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四次六校联考 语文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谮言/箴言 书声琅琅/朗朗上口 刹那/古刹 B.沏茶/堆砌 饮鸩止渴/鸠占鹊巢 粘液/粘贴 C.癖好/譬如 文以载道/载歌载舞 温和/和面 D.烙印/落枕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噱头/戏谑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而现在,一部《来自星 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一首《江南 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 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能让全球消费者 趋之若鹜,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 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 A.痴迷 B.甘拜下风 C.趋之若 D.乃至 3.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韩国总统朴槿惠近日与“岁月”号客轮失踪乘客的家属会面,承诺全力搜寻 失踪乘客并严惩事故相关责任人,包括未能履行职责的政府官员 B.水均益认为,中国媒体的拼搏精神尽管值得肯定,中国的新闻团队跟世界 领先的新闻团队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C.今年第一季度,在市场降温、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冲击下,使楼市供需双方的 市场预判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 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 它实行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急需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抑或是情感?这些固然是观众追捧 观剧的一个因素。但是,在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后面,很多人忽略 了 ①可是,时至今日,劳动的概念已经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②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③而从事这些劳动的人们也往往与卑微低贱、冷嘲热讽联系在一起。 ④可是,不要忘记,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人的辛勤劳作,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默 默付出,我们是否还能如现在般的衣着光鲜、大块朵颐? ⑤特别是,对那些最简单、最直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劳动,很多人往往嗤之 以鼻,不屑一顾 ⑥其实“尊重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珍惜每一个劳动果实”应该才是“舌尖上的中 国”要传递给我们的真谛。 A.⑥①⑤③④② B.②①④⑤③⑥ C.②⑤⑥③④ D.⑥②①⑤③④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广东省 2014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六校联考 语 文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谮言/箴言 书声琅琅/朗朗上口 刹那/古刹 B.沏茶/堆砌 饮鸩止渴/鸠占鹊巢 粘液/粘贴 C.癖好/譬如 文以载道/载歌载舞 温和/和面 D.烙印/落枕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噱头/戏谑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而现在,一部《来自星 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一首《江南 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 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能让全球消费者 趋之若鹜,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 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 A. 痴迷 B. 甘拜下风 C. 趋之若 鹜 D. 乃至 3.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韩国总统朴槿惠近日与“岁月”号客轮失踪乘客的家属会面,承诺全力搜寻 失踪乘客并严惩事故相关责任人,包括未能履行职责的政府官员。 B. 水均益认为, 中国媒体的拼搏精神尽管值得肯定,中国的新闻团队跟世界 领先的新闻团队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C. 今年第一季度,在市场降温、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冲击下,使楼市供需双方的 市场预判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 D. 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 它实行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急需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抑或是情感?这些固然是观众追捧 观剧的一个因素。但是,在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后面,很多人忽略 了, ①可是,时至今日,劳动的概念已经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②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③而从事这些劳动的人们也往往与卑微低贱、冷嘲热讽联系在一起。 ④可是,不要忘记,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人的辛勤劳作,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默 默付出,我们是否还能如现在般的衣着光鲜、大块朵颐? ⑤特别是,对那些最简单、最直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劳动,很多人往往嗤之 以鼻,不屑一顾。 ⑥其实“尊重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珍惜每一个劳动果实”应该才是“舌尖上的中 国”要传递给我们的真谛。 A. ⑥①⑤③④② B. ②①④⑤③⑥ C. ②⑤⑥③④ ① D. ⑥②①⑤③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时改当 涂县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 太平兴国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隐漏数万计。因上言:“本州录事参军 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 欺弊。”上赐诏褒谕。复命,迁太常博士,改膳部员外郎。丁外艰①,起复②莅 事,入判大理寺。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其半,可以责成,仍条列利病凡 二十事。诏下有司详议,皆以为便。时北边多警,朝议耕战之术,以羽为河北东 路营田副使。 淳化四年,并三部为一司,以羽判三司。先是,三司簿领堆积,吏掾为奸,虽尝 更立新制,未为适中。是冬,羽上言:“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京为左右 计,各署判官领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中分诸道 以隶焉。未久,以非便罢。丁内艰①,起复,加给事中。 咸平四年,以疾解职,拜礼部侍郎。谢日,召升便殿,勉以医药。月余卒,年五 十八。 羽涉猎史传,好言事。淳化中,许王暴薨。或有以宫府旧事上闻者。太宗怒,追 捕僚吏,将穷究之。羽乘间上言曰:“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以其罪当笞 耳。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太宗嘉纳之,由是被劾者皆获轻典。尝建议有唐 以来凡制诏皆经门下省审,有非便者许其封驳,请遵故事,择名臣专领其职。迄 今不废。 羽强力,有吏干,尤小心谨事。太宗尝谓左右曰:“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 执守,与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也。”羽出入计 司③凡十八年,习知金谷之事,然颇伤烦急④,不达大体。 (选自《宋 史·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丁外艰:子遭父丧或重孙遭祖父丧;丁内艰:子遭母丧或重孙遭祖母丧 ②起复:官员因父母丧而辞官守制,未满期而奉召任职。③计司:古代掌管财政、 赋税等事务官署的统称。④烦急:苛细峻急。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羽判三司 判:掌管 B.追捕僚吏,将穷究之 究:推究 C.有非便者许其封驳 许:允许 D.各署判官领之 领:兼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朝议耕战之术 习知金谷之事 B.未久,以非便罢 勉以医药 C.以羽为判官 并三部为一司 D.愿省其半 择名臣专 领其职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时改当 涂县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 太平兴国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隐漏数万计。因上言:“本州录事参军 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 欺弊。”上赐诏褒谕。复命,迁太常博士,改膳部员外郎。丁外艰①,起复②莅 事,入判大理寺。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其半,可以责成,仍条列利病凡 二十事。诏下有司详议,皆以为便。时北边多警,朝议耕战之术,以羽为河北东 路营田副使。 淳化四年,并三部为一司,以羽判三司。先是,三司簿领堆积,吏掾为奸,虽尝 更立新制,未为适中。是冬,羽上言:“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京为左右 计,各署判官领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中分诸道 以隶焉。未久,以非便罢。丁内艰①,起复,加给事中。 咸平四年,以疾解职,拜礼部侍郎。谢日,召升便殿,勉以医药。月余卒,年五 十八。 羽涉猎史传,好言事。淳化中,许王暴薨。或有以宫府旧事上闻者。太宗怒,追 捕僚吏,将穷究之。羽乘间上言曰:“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以其罪当笞 耳。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太宗嘉纳之,由是被劾者皆获轻典。尝建议有唐 以来凡制诏皆经门下省审,有非便者许其封驳,请遵故事,择名臣专领其职。迄 今不废。 羽强力,有吏干,尤小心谨事。太宗尝谓左右曰:“羽有心计,亦明吏道,但无 执守,与物推移耳。历剧职十年,始逾四十,须鬓尽白,亦可怜也。”羽出入计 司③凡十八年,习知金谷之事,然颇伤烦急④,不达大体。 (选自《宋 史·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丁外艰:子遭父丧或重孙遭祖父丧;丁内艰:子遭母丧或重孙遭祖母丧。 ②起复:官员因父母丧而辞官守制,未满期而奉召任职。③计司:古代掌管财政、 赋税等事务官署的统称。④烦急:苛细峻急。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羽判三司 判:掌管 B.追捕僚吏,将穷究之 究:推究 C.有非便者许其封驳 许:允许 D.各署判官领之 领:兼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朝议耕战之术 习知金谷之事 B.未久,以非便罢 勉以医药 C.以羽为判官 并三部为一司 D.愿省其半 择名臣专 领其职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B.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C.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D.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羽少时便能写文章,后来通过上书给李煜而得到赏识,获得弘文馆校书郎 的职务,又因会写文章做了雄远军的判官。 B.魏羽在做官的过程中,曾经先后遭父丧、母丧,但朝廷器重他,每次都在他 守丧期未满时便下诏令他赴任做官。 C.淳化四年,朝廷将三部并为一司,虽采纳了魏羽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能解 决过去三司公务堆积、官员犯科的弊病。 