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案内容教学设计2.结构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因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失衡通常反映在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上。结构性失衡有两层含义。(1)指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2)指一国的产业结构单一、或其产品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或虽然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但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性质的结构性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3.周期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典型的经济周期具有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当一国经济处于萧条期时,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也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处于复苏和高涨期,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国际收支便出现逆差。4.货币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是指在一定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商品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在这里,国内商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的原因被认为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分增加,因此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就是货币性的。货币性失衡可以是短期的、中期的或长期的。5.收入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周期性的、货币性的,或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所引起的。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该国政府往往会对其进行调节。国际收支调节的目的,从简单和直接的意义上讲是要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是要追求国际收支的均衡,尤其是当国内经济处于不平衡的情况下。(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1.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如逆差严重,则会使该国货币汇率急剧下跌。若该国货币当局不愿接受这样的后果,就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抛售外汇、购入本币。这样一方面会消耗外汇储备,甚至造成外汇储备的枯竭,从而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会形成国内的货币紧缩形势,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该国经济的增长,从而引致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与绝对下降。2.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当然会增大其外汇储备,加强其对外支付能力,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1)一般会使该国货币汇率上升,从而不利于其出口贸易的发展,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2)将使该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加重通货膨胀;(3)将加剧国际摩擦,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意味着其它相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4)若国际收支顺差形成于出口过多所形成的贸易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资源的减少,从而不利于该国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一国的国际收支越不平衡,其不利影响也越大。但相比之下,国际收支逆差所产生的影响比顺差更险恶,因而对逆差采取相应调节措施更显紧迫。(五)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第6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6 页 2.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因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 收支失衡。这种失衡通常反映在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上。 结构性失衡有两层含义。(1)指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 际收支失衡。(2)指一国的产业结构单一、或其产品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或虽然 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但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性质 的结构性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3.周期性不平衡 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典型的经济周期具 有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当一国经济处于萧条期时,社会总需求下降, 进口需求也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处于复苏和高涨期, 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国际收支便出现逆差。 4.货币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是指在一定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商品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引 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 衡。在这里,国内商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的原因被认为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分增加, 因此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就是货币性的。货币性失衡可以是短期的、中期的或长期的。 5.收入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 长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周期性的、货币 性的,或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所引起的。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该国政府往往会对其进行调节。国际收支调节的 目的,从简单和直接的意义上讲是要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 是要追求国际收支的均衡,尤其是当国内经济处于不平衡的情况下。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1.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如逆差严重,则会使该 国货币汇率急剧下跌。若该国货币当局不愿接受这样的后果,就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 预:抛售外汇、购入本币。这样一方面会消耗外汇储备,甚至造成外汇储备的枯竭, 从而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会形成国内的货币紧缩形势,促使利率水 平上升,影响该国经济的增长,从而引致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与绝对下 降。 2.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当然会增大其外汇储备,加强其对外支付能力,但同时 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1)一般会使该国货币汇率上升,从而不利于其出口贸易的 发展,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2)将使该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加重通货膨胀;(3)将 加剧国际摩擦,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意味着其它相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 差;(4)若国际收支顺差形成于出口过多所形成的贸易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可供使 用资源的减少,从而不利于该国经济的发展。 一般说来,一国的国际收支越不平衡,其不利影响也越大。但相比之下,国际收 支逆差所产生的影响比顺差更险恶,因而对逆差采取相应调节措施更显紧迫。 (五)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案内容教学设计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不平衡,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对其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都非常不利,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关心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问题。国际收支的调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动调节,另一类是人为的政策调节。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些经济变量就会出现相应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使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地得到定程度的矫正。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也有所差异。(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1)货币一价格机制“货币一价格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1752年最早提出来的,其论述被称为"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货币一价格机制"与"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货币形态。在休谟的时期,金属铸币参与流通,而在当代,则完全是纸币流通。不过,这两种机制论述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原理是一样的。在金本位条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大于收入,黄金外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下降: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下降,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下降,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因此而得到改善。反之,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小于收入,黄金内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上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顺差趋于消失。这一过程可用图1-1来描述。黄金外货币供国内价格出口增加流增加给下降水平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内价格出口减少货币供黄金内进口增加水平上升给增加流增加图10-1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过程图“货币一价格自动调节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对外币需求的增加使本国货币的汇率下降,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这一过程可用图1-2来描述。第7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7 页 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不平衡,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对其经济的协调、健康发 展都非常不利,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关心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问题。国际收支 的调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动调节,另一类是人为的政策调节。 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 的反作用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一 些经济变量就会出现相应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使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地得到一 定程度的矫正。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也有所差异。 (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一价格机制 “货币一价格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52 年最早提出来 的,其论述被称为”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货币一价格机制”与”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 的主要区别是货币形态。在休谟的时期,金属铸币参与流通,而在当代,则完全是纸 币流通。不过,这两种机制论述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原理是一样的。 在金本位条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大于收入,黄金 外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下降;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下降,该国出口商品 价格也下降,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因此而得到改善。反之,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 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小于收入,黄金内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 的情况下,物价上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顺 差趋于消失。