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普通高中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 测试 2013.1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创建/创伤 亵渎/案牍 裨益/稗官野史 B.隽永/隽秀 剽悍/缥缈 妊娠/莘莘学子 C.呕吐/吐露 胸脯/逮捕 慰藉/浑身解数 D.应届/应酬 虹膜/女红 令媛/方兴未艾 C。A项分别读 chuang/ chuang,da,bi/bai:B项分别读judn/jn,piao,shen; C项分别读t/t,pu/b,jie/xie;D项分别读ying/ying/hong/gong/ai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当今的小说作品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中,一些网络小说错字连篇,内容恶俗,让 很多读者斥之为不刊之论。相比之下,当代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不孚众望, 凭借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成为了长篇小说中的经典。近期, 由《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台湾金马奖4项题名,这也是该影片参加柏林 电影节后角逐的国内重要电影奖项。 A.泥沙俱下 B.不刊之论 C.不孚众 D.题名 A。A.泥沙俱下: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 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B.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 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C.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 合大家的期望。D.题名: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写 上姓名作为标记。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12月7日离京视察深圳时,由八辆车组成的车队下午3点半 进入前海深港合作区,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横幅欢迎。 B.离CBA赛季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佛山男篮计划在近两天内试训 新的外援,试训情况如果理想,球队将会换掉队中现有的外援 C.能不能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关键是党的领 导是否正确,政府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高校毕业生“主动失业”的状况令人担忧,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毕 业生们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 C。A.搭配不当,“横幅”与“欢迎”不能搭配。B.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在 “试训情况理想”前。D.句式杂糅,“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过多方面的考量 与“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两句杂糅,只能选一种说法。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放在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广东 佛山市普通高中 2013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 测试 2013.1 本试卷共 10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创建/创伤 亵渎/案牍 裨益/稗官野史 B.隽永/隽秀 剽悍/缥缈 妊娠/莘莘学子 C.呕吐/吐露 胸脯/逮捕 慰藉/浑身解数 D.应届/应酬 虹膜/女红 令嫒/方兴未艾 C。A 项分别读 chuàng /chuāng,dú,bì/bài; B 项分别读 juàn/jùn,piāo,shēn; C 项分别读 tù/tǔ,pú/bǔ,jiè/xiè;D 项分别读 yīng/yìng/ hóng/gōng/ài。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当今的小说作品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中,一些网络小说错字连篇,内容恶俗,让 很多读者斥之为不刊之论。相比之下,当代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不孚众望, 凭借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成为了长篇小说中的经典。近期, 由《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台湾金马奖 4 项题名,这也是该影片参加柏林 电影节后角逐的国内重要电影奖项。 A. 泥沙俱下 B. 不刊之论 C. 不孚众 望 D. 题名 A。A.泥沙俱下: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 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B.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 形容文章或言辞的 精准得当,无懈可击。C.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 合大家的期望。D.题名:题目 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写 上姓名作为标记。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 12 月 7 日离京视察深圳时,由八辆车组成的车队下午 3 点半 进入前海深港合作区,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横幅欢迎。 B.离 CBA 赛季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佛山男篮计划在近两天内试训 新的外援,试训情况如果理想,球队将会换掉队中现有的外援。 C.能不能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关键是党的领 导是否正确,政府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高校毕业生 “主动失业”的状况令人担忧,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毕 业生们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 C。A.搭配不当,“横幅”与“欢迎”不能搭配。 B.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在 “试训情况理想”前。D.句式杂糅,“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过多方面的考量” 与“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两句杂糅,只能选一种说法。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放在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学 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①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 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 究 ③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 ④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 ⑥唤起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 族团结、祖国统 A.①⑤③④②⑥ B.②⑤③④①⑥ ①③⑥② D.④②⑥①⑤③ C。④提出观点。①③⑥紧接着谈伏羲文化的作用,注意领起句。②⑤,研究伏 羲文化的意义,注意领起句、“中华”“全球”的关系,以及与后面“深化研究” 的呼应关系 本题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父肸(x),早亡。勖依于舅氏。岐 嶷①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 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为安阳令,转 骠骑从事中郎。髙贵乡公欲为变时,大将军掾孙佑等守阊阖门。文帝弟安阳侯干 闻难欲入,佑谓干曰:“未有入者,可从东掖门。”及至,帝迟之,干以状 白,帝欲族诛佑。勖谏曰:“孙佑不内安阳,诚宜深责。而事有逆顺,用刑不可 以喜怒为轻重。”乃免佑为庶人 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皓,帝用勖所作。皓既报命和亲, 帝谓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帝即晋王位,以勖为侍中, 封安阳子,邑千户。武帝受禅,封勖济北郡公。 久之,进位光禄大夫。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 赵贾人牛铎②,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 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 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毋敬为法 勖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闻也。 退而语诸子曰:“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汝等亦当宦达人间, 宜识吾此意。”久之,以勖守尚书令。其不能决疑处世者,及时遣出。居职月余, 以母忧上还印绶,帝不之许。