D.魏羽为人坚忍有毅力,做事谨慎。皇上认为他有智谋,也熟悉当官的方法, 只是缺少操守,容易受到钱财的影响。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4分) ②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3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魏羽“有吏干”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 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査慎行(清)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②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 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吴楚东南坼, 。亲朋无 字 (杜甫《登岳阳楼》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 章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 。(柳永《雨霖铃》)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B.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C.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D. 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 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魏羽少时便能写文章,后来通过上书给李煜而得到赏识,获得弘文馆校书郎 的职务,又因会写文章做了雄远军的判官。 B.魏羽在做官的过程中,曾经先后遭父丧、母丧,但朝廷器重他,每次都在他 守丧期未满时便下诏令他赴任做官。 C.淳化四年,朝廷将三部并为一司,虽采纳了魏羽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能解 决过去三司公务堆积、官员犯科的弊病。 D.魏羽为人坚忍有毅力,做事谨慎。皇上认为他有智谋,也熟悉当官的方法, 只是缺少操守,容易受到钱财的影响。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4 分) ②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3 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魏羽“有吏干”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 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査慎行(清)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②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 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 分)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作答,多答只按前 3 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 1 分)(6 分) (1)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吴楚东南坼, 。亲朋无一 字, 。(杜甫《登岳阳楼》)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 章。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 , 。(柳永《雨霖铃》)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中国移民的近现代历史(节选) 孔飞力 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 17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表明,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大量的中国家 庭需要寻求新的谋生方式。他们因此选择了作出改变和进行迁徙。而为此进行的 海外移民活动只是大趋势背景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 缺少耕地的农业家庭会选择新的生存方式。例如,在市场上出售家庭手工制品和 经济作物,或者出售劳动力(通常是男性劳动力),这些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 出到家乡之外更有利可图的地区。不过,这种生存方式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 徙,而是让作为劳力的男人离开家庭进行劳动一一可能是去附近的农场、相邻的 镇或更远的地方。在整个迁徙活动中,家庭一直是核心。几个世纪以来,中国 家庭处在一个“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之中。“空间共同体”指的是 “共同生活”,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位置。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 属”,不会因为他生活于千百英里乃至上万英里以外而受到影响。相反,“分开 生活”却可能是指一个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个院落却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时 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在一起。他通过 家庭观念,既向上联系着祖先,也同时向下联系着后代。生产活动则打造了代与 代之间的经济联系,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和提 高家庭的生产力。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移民中更是如此。 相较于传统上认为人口压力是推动移民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晚清 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当时的中国,人潮涌动,商业繁荣,各种市场关系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 中国家庭都会自然而然地尝试抓住各种机遇。