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 1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要以煤矿瓦斯利用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 合开发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 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 2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 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 3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农资节约。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杆气化 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研究提出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补偿政策,开展秸杆和粪便还 田的农田保育示范工程。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并推广农 膜回收利用 、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 (一)加强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 导原则。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全国节 水灌溉规划》、《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可再生能 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规划》。 加快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 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 污染严重的产业 (二)健全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 规。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研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建议,重点研究 http://www.chgwy.cn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 http://www.chgwy.cn/ 21 1 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要以煤矿瓦斯利用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 合开发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 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 2 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 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 3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农资节约。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杆气化、 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研究提出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补偿政策,开展秸杆和粪便还 田的农田保育示范工程。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并推广农 膜回收利用。 二、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 (一)加强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 导原则。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全国节 水灌溉规划》、《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可再生能 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规划》。 加快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 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 污染严重的产业。 (二)健全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 规。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研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建议,重点研究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mcgw.n 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明确激励政策、规范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等。配合全国 人大环资委研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 法》,起草《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抓紧出台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完善回收体 系,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加强石油节约、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包装物和废旧轮胎 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建设,做好相关立法工作。 (三)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编制《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 发展计划》。制定风机、水泵、变压器、电动机等工业用能产品和家用电器、办公设备 强制性能效标准,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硏究制定《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 限值标准》。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 工验收规范》。修订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和雨水利用标准,完善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 标准。加大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力度。制定和实施新的土地使用 标准,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考核标准,完善村镇规划标准。研究提出重要矿产资源 开发和综合利用行业标准,制定《矿山企业尾矿利用技术规范》。 (四)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 立能够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全国水价改革与节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精神,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逐步推进农业水价改 革试点,依法全面整顿农业供水末级渠系的水价秩序,取消水费计收中的搭车收费,制 止截留挪用。加大实施峰谷分时、丰枯和季节性电价力度,扩大执行范围。对高耗能行 业中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继续实行差别电价。研究制定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 指导意见。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运用价格机 制调控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五)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 税收政策,以及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硏究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 辆的财税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岀口政策。积极硏究财税体制改革,适时开征燃油税, 完善消费税税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 http://www.chgwy.cn/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 http://www.chgwy.cn/ 22 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明确激励政策、规范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等。配合全国 人大环资委研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 法》,起草《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抓紧出台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完善回收体 系,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加强石油节约、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包装物和废旧轮胎 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建设,做好相关立法工作。 (三)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编制《2005—2007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 发展计划》。制定风机、水泵、变压器、电动机等工业用能产品和家用电器、办公设备 强制性能效标准,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研究制定《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 限值标准》。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 工验收规范》。修订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和雨水利用标准,完善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 标准。加大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力度。制定和实施新的土地使用 标准,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考核标准,完善村镇规划标准。研究提出重要矿产资源 开发和综合利用行业标准,制定《矿山企业尾矿利用技术规范》。 (四)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 立能够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全国水价改革与节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精神,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逐步推进农业水价改 革试点,依法全面整顿农业供水末级渠系的水价秩序,取消水费计收中的搭车收费,制 止截留挪用。加大实施峰谷分时、丰枯和季节性电价力度,扩大执行范围。对高耗能行 业中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继续实行差别电价。研究制定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 指导意见。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运用价格机 制调控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五)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 税收政策,以及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政策。研究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 辆的财税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积极研究财税体制改革,适时开征燃油税, 完善消费税税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mcgw.n 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 与生态补偿机制。 (六)推进节约资源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科技计划继续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 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技术、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 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雨洪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旱 作节水农业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重大 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努力取得关 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含国债项目资金)中继续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 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包括重大技术示范项目、重大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等。 贯彻实施《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编制重点行业 发展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 (七)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 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 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 的,不准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对矿山尾矿中资源品位严重超标的,要采取强 制回收措施。在2004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资源节约专项检査的基础上,组织各地节能 监察(监测)中心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督检査。对北方采暖地 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分别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专项检 査。