这一过程可用图 1-1 来描述。 国际收支 逆差 国内价格 水平下降 黄金外 流增加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 顺差 货币供 给下降 黄金内 流增加 货币供 给增加 国内价格 水平上升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图 10-1 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过程图 “货币一价格自动调节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 的影响。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对外支出大于收入,对外币需求的增加使本国 货币的汇率下降,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 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这一过程可用图 1-2 来描述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容教案内教学设计国际对外本国国际进口相收支币需货币对昂贵收支逆差求增汇率改善出口相加下降对便宜图10-2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正好相反,这里就不再说明。2)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会发生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削弱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及进口需求下降,从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见图1-3所示)。国民收入下降不仅能改善贸易收支,而且也能改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国民收入下降会便对外国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从而整个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国际对外国民社会进口国际收支支付收入总需需求收支逆差增加下降求下下降改善降图10-3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3)利率机制利率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利率水平会发生变动,利率水平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的货币存量(供应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资本与金融项目得到改善。同时,利率上升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收支也会得到改善。利率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见图1-4所示)。银行利率资本与金融帐户国际资本流入增加收支紧缩上升改善逆差银根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进口减少图10-4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第8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8 页 国际 收支 逆差 对外 币需 求增 加 本国 货币 汇率 下降 进 口 相 对 昂 贵 出 口 相 对便宜 国际 收支 改善 图 10-2 货币价格自动调节机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而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正好相反,这里就不再说明。 2)收入机制 收入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会发生变动, 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削弱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会引起社会总需 求下降及进口需求下降,从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 下(见图 1-3 所示)。 国民收入下降不仅能改善贸易收支,而且也能改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项 目收支。国民收入下降会便对外国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从而整 个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国际 收支 逆差 对外 支付 增加 国民 收入 下降 进口 需求 下降 国际 收支 改善 社会 总需 求下 降 图 10-3 收入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 3)利率机制 利率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利率水平会发生变动,利率水平的 变动反过来又会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的货币存量(供应量)相对减少,利率上升;而 利率上升,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 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资本与金融项目得 到改善。同时,利率上升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收支也会得 到改善。利率机制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见图 1-4 所示)。 国际 收支 逆差 银行 紧缩 银根 利率 上升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贸易收支改善 资本流入增加 资本与金融帐户 改善 图 10-4 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教案内容教学设计2.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是指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家通过改变其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主动地对本国的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以使其恢复平衡。人为的政策调节相对来说比较有力,但也容易产生负作用(如考虑了外部平衡而忽视了内部平衡),有时还会因时滞效应达不到预期的目的。1.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运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Fund),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它是解决一次性或季节性、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简便而有利的政策措施。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会导致该国国际储备的增减,进而影响国内经济和金融。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或顺差时,中央银行可利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使国际收支不平衡产生的消极影响止于国际储备,避免汇率上下剧烈动荡,而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但是动用国际储备,实施外汇缓冲政策不能用手解决持续性的长期国际收支逆差,因为一国储备毕竞有限,长期性逆差势必会耗竭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而难以达到缓冲的最终政策,特别是当一国货市币值不稳定,使人们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动摇,因而引起大规模资金外逃时,外汇缓冲政策更难达到预期效果。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如果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则第一,可削减政府财政预算、压缩财政支出,由于支出乘数的作用,国民收入减少,国内社会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口需求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第二,提高税率,国内投资利润下降,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在税赋乘数作用下,国民收入倍减,迫使国内物价下降,扩大商品出口,减少进口,从而缩小逆差。可见,通过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的水平来起作用的,这一过程的最中心环节是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伸缩”,它在不同的体制背景下作用的机制和反应的快捷程度是不一致的,这取决于其产权制约关系的状况。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政策实施目标的。调整利率是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抑制或刺激需求,影响本国的商品进出口,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当国际收支产生逆差时,政府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中央银行贴现率,使市场利率上升,以抑制社会总需求,迫使物价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资本也大量流入本国,从而逆差遂渐消除,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相反,国际收支产生顺差,则可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即通过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来刺激社会总需求,迫使物价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资本外流,从而顺差逐渐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但是,利率政策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其一,利率的高低只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向的因素之一,国际资本流向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国际投资环境政第9页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课程教案用纸 教 案 内 容 教 学 设 计 第 9 页 2.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是指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家通过改变其宏观经济政策和加 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主动地对本国的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以使其恢复平衡。人为的 政策调节相对来说比较有力,但也容易产生负作用(如考虑了外部平衡而忽视了内部 平衡),有时还会因时滞效应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1.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运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 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 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它是解决一次性或季节性、临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简 便而有利的政策措施。 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会导致该国国际储备的增减,进而影响国内经济和金 融。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或顺差时,中央银行可利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 汇市场上买卖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使国际收支不平衡产生的消极影响止于国际储备, 避免汇率上下剧烈动荡,而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但是动用国际储备,实施外 汇缓冲政策不能用于解决持续性的长期国际收支逆差,因为一国储备毕竟有限,长期 性逆差势必会耗竭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而难以达到缓冲的最终政策,特别是当一国 货币币值不稳定,使人们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动摇,因而引起大规模资金外逃时,外汇 缓冲政策更难达到预期效果。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是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 顺差或逆差。 如果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则第一,可削减政府财政预算、压缩财政支出,由于支 出乘数的作用,国民收入减少,国内社会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增强出口商品的国 际竞争力,进口需求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第二,提高税率,国内投资利润 下降,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在税赋乘数作用下,国 民收入倍减,迫使国内物价下降,扩大商品出口,减少进口,从而缩小逆差。 可见,通过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国民收 入的水平来起作用的,这一过程的最中心环节是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伸缩”,它 在不同的体制背景下作用的机制和反应的快捷程度是不一致的,这取决于其产权制约 关系的状况。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政策实施目标的。调整利率是指调整中央银 行贴现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抑制或刺激需求,影响本国的商品进出口,达到国 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当国际收支产生逆差时,政府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中 央银行贴现率,使市场利率上升,以抑制社会总需求,迫使物价下跌,出口增加,进 口减少,资本也大量流入本国,从而逆差逐渐消除,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相反,国际 收支产生顺差,则可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即通过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来刺激社会总 需求,迫使物价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资本外流,从而顺差逐渐减少,国际收 支恢复平衡。 但是,利率政策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其一,利率的高低 只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向的因素之一,国际资本流向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国际投资环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