腐和细菌性腐烂。番茄在多雨年份或久旱骤雨,会使果肉细胞 迅速膨大,从而引起果实开裂。在干旱缺雨的年份或轻质土壤上栽培的萝卜,贮藏中容易糠心,而在粘质 土上栽培的,以及在水分充足年份或地区生长的萝卜,糠心较少,出现糠心的时间也较晚。大白菜蹲苗期, 土壤干旱缺水,会引起土壤溶液浓度增高,阻碍钙的吸收,易发生干烧心病 桃在采收前几周缺水,果实就难以增大,果肉坚硬,产量下降,品质不佳:但如果灌水太多,又会延 长果实的生长期,果实着色差、不耐贮藏。葡萄采前不停止灌水,虽然产量増加了,但因含糖量降低也会 不利于贮藏。水分供应不足会削弱苹果的耐贮性,苹果的一些生理病害如软木斑、苦痘病和红玉斑点病, 都与土壤中水分状况有一定的联系。水分过多,果实过大,果汁的干物质含量低,而不耐长期贮藏,容易 发生生理病害。柑橘果实的蒂缘褐斑(干疤),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果实发病较多,而在较干旱 的条件下生长的果实褐斑病较少。可见,只有掌握适时合理的灌溉,才能既保证果蔬的产量和质量,又有 利于提高其贮藏性能。 (三)修剪、疏花和疏果
土壤中沙粒、粉粒含量较多,粘粒较少。沙土在北方分布广泛,这种土壤颗粒较粗,保肥、保水力差,通 气、通水性好,蔬菜生长后期,易脱肥水,不抗旱,适于栽培早熟薯类、根菜、春季绿叶菜类。在沙土中 生长的蔬菜,早期生长快,外观美丽,但根部老化快,植株易早衰,抗病、耐寒、耐热性都较弱,产品品 质差,味淡,不耐贮。我国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均为沙壤土,质地均匀, 粉粒含量高,物理性能好,抗逆能力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和抗旱力强,适合于栽种任何蔬菜,其产 品品质和耐贮性都好。在平原洼地、山间盆地、湖积平原地区为粘土,以粘粒占优势,质地粘重,结构致 密,保水保肥力大,通气透水力差,适于种植晚熟品种蔬菜,植株生根慢,生长迟缓,形小不美观,但根 部不易老化,成熟迟,耐病、耐寒、耐热性强,产品品质好,味浓,耐贮藏。研究表明,粘重土壤上种植 的香蕉,风味品质比沙质土壤上种植的好,而且耐贮藏。生长在粘重土壤上的柑橘,风味品质要比生长在 轻松沙壤土上的好。轻松土壤上种植的脐橙比粘重土壤上种植的果实坚硬·,但在贮藏中失重较快。苹果 适合在质地疏松、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到酸性土壤上生长。在沙土上生长的苹果容易发生苦痘病, 可能是因为水分的供给不正常,影响了其钾、镁和钙离子的吸收与平衡。在轻沙土壤上生长的西瓜,果皮 坚韧,耐贮运能力强。在排水与通气良好的土壤上栽培的萝卜,贮藏中失水较慢;而莴苣在沙质土壤上栽 培的失水快,在粘质土壤上栽培的失水则较慢。 三、农业技术因素 (一) 施肥 施肥对果蔬的品质及耐贮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果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适量施用氮肥外,还应该 注意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特别应适当增施磷、钾、钙肥和硼、锰、锌肥等,这一点对于长期贮藏的果蔬 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合理施肥,才能提高果蔬的品质,增加其耐贮性和抗病性。如果过量施用氮肥,果蔬 容易发生采后生理失调,产品的耐贮性和抗病性会明显降低,因为产品的氮素含量高,会促进产品呼吸, 增加代谢强度,使其容易衰老和败坏,而钙含量高时可以抵消高氮的不良影响。如氮肥过多,会降低番茄 果实的品质,减少干物质和抗坏血酸的含量。施用氮肥过多的果园,果实的颜色差,质地松软,贮藏中容 易发生生理病害,如苹果的虎皮病、苦痘病等等。适量施用钾肥,不仅能使果实增产,还能使果实产生鲜 红的色泽和芳香的气味。缺钾会延缓番茄的完熟过程,因为钾浓度低时会使番茄红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苹 果缺钾时,果实着色差,贮藏中果皮易皱缩,品质下降;而施用过量钾肥,又易产生生理病害。土壤中缺 磷,果实的颜色不鲜艳,果肉带绿色,含糖量降低,贮藏中容易发生果肉褐变和烂心。苹果缺硼,果实不 耐贮藏,易发生果肉褐变或发生虎皮病及水心病。缺钙对果蔬质量影响很大,苹果缺钙时,易发生苦痘病、 低温溃败病等病害;芒果缺钙时,花端腐烂;大白菜缺钙,易发生干烧心病等等。果蔬在生长过程中,适 量施用钙肥,不仅可提高品质,还能有效防止上述生理病害的发生。 (二) 灌溉 水分是保持果蔬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土壤水分的供给对果蔬的生长、发育、品质及耐贮性有重要的影 响,含水量太高的产品不耐贮藏。大白菜、洋葱采前一周不要浇水,否则耐贮性下降。洋葱在生长中期如 果过分灌水会加重贮藏中的颈腐、黑腐、基腐和细菌性腐烂。番茄在多雨年份或久旱骤雨,会使果肉细胞 迅速膨大,从而引起果实开裂。在干旱缺雨的年份或轻质土壤上栽培的萝卜,贮藏中容易糠心,而在粘质 土上栽培的,以及在水分充足年份或地区生长的萝卜,糠心较少,出现糠心的时间也较晚。大白菜蹲苗期, 土壤干旱缺水,会引起土壤溶液浓度增高,阻碍钙的吸收,易发生干烧心病。 桃在采收前几周缺水,果实就难以增大,果肉坚硬,产量下降,品质不佳;但如果灌水太多,又会延 长果实的生长期,果实着色差、不耐贮藏。葡萄采前不停止灌水,虽然产量增加了,但因含糖量降低也会 不利于贮藏。水分供应不足会削弱苹果的耐贮性,苹果的一些生 理病害如软木斑、苦痘病和红玉斑点病, 都与土壤中水分状况有一定的联系。水分过多,果实过大,果汁的干物质含量低,而不耐长期贮藏,容易 发生生理病害。柑橘果实的蒂缘褐斑(干疤),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果实发病较多,而在较干旱 的条件下生长的果实褐斑病较少。可见,只有掌握适时合理的灌溉,才能既保证果蔬的产量和质量,又有 利于提高其贮藏性能。 (三) 修剪、疏花和疏果
适当的果树修剪可以调节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减轻或克服果树生产中的大小年现象,增加树 冠透光面积和结果部位,使果实在生长期间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果实的化学成分,因此修剪也会间 接地影响果实的耐贮性。研究表明,树冠内主要结实部位集中在自然光强的30%~90%范围内。就果实品 质而言,在40%以下的光强条件下生长的果实,品质较差:40%~60%的光强可产生中等品质的果实;在 60%以上的光强条件下生长的果实,品质最好。如果修剪过重,来年果树营养生长旺盛,叶果比增大, 树冠透光性能差,果实着色不好,苹果内含钙少而蔗糖含量高,在贮藏中易发生苦痘病和虎皮病。重剪还 会增加红玉苹果的烂心和蜜病的发生。柑橘树若修剪过重,粗皮大果比例增加,贮藏中易枯水。但是 修剪过轻,果树生殖生长旺盛,叶果比减小,果实生长发育不良,果实小,品质差,也不利于贮藏。因此 只有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肥水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修剪,才能确保果树生产达到高产、稳产, 生产出的果实才能达到优质、耐贮的目的 在番茄、西瓜等蔬菜生产中,也要定期进行去蔓、打杈,及时摘除多余的侧芽,其目的也是协调营养 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以期获得优质耐贮的蔬菜产品。适当的疏花、疏果也是为了保证果蔬正常的叶 果比例,使果实具有一定的大小和优良的品质。生产上,疏花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植株体 内营养物质的消耗。疏果工作一般应在果实细胞分裂高峰期到来之前进行,这样可以增加果实中的细胞数: 疏果较晩,只能使果实细胞膨大有所増加,疏果过晩,对果实大小影响不大。因为疏花、疏果影响到果实 细胞的数量和大小,也就影响到果实的大小和化学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蔬的耐贮性。研究表明 对苹果进行适当的疏花、疏果,可以使果实含糖量增高,不仅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同时也会减少虎皮病 的发生,使耐贮性增强。 (四)田间病虫防治 病虫害不仅可以造成果蔬产量降低,而且对果蔬品质和耐贮性也有不良影响,因此,田间病虫的防治是保 证果蔬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贮藏前,那些有明显症状的产品容易被挑选出来,但症状不明显或者发 生内部病变的产品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它们在贮藏中发病、扩散,从而造成损失。目前,杀菌剂和杀 虫剂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苯并咪唑类、有机磷类、有机硫类、有机氯类等等,都是生产上使用较多的高效 低毒农药,对防治多种果蔬病虫有良好的效果。