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了银钱操纵者凌驾于工业投资者之上的情况,因为前者可从这种复 杂的兑换中获利,而后者则要把他的银钱放到有计划的生产事业中去。 我们猜想,这种效率极差的币制之所以能容许存在,可能是因为它有助 于统治阶级在钱的问题上玩弄花招,而对他们并无多大妨碍,正如士大 夫容许有象形文字的书写法,因其难学,他们反而能对之保持半垄断的 地位。不管怎么说,这个效率极差的币制表明那里有一个松懈分散的经 济体系,其商务活动主要是当地贸易。它很像中世纪的欧洲。 总之,资本主义之所以不能在中国兴起,是因为商人从来不能摆脱 士绅及其官府代理人的控制而独立自主。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商人阶级 是在城镇里发展起来的。由于地主统治阶级住在乡下的大农庄里,欧洲 城镇能在封建体系之外成长起来,而不被吸收进封建体系。中世纪的市 民在这些新城镇里有了各自的生息之所,又有民族国家的国王这一新的 政治权威来保护他们,于是就取得了独立地位。 中国缺乏这些条件。欧洲式的封建制度很早就被废除,皇帝和他的 官吏离不开当地士绅,这些情况使商人在己经建立的秩序之外找不到别 的政治势力去寻求特别保护。另外中国的士绅家庭早就成为城市里的主 导阶级,因为通常中国的城市最初是作为行政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士绅 与官吏的重要关系吸引他们住到城里,那里既是文化中心,又是筑有城 墙的安全地方,足以防备盗贼或愤怒的农民。士绅家族的最好保障并不 只靠田地,而是靠田地与官府特权的结合。家庭产业本身并不可靠,但 家中有人做官可以给予保障。因此,士绅阶级这个凌驾于农民经济之上 的高贵阶层觉得置田产和当官可靠,经营工商业不可靠。士绅和官府之 间互相勾结,务必使商人始终受其控制,让他们孝敬财物,而不能让他 们建成独立的经济部门。 在小农生产的条件下,只要经得起政府捐税的压榨,私人企业也可 能自由发展,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类型的私人企业。农民在自有土地上 更精心耕作,官僚就能利用税收,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剩余的产品。 根据同一原理,如果工商业者积有余资,官僚也会从旁窥伺,毫不迟疑 地动手搜刮。古代中国记载中出现过许多商人,但他们从来不是一个具 有政治权力的阶级。早期的皇帝明确规定不让他们参加考试以进人仕 途。对统治者来说,商业的发展不如继续掌管农业经济来得重要。他们 更多地依靠田赋而不是依靠商业税。 在这因袭下来的社会结构里,上层或统治阶级包括了若干从属阶 层;(subclasses)地主士绅、士大夫、官吏,还有商人、军阀和帮 闲。这个复合的上层阶级是各式各样中国学术文化的积极传递者。在这 约占10%的一小层中国人民中,产生出大多数的文学和美术,产生出
体现了银钱操纵者凌驾于工业投资者之上的情况,因为前者可从这种复 杂的兑换中获利,而后者则要把他的银钱放到有计划的生产事业中去。 我们猜想,这种效率极差的币制之所以能容许存在,可能是因为它有助 于统治阶级在钱的问题上玩弄花招,而对他们并无多大妨碍,正如士大 夫容许有象形文字的书写法,因其难学,他们反而能对之保持半垄断的 地位。不管怎么说,这个效率极差的币制表明那里有一个松懈分散的经 济体系,其商务活动主要是当地贸易。它很像中世纪的欧洲。 总之,资本主义之所以不能在中国兴起,是因为商人从来不能摆脱 士绅及其官府代理人的控制而独立自主。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商人阶级 是在城镇里发展起来的。由于地主统治阶级住在乡下的大农庄里,欧洲 城镇能在封建体系之外成长起来,而不被吸收进封建体系。中世纪的市 民在这些新城镇里有了各自的生息之所,又有民族国家的国王这一新的 政治权威来保护他们,于是就取得了独立地位。 中国缺乏这些条件。欧洲式的封建制度很早就被废除,皇帝和他的 官吏离不开当地士绅,这些情况使商人在已经建立的秩序之外找不到别 的政治势力去寻求特别保护。另外中国的士绅家庭早就成为城市里的主 导阶级,因为通常中国的城市最初是作为行政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士绅 与官吏的重要关系吸引他们住到城里,那里既是文化中心,又是筑有城 墙的安全地方,足以防备盗贼或愤怒的农民。士绅家族的最好保障并不 只靠田地,而是靠田地与官府特权的结合。家庭产业本身并不可靠,但 家中有人做官可以给予保障。因此,士绅阶级这个凌驾于农民经济之上 的高贵阶层觉得置田产和当官可靠,经营工商业不可靠。士绅和官府之 间互相勾结,务必使商人始终受其控制,让他们孝敬财物,而不能让他 们建成独立的经济部门。 在小农生产的条件下,只要经得起政府捐税的压榨,私人企业也可 能自由发展,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类型的私人企业。农民在自有土地上 更精心耕作,官僚就能利用税收,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剩余的产品。 根据同一原理,如果工商业者积有余资,官僚也会从旁窥伺,毫不迟疑 地动手搜刮。古代中国记载中出现过许多商人,但他们从来不是一个具 有政治权力的阶级。早期的皇帝明确规定不让他们参加考试以进人仕 途。对统治者来说,商业的发展不如继续掌管农业经济来得重要。他们 更多地依靠田赋而不是依靠商业税。 在这因袭下来的社会结构里,上层或统治阶级包括了若干从属阶 层;( subclasses )地主士绅、士大夫、官吏,还有商人、军阀和帮 闲。这个复合的上层阶级是各式各样中国学术文化的积极传递者。在这 约占 10 %的一小层中国人民中,产生出大多数的文学和美术,产生出
