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刘宏强毛雪怡审题人:王连仓 一、基础积累(选择题每空3分,共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聒噪(kuo)默契(qi)娱乐(yu) 氓隶(mang) B.须臾(yu)鞭笞(ch)反馈(kui) 晓筹(chou) C.遐想(xia)怪诞(yan)踪迹(z6ng) 斑斓(lan) D.未卜(b)惘然(wang)形骸(he) 参省( sheng)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游惊姹摇摆神密 B.桅杆报酬旋窝仓皇 C.竟争搏击恒星繁值 D.涉足徘徊束缚蒸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 B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有好大喜功的勇气和精神 C.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老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己奄奄一息。 D.从宏观来讲,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 道的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比得上,及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清楚,清晰 C.不爱珍器重宝 爱护 D.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5、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而走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1 宁夏固原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总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命题人:刘宏强 毛雪怡 审题人:王连仓 一、基础积累(选择题每空 3 分,共 3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聒.噪(kuō) 默契.(qì) 娱.乐 (yú) 氓.隶(máng) B.须臾.(yú) 鞭笞.(chī) 反馈.(kuì) 晓筹.(chóu) C.遐.想(xiá) 怪诞.(yán) 踪.迹(zōng) 斑斓.(lán) D.未卜.(bǔ) 惘.然(wǎng) 形骸.(hé) 参省.(shěng)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漫游 惊姹 摇摆 神密 B.桅杆 报酬 旋窝 仓皇 C.竟争 搏击 恒星 繁值 D.涉足 徘徊 束缚 蒸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 ....。 B.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有好大喜功 ....的勇气和精神。 C.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老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 D.从宏观来讲,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 ... 道.的。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比得上,及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清楚,清晰 C.不爱.珍器重宝 爱护 D.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5、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B邻国之民不加少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加点词中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的是( A.吾从而师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学不可以已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 B.上食埃土 C.有席卷天下之心 D天下云集响应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蚓无爪牙之利 10、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3)海外徒闻更九州, (李商隐《马嵬》) (4)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8)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3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 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段距离。我没 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 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 B.邻国之.民不加少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加点词中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的是( ) A.吾从而..师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学不可以..已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 B.上.食埃土 C.有席.卷天下之心 D.天下云.集响应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蚓无爪牙之利 10、默写(每空一分,共 8 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3)海外徒闻更九州, 。(李商隐《马嵬》) (4)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7)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8)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二、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1—13 题 。 独腿人生 罗伟章 ⑴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 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 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 也要 40 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朋友体谅我的套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 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 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 呢。”这个帐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 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 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3)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 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 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 这般诚恳,话里透着关切,使我凊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个城市经营人力 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 纪 (4)车行了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 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 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人只有一条腿! (5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的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 摇摆的那段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 胸里被—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 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的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 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3 ⑵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 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 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 呢。”这个帐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帐我同样会 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 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⑶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 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 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 这般诚恳,话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个城市经营人力 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 55 岁的年 纪。 ⑷车行了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 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 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人只有一条腿! ⑸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的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 摇摆的那段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 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 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的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 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6)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 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 的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的不 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 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 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 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 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 然了无影踪。 (8)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9)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 两个人! ⑩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⑩〕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 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 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⑩2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也不懂,但 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3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4我下了车,给他5元。 s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4 ⑹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 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 的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的不 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 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 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 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 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⑺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 然了无影踪。 ⑻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⑼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 两个人!” ⑽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⑾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 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 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⑿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也不懂,但 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⒀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⒁我下了车,给他5元。 ⒂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的6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的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 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你被朋友看见 8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1、第()段中,看到车夫艰难地爬上了坡后,“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 踪”,这是为什么?(3分) 答 12、面对车夫,“我”的情感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简练概括变化的四个阶段。(4 分) 13、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车夫形象(5分)。 答 三、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4、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5、按时间发展,应先有“马嵬之变”,后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作者之叹 但本诗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请简述本诗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2分) 四、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小题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日:“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日:“仕奈何不一遇也?”对
5 ⒃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⒄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的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 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你被朋友看见……” ⒅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1、第⑺段中,看到车夫艰难地爬上了坡后,“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 踪”,这是为什么?(3 分) 答: 12、面对车夫,“我”的情感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简练概括变化的四个阶段。(4 分) 答: 13、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车夫形象(5 分)。 答: 三、诗歌鉴赏(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小题。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4、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4 分) 答: 15、按时间发展,应先有“马嵬之变”,后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作者之叹, 但本诗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请简述本诗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2 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 (1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19 小题。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