相关内容参考“贮藏病害 (五)生长调节剂处理 生长调节剂对果蔬的品质影响很大。采前喷洒生长调节剂,是増强果蔬产品耐贮性和防止病害的有效措施 之一。果蔬生产上使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效果,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l、促进生长促进成熟 如生长素类的吲哚乙酸、萘乙酸和2,4-—D(2,4—二氯苯氧乙酸)等。这类物质可促进果蔬的生长,防止 落花、落果,同时也促进果蔬的成熟。如用10~40mg/kg的萘乙酸在釆前喷洒苹果,能有效地控制采前 落果,但也增强了果实的呼吸,加速了成熟,所以对于长期贮藏的产品来说会有些不利。用10~25mg/ kg的2,4—D在采前喷洒番茄,不仅可防止早期落花落果,还可促进果实膨大,使果实提前成熟。菜花 采前喷洒100~500mg/kg的2,4—D,可以减少贮藏中保护叶的脱落 2、促进生长抑制成熟衰老 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的分裂,诱导细胞的膨大,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 者都具有促进果蔬生长和抑制成熟衰老的作用。结球莴苣釆前喷洒10mg/kg的苄基腺嘌呤(BA),采后 在常温下贮藏,可明显延缓叶子变黄。喷过赤霉素的柑橘、苹果,果实着色晩,成熟减慢。无核葡萄座果 期喷4mg/kg的赤霉素,可显著増大果粒。喷过赤霉素的柑橘,果皮的退绿和衰老变得缓慢,某些生理 病害也得到减轻。对于柑橘果实,2,4-D也有延缓成熟的作用,用50~100mg/kg·的2,4-D在采前 喷洒柑橘,使果蒂保持鲜绿而不脱落,蒂腐也得到了防治,若与赤霉素同时使用,可推迟果实的成熟,延 长贮藏寿命。赤霉素可以推迟香蕉呼吸高峰的岀现,延缓成熟和延长贮藏寿命。菠萝在开花一半到完全开 花之前用70~150mg/kg的赤霉素喷布,果实充实饱满,可食部分増加,柠檬酸含量下降,成熟期可推迟 8~15d,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用20~40mg/kg的赤霉素浸蒜薹基部,可以防止薹苞的膨大,延缓衰老 3、抑制生长促进成熟
适当的果树修剪可以调节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减轻或克服果树生产中的大小年现象,增加树 冠透光面积和结果部位,使果实在生长期间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果实的化学成分,因此修剪也会间 接地影响果实的耐贮性。研究表明,树冠内主要结实部位集中在自然光强的 30%~90%范围内。就果实品 质而言,在 40%以下的光强条件下生长的果实,品质较差;40%~60%的光强可产生中等品质的果实;在 60%以上的光强条件下生长的果实, 品质最好。如果修剪过重,来年果树营养生长旺盛,叶果比增大, 树冠透光性能差,果实着色不好,苹果内含钙少而蔗糖含量高,在贮藏中易发生苦痘病和虎皮病。重剪还 会增加红玉 苹果的烂心和蜜病的发生。柑橘树若修剪过重,粗皮大果比例增加,贮藏中易枯水。但是, 修剪过轻,果树生殖生长旺盛,叶果比减小,果实生长发育不良,果实小,品质差,也不利于贮藏。因此, 只有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肥水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修剪,才能确保果树生产达到高产、稳产, 生产出的果实才能达到优质、耐贮的目的。 在番茄、西瓜等蔬菜生产中,也要定期进行去蔓、打杈,及时摘除多余的侧芽,其目的也是协调营养 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以期获得优质耐贮的蔬菜产品。适当的疏花、疏果也是为了保证果蔬正常的叶、 果比例,使果实具有一定的大小和优良的品质。生产上,疏花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植株体 内营养物质的消耗。疏果工作一般应在果实细胞分裂高峰期到来之前进行,这样可以增加果实中的细胞数; 疏果较晚,只能使果实细胞膨大有所增加,疏果过晚,对果实大小影响不大。因为疏花、疏果影响到果实 细胞的数量和大小,也就影响到果实的大小和化学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蔬的耐贮性。