境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以视作是 对商业化的适应性行为。同时,选择留在农村家中的人,他们的生活仅仅是围绕 在田地和灶台之间。他们细心地照料祖坟,举行各种传统仪式,过着一种远离现 实的生活。尽管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被官方思想家和保守卫道士们称颂,但也不足 以减弱人们对改变生活的渴望。数以百万的家庭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适应商业 化和流动性。晚清时期,海外移民建立了很多机构来帮助他们适应这一改变,例 如会馆、分庙、帮会以及输送资源和文化的走廊 伴随着大规模的华人外迁,世界各地出现大大小小的华人移民社区。我们所说的 移民社区”是一个双边的有机体。它镶嵌在两个不同的社会中间并承担起文化 意义上的“走廊”的功能 它帮助两个社会互通人员、资金和信息。即使是在移民已经拥有了稳固且不依赖 于家乡的利益基础的情况下,它仍然会维持着他们与家乡和亲族的联系。其首要 原因是利益因素,他们需要从家乡购买劳力,同时也需要将财富输送回家乡。另 外也有文化上的因素,一个旅居的劳动者或者商人,可以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帮助 亲属移民的方式来赚取社会资本。这种帮助和依附并不排斥与其客居地的非亲属 或异乡人的合作,有时甚至会发展为双向的忠诚。维持利益基础就意味着要与家 乡建立一个同时拥有文化、社会和经济性质的走廊。在晚清的中国社会,这样的 走廊纵横交错,进行着繁忙的资金、社会和文化输送。这些走廊可以被视作家乡 的扩展,将人们的利益和情感延伸到很远的距离。这种连接既是物质上的,也是 文化上的。它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将移民与他们出身的村落、宗族和乡土连结 在一起。虽然他们生活在别的社会中,但他们依旧保留了他们在经济、文化和血 缘上的归属。维持这样的“走廊”是侨居生活的本质
中国移民的近现代历史(节选) 孔飞力 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 17 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表明,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大量的中国家 庭需要寻求新的谋生方式。他们因此选择了作出改变和进行迁徙。而为此进行的 海外移民活动只是大趋势背景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 缺少耕地的农业家庭会选择新的生存方式。例如,在市场上出售家庭手工制品和 经济作物,或者出售劳动力(通常是男性劳动力),这些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 出到家乡之外更有利可图的地区。不过,这种生存方式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 徙,而是让作为劳力的男人离开家庭进行劳动——可能是去附近的农场、相邻的 小镇或更远的地方。在整个迁徙活动中,家庭一直是核心。几个世纪以来,中国 家庭处在一个“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之中。“空间共同体”指的是 “共同生活”,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位置。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 属”,不会因为他生活于千百英里乃至上万英里以外而受到影响。相反,“分开 生活”却可能是指一个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个院落却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时 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在一起。他通过 家庭观念,既向上联系着祖先,也同时向下联系着后代。生产活动则打造了代与 代之间的经济联系,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和提 高家庭的生产力。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移民中更是如此。 相较于传统上认为人口压力是推动移民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晚清 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当时的中国,人潮涌动,商业繁荣,各种市场关系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 中国家庭都会自然而然地尝试抓住各种机遇。境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以视作是 对商业化的适应性行为。同时,选择留在农村家中的人,他们的生活仅仅是围绕 在田地和灶台之间。他们细心地照料祖坟,举行各种传统仪式,过着一种远离现 实的生活。尽管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被官方思想家和保守卫道士们称颂,但也不足 以减弱人们对改变生活的渴望。数以百万的家庭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适应商业 化和流动性。晚清时期,海外移民建立了很多机构来帮助他们适应这一改变,例 如会馆、分庙、帮会以及输送资源和文化的走廊。 伴随着大规模的华人外迁,世界各地出现大大小小的华人移民社区。我们所说的 “移民社区”是一个双边的有机体。它镶嵌在两个不同的社会中间并承担起文化 意义上的“走廊”的功能。 它帮助两个社会互通人员、资金和信息。即使是在移民已经拥有了稳固且不依赖 于家乡的利益基础的情况下,它仍然会维持着他们与家乡和亲族的联系。其首要 原因是利益因素,他们需要从家乡购买劳力,同时也需要将财富输送回家乡。另 外也有文化上的因素,一个旅居的劳动者或者商人,可以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帮助 亲属移民的方式来赚取社会资本。这种帮助和依附并不排斥与其客居地的非亲属 或异乡人的合作,有时甚至会发展为双向的忠诚。维持利益基础就意味着要与家 乡建立一个同时拥有文化、社会和经济性质的走廊。在晚清的中国社会,这样的 走廊纵横交错,进行着繁忙的资金、社会和文化输送。这些走廊可以被视作家乡 的扩展,将人们的利益和情感延伸到很远的距离。这种连接既是物质上的,也是 文化上的。它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将移民与他们出身的村落、宗族和乡土连结 在一起。虽然他们生活在别的社会中,但他们依旧保留了他们在经济、文化和血 缘上的归属。维持这样的“走廊”是侨居生活的本质