较高的哲学、伦理学以及关于政府的政治思想,并且制定了各种法令, 从而增加了财富。这一较高文化阶层的社会准则往下渗人人民大众的头 脑里,训练他们服从权威。 第03章孔孟之道 孔子与马克思二人之间较之以他们命名的两种思想意识之间,更少 共同之处,而儒家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 异,也有很多类似之处。然而,旧中国和人民共和国都重视思想意识的 作用,因此谁要是不懂得一些儒家思想的传统,他就不能理解毛泽东思 想。 只是肤浅地阅读过儒家经籍的西方观察者,早就赞佩其不可知论的 重视现世精神,以及在伦理上重视私人关系之间应有正当行为的精神。 从儒家思想作为人生哲学这一较广的意义上讲,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它主 张忍耐、和平主人以及妥协等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 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而最主要的是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 义一一以人而非上帝作为宇宙的中心。 这一切都毋需否认。但是,如果从其社会和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儒家 的这种人生观,即可发现:它的尊老抑幼、崇古贬今、重视现有权威而 轻视革新,事实上就已对中国社会稳定不变的问题提供了一项伟大的历 史答案。它是所有保守主义思想体系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在两千年的大 多数岁月里,儒家的思想意识成为世界上这一最大国家里的主要学习科 目。单独一套被认为源出于一个古代圣人的始终一贯的思想体系,竟能 在这么多世纪里成为政府权力合法性的理论依据,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 何别的地方是从未有过的。 自然,在两千年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儒家思想的这个大范围里己经 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一有过衰退和复兴的时期,有过多次的改革运动,在 传统思想体系内部有过重点的转移乃至革新。其中派别分歧的范围之广 也许仅稍次于基督教的许许多多派别,但肯定是可以同后者相比拟的。 因此儒家思想这个词意思很多,用起来要小心。 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儒家思想力图使每个人变成有道德的人,随 时准备根据理想的理由以坚持德行,反对人类的谬误,特别是反对昏君。 有许多高风亮节的儒家士大夫曾是专制帝王的不共戴天之敌。然而,他 们改革朝政的热情以及坚守信念所产生的动力,是为了重申和维护传统 的政治形态,而并不是改变它的基本前提。儒家思想至今仍存留在中国 政客的头脑中,这是不足为奇的。儒家思想始于战国时代,是想把当时
较高的哲学、伦理学以及关于政府的政治思想,并且制定了各种法令, 从而增加了财富。这一较高文化阶层的社会准则往下渗人人民大众的头 脑里,训练他们服从权威。 第 03 章 孔孟之道 孔子与马克思二人之间较之以他们命名的两种思想意识之间,更少 共同之处,而儒家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 异,也有很多类似之处。然而,旧中国和人民共和国都重视思想意识的 作用,因此谁要是不懂得一些儒家思想的传统,他就不能理解毛泽东思 想。 只是肤浅地阅读过儒家经籍的西方观察者,早就赞佩其不可知论的 重视现世精神,以及在伦理上重视私人关系之间应有正当行为的精神。 从儒家思想作为人生哲学这一较广的意义上讲,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它主 张忍耐、和平主人以及妥协等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 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而最主要的是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 义——以人而非上帝作为宇宙的中心。 这一切都毋需否认。