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 题点训练一信息要点提取和概括要准确、全面 [目标解说] 压缩语段题是江苏卷中最传统、最经典的语言表达题型,提取概括信息要点要准 确、全面是做这种题型的基本要求。在训练中,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①抓好读 懂语段这个前提,把握准语段的中心和层次;②灵活而综合地使用好各种压缩方 法;③重点做好复杂语句中信息要点的提取和概括工作。 【真题回做】 (2013·山东)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 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 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 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 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 能力,即短句变长句。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定义项 的邻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 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满 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错题回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细节”。(不超过30字) 材料一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游轮起航后,船员突然发现船上唯 的望远镜锁在坚固的工具箱里,而钥匙却不在船上。船员们未加重视,他们认 为没有望远镜不会对航行产生多大影响。然而,黑夜来临后,当船员突然发现前 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时,巨大的游轮想转向已经来不及了,一头撞向了冰山 成1522人丧生。 材料二台湾有一位博士,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尺码已经卖完了, 就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反正鞋子穿穿会松的,于是要掏钱买 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 后悔的鞋子卖出去。”优质的服务,使这家名牌店声誉大增
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 题点训练一 信息要点提取和概括要准确、全面 [目标解说] 压缩语段题是江苏卷中最传统、最经典的语言表达题型,提取概括信息要点要准 确、全面是做这种题型的基本要求。在训练中,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①抓好读 懂语段这个前提,把握准语段的中心和层次;②灵活而综合地使用好各种压缩方 法;③重点做好复杂语句中信息要点的提取和概括工作。 【真题回做】 (2013·山东)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 不超过 30 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 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 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 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 能力,即短句变长句。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定义项 的邻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 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满 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错题回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细节”。(不超过 30 字) 材料一 1912 年 4 月 10 日,“泰坦尼克”号游轮起航后,船员突然发现船上唯 一的望远镜锁在坚固的工具箱里,而钥匙却不在船上。船员们未加重视,他们认 为没有望远镜不会对航行产生多大影响。然而,黑夜来临后,当船员突然发现前 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时,巨大的游轮想转向已经来不及了,一头撞向了冰山,造 成 1 522 人丧生。 材料二 台湾有一位博士,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尺码已经卖完了, 就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反正鞋子穿穿会松的,于是要掏钱买。 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 后悔的鞋子卖出去。”优质的服务,使这家名牌店声誉大增
答案细节是一种能影响全局的细微的易被忽略的物件或行为 2.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不 超过20字)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 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则是“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 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 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答案①人生态度(或“处世态度”“生活态度”)。②美学观点[或“对艺术与 美的看法(或‘观点 审美观”“艺术观”]。③不同观点的影响[或“对审 美(或‘艺术’)的影响”]。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取5个能表明手动操作大气采样法与自动采集法区别的 关键词。 PM2s(细颗粒物)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监测站室内恒温恒湿, M2s、PM等自动采集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器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以对各 种污染物浓度值、大气可见度等项目实施连续监测。自动监测仪会将PM25等信 息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 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特定一小时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但是自动采集系统不 能了解污染物来源,手动采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手动大气采样需要工作人员每 天分赴不同站点,将一种叫做滤膜的装置放入大气采样器中,当采集时间达到 24小时后,监测人员再将滤膜从监测设备中取出,放入锡纸袋中,人工送入分 析仪器,分析出污染物性质,进而判断它们的来源 答案人工污染物来源不同站点滤膜锡纸袋分析仪器(写出5个即 可 【核心知识回放】 做压缩语段题,阅读是前提。要把握语段的类型、中心和层次。对不同的语段类 型,采取不同的压缩方法:记叙类语段用提取法、整合法,议论类语段用提取关 键词句法,说明类语段用“层次要点相加法”或者定义法。 读懂语段后,要掌握压缩语段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摘取中心法。 ②分层合并法。 ③筛选组合法,指提取句子主干,然后按要求进行连缀的方法。 ④舍末逐本法