针对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和7月1日起施行的《乘用 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组织全国性的国家监督抽査活动。继续开展禁止使用实 心粘土砖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和行为,要严肃查处。研究建 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加强和完善能源、水资源以及节能、节水统 计工作。 http://www.chgwy.cn/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 http://www.chgwy.cn/ 23 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 与生态补偿机制。 (六)推进节约资源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科技计划继续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 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技术、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 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雨洪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旱 作节水农业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重大 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努力取得关 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含国债项目资金)中继续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 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包括重大技术示范项目、重大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等。 贯彻实施《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编制重点行业 发展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 (七)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 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 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 的,不准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对矿山尾矿中资源品位严重超标的,要采取强 制回收措施。在 2004 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资源节约专项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各地节能 监察(监测)中心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督检查。对北方采暖地 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分别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专项检 查。针对 2005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的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和 7 月 1 日起施行的《乘用 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组织全国性的国家监督抽查活动。继续开展禁止使用实 心粘土砖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和行为,要严肃查处。研究建 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加强和完善能源、水资源以及节能、节水统 计工作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 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 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质检总 局、环保总局、统计局、林业局、法制办、国管局、电监会、海洋局等有关部门要根据 确定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做 好资源节约工作。为了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由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组织协调, 牵头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査。组织实施资源 节约的主要工作在地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资源节约工 作负责,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建立相应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 和分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中,要注 重发挥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二)政府机构要带头节约。各级政府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厉行节约,在推动 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要制定《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 机枃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重点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 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车节能。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推行政府机构节能 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和节约办公用品,降低费用支出。各级政府在认真做 好机关节约工作的同时,更要抓好全社会的节约工作。为此,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 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 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 (三)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要研究制定《创建节约型社会实施方案》, 在“十一五”期间创建一批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机构、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 发挥示范作用,并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的路子。要及时总结和推广节约 型社会建设中的经验和典型。在冶金、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 http://www.chgwy.cn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 http://www.chgwy.cn/ 24 三、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 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质检总 局、环保总局、统计局、林业局、法制办、国管局、电监会、海洋局等有关部门要根据 确定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做 好资源节约工作。为了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由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组织协调, 牵头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资源 节约的主要工作在地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资源节约工 作负责,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建立相应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 和分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中,要注 重发挥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二)政府机构要带头节约。各级政府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厉行节约,在推动 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要制定《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 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重点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 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车节能。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推行政府机构节能 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和节约办公用品,降低费用支出。各级政府在认真做 好机关节约工作的同时,更要抓好全社会的节约工作。为此,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 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 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 (三)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要研究制定《创建节约型社会实施方案》, 在“十一五”期间创建一批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机构、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 发挥示范作用,并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的路子。要及时总结和推广节约 型社会建设中的经验和典型。在冶金、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mcgw.n 重点行业,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纸回收 利用、绿色再制造等重点领域和产业园区及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试点探索 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完善再 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出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改造产业园区和建设节约 型城市的思路。 (四)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各行各业和 千家万户,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2005年要围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 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继续开展“资源节约行”活动。要组织新闻媒体采访 集中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 在工矿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 起”活动,在宾馆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在 中央国家机关开展“做节约表率”活动,在全国质量月开展“降废减损兴质量”活动。 要认真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以及世界水日、土地日、环境日等 宣传活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公益广告和征文活动。同时,要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 研讨和交流,2005年底在北京举办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择时组织开展节能节水和 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典型推广现场会及技术交流会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申论热点:倡俭戒奢的道理应经常讲 http://www.chgwy.cn/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 http://www.chgwy.cn/ 25 重点行业,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纸回收 利用、绿色再制造等重点领域和产业园区及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试点探索 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完善再 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出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改造产业园区和建设节约 型城市的思路。 (四)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各行各业和 千家万户,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2005 年要围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 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继续开展“资源节约行”活动。要组织新闻媒体采访, 集中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 在工矿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 起”活动,在宾馆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在 中央国家机关开展“做节约表率”活动,在全国质量月开展“降废减损兴质量”活动。 要认真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以及世界水日、土地日、环境日等 宣传活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公益广告和征文活动。同时,要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 研讨和交流,2005 年底在北京举办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择时组织开展节能节水和 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典型推广现场会及技术交流会。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申论热点:倡俭戒奢的道理应经常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