但是,如果从其社会和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儒家 的这种人生观,即可发现:它的尊老抑幼、崇古贬今、重视现有权威而 轻视革新,事实上就已对中国社会稳定不变的问题提供了一项伟大的历 史答案。它是所有保守主义思想体系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在两千年的大 多数岁月里,儒家的思想意识成为世界上这一最大国家里的主要学习科 目。单独一套被认为源出于一个古代圣人的始终一贯的思想体系,竟能 在这么多世纪里成为政府权力合法性的理论依据,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 何别的地方是从未有过的。 自然,在两千年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儒家思想的这个大范围里已经 发生了许多变化——有过衰退和复兴的时期,有过多次的改革运动,在 传统思想体系内部有过重点的转移乃至革新。其中派别分歧的范围之广 也许仅稍次于基督教的许许多多派别,但肯定是可以同后者相比拟的。 因此儒家思想这个词意思很多,用起来要小心。 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儒家思想力图使每个人变成有道德的人,随 时准备根据理想的理由以坚持德行,反对人类的谬误,特别是反对昏君 。 有许多高风亮节的儒家士大夫曾是专制帝王的不共戴天之敌。然而,他 们改革朝政的热情以及坚守信念所产生的动力,是为了重申和维护传统 的政治形态,而并不是改变它的基本前提。儒家思想至今仍存留在中国 政客的头脑中,这是不足为奇的。儒家思想始于战国时代,是想把当时
社会秩序拨乱反正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正名分的哲学,因此凡是官僚 政治和专制政治盛行的时候都要拿它作为现成的工具。统一中国天下的 人都受它无可抗拒的吸引,其原因是很明显的。 当蒋介石为其叛属扣留在西安,于1936年圣诞节被放回南京时, 举国曾为之空前欢腾。但在四天后,他请求辞职:“中正亲总戎机,责 在身教,乃精诚未克感通,督教遂鲜明效,以有此毁法阁纪之举。… 务请钧会府明课中正以责任,严加处分,以惩失职之惫。经此事变,更 不宜再受国家之名位。” 九年后在其战时有名的著作《中国之命运》中,蒋介石写道:“故 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是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而其 重要的条目,则为发扬我国民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德性。这种德性, 即四维八德之所由表现,而四维八德又以‘忠孝’为根本。” 除了这两例外,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表明,直到晚近几十年,中 国仍是一个孔教气味十分浓重的国家。就第一例而论,当时谁也没有要 蒋辞职,他自己也不打算那样做,于是辞职之请就煞费周章地被拒绝了。 就第二例来说,在遭受日本侵略、封锁以及通货膨胀之际,谁也没有指 望可以单靠道德品质来拯救中国,蒋自己也没有这样想。但在这两例中, 蒋的话勾画出了传统的孔孟之道。 在蒋介石之前,中国有无数的领袖在其击退敌手或外来侵略者时, 都引用过孔子的话,而外来的侵略者如日本人那样,在他们力图攫取中 国期间,也乞灵于孔圣。今日北京唱的是另一种调子,但在马一毛的管 弦乐声中仍能听出孔子的泛音。由于思想意识在共产党统治下起着重大 的作用,考察一下中国过去的思想意识是特别饶有趣味的。 儒家原则 现仍隐伏在中国政治生活表面下的孔孟治国之道,是在公元前就制 订出来的。其后几世纪里虽对它作了广泛的修改,但直到近代才触动了 它的根本。过去遗留的痕迹仍处处可见。 首先,从中国有史之初直到公元前三世纪,社会分成了明显的阶层, 一方是官吏和贵族,另一方是普通百姓。前己指出,从商都遗址发掘出 来的东西可以证实这一点。古代统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这一社会差别, 产生出一种特殊类型的贵族传统,它被儒家保存下来,一直传到今天。 早先的贵族变成了士大夫,儒家学说成了他们的思想意识。 孔子所主张的这种才智之士形成的贵族,比起日后欧洲的世袭贵族 来,更接近当初希腊人关于贵族的观念:“以最优秀者治国。”在战国
