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届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深圳实验学校 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 本试卷共12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 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答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颋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柬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溃败/反馈 狙击/沮丧 模样/模块 攻讦/谒见 毗邻/先妣 殷红/股切 C.洋溢/谥号 船舷/弦歌 果脯/胸脯 D.凯旋觎 淬火/憔悴 埋怨/埋伏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012年,“限娱令”与“限广令”双管齐下,电视业身临“凤凰涅槃”。观众对“限娱 令”可谓众说纷纭,但“限广令”却赢得一片叫好声。“限广令”一度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 论的炙手可热的话题。“限广令”的推行,观众无不额手称庆,电视业却在暗地里叫苦不迭。 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各电视台需清理并撤销2012年电视剧的插播广告,重新组织好节目 和广告时段编排等相关事宜。 A.双管齐下 B.众说纷纭 C.炙手可热 D.额手称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年“双节”临近,深圳市旅游惠民欢乐月拉开了序幕。44家景区、宾馆和旅行 社加入惠民行列,他们将以发放旅游优惠套票、免费开放、降价让利等,让游客享受
广东 2013 届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深圳实验学校 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 本试卷共 12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 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 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答题时,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溃.败/反馈. 狙.击/沮.丧 模.样/模.块 B.攻讦./谒.见 毗.邻/先妣. 殷.红/殷.切 C.洋溢./谥.号 船舷./弦.歌 果脯./胸脯. D.凯.旋/觊.觎 淬.火/憔悴. 埋.怨/埋.伏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012 年,“限娱令”与“限广令”双管齐下 ....,电视业身临“凤凰涅槃”。观众对“限娱 令”可谓众说纷纭 ....,但“限广令”却赢得一片叫好声。“限广令”一度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 论的炙手可热 ....的话题。“限广令”的推行,观众无不额手称庆 ....,电视业却在暗地里叫苦不迭。 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各电视台需清理并撤销 2012 年电视剧的插播广告,重新组织好节目 和广告时段编排等相关事宜。 A.双管齐下 B.众说纷纭 C.炙手可热 D.额手称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2 年“双节”临近,深圳市旅游惠民欢乐月拉开了序幕。44 家景区、宾馆和旅行 社加入惠民行列,他们将以发放旅游优惠套票、免费开放、降价让利等,让游客享受
到实在的优惠。 B.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选出10个最成功的“大学生老板”,他们在上学期间创办 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将近10万美元以上,被视为未来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 伯格 C.对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要真正融入学校,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相关的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造成的。 D.那些借爱国之名,肆意打砸、侵犯公民权利、发泄个人私愤的野蛮行为,不是法治 国家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除文学翻译原理外,文学翻译理论还包括另外三个分支:文学翻译技巧,文学翻译和 文学翻译思想史以及文学翻译批评 ②翻译技巧脱离翻译原理的指导,必然走向公式主义和经验主义:不根据正确的理论原 则来研究翻译和翻译思想史,也不可能有很多成效。翻译批评显然也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原 则来进行 ③所以,文学翻译原理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中心问题。 ④文学翻译原理当然是在概括翻译技巧、翻译和翻译思想史以及翻译批评的大量材料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翻译原理的科学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必然对其他三个分支产生巨大的 推动作用 ⑤文学翻译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翻译的性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文学翻译原理是文学翻 译理论的一个分支 ⑥文学翻译理论的四个分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但是,中心环节是文学翻译原理 A.⑤④①⑥③② B.⑤①⑥②④③ C.③①⑥②④⑤ D.③⑤①⑥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唐子曰:“大清有天下,仁矣。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以谓之贼 也?”曰:“今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 曰:“是贼矣
