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相当的细心的。对中国的一切,他们从好久就有很详密的观察与调查, 而自居为最能了解中国人的人。对中国的工矿农商与军事的情形,他们也许比中 国人还更清楚,但是,他们要拿那些数目字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正好像 拿着一本旅行指南而想作出欣赏山水的诗来。同时,他们为了施行诡诈与愚弄, 所接触的中国人多数的是中华民族的渣滓。这些渣滓,不幸,给了他们一些便利, 他们便以为认识了这些人就是认识了全体中国人,因而断定了中国文化里并没有 礼义廉耻,而只有男盗女娼 国际间的友谊才是了解文化的真正基础,彼此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 会有和平。日本人的办法,反之,却像一个贼到一所大宅子中去行窃,因贿赂了 两条狗而偷到了一些值钱的东西;从此,他便认为宅子中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 而以为宅子中只有那么一两条可以用馒头收买的狗。这教日本人吃了大亏。他们 的细心,精明,勤苦,勇敢,都因为那两条狗而变成心劳日拙,他们变成了惯贼, 而贼盗是要受全人类的审判的! 他们没有想到在平津陷落以后,中国会有全面的抗战。在他们的军人心里,以为 用枪炮劫夺了平津,便可以用军事占领的方式,一方面假装静候政治的解决, 方面实行劫抢,先把他们的衣袋装满了金银。这样,他们自己既可达到发财的目 的,又可以使军人的声势在他们国内继长增高。因此,上海的抗战,使在平津的 敌寇显出慌张。他们须一方面去迎战,一方面稳定平津;他们没法把平津的财宝 都带在身上去作战。怎样稳定平津?肆意的屠杀固然是最简捷明快的办法,但是 有了南京政府的全面抗战,他们开始觉到屠杀也许是危险的事,还不如把他们所 豢养的中国狗拉出几条来,给他们看守着平津。假若在这时候,他们能看清楚, 中国既敢抗战,必定是因为在军事的估量而外,还有可用的民气,在物质的损失 中,具有忍无可忍的决心,他们就会及时的收兵,免得使他们自己堕入无底的深 渊。可是,他们不相信中国是有深厚文化的国家,而只以枪炮的数目估计了一切 人类最大的惨剧便是彼此以武力估计价值,像熊或狗似的老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而忽略了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 的 题目为命题者所加,有改动) 2.作者认为“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智 慧”在本文中的具体内涵。 答案(1)不可忽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影响。(2)认识事物要客观 全面,不能以偏赅全。(3)看问题要触及实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4)彼此 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会有和平,靠武力只能让自己陷入困境。 定向训练二筛选、整合、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当代文学中为什么没有忏悔录 蔡益怀 ①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家经历过“文革”浩劫,我们的民族有许多劣 行,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学中看不到一部足以警醒世人的忏悔录? ②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民族太虚伪了,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我 们的作家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不敢叩问自己的 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俄罗斯为什 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 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日本人是相当的细心的。对中国的一切,他们从好久就有很详密的观察与调查, 而自居为最能了解中国人的人。对中国的工矿农商与军事的情形,他们也许比中 国人还更清楚,但是,他们要拿那些数目字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正好像 拿着一本旅行指南而想作出欣赏山水的诗来。同时,他们为了施行诡诈与愚弄, 所接触的中国人多数的是中华民族的渣滓。这些渣滓,不幸,给了他们一些便利, 他们便以为认识了这些人就是认识了全体中国人,因而断定了中国文化里并没有 礼义廉耻,而只有男盗女娼。 国际间的友谊才是了解文化的真正基础,彼此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 会有和平。日本人的办法,反之,却像一个贼到一所大宅子中去行窃,因贿赂了 一两条狗而偷到了一些值钱的东西;从此,他便认为宅子中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 而以为宅子中只有那么一两条可以用馒头收买的狗。这教日本人吃了大亏。他们 的细心,精明,勤苦,勇敢,都因为那两条狗而变成心劳日拙,他们变成了惯贼, 而贼盗是要受全人类的审判的! 他们没有想到在平津陷落以后,中国会有全面的抗战。在他们的军人心里,以为 用枪炮劫夺了平津,便可以用军事占领的方式,一方面假装静候政治的解决,一 方面实行劫抢,先把他们的衣袋装满了金银。这样,他们自己既可达到发财的目 的,又可以使军人的声势在他们国内继长增高。因此,上海的抗战,使在平津的 敌寇显出慌张。他们须一方面去迎战,一方面稳定平津;他们没法把平津的财宝 都带在身上去作战。怎样稳定平津?