社会秩序拨乱反正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正名分的哲学,因此凡是官僚 政治和专制政治盛行的时候都要拿它作为现成的工具。统一中国天下的 人都受它无可抗拒的吸引,其原因是很明显的。 当蒋介石为其叛属扣留在西安,于 1936 年圣诞节被放回南京时, 举国曾为之空前欢腾。但在四天后,他请求辞职:“中正亲总戎机,责 在身教,乃精诚未克感通,督教遂鲜明效,以有此毁法阁纪之举。…… 务请钧会府明课中正以责任,严加处分,以惩失职之惫。经此事变,更 不宜再受国家之名位。” 九年后在其战时有名的著作《中国之命运》中,蒋介石写道:“故 培养国民救国道德……即是恢复我国固有的伦理而使之扩充光大。而其 重要的条目,则为发扬我国民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德性。这种德性, 即四维八德之所由表现,而四维八德又以‘忠孝’为根本。” 除了这两例外,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表明,直到晚近几十年,中 国仍是一个孔教气味十分浓重的国家。就第一例而论,当时谁也没有要 蒋辞职,他自己也不打算那样做,于是辞职之请就煞费周章地被拒绝了 。 就第二例来说,在遭受日本侵略、封锁以及通货膨胀之际,谁也没有指 望可以单靠道德品质来拯救中国,蒋自己也没有这样想。但在这两例中 , 蒋的话勾画出了传统的孔孟之道。 在蒋介石之前,中国有无数的领袖在其击退敌手或外来侵略者时, 都引用过孔子的话,而外来的侵略者如日本人那样,在他们力图攫取中 国期间,也乞灵于孔圣。今日北京唱的是另一种调子,但在马一毛的管 弦乐声中仍能听出孔子的泛音。由于思想意识在共产党统治下起着重大 的作用,考察一下中国过去的思想意识是特别饶有趣味的。 儒家原则 现仍隐伏在中国政治生活表面下的孔孟治国之道,是在公元前就制 订出来的。其后几世纪里虽对它作了广泛的修改,但直到近代才触动了 它的根本。过去遗留的痕迹仍处处可见。 首先,从中国有史之初直到公元前三世纪,社会分成了明显的阶层 , 一方是官吏和贵族,另一方是普通百姓。前已指出,从商都遗址发掘出 来的东西可以证实这一点。古代统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这一社会差别, 产生出一种特殊类型的贵族传统,它被儒家保存下来,一直传到今天。 早先的贵族变成了士大夫,儒家学说成了他们的思想意识。 孔子所主张的这种才智之士形成的贵族,比起日后欧洲的世袭贵族 来,更接近当初希腊人关于贵族的观念:“以最优秀者治国。”在战国
时代,帝国尚未统一,百家学说盛行,各大流派的中国思想家都反对当 时诸侯所援引的特权世袭原则,而强调人在初生时是平等的:性本善, 且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观念一一用唐纳德·芒罗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 所谓“能作出评价的智力。”这意思是说,人能达到至善。他可以通过 教育,特别是通过他自己内在自我修养的功夫,走向正道,但他也可以 通过见贤思齐,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达到目的。在他自己努力想做好事的 过程中,他可以受圣贤和优秀人物的模范榜样的影响,因为他们已经能 够把正确的行为放在一切考虑的首位。古代的中国人强调人能够通过教 育择善而从,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今天。它现在仍然鼓舞着政府去实施 道德教育。 以遗威治国。儒家思想当然不是从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年)开始的。例如,饶有意味的“天命”观点可以追溯到周朝初期(约 公元前1027-公元前770年)。据“书经”所载,商朝的未代统治者封 是个暴君,但商民不能推翻暴君,故上天授命于周,令其灭封,并取而 代之。这一古代思想后来经过发挥,成为著名的“有权造反”,这是民 众反抗专制政府的最后一招。它强调统治者必须有德,这是他保持统治 的伦理基础。如果他作恶,那就违背了天命。上天就收回“天命”,人 民就有理由推翻这个王朝,只要他们有力量这样做。因此,任何成功的 造反都是正当的,而新的统治者就凭他胜利这一事实,成为名正言顺的 了。“天定自我民定。”中国的文人谴责坏政府,反判者就根据这种意 见起来反抗。它还加强了这样一种信念,即统治者应咨询有识之士,以 保证他品端行正。 孔子处于诸侯逐鹿争霸之时,他和诸子做了游说诸侯,劝其为善的 师道工作,从而底得了地位。孔子是个贵族,他在家设塾授徒,讲授并 传播关于行为的道德原则和王道。他在那里教导上层阶级怎样为人处 世。他重视朝廷礼仪、国家大典以及对祖先和在五伦关系中的正当行为 这套准则的中心原则之一是“举措按名份”(礼)。君子依于礼,而礼 的教导是写在典籍里的。必须指出,开始指导士大夫行为的这一准则最 初并不适用于庶民,庶民的行为是要用赏罚而不是用道德原则来制约 的。 运用这套规则奥妙的复杂制度,是儒家的拿手好戏,而如前所述, 它来源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很早表现为原始的泛灵论,认 为土地、风和水的精灵积极地参与人类的事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讲究 风水的做法中仍在流行,它要求建筑物必须修建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中。 例如,庙宇通常朝南,背面有山作为屏障,附近有水流。以其较为合理 化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现象间具有密切关系的想法,导致人们