到实在的优惠。 B.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选出 10 个最成功的“大学生老板”,他们在上学期间创办 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将近 10 万美元以上,被视为未来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 伯格。 C.对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要真正融入学校,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相关的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造成的。 D.那些借爱国之名,肆意打砸、侵犯公民权利、发泄个人私愤的野蛮行为,不是法治 国家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除文学翻译原理外,文学翻译理论还包括另外三个分支:文学翻译技巧,文学翻译和 文学翻译思想史以及文学翻译批评。 ②翻译技巧脱离翻译原理的指导,必然走向公式主义和经验主义;不根据正确的理论原 则来研究翻译和翻译思想史,也不可能有很多成效。翻译批评显然也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原 则来进行。 ③所以,文学翻译原理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中心问题。 ④文学翻译原理当然是在概括翻译技巧、翻译和翻译思想史以及翻译批评的大量材料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翻译原理的科学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必然对其他三个分支产生巨大的 推动作用。 ⑤文学翻译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翻译的性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文学翻译原理是文学翻 译理论的一个分支。 ⑥文学翻译理论的四个分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但是,中心环节是文学翻译原理。 A.⑤④①⑥③② B.⑤①⑥②④③ C.③①⑥②④⑤ D.③⑤①⑥②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唐子曰:“大清有天下,仁矣。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以谓之贼 也?”曰:“今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 曰:“是贼矣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 贼乎?三代以后,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帝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使我而 事高帝,当其屠城阳之时,必痛哭而去之矣;吾不忍为之臣也。” 妻曰:“当大乱之时,岂能不杀一人而定天下?”唐子曰:“定乱岂能不杀乎? 有不得已而杀者二:有罪,不得不杀;临战,不得不杀。有罪而杀,尧舜之所不能免也;临 战而杀之所不能兔也;非是,奚以杀为?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 其城,此何为者?大将杀人,非大将杀之,天子实杀之;裨将杀人,非裨将杀之,天子实杀 之;卒伍杀人,非卒伍杀之,天子实杀之;官吏杀人,非官吏杀之,天子实杀之。杀人者众 氏实天子为之大手。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暴骨未收 哭声未绝,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官寡,广范圆,以贵其 妻妾,以肥其子孙,彼诚何心而忍享之?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臭。匹夫无故 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煮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 之罪。是何也?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人所仰望以乳育者也,乃无故而杀之,其罪岂不重 于匹夫?” (节选自清代唐甄《室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涂:道路 B.若过里而墟其里墟:废墟 C.裨将杀人,非裨将杀之裨:副的,偏D.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狱:案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 必痛哭而去之矣 B.而反不谓之贼乎 当其屠城阳之时 C.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 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 D.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 乃无故而杀之 7.下列选项中全都能够证明“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观点的一项是 ①光武帝屠城三百 ②临战而杀,汤武之所不能免也 ③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 ④高官室,广苑囿 ⑤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 ⑥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 A.②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说法正确的一项 A.作者从身边的例子说起,借用杀人而非法占有他人布粟的盗贼一例类比,清晰明了地 提出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帝王夺取天下,都是非仁义的盗贼行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 贼乎?三代以后,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帝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使我而 事高帝,当其屠城阳之.时,必痛哭而.去之矣;吾不忍为之臣也。” 妻曰:“当大乱之时,岂能不杀一人而定天下?”唐子曰:“定乱岂能不杀乎?