肆意的屠杀固然是最简捷明快的办法,但是, 有了南京政府的全面抗战,他们开始觉到屠杀也许是危险的事,还不如把他们所 豢养的中国狗拉出几条来,给他们看守着平津。假若在这时候,他们能看清楚, 中国既敢抗战,必定是因为在军事的估量而外,还有可用的民气,在物质的损失 中,具有忍无可忍的决心,他们就会及时的收兵,免得使他们自己堕入无底的深 渊。可是,他们不相信中国是有深厚文化的国家,而只以枪炮的数目估计了一切。 人类最大的惨剧便是彼此以武力估计价值,像熊或狗似的老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而忽略了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 的。 (题目为命题者所加,有改动) 2.作者认为“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智 慧”在本文中的具体内涵。 答案 (1)不可忽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影响。(2)认识事物要客观 全面,不能以偏赅全。(3)看问题要触及实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4)彼此 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会有和平,靠武力只能让自己陷入困境。 定向训练二 筛选、整合、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当代文学中为什么没有忏悔录 蔡益怀 ①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家经历过“文革”浩劫,我们的民族有许多劣 行,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学中看不到一部足以警醒世人的忏悔录? ②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民族太虚伪了,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我 们的作家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不敢叩问自己的 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俄罗斯为什 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 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③我读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作品中有 种深邃而博大的宗教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就以托尔 斯泰的《复活》而言吧,书中的贵族地主聂赫留朵夫因为奸污了使女玛丝洛娃, 使她走向沦落。当聂赫留朵夫知道那个受到审判的妓女就是当年被他奸污的女子 后,他的内心也受到一种道德的审判,意识到自己的身上充满罪恶,于是,他 路跟随这个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去的女子,以自我的流放来赎罪,使自己成为一个 得到救赎的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巨著也是这样,写尽人的灵魂煎 熬。从俄罗斯的大作家身上以及他们的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赎罪与忏悔的 宗教情怀 ④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鲁迅和巴金应该说是最有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的作 家吧。可是,在当代的中国作家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像鲁迅、巴金、郁达夫那样 直面人生、直面我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作家了。我们的很多作家,敢于批判社会、 反对建制,却没有勇气面对我们真实的灵魂,不敢说真话,更不敢触及自己的内 心世界,怕将自己卑劣的另一面暴露在人前。这就是我们的创作失去价值的根本 原由所在。作为一个作家,有赎罪和忏悔的宗教情怀,证明他有一种求真、求善 的人格力量,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乃至民族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 我救赎,最终走上自新之路。 ⑤这些年,我对我们的文学愈来愈不看好,最感到痛心的是:虚假与浮躁。从上 而下的虚假和浮躁,已经令我们的写作人沉不住气,既没有勇气去审视我们的灵 魂,又没有耐性去进行一种纯粹的心灵写作。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面前,大家都迷 失了方向,将“票房”价值看成理所当然的追求,将炒作当做成名成家的必然手 段;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作家“富豪榜”,而没有多少人关心作品的“含金量”, 人们一窝风地往自己脸上贴金,谁还会“忏悔”“赎罪”,这么“憨居”? ⑥这些年,我时有机会回内地,接触一些作家和学者,我愈来愈感到别扭,感到 不适应。我觉得,他们不是在搞文学,而是在搞“文学关系学”,互相抬轿、互 相吹拍、互相贴金。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的文学也深受“官本位”之害,不少作 家关心的是政治地位、官职,关心的是座次怎么排,千方百计向建制靠拢,龟缩 在体制之内,完全失去了作家应有的独立人格。中国作家骨子里的这种侏儒基因, 决定了他们成不了文学的巨人。