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李嘉图指出: 点一 观点 劳动加到原料中去 地租是付给地主的一部分土 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 地产品,而土地产品的价值是由 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 从生产到送上市场这一整个过程 ●分割为工资和利润。 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决定的。 乘点三 一国的产品要在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进行 分配。要正确判断各阶级的收入状况,不能根据某一阶级所获 得的绝对产品量,而应根据其所得的相对产品量。假设由于机 器和农业的改良,总产品增加了一倍,如果工资、地租和利润 都增加一倍,这时三者之间的比例就会和以前一样。但如果此 时工资增长了一半,地租增长了四分之三,剩下的增量全部归 于利润,那么,利润相对提高,而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了 观点一、二表明,工資、利润、地租的来源是什么? ②观点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 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从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 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 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 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14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李嘉图分析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资本家在一定时期 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一定增 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增长 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 导致对农产品需求上升,致使农产品的 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 价格上涨。这样,虽然名义工资是不断上 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 开的,但其增加速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 是工人获得的实际工资。 速度,结果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 真实反映工人生活状况的是什么工? 在李嘉图看来,工人实际工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李嘉图把资本主义 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 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 作出科学的回答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15
产量(单位)劳动人数 量(单位)劳动人数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当每个人都可随意使用资本的时 侯,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如果把资本转移一下可以得到15%的利润,他自然不 会满足于10%的利润。 李嘉图指出: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致过多地分配到某种商品 的生产上。 李嘉图说: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 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嘉困的什么观点? 李嘉图与斯密一样,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 得到合理的配置,因而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 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 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认为,利润是商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后被资本家占有的部分,因此,工资高低决定利 润大小。工资上升,利润下降;工资下降,利润上升。所以,要提高利润率,就必须降低工人 工资。 他又认为,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 庭所需的食物、其他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因此,要降低工资,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个人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 如何才能降低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呢?李嘉图认为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贸易的扩张,从国 外进口廉价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从而使国内市场上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二是通过机 器改良,提高本圓的劳动生产串,从而降低本国生产的食物等必需品的价值,进而降低价格。 在李嘉图看来,发展对外留易对提高利润率有何影响?为什么? 李嘉图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 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因此,国家不应限制对外贸 易的发展,应废除“谷物法 16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好处,李嘉图以葡萄牙和英国生产萄萄酒和毛呢为例作了分析。 假如葡萄牙生产一定量的葡萄酒需要80个人劳动一年,生产一定量的毛呢需要90个人劳 动一年;英国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和毛呢,分别需要120个人和100个人劳动一年 葡萄酒 毛呢 产量(草住)劳动人散产量(单位)厘劳动人 荀萄牙 英国 120 100 葡萄牙对英国的比较成本为:葡萄酒80120(=0.6666),毛呢90100(-0.9)。在这两 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牙都占优势,但生产葡萄酒的优势更大些。 英国对葡萄牙的比较成本为:葡萄酒12080(=1.5),毛呢1090(=1.1)。在这两种商 品的生产上,英国都处于劣势,但在毛呢生产上劣势程度稍逊患。 对英国来说,与其用一部分资本生产葡萄酒,用另一部分资本生产毛呢,还不如把全部资 本都投在毛呢生产上,而由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然后英国以其生产的毛呢去换葡萄牙生产的荷 萄酒,这对两国都有利 对英国来说,生产一定量的荷萄酒需要120个人一年的劳动,通过两国商品的交换,它只 需娶100个人一年的劳动生产出的毛呢就可以换来等量的荷萄酒。英国通过这种国际分工,可 以节省20个人一年的劳动。对葡萄牙来说,它用80个人一年所生产的荷萄酒换来英国100个 人一年劳动生产的毛呢,而它自已生产等量的毛呢,却需要90个人劳动一年。葡萄牙通过这 种国际分工,可以节省10个人一年的劳动。显然,两国都获得了好处。 ◎李嘉图的上述观点与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何异同? ◎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李舂图的观点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 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 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 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 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学 说也有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 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实际上, 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 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 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 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 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 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体的遍幸福结合在一起 程中,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 大卫·李喜图 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17
专题小结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或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处于成长阶段的17世纪中叶,代表了英法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由英国的配 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始创,经法国的魁奈、杜尔哥,特别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加 以发展,到英国的李嘉图和瑞士的西斯蒙第结束。 古典经济学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国家干预制度,主张经济自由,并试 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之一。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不能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 过渡性,反而把它看成最符合人性的永恒的经济制度,其理论中包含了许多庸俗成分。 对古典经济学理论,我们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而应以历史的观点来看 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专题活动建议 考察学校周固某一市场,思考 人们为什么到市场上来? 生产者怎样才能实现他们的目的? 面对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有的国家赞同世界贸易自由化,面有的国家却坚决反 对。组织一次辩论会,分析其中的原因。 18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