古之王者, 有不得已而杀者二:有罪,不得不杀;临战,不得不杀。有罪而杀,尧舜之所不能免也;临 战而杀,汤武之所不能免也;非是,奚以杀为?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 其城,此何为者?大将杀人,非大将杀之,天子实杀之;裨将杀人,非裨.将杀之,天子实杀 之;卒伍杀人,非卒伍杀之,天子实杀之;官吏杀人,非官吏杀之,天子实杀之。杀人者众 手,实天子为之大手。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暴骨未收, 哭声未绝,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官室,广苑囿,以贵其 妻妾,以肥其子孙,彼诚何心而忍享之?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匹夫无故 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 之罪。是何也?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人所仰望以乳育者也,乃.无故而杀之,其罪岂不重 于匹夫?” (节选自清代唐甄《室语》)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 涂:道路 B.若过里而墟.其里 墟:废墟 C.裨将杀人,非裨.将杀之 裨:副的,偏 D.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 狱:案件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 必痛哭而.去之矣 B. 而反不谓之.贼乎 当其屠城阳之.时 C.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 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 D. 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 乃.无故而杀之 7.下列选项中全都能够证明“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观点的一项是 ( ) ①光武帝屠城三百 ②临战而杀,汤武之所不能免也 ③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 ④高官室,广苑囿 ⑤若上使我治杀人之狱 ⑥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 A. ②③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作者从身边的例子说起,借用杀人而非法占有他人布粟的盗贼一例类比,清晰明了地 提出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帝王夺取天下,都是非仁义的盗贼行为
B.即使是最仁义的汉朝,光武帝曾经屠杀城阳、颍阳,高帝屠城三百,如果让作者侍奉 这些君主,因为不忍心,作者一定会痛哭离去 C.作者认为尧舜、汤武的杀人行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而自秦到清朝的帝王为了谋求自 己的一己之私,置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D.天子是天下仁慈的母亲,是人们仰望而希望得到哺育的人,如果无缘无故杀掉他,那 么这个人的罪孽比一般(杀害他人的)人要重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3分) (2)非是,奚以杀为?(3分) (3)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4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叫明月照流黄°! 注解:①流黄:杂色丝绢,这里指黄紫相间的丝织品,泛指帷帐。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2)结合全诗,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错一字扣1 分。)(6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4)可怜楼上月徘徊 ,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 叔本华在一篇论及如何写作的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 一样说话。”这句话促成了我对于媒体写作的初步理解。长期以来,我们目睹文字被两种倾 向支配:一种是学院式写作,他们摒弃语言本身的美感,用一种缺乏弹性与韵味的术语进行
B. 即使是最仁义的汉朝,光武帝曾经屠杀城阳、颍阳,高帝屠城三百,如果让作者侍奉 这些君主,因为不忍心,作者一定会痛哭离去。 C. 作者认为尧舜、汤武的杀人行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而自秦到清朝的帝王为了谋求自 己的一己之私,置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D. 天子是天下仁慈的母亲,是人们仰望而希望得到哺育的人,如果无缘无故杀掉他,那 么这个人的罪孽比一般(杀害他人的)人要重。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3 分) (2)非是,奚以杀为?(3 分) (3)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4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叫明月照流黄①! 注解:①流黄:杂色丝绢,这里指黄紫相间的丝织品,泛指帷帐。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 分) (2)结合全诗,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错一字扣 1 分。)(6 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 李密《陈情表》 )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 王勃《滕王阁序》 ) (4)可怜楼上月徘徊, 。 ,捣衣砧上拂还来。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小题。 叔本华在一篇论及如何写作的文章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 一样说话。”这句话促成了我对于媒体写作的初步理解。长期以来,我们目睹文字被两种倾 向支配:一种是学院式写作,他们摒弃语言本身的美感,用一种缺乏弹性与韵味的术语进行