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视职。然为人佞,帝将 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时议以勖倾国害时,为佞臣孙资、刘放之伦。 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忤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太 康十年卒,谥曰成。 (选自《晋书》,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学 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①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 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 究 ③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 ④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 ⑥唤起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 族团结、祖国统一 A.①⑤③④②⑥ B.②⑤③④①⑥ C.④ ①③⑥②⑤ D.④②⑥①⑤③ C。④提出观点。①③⑥紧接着谈伏羲文化的作用,注意领起句。②⑤,研究伏 羲文化的意义,注意领起句、“中华”“全球”的关系,以及与后面“深化研究” 的呼应关系。 本题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父肸(xī),早亡。勖依于舅氏。岐 嶷①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 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为安阳令,转 骠骑从事中郎。高贵乡公欲为变时,大将军掾孙佑等守阊阖门。文帝弟安阳侯干 闻难欲入,佑谓干曰: “未有入者,可从东掖门。”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 白,帝欲族诛佑。勖谏曰:“孙佑不内安阳,诚宜深责。而事有逆顺,用刑不可 以喜怒为轻重。”乃免佑为庶人。 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皓,帝用勖所作。皓既报命和亲, 帝谓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帝即晋王位,以勖为侍中, 封安阳子,邑千户。武帝受禅,封勖济北郡公。 久之,进位光禄大夫。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 赵贾人牛铎②,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 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 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毋敬为法。 勖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闻也。 退而语诸子曰:“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汝等亦当宦达人间, 宜识吾此意。”久之,以勖守尚书令。其不能决疑处世者,及时遣出。居职月余, 以母忧上还印绶,帝不之许。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视职。然为人佞,帝将 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时议以勖倾国害时,为佞臣孙资、刘放之伦。 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忤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太 康十年卒,谥曰成。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岐嶷:幼年聪慧。②牛铎:牛铃。亦指牛铃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余岁能属文 属:连缀,写 B.孙佑不内安阳 内:同 纳”,接纳 C.以母忧上还印绶 忧:忧虑 D.时议以勖倾国害时 颠覆 C.忧:父母的丧事。 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 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本次测试涉及文化 常识,但此点已在《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学过,可使用排除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众乃从之 勖乃奉诏视 B.而事有逆顺 退而语诸子曰 C.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孙资、刘放之 伦 D.以母忧上还印绶 时议以勖倾国 害时 A.才,连词。B.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而:连词,表承接关系。C.助词, 译为“的”;之伦:这(类人),与“之属”“之徒”等相同,代词。∥/D.以: 因为,介词。/以:认为,动词。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 7.下列句子中,全部能表现荀勖“有才思”的一组是 ①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 ②音韵未调,乃 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③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 ④帝将废贾妃, 勖不犯颜忤争 ⑤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 ⑥及掌乐, 音韵未调 A.③④⑥ B.①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⑤ C。③说明荀勖慎密,④为人奷佞,⑥只是说明有音调不能协调的事实。 本题考査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 的要求,再用排除法。全部,直接间接,表现“**”:注意这几个内容项。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时荀勖和中书令张华一起按照汉刘向的《别录》整理古籍,后又设置博 士弟子,教习书法,以钟繇、胡毋敬为典范。 B.荀勖有治理之才,因下令罢除不称职的官吏,所以只做了一个多月任尚书令, 就上缴印绶辞职了 C.荀勖为人耿直,曾极力劝谏皇上不要废除贾妃,不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用 刑的轻重,当时的人极力赞美他的正直。 D.荀勖做事小心谨慎,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了诏令大事,又能揣摩皇帝心思 始终受到皇帝的宠信
【注】①岐嶷:幼年聪慧。②牛铎:牛铃。亦指牛铃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余岁能属文 属:连缀,写 B.孙佑不内安阳 内:同 “纳”,接纳 C.以母忧上还印绶 忧:忧虑 D.时议以勖倾国害时 倾:颠覆 C.忧:父母的丧事。 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 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本次测试涉及文化 常识,但此点已在《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学过,可使用排除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众乃从之 勖乃奉诏视 职。 B.而事有逆顺 退而语诸子曰 C.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孙资、刘放之 伦 D. 以母忧上还印绶 时议以勖倾国 害时 A.才,连词。B.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C.助词, 译为“的”;之伦:这(类人),与“之属”“之徒”等相同,代词。 // D. 以: 因为,介词。//以:认为,动词。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 7.下列句子中,全部能表现荀勖“有才思”的一组是 ①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 ②音韵未调,乃 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③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 ④帝将废贾妃, 勖不犯颜忤争 ⑤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 ⑥及掌乐, 音韵未调 A.③④⑥ B.①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⑤ C。③说明荀勖慎密,④为人奸佞,⑥只是说明有音调不能协调的事实。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 的要求,再用排除法。全部,直接间接,表现 “***”:注意这几个内容项。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时荀勖和中书令张华一起按照汉刘向的《别录》整理古籍,后又设置博 士弟子, 教习书法,以钟繇、胡毋敬为典范。 B.荀勖有治理之才,因下令罢除不称职的官吏,所以只做了一个多月任尚书令, 就上缴印绶辞职了。 C.荀勖为人耿直,曾极力劝谏皇上不要废除贾妃,不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用 刑的轻重,当时的人极力赞美他的正直。 D.荀勖做事小心谨慎, 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了诏令大事,又能揣摩皇帝心思, 始终受到皇帝的宠信
