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应用时,被测溶液浓度可用moL或百分浓度来 表示。 用molL来表示时,用L为1cm比色池,相应的吸光系 数称为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用符号e表示 用百分浓度g/100ml来表示时,L为1cm比色池,相应 吸光系数称为百分吸光系数,用符号E“表示。 E与e的关系如下: 10×6 m 式中: m—物质的分子量 8=E吲%×0.1m
在具体应用时,被测溶液浓度可用mol/L或百分浓度来 表示。 用mol/L来表示时,用L为1cm比色池,相应的吸光系 数称为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用符号ε表示 用百分浓度g/100ml来表示时,L为1cm比色池,相应 吸光系数称为百分吸光系数,用符号 表示。 E与ε的关系如下: 式中: m——物质的分子量 1 E1cm % 1 1cm 10 E m % = 1 E 0.1 1cm m = %
测定ε值得意义 (1)根据ε值的大小,可以确定化合物吸光度的强弱,ε值>104为强 吸收,£=103一104为较强吸收,£=102-103为较弱吸收,£< 102为弱吸收。 (2)ε值大小与电子跃迁种类及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的几率有关,如 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可以产生π→π*跃迁,ε值则很大,属于强吸收。 又如→o*及T→m*跃迁,所需能量相差不多,但二者中T→π*跃迁几 率较大,因此ε值比n→o*的大,约为104,属强吸收。 (3)ε值可以衡量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下吸收能力的强弱,在同一波长 下,ε值越大吸收光能力愈强。 (4)对同一化合物而言,在不同波长下具有不同的ε值,但在一定波长 下,它又是一个特征常数,因此可作为有机化合物定性鉴定的参数之 (⑤)ε值是衡量分析灵敏度高低的依据之一,ε值越大,灵敏度越高
测定ε值得意义 (1) 根据ε值的大小,可以确定化合物吸光度的强弱, ε值>104为强 吸收, ε =103-104为较强吸收, ε =102-103为较弱吸收, ε < 102为弱吸收。 (2) ε值大小与电子跃迁种类及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的几率有关,如 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可以产生π→π*跃迁, ε值则很大,属于强吸收。 又如n→σ*及π→π*跃迁,所需能量相差不多,但二者中π→π*跃迁几 率较大,因此ε值比n→σ*的大,约为104,属强吸收。 (3) ε值可以衡量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下吸收能力的强弱,在同一波长 下, ε值越大吸收光能力愈强。 (4) 对同一化合物而言,在不同波长下具有不同的ε值,但在一定波长 下,它又是一个特征常数,因此可作为有机化合物定性鉴定的参数之 一。 (5) ε值是衡量分析灵敏度高低的依据之一,ε值越大,灵敏度越高
《二)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又称为光谱曲线或光吸收曲线,是指用固定 浓度及吸收池的厚度,在不同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相 应的吸光度(A),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 坐标作图,所得的吸光度一波长曲线,即为吸收曲线。如 图6一2所示
(二)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又称为光谱曲线或光吸收曲线,是指用固定 浓度及吸收池的厚度,在不同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相 应的吸光度(A),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 坐标作图,所得的吸光度-波长曲线,即为吸收曲线。如 图6-2所示
Anu 波长(m) 图6-2吸收曲线 1一一吸收峰2一一肩峰; 3一谷;4—末提吸收
曲线的峰称为吸收峰,它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 波长,用λmax表示。曲线的谷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小吸 收波长,用λmin表示。峰旁一个小的曲折称为肩峰,在吸 收曲线的波长最短一端不成峰形的部分,称为末端吸收。 吸收曲线有时也可用ε或log作为纵坐标。此外也可用百分 透光度为纵坐标,但应用较少。 图6一3绘出了不同浓度的“稀禾定”溶液的吸收曲线。 从图中看出,同一物质即使浓度改变,其吸收曲线形状及 最大吸收波长不变,三种浓度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283nm
曲线的峰称为吸收峰,它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 波长,用λmax表示。曲线的谷所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小吸 收波长,用λmin表示。峰旁一个小的曲折称为肩峰,在吸 收曲线的波长最短一端不成峰形的部分,称为末端吸收。 吸收曲线有时也可用ε或logε作为纵坐标。此外也可用百分 透光度为纵坐标,但应用较少。 图6-3绘出了不同浓度的“稀禾定”溶液的吸收曲线。 从图中看出,同一物质即使浓度改变,其吸收曲线形状及 最大吸收波长不变,三种浓度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283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