研究表明, 对苹果进行适当的疏花、疏果,可以使果实含糖量增高,不仅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同时也会减少虎皮病 的发生,使耐贮性增强。 (四) 田间病虫防治 病虫害不仅可以造成果蔬产量降低,而且对果蔬品质和耐贮性也有不良影响,因此,田间病虫的防治是保 证果蔬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贮藏前,那些有明显症状的产品容易被挑选出来,但症状不明显或者发 生内部病变的产品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它们在贮藏中发病、扩 散,从而造成损失。目前,杀菌剂和杀 虫剂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苯并咪唑类、有机磷类、有机硫类、有机氯类等等,都是生产上使用较多的高效 低毒农药,对防治多种果蔬病虫有良好的效果。相关内容参考“贮藏病害”一章。 (五) 生长调节剂处理 生长调节剂对果蔬的品质影响很大。采前喷洒生长调节剂,是增强果蔬产品耐贮性和防止病害的有效措施 之一。果蔬生产上使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效果,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 促进生长促进成熟 如生长素类的吲哚乙酸、萘乙酸和 2,4—D(2,4—二氯苯氧乙酸)等。这类物质可促进果蔬的生长,防止 落花、落果,同时也促进果蔬的成熟。如用 10~40mg/kg 的萘乙酸在采前喷洒苹果,能有效地控制采前 落果,但也增强了果实的呼吸,加速了成熟,所以对于长期贮藏的产品来说会有些不利。用 10~25mg/ kg 的 2,4—D 在采前喷洒番茄,不仅可防止早期落花落果,还可促进果实膨大,使果实提前成熟。菜花 采前喷洒 100~500mg/kg 的 2,4—D,可以减少贮藏中保护叶的脱落。 2、 促进生长抑制成熟衰老 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的分裂,诱导细胞的膨大,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 二者都具有促进果蔬生长和抑制成熟衰老的作用。结球莴苣采前喷洒 10mg/kg 的苄基腺嘌呤(BA),采后 在常温下贮藏,可明显延缓叶子变黄。喷过赤霉素的柑橘、苹果,果实着色晚,成熟减慢。无核葡萄座果 期喷 40mg/kg 的赤霉素,可显著增大果粒。喷过赤霉素的柑橘,果皮的退绿和衰老变得缓慢,某些生理 病害也得到减轻。对于柑橘果实,2,4—D 也有延缓成熟的作用,用 50~100mg/kg·的 2,4—D 在采前 喷洒柑橘,使果蒂保持鲜绿而不脱落,蒂腐也得到了防治,若与赤霉素同时使用,可推迟果实的成熟,延 长贮藏寿命。赤霉素可以推迟香蕉呼吸高峰的出现,延缓成熟和延长贮藏寿命。菠萝在开花一半到完全开 花之前用 70~150mg/kg 的赤霉素喷布,果实充实饱满,可食部分增加,柠檬酸含量下降,成熟期可推迟 8~15d,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用 20~40mg/kg 的赤霉素浸蒜薹基部,可以防止薹苞的膨大,延缓衰老。 3、 抑制生长促进成熟
如乙烯利、B。、矮壮素(CCC)等。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乙烯发生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一般 生产的乙烯利为40%的水溶液。苹果在采前1~4周喷洒200~250mg/kg的乙烯利,可以使果实的呼吸 高峰提前出现,促进成熟和着色。梨在采前喷酒50~250mg/kg的乙烯利,也可以使果实提早成熟,降低 总酸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早熟品种提前上市,能改善其外观品质,但是用乙烯利处理过的果 实不能作长期贮藏。B。对于苹果具有延缓成熟的作用,但是对于桃、李、樱桃等则可以促进果实内源乙 烯的生成,加速果实的成熟,使果实提前2~10d上市,并可增进黄肉桃果肉的颜色。国外用于加工的桃, 使用B,可以使果实的成熟度一致,果柄容易脱落,便于机械采收。在桃果实膨大初期或硬核期可分别喷 洒0.4%~0.8%和0.1%~0.4%的Be以促进成熟。但有人认为B。具有毒性,用B。喷过的果实 可能有致癌作用,所以Be一直未能获准注册。矮壮素用于果树生产,最明显的效果是增加葡萄的座果率 用100~5mg/kg的矮壮素加lmg/kg的赤霉素在花期喷洒或蘸花穗,能提高葡萄座果率,增加果实含 糖量和减少裂果,促进了果实成熟。 