时代,帝国尚未统一,百家学说盛行,各大流派的中国思想家都反对当 时诸侯所援引的特权世袭原则,而强调人在初生时是平等的:性本善, 且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观念——用唐纳德• 芒罗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 所谓“能作出评价的智力。”这意思是说,人能达到至善。他可以通过 教育,特别是通过他自己内在自我修养的功夫,走向正道,但他也可以 通过见贤思齐,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达到目的。在他自己努力想做好事的 过程中,他可以受圣贤和优秀人物的模范榜样的影响,因为他们已经能 够把正确的行为放在一切考虑的首位。古代的中国人强调人能够通过教 育择善而从,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今天。它现在仍然鼓舞着政府去实施 道德教育。 以遗威治国。儒家思想当然不是从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年)开始的。例如,饶有意味的“天命”观点可以追溯到周朝初期(约 公元前 1027-公元前 770 年)。据“书经”所载,商朝的未代统治者封 是个暴君,但商民不能推翻暴君,故上天授命于周,令其灭封,并取而 代之。这一古代思想后来经过发挥,成为著名的“有权造反”,这是民 众反抗专制政府的最后一招。它强调统治者必须有德,这是他保持统治 的伦理基础。如果他作恶,那就违背了天命。上天就收回“天命”,人 民就有理由推翻这个王朝,只要他们有力量这样做。因此,任何成功的 造反都是正当的,而新的统治者就凭他胜利这一事实,成为名正言顺的 了。“天定自我民定。”中国的文人谴责坏政府,反判者就根据这种意 见起来反抗。它还加强了这样一种信念,即统治者应咨询有识之士,以 保证他品端行正。 孔子处于诸侯逐鹿争霸之时,他和诸子做了游说诸侯,劝其为善的 师道工作,从而底得了地位。孔子是个贵族,他在家设塾授徒,讲授并 传播关于行为的道德原则和王道。他在那里教导上层阶级怎样为人处 世。他重视朝廷礼仪、国家大典以及对祖先和在五伦关系中的正当行为 这套准则的中心原则之一是“举措按名份”(礼)。君子依于礼,而礼 的教导是写在典籍里的。必须指出,开始指导士大夫行为的这一准则最 初并不适用于庶民,庶民的行为是要用赏罚而不是用道德原则来制约 的。 运用这套规则奥妙的复杂制度,是儒家的拿手好戏,而如前所述, 它来源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很早表现为原始的泛灵论,认 为土地、风和水的精灵积极地参与人类的事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讲究 风水的做法中仍在流行,它要求建筑物必须修建在合适的自然环境中。 例如,庙宇通常朝南,背面有山作为屏障,附近有水流。以其较为合理 化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现象间具有密切关系的想法,导致人们
认为人的行为在自然现象上反映出来的思想。换言之,即认为人是自然 秩序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致当人的行为不当时,就会使整个自然陷 于混乱。因此人的行为必须与看不见的自然力相协调,否则灾祸便接踵 而至。这就是儒家强调君王必须有道的理论基础,因为儒家认为君王是 介于人类和自然力之间的。他是天子二是位于天之下和人民之上的。只 要他顺应天时,广行善事,他就能维持人与自然间的普遍协调。因此, 认为天灾是由于君王有了过错,这种说法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他可以下 诏罪己来承认这一点,如上述蒋介石所做的那样。也正因为如此,儒家 学者才变得那么重要。既然他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那就只有他 才能给君王提出治理天下的正确建议。 孔教靠这“仁政”理论博得重视,这是西方任何学说都无法与之相 比拟的,而仁政理论的主要之点是“行为端正即为有德”的思想。以礼 持约,这件事本身就能给人以道德地位或威望。这种道德威望又能给人 以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势力。“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僵。端正的行为赋予统治者以权力。 根据这一点,儒士就成为政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特别有资 格维护政府的道义,从而使其保持天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 国法家,虽有冷酷无情的有效治国方法,却缺乏道义根据,而儒家则提 供了这种思想基础。