答案 细节是一种能影响全局的细微的易被忽略的物件或行为。 2.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不 超过 20 字)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 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则是“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 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 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答案 ①人生态度(或“处世态度”“生活态度”)。②美学观点[或“对艺术与 美的看法(或‘观点’)”“审美观”“艺术观”]。③不同观点的影响[或“对审 美(或‘艺术’)的影响”]。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取 5 个能表明手动操作大气采样法与自动采集法区别的 关键词。 PM2.5(细颗粒物)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监测站室内恒温恒湿, PM2.5、PM10等自动采集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器都是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可以对各 种污染物浓度值、大气可见度等项目实施连续监测。自动监测仪会将 PM2.5等信 息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 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特定一小时内空气中 PM2.5的浓度值。但是自动采集系统不 能了解污染物来源,手动采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手动大气采样需要工作人员每 天分赴不同站点,将一种叫做滤膜的装置放入大气采样器中,当采集时间达到 24 小时后,监测人员再将滤膜从监测设备中取出,放入锡纸袋中,人工送入分 析仪器,分析出污染物性质,进而判断它们的来源。 答案 人工 污染物来源 不同站点 滤膜 锡纸袋 分析仪器(写出 5 个即 可) 【核心知识回放】 做压缩语段题,阅读是前提。要把握语段的类型、中心和层次。对不同的语段类 型,采取不同的压缩方法:记叙类语段用提取法、整合法,议论类语段用提取关 键词句法,说明类语段用“层次要点相加法”或者定义法。 读懂语段后,要掌握压缩语段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摘取中心法。 ②分层合并法。 ③筛选组合法,指提取句子主干,然后按要求进行连缀的方法。 ④舍末逐本法
压缩语段还可以从位置上突破(如新闻语段开头的导语),从词句(重点词句)上突 破,从标点上突破,从字数要求上突破 解答压缩语段题的方法:抓核(去次)、分层、明度、懂法 ①确认语段内聚的核心,即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中心所在,去掉确定不要的 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解释性话语等 ②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 ③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 ④懂法。留: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容的词句。删:删除冗余信息。简:简化 句子或句意。改:改换简洁说法。 定向训练一阅读:把握中心层次 1.(②013·辽宁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 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 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 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 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 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 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1)概括该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2)划分该语段的层次。 答案(1)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 者进行实地宣传。 (2)该语段由七句话组成:第一、二两句为第一层,讲网络发起“光盘行动” 第三至六句为第二层,讲网友和媒体纷纷响应;最后一句为第三层,讲各地志愿 者实地发放宣传资料 压缩语段题实际上是个读写结合题。“阅读”在前,概括在后;阅读是前提、根 本。不少同学答题中的信息要点提取概括不准、不全问题,首先与未能准确把握 语段的中心和层次有关。其实,考试中的语段,就是由五六个句子组成的句群 确定其中心和层次,要注意:
压缩语段还可以从位置上突破(如新闻语段开头的导语),从词句(重点词句)上突 破,从标点上突破,从字数要求上突破。 解答压缩语段题的方法:抓核(去次)、分层、明度、懂法。 ①确认语段内聚的核心,即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中心所在,去掉确定不要的 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解释性话语等。 ②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 ③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 ④懂法。留: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容的词句。删:删除冗余信息。简:简化 句子或句意。改:改换简洁说法。 定向训练一 阅读:把握中心层次 1.