(本文选自《华人的外迁及回归》,内容有删改。作者孔 飞力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全部。 B.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出到家乡之外的地区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徙。 C.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家庭的凝聚力。 个移民社区的商人只能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帮助亲属移民的方式来获取经 济利益。 E.维持拥有文化、社会和经济性质的“走廊”是移民生活的本质 13.关于“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空间共同体”并不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理空间。 B.“时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起来。 C.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属,会因为他生活的空间远近而受到影响。 D.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家庭中尤其是华人移民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14.为什么近现代中国出现大规模移民海外的现象?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4 分) 15.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开始形成于1850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 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在面对新环境,华人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 个地带,这个地区逐渐形成华工生活区。依据文意,唐人街在早期华人生活中能 起到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印第安人营地 [美]海明威 又一条伐子拉上了湖岸。两个印第安人站在那里等着。尼克和父亲坐进伐子尾部, 乔治叔叔坐在营地伐子尾部。年轻印第安人将伐子推下水,然后上去划船。 两条小伐子在黑暗中出发了。尼克听到桨声从前面那条小伐子远远地透过夜雾传 来。两位印第安人快捷而有节奏地划着。尼克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湖上很冷。 “我们去哪儿,爸爸?” “湖那边的印第安营寨。一位印第安女士病得很重。” 他们离开湖岸,越过满是露水的草地,年轻印第安人提着灯笼走在前面。进入林 子,光线亮了很多,年轻印第安人吹熄灯笼。他们拐过一道弯,前面是剥树皮的 印第安人棚屋的灯光。一位年长的妇女端着灯站在门口 里面一张固定在墙上的木铺上躺着一位年轻的印第安妇女。她在分娩,已经两天 了。营寨里所有年长妇女都一直在帮她分娩。男人们则都到听不见她哭闹的路那 头的黑暗中坐着抽烟去了。她躺在下铺,盖着被子的身子高高隆起。她的头侧向 边。上铺躺着她的丈夫。三天前,他用斧头重伤了脚。他抽着烟斗。屋子里味 道呛人
(本文选自《华人的外迁及回归》,内容有删改。作者孔 飞力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 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全部。 B. 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出到家乡之外的地区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徙。 C. 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家庭的凝聚力。 D. 一个移民社区的商人只能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帮助亲属移民的方式来获取经 济利益。 E. 维持拥有文化、社会和经济性质的“走廊”是移民生活的本质。 13.关于“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空间共同体”并不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理空间。 B.“时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起来。 C. 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属,会因为他生活的空间远近而受到影响。 D. 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家庭中尤其是华人移民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14.为什么近现代中国出现大规模移民海外的现象?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4 分) 15.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开始形成于 1850 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 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在面对新环境,华人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 个地带,这个地区逐渐形成华工生活区。依据文意,唐人街在早期华人生活中能 起到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l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印第安人营地 [美]海明威 又一条伐子拉上了湖岸。两个印第安人站在那里等着。尼克和父亲坐进伐子尾部, 乔治叔叔坐在营地伐子尾部。年轻印第安人将伐子推下水,然后上去划船。 两条小伐子在黑暗中出发了。尼克听到桨声从前面那条小伐子远远地透过夜雾传 来。两位印第安人快捷而有节奏地划着。尼克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湖上很冷。 “我们去哪儿,爸爸?” “湖那边的印第安营寨。一位印第安女士病得很重。” 他们离开湖岸,越过满是露水的草地,年轻印第安人提着灯笼走在前面。进入林 子,光线亮了很多,年轻印第安人吹熄灯笼。他们拐过一道弯,前面是剥树皮的 印第安人棚屋的灯光。一位年长的妇女端着灯站在门口。 里面一张固定在墙上的木铺上躺着一位年轻的印第安妇女。她在分娩,已经两天 了。营寨里所有年长妇女都一直在帮她分娩。男人们则都到听不见她哭闹的路那 头的黑暗中坐着抽烟去了。她躺在下铺,盖着被子的身子高高隆起。她的头侧向 一边。上铺躺着她的丈夫。三天前,他用斧头重伤了脚。他抽着烟斗。屋子里味 道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