4、抑制生长延缓成熟 如矮壮素(CCO)、B、青鲜素(马来酰肼MH)、多效唑(对氯丁唑、P33)等。巴梨采前3周用0.5%~1% 的矮壮素喷洒,可以增加果实的硬度,防止果实变软,有利于贮藏。西瓜喷洒矮壮素后所结果实的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高,瓜变甜,贮藏寿命延长。B。对果树生长有抑制作用,苹果采前用o.1%~0.2%的B 喷洒,可防止苹果采前落果,使果实硬度増大,着色好,贮藏期延长,同时对减少苹果虎皮病也有积极效 应。采前用多效唑喷洒梨和苹果,果实着色好,硬度大,减轻了贮藏过程中某些生理病害(如虎皮病和苦痘 病等)的发生。苹果生长期间,适时喷洒σ.1%~0.2%青鲜素,可控制树冠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使果 实着色好,硬度大,苦痘病的发生率降低。洋葱、大蒜在采前两周喷洒0.25%的青鲜素,可明显延长采 后的休眠期,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 第二节采后生理对果蔬贮运的影响 呼吸生理 (一)呼吸作用的类型 呼吸作用是果蔬的生活细胞(呼吸底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还 原过程,将体内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为简单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标志着生命的存在,果 蔬呼吸类型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 1、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果蔬的呼吸底物被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 量的过程。其反应式如下: C6H1206十602 6C02+6H20+2820.2kJ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果蔬在缺氧条件下,呼吸底物氧化不彻底,产生酒精、乙醛、乳酸等各种中间产物,同时释 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其反应式如下 C6H1206→2C2Hs0H+2C02+100.4kJ 葡萄糖 乙醇二氧化碳能量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是无氧呼吸的28倍,为了获得维持生理活动所需的足够的能量,无氧呼吸就必须分 解更多的呼吸基质,也就是消耗更多的营养成分。同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醛、酒精在果蔬中过多积累, 这些物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使之产生生理机能障碍,产品质量恶化,影响贮藏寿命。因此,长时间的 无氧呼吸对于果蔬长期贮藏是不利的。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 有氧呼吸是呼吸的主要类型,也叫正常呼吸;无氧呼吸是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 使植物在缺氧条件下不会窒息死亡。事实上,正常呼吸条件下,也有微量的无氧呼吸存在,只是无氧呼 吸在整个代谢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已。总之,无氧呼吸的加强,对果蔬贮藏是不利的
如乙烯利、B。、矮壮素(CCC)等。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乙烯发生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一般 生产的乙烯利为 40%的水溶液。苹果在采前 1~4 周喷洒 200~250mg/kg 的乙烯利,可以使果实的呼吸 高峰提前出现,促进成熟和着色。梨在采前喷洒 50~250mg/kg 的乙烯利,也可以使果实提早成熟,降低 总酸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早熟品种提前上市,能改善其外观品质,但是用乙烯利处理过的果 实不能作长期贮藏。B。对于苹果具有延缓成熟的作用,但是对于桃、李、樱桃等则可以促进果实内源乙 烯的生成,加速果实的成熟,使果实提前 2~10d 上市,并可增进黄肉桃果肉的颜色。