(2013·辽宁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 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 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 5 000 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 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 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 传单 6 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 5 000 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 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1)概括该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50 个字(含标点符号)。 (2)划分该语段的层次。 答案 (1)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 者进行实地宣传。 (2)该语段由七句话组成:第一、二两句为第一层,讲网络发起“光盘行动”; 第三至六句为第二层,讲网友和媒体纷纷响应;最后一句为第三层,讲各地志愿 者实地发放宣传资料。 压缩语段题实际上是个读写结合题。“阅读”在前,概括在后;阅读是前提、根 本。不少同学答题中的信息要点提取概括不准、不全问题,首先与未能准确把握 语段的中心和层次有关。其实,考试中的语段,就是由五六个句子组成的句群, 确定其中心和层次,要注意:
(1)明确类型,确定中心 阅读一个语段,在明白语段性质(是说明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之后,就要确定 语段中心。语段中心有时放在段首一、二句(中心句),有时放在段尾(叫“尾重 心”),有时放在过渡句中,有时则分散于语段的各个层次中 (2)弄清结构,理清层次,看看语段由几个句子构成,通过抓层次标志性词语(如 先 “后”等)或找句号(分号)来理清内部层次关系,弄清语段内部结构关系。如 2010年江苏卷第3题所给语段,如果抓住“当……开始了”“接着……”“此 时……”“最终… 等词语,层次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理清层次是做说明性语段压缩题的基础,它是不遗漏答题要点的重要保证。除此 之外,尚需进一步理清复杂句子的内部结构层次关系,它也是不遗漏答题要点的 重要保证 不过,有时命题不要求概括中心,只要求概括相关内容的中心,两者要注意区别。 ∫练申点拔 压缔语段题实际上是个读写结合题。“阅读”在前,概括在后;阅读是前提、根本。不 少同学答题中的信息要点提取概括不准、不全问题,首先与未能准确把握语段的中心和 层次有关。其实,考试中的语段,就是由五六个句子组成的句群,确定其中心和层次, 要注意: (1)明确类型,确定中心艹 阅读一个语段,在明白语段性质(是说明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之后,就要确定语段中 心。语段中心有时放在段首一、二句中心句),有时放在段尾叫“尾重心”,有时放在 过渡句中,有时则分散于语段的各个层次中。 (2弄清结构,理清层次看看语段由几个句子构咸,通过抓层次标志性词语(如“先”艹 后”等或找句号(分号)来理清内部层次关系,弄清语段内部结构关系。如2010年江苏 卷第3题所给语段,如果抓住“当……开始了”“接着……”“此时………”“最终……” 等词语,层次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理清层次是做说明性语段压缩题的基础,它是不遗漏答题要点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 尚需进一步理清复杂句子的内部结构层次关系,它也是不遗滑答题要点的重要保证。4 不过,有时命题不要求概括中心,只要求概括相关内容的中心,两者要注意区别
(1)明确类型,确定中心 阅读一个语段,在明白语段性质(是说明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之后,就要确定 语段中心。语段中心有时放在段首一、二句(中心句),有时放在段尾(叫“尾重 心”),有时放在过渡句中,有时则分散于语段的各个层次中。 (2)弄清结构,理清层次,看看语段由几个句子构成,通过抓层次标志性词语(如 “先” “后”等)或找句号(分号)来理清内部层次关系,弄清语段内部结构关系。如 2010 年江苏卷第 3 题所给语段,如果抓住“当……开始了”“接着……”“此 时……”“最终……” 等词语,层次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理清层次是做说明性语段压缩题的基础,它是不遗漏答题要点的重要保证。除此 之外,尚需进一步理清复杂句子的内部结构层次关系,它也是不遗漏答题要点的 重要保证。 不过,有时命题不要求概括中心,只要求概括相关内容的中心,两者要注意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 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 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 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 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 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 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1)概括该语段的中心。(不超过20字) (2)划分该语段的层次 答案(1)苏裱的产生背景、地位、装裱样式和装裱理论。 (2)该语段由六句话组成。前三句为第一层,讲苏裱的产生背景;第四句为第 层,讲苏裱的地位:第五句为第三层,讲装裱样式:第六句为第四层,讲装裱理 定向训练二方法: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取法、转换法和概括法 1.提取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 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 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 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 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 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 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1)概括该语段的中心。(不超过 20 字) (2)划分该语段的层次。 答案 (1)苏裱的产生背景、地位、装裱样式和装裱理论。 (2)该语段由六句话组成。前三句为第一层,讲苏裱的产生背景;第四句为第二 层,讲苏裱的地位;第五句为第三层,讲装裱样式;第六句为第四层,讲装裱理 论。 定向训练二 方法: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取法、转换法和概括法 1.提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