也正是这样的原由,我们的文学缺少一种精神, 缺少一种骨气,缺少一条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脊柱 ⑦我想,如果我们的身边多一些沉浸于纯粹的艺术人生的创作人,而不要去管那 些商业利益、官本位,或为自己贴金,而是多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人的生存和价 值,我们就会像俄罗斯那样,出现一个又一个背负起民族苦难十字架的优秀作家, 就会出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忏悔 录 (选自《时代报告》2011 年第四期,有删改) 1.结合全文,谈谈我们这个时代怎样才能出现“忏悔录”。 答案(1)要有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2)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乃至 民族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我救赎(答“勇于面对自我真实的灵魂, 敢于说真话”也可):(3)远离商业利益和“官本位”的毒害,去进行一种纯粹 的心灵写作(或“杜绝虚假与浮躁”);(4)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人的生存和价值 背负起民族苦难十字架。 筛选、整合、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对于这种题型
③我读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作品中有一 种深邃而博大的宗教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就以托尔 斯泰的《复活》而言吧,书中的贵族地主聂赫留朵夫因为奸污了使女玛丝洛娃, 使她走向沦落。当聂赫留朵夫知道那个受到审判的妓女就是当年被他奸污的女子 后,他的内心也受到一种道德的审判,意识到自己的身上充满罪恶,于是,他一 路跟随这个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去的女子,以自我的流放来赎罪,使自己成为一个 得到救赎的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巨著也是这样,写尽人的灵魂煎 熬。从俄罗斯的大作家身上以及他们的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赎罪与忏悔的 宗教情怀。 ④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鲁迅和巴金应该说是最有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的作 家吧。可是,在当代的中国作家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像鲁迅、巴金、郁达夫那样 直面人生、直面我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作家了。我们的很多作家,敢于批判社会、 反对建制,却没有勇气面对我们真实的灵魂,不敢说真话,更不敢触及自己的内 心世界,怕将自己卑劣的另一面暴露在人前。这就是我们的创作失去价值的根本 原由所在。作为一个作家,有赎罪和忏悔的宗教情怀,证明他有一种求真、求善 的人格力量,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乃至民族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 我救赎,最终走上自新之路。 ⑤这些年,我对我们的文学愈来愈不看好,最感到痛心的是:虚假与浮躁。从上 而下的虚假和浮躁,已经令我们的写作人沉不住气,既没有勇气去审视我们的灵 魂,又没有耐性去进行一种纯粹的心灵写作。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面前,大家都迷 失了方向,将“票房”价值看成理所当然的追求,将炒作当做成名成家的必然手 段;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作家“富豪榜”,而没有多少人关心作品的“含金量”, 人们一窝风地往自己脸上贴金,谁还会“忏悔”“赎罪”,这么“憨居”? ⑥这些年,我时有机会回内地,接触一些作家和学者,我愈来愈感到别扭,感到 不适应。我觉得,他们不是在搞文学,而是在搞“文学关系学”,互相抬轿、互 相吹拍、互相贴金。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的文学也深受“官本位”之害,不少作 家关心的是政治地位、官职,关心的是座次怎么排,千方百计向建制靠拢,龟缩 在体制之内,完全失去了作家应有的独立人格。中国作家骨子里的这种侏儒基因, 决定了他们成不了文学的巨人。也正是这样的原由,我们的文学缺少一种精神, 缺少一种骨气,缺少一条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脊柱。 ⑦我想,如果我们的身边多一些沉浸于纯粹的艺术人生的创作人,而不要去管那 些商业利益、官本位,或为自己贴金,而是多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人的生存和价 值,我们就会像俄罗斯那样,出现一个又一个背负起民族苦难十字架的优秀作家, 就会出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忏悔 录”。 (选自《时代报告》2011 年第四期,有删改) 1.结合全文,谈谈我们这个时代怎样才能出现“忏悔录”。 答案 (1)要有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2)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乃至 民族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我救赎(答“勇于面对自我真实的灵魂, 敢于说真话”也可 );(3)远离商业利益和“官本位”的毒害,去进行一种纯粹 的心灵写作(或“杜绝虚假与浮躁”);(4)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人的生存和价值, 背负起民族苦难十字架。 筛选、整合、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对于这种题型