国外用于加工的桃, 使用 B,可以使果实的成熟度一致,果柄容易脱落,便于机械采收。在桃果实膨大初期或硬核期可分别喷 洒 0.4%~0.8%和 0.1%~0.4%的 Be 以促进成熟。但有人认为 B。具有毒性,用 B。喷过的果实, 可能有致癌作用,所以 Be 一直未能获准注册。矮壮素用于果树生产,最明显的效果是增加葡萄的座果率, 用 100~500mg/kg 的矮壮素加 lmg/kg 的赤霉素在花期喷洒或蘸花穗,能提高葡萄座果率,增加果实含 糖量和减少裂果,促进了果实成熟。 4、 抑制生长延缓成熟 如矮壮素(CCC)、B。、青鲜素(马来酰肼 MH)、多效唑(对氯丁唑、PP333)等。巴梨采前 3 周用 0.5%~1% 的矮壮素喷洒,可以增加果实的硬度,防止果实变软,有利于贮藏。西瓜喷洒矮壮素后所结果实的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高,瓜变甜,贮藏寿命延长。B。对果树生长有抑制作用,苹果采前用 o.1%~o.2%的 B。 喷洒,可防止苹果采前落果,使果实硬度增大,着色好,贮藏期延长,同时对减少苹果虎皮病也有积极效 应。采前用多效唑喷洒梨和苹果,果实着色好,硬度大,减轻了贮藏过程中某些生理病害(如虎皮病和苦痘 病等)的发生。苹果生长期间,适时喷洒 o.1%~o.2%青鲜素,可控制树冠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使果 实着色好,硬度大,苦痘病的发生率降低。洋葱、大蒜在采前两周喷洒 0.25%的青鲜素,可明显延长采 后的休眠期,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 第二节 采后生理对果蔬贮运的影响 一、呼吸生理 (一) 呼吸作用的类型 呼吸作用是果蔬的生活细胞(呼吸底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还 原过程,将体内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为简单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标志着生命的存在,果 蔬呼吸类型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 1、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果蔬的呼吸底物被彻底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 量的过程。其反应式如下: C6H1206 十 602 → 6C02+ 6H20+ 2820.2kJ 葡萄糖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2、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果蔬在缺氧条件下,呼吸底物氧化不彻底,产生酒精、乙醛、乳酸等各种中间产物,同时释 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其反应式如下: C6H1206 → 2C2H50H+2C02+ 100.4kJ 葡萄糖 乙醇 二氧化碳 能量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是无氧呼吸的 28 倍,为了获得维持生理活动所需的足够的能量,无氧呼吸就必须分 解更多的呼吸基质,也就是消耗更多的营养成分。同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醛、酒精在果蔬中过多积累, 这些物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使之产生生理机能障碍, 产品质量恶化,影响贮藏寿命。因此,长时间的 无氧呼吸对于果蔬长期贮藏是不利的。 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 有氧呼吸是呼吸的主要类型,也叫正常呼吸;无氧呼吸是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 使植物在缺氧条件下不会窒息死亡。 事实上,正常呼吸条件下,也有微量的无氧呼吸存在,只是无氧呼 吸在整个代谢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已。总之,无氧呼吸的加强,对果蔬贮藏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