在注释“礼”的意义方面,他们是专家,他们对天 象和天灾的解释,对统治者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的净言,只有根据经文 才能予以否定或拒绝,而他们自己则是熟习经文的专家。这使他们处于 有利地位,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反过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帝国统治者主 要依靠宗教权威的时候,儒家给现政权的行使权威提供了一种理性上的 和伦理上的依据。这是政治上的一大发明。 官僚行政机关的早期成就。再说,上述理论在实践上还有一套施政 的技巧与之相配合。古代中国那种行政权力分散而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 制度,被一统天下的帝制政府所取代之后,官僚统治阶级就有了用武之 地。当战国七雄之一(秦)于公元前221年并吞其余六国,一统天下 之时,它需要采用横暴的独裁手段,并需要一种专制主义哲学(即所谓 法家哲学)。但当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短命的秦朝掌权后,它逐渐形成 了一套不那么专横的施政法。皇帝开始依靠一批新的行政人员,他们主 持大的公共工程一一修堤挖渠,筑城墙、宫室和仓库一一并抽集民工, 征收田赋。这些行政人员代替了封建时代的世袭贵族,成为帝国政权的 栋梁。他们吸收了法家的许多方法,混合制成新的王道儒学。公元前2 世纪的汉初统治者牢固地确立了某些原则。第一,国家政权集中在最 上面的皇帝一个人身上。第二,皇帝的政权由他的一批大臣代表他行使
认为人的行为在自然现象上反映出来的思想。换言之,即认为人是自然 秩序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致当人的行为不当时,就会使整个自然陷 于混乱。因此人的行为必须与看不见的自然力相协调,否则灾祸便接踵 而至。这就是儒家强调君王必须有道的理论基础,因为儒家认为君王是 介于人类和自然力之间的。他是天子二是位于天之下和人民之上的。只 要他顺应天时,广行善事,他就能维持人与自然间的普遍协调。因此, 认为天灾是由于君王有了过错,这种说法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他可以下 诏罪己来承认这一点,如上述蒋介石所做的那样。也正因为如此,儒家 学者才变得那么重要。既然他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那就只有他 才能给君王提出治理天下的正确建议。 孔教靠这“仁政”理论博得重视,这是西方任何学说都无法与之相 比拟的,而仁政理论的主要之点是“行为端正即为有德”的思想。以礼 持约,这件事本身就能给人以道德地位或威望。这种道德威望又能给人 以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势力。“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僵。端正的行为赋予统治者以权力。 根据这一点,儒士就成为政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特别有资 格维护政府的道义,从而使其保持天命。公元前 221 年统一天下的秦 国法家,虽有冷酷无情的有效治国方法,却缺乏道义根据,而儒家则提 供了这种思想基础。在注释“礼”的意义方面,他们是专家,他们对天 象和天灾的解释,对统治者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的净言,只有根据经文 才能予以否定或拒绝,而他们自己则是熟习经文的专家。这使他们处于 有利地位,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反过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帝国统治者主 要依靠宗教权威的时候,儒家给现政权的行使权威提供了一种理性上的 和伦理上的依据。这是政治上的一大发明。 官僚行政机关的早期成就。再说,上述理论在实践上还有一套施政 的技巧与之相配合。古代中国那种行政权力分散而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 制度,被一统天下的帝制政府所取代之后,官僚统治阶级就有了用武之 地。当战国七雄之一(秦)于公元前 221 年并吞其余六国,一统天下 之时,它需要采用横暴的独裁手段,并需要一种专制主义哲学(即所谓 法家哲学)。但当公元前 206 年汉朝继短命的秦朝掌权后,它逐渐形成 了一套不那么专横的施政法。皇帝开始依靠一批新的行政人员,他们主 持大的公共工程——修堤挖渠,筑城墙、宫室和仓库——并抽集民工, 征收田赋。这些行政人员代替了封建时代的世袭贵族,成为帝国政权的 栋梁。他们吸收了法家的许多方法,混合制成新的王道儒学。公元前 2 世纪的汉初统治者牢固地确立了某些原则。第一,国家政权集中在最 上面的皇帝一个人身上。第二,皇帝的政权由他的一批大臣代表他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