科学式描述,这种写作是封闭的,拒绝门外人参与;另一种是完全民间式的写作,或者滥情 或者用粗暴的论断将语言与思想彻底稀释,这种写作很容易挑起我们的激动,但是这种激动 是如此廉价与短暂。 叔本华的话为我指出了写作的第三条道路。这种写作方式是开放的、鲜活的,同时又有 其核心所在。它既清晰地传达自己意见,又尽量避免这种意见的粗暴与随意性。像伟人一样 思考,保证了写作者对事件本身的超然与旁观者的立场;而像普通人一样说话,则拒绝让写 作成为少数人的私密游戏。 我承认学院化写作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这种深受题材及背景知识结构限制的写作注定 是冷漠与孤僻的,要求其体现“介入”精神不但不合情理,也缺乏可行性。因此,这种写作 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媒体写作之外。在这里,我需要着重评述的是后一种民间式的写作。因为 它比“学院化”更深广地介入大众意识,因此对于大众的智力状态与情感所造成的危害也极 大 首先,我反对武断、以快感为主导的写作。这样的作者常会高举争取自由、民主、人权 这样的伟大旗帜,把乔治.奧威尔、索尔仁尼琴等视为同道。他们攻击的是那些早已竖立在 那里、人人皆知的标靶,不厌其烦地用各种例证准确无误地击中靶心,然后为整个行动贴上 “常识性写作”的美丽标签。 当我们伃细分析他们所攻击的对象,比如“专制”,我们会发现隐藏在这个正确词语背 后的,是作者对于世界的简单与粗暴的理解。就像奧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种情形,极 权制度所做的一切努力,在于缩减词汇,减少人的智力活动,用单调的宣传口号取代一切。 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奧威尔及其忠诚的追随者时,我们一样会看到,出于急于争取受众的心态 他们采取了和批判对象同样的方式。他们的写作充斥着清晰却单调、简明却重复、刺激却粗 暴的词汇,这样的载体已经决定了思想的平面与肤浅。写作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另一种宣传。 我们反对“专制”、“极权”、“宣传”的原因,是我们渴望更丰富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而 非为了反对而反对 与这种宣道式写作往往并肩战斗、相辅相成的是滥情式写作。这种写作者常常让自己与 读者陷入一种感动的状态,希望感受所谓的“灵魂的荡涤”。他们习惯列举一些惨痛的场景 希望读者因此而感受到写作者悲悯的情怀。但是,他们或许忘记了这一点,真正的悲悯常常 是带着笑容出现的。当写作不能够超越苦难本身,而仅仅成为一种苦难的状态与细节呈现, 这种所谓的感动,不可能有更多的价值。面对不幸而产生感动是一种自然情感,但是当你把 这种个人化的感动无限制地夸大,甚至固定成一种抒情式的写作模式,这种感动的目的无法 不令人怀疑。这种抒情,可能正危险地滑向滥情 除了苦难式的滥情,我们最常遭遇的还有小资产阶式的滥情。这些因生活过于安逸而渴 望感动的家伙们,人为地制造了那么多符号。当他们遭遇到这些符号时,他们强行让自己陷 入某种渴望让外人看到的情绪当中,就像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人头攒动的演唱会。这种抒情 和前者一样,因为过于强烈的表演性而可悲地贬值。 这里,我必须再次强调第三条道路的重要性,并将这条道路的开辟寄望于中国日渐成熟 的媒体。当中国最终出现了《大西洋月刊》、《纽约书评》、《纽约客》这样的媒体时,我会觉 得此时的中国人的写作才最终具有明确的意义与希望
科学式描述,这种写作是封闭的,拒绝门外人参与;另一种是完全民间式的写作,或者滥情, 或者用粗暴的论断将语言与思想彻底稀释,这种写作很容易挑起我们的激动,但是这种激动 是如此廉价与短暂。 叔本华的话为我指出了写作的第三条道路。这种写作方式是开放的、鲜活的,同时又有 其核心所在。它既清晰地传达自己意见,又尽量避免这种意见的粗暴与随意性。像伟人一样 思考,保证了写作者对事件本身的超然与旁观者的立场;而像普通人一样说话,则拒绝让写 作成为少数人的私密游戏。 我承认学院化写作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这种深受题材及背景知识结构限制的写作注定 是冷漠与孤僻的,要求其体现“介入”精神不但不合情理,也缺乏可行性。因此,这种写作 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媒体写作之外。在这里,我需要着重评述的是后一种民间式的写作。因为 它比“学院化”更深广地介入大众意识,因此对于大众的智力状态与情感所造成的危害也极 大。 首先,我反对武断、以快感为主导的写作。这样的作者常会高举争取自由、民主、人权 这样的伟大旗帜,把乔治.奥威尔、索尔仁尼琴等视为同道。他们攻击的是那些早已竖立在 那里、人人皆知的标靶,不厌其烦地用各种例证准确无误地击中靶心,然后为整个行动贴上 “常识性写作”的美丽标签。 当我们仔细分析他们所攻击的对象,比如“专制”,我们会发现隐藏在这个正确词语背 后的,是作者对于世界的简单与粗暴的理解。就像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种情形,极 权制度所做的一切努力,在于缩减词汇,减少人的智力活动,用单调的宣传口号取代一切。 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奥威尔及其忠诚的追随者时,我们一样会看到,出于急于争取受众的心态, 他们采取了和批判对象同样的方式。他们的写作充斥着清晰却单调、简明却重复、刺激却粗 暴的词汇,这样的载体已经决定了思想的平面与肤浅。写作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另一种宣传。 我们反对“专制”、“极权”、“宣传”的原因,是我们渴望更丰富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而 非为了反对而反对。 与这种宣道式写作往往并肩战斗、相辅相成的是滥情式写作。这种写作者常常让自己与 读者陷入一种感动的状态,希望感受所谓的“灵魂的荡涤”。他们习惯列举一些惨痛的场景, 希望读者因此而感受到写作者悲悯的情怀。但是,他们或许忘记了这一点,真正的悲悯常常 是带着笑容出现的。当写作不能够超越苦难本身,而仅仅成为一种苦难的状态与细节呈现, 这种所谓的感动,不可能有更多的价值。面对不幸而产生感动是一种自然情感,但是当你把 这种个人化的感动无限制地夸大,甚至固定成一种抒情式的写作模式,这种感动的目的无法 不令人怀疑。这种抒情,可能正危险地滑向滥情。 除了苦难式的滥情,我们最常遭遇的还有小资产阶式的滥情。这些因生活过于安逸而渴 望感动的家伙们,人为地制造了那么多符号。当他们遭遇到这些符号时,他们强行让自己陷 入某种渴望让外人看到的情绪当中,就像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人头攒动的演唱会。这种抒情 和前者一样,因为过于强烈的表演性而可悲地贬值。 这里,我必须再次强调第三条道路的重要性,并将这条道路的开辟寄望于中国日渐成熟 的媒体。当中国最终出现了《大西洋月刊》、《纽约书评》、《纽约客》这样的媒体时,我会觉 得此时的中国人的写作才最终具有明确的意义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