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明确题干要求,即概括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 的是哪一部分的中心意思,是全文还是局部。②无论是全文还是局部,都要胸有 全文,要总观全文,把握思路,联系主旨,归纳出要点。③要善于抓住揭示观点 的关键句,如文眼句、中心句及其他讲道理的句子。④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 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⑤一定要重组句子,不要照抄原文,要会用摘取法、合取 法、舍取法、复取法。⑥有多个要点时力求概括的角度(对象)和句式的一致、相 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常人与非常人 陈世旭 见到一个高档楼盘的售楼广告词:“你将拥有的居所,常人要用一生去想象。” 巨大的广告牌悬挂在城市交通要道的上空,来往经过的人谁都很难忽视。 商人要卖房子,要吸引人们的眼球,要打动人心,怎样夸大其词都可以理解。但 这个广告词对“常人的想象”似乎有一点武断。商人的意思很明白,能住他卖的 那种房子的人,不会是常人,而是非常人 非常人是怎样生活的,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戴什么,涂什么,抹什么,玩 什么,坐什么车,住什么房,的确会有常人关心和艳羡,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 得,那样的常人并不会太多,常人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日子,没有太多的空闲 和心情去关心跟自己毫不相干的那些非常人的生活,茶余饭后说笑,不过就是个 谈资而已。 “文革”时我在县里做事,某天夜里有辆专列过境,许多“政治绝对可靠”的骨 干被抽去在铁路沿线站岗。专列快到天亮时才呼啸而过,他们却在寒霜覆盖的草 丛中毕恭毕敬地冻了一夜。第二天上班,他们极神秘地相互交换眼神和心得,故 意表现出对其他人的防避,仿佛因为护送过非常人自己也成了非常人。 他们不知道,没有机会成为非常人的常人中,除了少数几个心里确实有一点说不 出的泛酸外,多数人暗里其实很庆幸自己没有机会吃那份苦头。过了些年,那个 当年被护送的非常人成了阶下囚,县里因为他而一度当过非常人的那些人很是沮 丧,似乎当初的荣耀成了污点,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而事实上,当初未必是什么 荣耀,后来也未必是什么污点,不过是普通公职人员的一次平常公务而已,好意 义和坏意义都是他们自己附会上去的 非常人最初都是常人,谁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不是赤条条的?只是,有些人成了 非常人之后,就有了面对常人时的优越感。我的一位同行从政,觉得自己到了 定级别,去电影院看电影也带着警卫,他看电影,警卫在场外站着。他摆足了非 常人的派头,却不知道身后惹出了多少对他知根知底的常人的讪笑。我所在的省
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明确题干要求,即概括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 的是哪一部分的中心意思,是全文还是局部。②无论是全文还是局部,都要胸有 全文,要总观全文,把握思路,联系主旨,归纳出要点。③要善于抓住揭示观点 的关键句,如文眼句、中心句及其他讲道理的句子。④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 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⑤一定要重组句子,不要照抄原文,要会用摘取法、合取 法、舍取法、复取法。⑥有多个要点时力求概括的角度(对象)和句式的一致、相 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常人与非常人 陈世旭 见到一个高档楼盘的售楼广告词:“你将拥有的居所,常人要用一生去想象。” 巨大的广告牌悬挂在城市交通要道的上空,来往经过的人谁都很难忽视。 商人要卖房子,要吸引人们的眼球,要打动人心,怎样夸大其词都可以理解。但 这个广告词对“常人的想象”似乎有一点武断。商人的意思很明白,能住他卖的 那种房子的人,不会是常人,而是非常人。 非常人是怎样生活的,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戴什么,涂什么,抹什么,玩 什么,坐什么车,住什么房,的确会有常人关心和艳羡,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 得,那样的常人并不会太多,常人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日 子,没有太多的空闲 和心情去关心跟自己毫不相干的那些非常人的生活,茶余饭后说笑,不过就是个 谈资而已。 “文革”时我在县里做事,某天夜里有辆专列过境,许多“政治绝对可靠”的骨 干被抽去在铁路沿线站岗。专列快到天亮时才呼啸而过,他们却在寒霜覆盖的草 丛中毕恭毕敬地冻了一夜。第二天上班,他们极神秘地相互交换眼神和心得,故 意表现出对其他人的防避,仿佛因为护送过非常人自己也成了非常人。 他们不知道,没有机会成为非常人的常人中,除了少数几个心里确实有一点说不 出的泛酸外,多数人暗里其实很庆幸自己没有机会吃那份苦头。过了些年,那个 当年被护送的非常人成了阶下囚,县里因为他而一度当过非常人的那些人很是沮 丧,似乎当初的荣耀成了污点,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而事实上,当初未必是什么 荣耀,后来也未必是什么污点,不过是普通公职人员的一次平常公务而已,好意 义和坏意义都是他们自己附会上去的。 非常人最初都是常人,谁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不是赤条条的?只是,有些人成了 非常人之后,就有了面对常人时的优越感。我的一位同行从政,觉得自己到了一 定级别,去电影院看电影也带着警卫,他看电影,警卫在场外站着。他摆足了非 常人的派头,却不知道身后惹出了多少对他知根知底的常人的讪笑。我所在的省