D。A.应是武帝时。B.上缴印绶辞职是因为母亲去世了。C.荀勖 为人奸佞,不敢抗颜忤旨,当时的人把他比作佞臣孙资、刘放。 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 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1)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3分) (1)曹爽被杀,他的学生原来的属吏没有敢去收尸办丧的,唯独荀勖去了 “诛”被动句1分。“独”1分。句意1分。 (2)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4分) (2)等到司马干(文帝之弟安阳侯司马干)赶到,文帝认为他来得太晚了,司马 干将来迟的原因 告诉了他,文帝想将孙佑处以灭族之罪。 “迟”,意动用法1分;“白”1分;“族诛”1分,句意1分) (3)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3分) (3)作为人臣不保守秘密就会丧失生命,产生私心就会违背朝廷,这是应该深 为警戒的。 (“密”1分,“是”1分,句意1分)。 翻译3句是否主流,不可断言。断句、翻译应该还是予以高度重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 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 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 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 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 分) 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 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 禄的鄙弃(1分)。(手法1分。作用2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 巧的鉴赏能力。 关键:1、在短笛前加主语“我”,2、注解一即是暗示,3、“诸将”“独 倚楼”等都可以引导读者。2、有据注释一说(1)表现黄庭坚壮志未酬、怀才不 遇,这是脱离诗歌的分析。A、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但答 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得分。B、第一题的情感方面:凡是答了悲愤、孤独、哀 愁一类情感的给1分,但答了壮志未酬、思乡、年华易逝的不给分
D。A.应是武帝时。 B.上缴印绶辞职是因为母亲去世了。 C.荀勖 为人奸佞,不敢抗颜忤旨,当时的人把他比作佞臣孙资、刘放。 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 9.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 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1)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3 分) (1)曹爽被杀,他的学生原来的属吏没有敢去收尸办丧的,唯独荀勖去了。 “诛”被动句 1 分。“独”1 分。句意 1 分。 (2)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4 分) (2)等到司马干(文帝之弟安阳侯司马干)赶到,文帝认为他来得太晚了,司马 干将来迟的原因 告诉了他,文帝想将孙佑处以灭族之罪。 “迟”,意动用法 1 分;“白”1 分;“族诛”1 分,句意 1 分) (3)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3 分) (3)作为人臣不保守秘密就会丧失生命,产生私心就会违背朝廷,这是应该深 为警戒的。 (“密”1 分,“是”1 分,句意 1 分)。 翻译 3 句是否主流,不可断言。断句、翻译应该还是予以高度重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 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 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 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② 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 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 分) 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 鲜明对比,(1 分)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1 分),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 禄的鄙弃(1 分)。(手法 1 分。作用 2 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 巧的鉴赏能力。 关键:1、在短笛前加主语“我”,2、注解一即是暗示,3、“诸将”“独 倚楼”等都可以引导读者。2、有据注释一说(1)表现黄庭坚壮志未酬、怀才不 遇,这是脱离诗歌的分析。A、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但答 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得分。 B、第一题的情感方面:凡是答了悲愤、孤独、哀 愁一类情感的给 1 分,但答了壮志未酬、思乡、年华易逝的不给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 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 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 (盛衰)无常的感慨。 ③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 的热爱(豁达乐观) (任答两点,答对一点得2分) 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给两分:悲愤、孤独、哀愁 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复杂”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 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 子《劝学》)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 园田居》) (3)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 亭集序》) (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 春*长沙》)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 (2)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4)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 题给分。 本题考査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论保守主义的 基本原则 杨明伟 ①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保守主义的理解有许多的歧义,将它与“保守” 词视为一体,因而“守旧”“反动”“悲观”“顽固”“僵化”等都和保守主 义发生联系,保守主义则被曲解为拒绝变革、无条件的集权与树立政治权威,甚 至认为保守主义就是主张原封不动的保守旧的文化传统。其实,保守主义与保守 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保守是一种守旧拒新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愿 看到任何形式的剧变,无论急速前进还是大步倒退。而保守主义中的“保守”是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 分) 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 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 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 (盛衰)无常的感慨。 ③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 的热爱(豁达乐观)。 (任答两点,答对一点得 2 分) 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给两分:悲愤、孤独、哀愁一 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复杂”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 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 子《劝学》) (2)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____________。(陶渊明《归 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 亭集序》) (4)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书生意气, ___________。(毛泽东 《沁园 春*长沙》)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 (2)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4)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 3 题给分。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论保守主义的 基本原则 杨明伟 ①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保守主义的理解有许多的歧义,将它与“保守” 一词视为一体,因而“守旧”“反动”“悲观”“顽固”“僵化”等都和保守主 义发生联系,保守主义则被曲解为拒绝变革、无条件的集权与树立政治权威,甚 至认为保守主义就是主张原封不动的保守旧的文化传统。其实,保守主义与保守 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保守是一种守旧拒新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愿 看到任何形式的剧变,无论急速前进还是大步倒退。而保守主义中的“保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