级社团的一位会员“屈尊”参加社团的会议,会上让秘书捧着个水杯一直站在自 己身后。我实在忍不住,笑说,长官是来赴鸿门宴啊,让一樊哙跟着 常人成了非常人,有的难免犯一种错误,就是有意无意地与常人发生了隔膜,对 常人的想象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并且常常怀着下意识的鄙视加以妄断。 中国古代的庄子不肯当官,国君再三派人去请也请不动。国君就想,自己亲自出 马,再许诺更高的官职,一个乡下草民应该是会动心的。哪知道庄子仍是谢绝, 说宁可像乌龟一样在污泥里钻来钻去。遇到这样的常人,国君只能干瞪眼纳闷儿。 从媒体上看到,某国总统一次主动同街边的旁观者握手,以示亲民,结果却遭到 一位仁兄的拒绝。总统大怒,竟当街骂娘。 其实大可不必。问题不是出在对方,而是出在自己,出在自己不懂常人的尊严, 结果反而让自己失掉了非常人的尊严,露出了常人和非常人的始祖才有的尾巴。 回到最初的那个广告词,我想说的是:对“常人的想象”怀着下意识的鄙视而妄 断,不仅是不地道的,更是可笑 的 (有删改) 2.作者举“文革”时的一件事论证了哪些观点? 答案①很多常人并不关心非常人的生活,只关心自己的日子。②常人成为了非 常人,会与常人产生隔膜。③一些人会自己附会自己所做的事情意义的好坏。 3.作者认为常人和非常人应该如何正确相处和交流?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非常人要明白自己最初也是常人,在常人面前不要有优越感。②非常人 要尊重常人,不能常常怀着下意识的鄙视而加以妄断。③常人要多关心自己的日 子,不要想借非常人使自己也成为非常人。 定向训练三筛选、整合、概括作者所持某一观点(主张)的理由或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 赵丽宏 ①你也许习以为常:中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外国文学专业,研究外国文学的 教授、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甚至有多家专门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 的出版社,最近一个世纪里,几乎所有东西方的文学经典,都翻译成了中文,很 多西方文学新作,也很快会在中国翻译出版。 ②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国文学的这种接纳热情和推广力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 能与中国相提并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将自己的文学向世界推广,即便有 些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也没有多少人注意。 ③是我们没有好的作家、没有世界水准的优秀作品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 是一个有力的反证。何况,熟悉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像 莫言这类程度的作家我们还有不少。 ④问题在哪?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在虚心吸纳的过程中缺少文化自信,对经历 风雨磨难后民族积累的文化精髓缺乏自知,因此我们羞于、也不习惯于亮出我们 中国人的文学观。自己轻视自己,外人怎么可能看重你;况且由于语言的鸿沟, 由于长期缺乏对外文化传播意识造成的信息缺失,也难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的 风貌、精髓和价值。 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译成各种语言,迅速在世界各地与读者 见面。前不久我访问荷兰,在一个小城书店中,看到入口最显眼处就陈列着刚刚 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让人又惊又喜
级社团的一位会员“屈尊”参加社团的会议,会上让秘书捧着个水杯一直站在自 己身后。我实在忍不住,笑说,长官是来赴鸿门宴啊,让一樊哙跟着? 常人成了非常人,有的难免犯一种错误,就是有意无意地与常人发生了隔膜,对 常人的想象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并且常常怀着下意识的鄙视加以妄断。 中国古代的庄子不肯当官,国君再三派人去请也请不动。国君就想,自己亲自出 马,再许诺更高的官职,一个乡下草民应该是会动心的。哪知道庄子仍是谢绝, 说宁可像乌龟一样在污泥里钻来钻去。遇到这样的常人,国君只能干瞪眼纳闷儿。 从媒体上看到,某国总统一次主动同街边的旁观者握手,以示亲民,结果却遭到 一位仁兄的拒绝。总统大怒,竟当街骂娘。 其实大可不必。问题不是出在对方,而是出在自己,出在自己不懂常人的尊严, 结果反而让自己失掉了非常人的尊严,露出了常人和非常人的始祖才有的尾巴。 回到最初的那个广告词,我想说的是:对“常人的想象”怀着下意识的鄙视而妄 断,不仅是不地道的,更是可笑 的。 (有删改) 2.作者举“文革”时的一件事论证了哪些观点? 答案 ①很多常人并不关心非常人的生活,只关心自己的日子。②常人成为了非 常人,会与常人产生隔膜。③一些人会自己附会自己所做的事情意义的好坏。 3.作者认为常人和非常人应该如何正确相处和交流?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非常人要明白自己最初也是常人,在常人面前不要有优越感。②非常人 要尊重常人,不能常常怀着下意识的鄙视而加以妄断。③常人要多关心自己的日 子,不要想借非常人使自己也成为非常人。 定向训练三 筛选、整合、概括作者所持某一观点(主 张)的理由或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 赵丽宏 ①你也许习以为常:中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外国文学专业,研究外国文学的 教授、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甚至有多家专门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 的出版社,最近一个世纪里,几乎所有东西方的文学经典,都翻译成了中文,很 多西方文学新作,也很快会在中国翻译出版。 ②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国文学的这种接纳热情和推广力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 能与中国相提并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将自己的文学向世界推广,即便有一 些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也没有多少人注意。 ③是我们没有好的作家、没有世界水准的优秀作品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 是一个有力的反证。何况,熟悉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像 莫言这类程度的作家我们还有不少。 ④问题在哪?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在虚心吸纳的过程中缺少文化自信,对经历 风雨磨难后民族积累的文化精髓缺乏自知,因此我们羞于、也不习惯于亮出我们 中国人的文学观。自己轻视自己,外人怎么可能看重你;况且由于语言的鸿沟, 由于长期缺乏对外文化传播意识造成的信息缺失,也难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的 风貌、精髓和价值。 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译成各种语言,迅速在世界各地与读者 见面。前不久我访问荷兰,在一个小城书店中,看到入口最显眼处就陈列着刚刚 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让人又惊又喜
⑥莫言获奖意义重大,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瑞典人的颁奖来确认自己的判断 发现莫言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羞于告诉世界我们喜欢和推崇哪些作家一一外 国的和中国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学呢?通俗地讲,我们是世界文学的消费者 我们有必要告诉那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们的文学口味,我们的“用户体 ⑦工业生产有国际标准,文学口味没有统一版本,但我们的文学口味应当参与到 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来,跟世界读者分享我们发现和推荐的中外文学精华。这也是 我们对内引进外国文学和对外推介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⑧100多年来,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学累积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分 的条件,现在是梳理我们的内心感受,组织我们的观念话语,通过文学评论、文 学评奖等方式告诉世界,我们对当代世界文学的态度和评价的时候了。 ⑨诺贝尔文学奖百多年来的坚持铸就了权威和品牌。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 妨启程,用以鼓励和褒奖世界范围内的杰出作家。我相信,只要团结和依靠社会 力量,秉持严肃公允的态度,坚持科学、有公信力的评奖方式,假以时日,可以 成就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权威文学大奖。中国人应该做,也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 ⑩当然,设奖和评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表达和主张。我们要扩大对外文化交 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无须韬光养晦,更不能自损自贬, 必须善于表达当代中国的文化深度,积极主张和传播自己的美学口味,做一些对 世界文学有创意、有实效、有影响的工作,让世界有效地感知当代中国的魅力, 让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朋友自愿做中国文化的传播 者日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19 1.第⑨段中作者提出“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这一主张的理由有 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1)长期以来我们缺少文化自信和自知,缺乏对外文化传播的意识,难以 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价值。(2)如今,我们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 分的条件:让我们的文学口味融入世界文学格局,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立场主张固然重要,而把握观点或主张所持的依据 或理由尤为重要,因为这更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考试就要反 映、体现出这种阅读要求,于是,就有了原因(依据)概括题。这种题型在题干表 述上多为“为什么……”或 的理由或依据有哪些”。答这种题型,从思维 上讲要建立起一种因果联系,题干关键语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就是 原因或依据,只要这两者能建立起合理的因果关系(或论证),答案就正确:从方 法上更多的是有关信息的筛选、整合,而不是概括。既是筛选整合,就有找准筛 选区间、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这种题型筛选的区间相对集中 多集中在一两段上,很少有对全文的筛选,既然文字相对集中,对文字精细化阅 读,合理的划分层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⑥莫言获奖意义重大,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瑞典人的颁奖来确认自己的判断、 发现莫言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羞于告诉世界我们喜欢和推崇哪些作家——外 国的和中国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学呢?通俗地讲,我们是世界文学的消费者, 我们有必要告诉那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们的文学口味,我们的“用户体 验”。 ⑦工业生产有国际标准,文学口味没有统一版本,但我们的文学口味应当参与到 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来,跟世界读者分享我们发现和推荐的中外文学精华。这也是 我们对内引进外国文学和对外推介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⑧100 多年来,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学累积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分 的条件,现在是梳理我们的内心感受,组织我们的观念话语,通过文学评论、文 学评奖等方式告诉世界,我们对当代世界文学的态度和评价的时候了。 ⑨诺贝尔文学奖百多年来的坚持铸就了权威和品牌。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 妨启程,用以鼓励和褒奖世界范围内的杰出作家。我相信,只要团结和依靠社会 力量,秉持严肃公允的态度,坚持科学、有公信力的评奖方式,假以时日,可以 成就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权威文学大奖。中国人应该做,也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 ⑩当然,设奖和评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表达和主张。我们要扩大对外文化交 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无须韬光养晦,更不能自损自贬, 必须善于表达当代中国的文化深度,积极主张和传播自己的美学口味,做一些对 世界文学有创意、有实效、有影响的工作,让世界有效地感知当代中国的魅力, 让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朋友自愿做中国文化的传播 者。 (选自《人民日报》 2013 年 3 月 19 日) 1.第⑨段中作者提出“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这一主张的理由有 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 (1)长期以来我们缺少文化自信和自知,缺乏对外文化传播的意识,难以 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价值。(2)如今,我们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 分的条件:让我们的文学口味融入世界文学格局,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立场主张固然重要,而把握观点或主张所持的依据 或理由尤为重要,因为这更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考试就要反 映、体现出这种阅读要求,于是,就有了原因(依据)概括题。这种题型在题干表 述上多为“为什么……”或“……的理由或依据有哪些”。答这种题型,从思维 上讲要建立起一种因果联系,题干关键语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就是 原因或依据,只要这两者能建立起合理的因果关系(或论证),答案就正确;从方 法上更多的是有关信息的筛选、整合,而不是概括。既是筛选整合,就有找准筛 选区间、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这种题型筛选的区间相对集中, 多集中在一两段上,很少有对全文的筛选,既然文字相对集中,对文字精细化阅 读,合理的划分层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