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热点话题盘点及高考作文预测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年高考全国共 命制了17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1道,新材料作文16道。2013年高考全国 共命制了18道作文题,除了天津卷是半命题作文,其余17道均是新材料作文。 毋庸置疑,新材料作文已在高考作文中处于“绝对主打地位”,因为新材料作文 不仅可以让考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让考生“避生就熟,避弱就 强”,尤其在防范考生套作上显示出独特优势。据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2014 年高考,作文命题仍然会重点聚焦新材料作文,同时,有可能会兼顾命题作文或 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从作文内容层面去把握,关注社会时代、感受生活体验、观照人生价值、重 视道德修养、探究晢理思辨、注重生命质量,一直是近年来髙考作文的主旨内涵。 就时事热点来说,如2012年山东卷引用孙中山名言“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的材料作文、2013年山东卷关于“《咬文嚼字》为莫言等作家挑错”的材料作 文等,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直击社会热点现象的试题。就感受生活来说,如2012 年全国大纲卷“田头挑秧”、安徽卷“梯子横放”,2013年湖南卷“我愿意” 四川卷“平衡的生活”、天津卷“而知之”等,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就人生感悟来说,2012年广东卷关于“人生价值与时代环境”、江西卷“拥有 与没有”、辽宁卷“人,要隐于音乐背后”,2013年浙江卷“三句话说童真 广东卷的“捐助与受助”、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辽宁卷“沙子与珍珠” 等,都是探究人生真谛,追寻人生价值的材料作文。就道德修养来说,2012年 髙考全国新课标卷“漆工补船漏洞”、重庆卷“职工每天向门卫问好”、北京卷 “老计巡视铁路,向列车致敬”,2013年大纲卷“捡手机与还手机”、广东卷 “捐助与受助”等,都有明显的道德修养指向。就晢理思辨来说,2012年福建 卷的“时间与路程”、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浙江卷的“站在路边鼓掌” 江西卷的“没有与拥有”等材料作文,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又充满强烈的 思辨色彩;2013年安徽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重庆卷“大豆 与豆腐”、福建卷的“仰望夜空”等材料作文都有浓郁的晢理意味,充满思辨色 彩。 高考作文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稳定是大局,微调是策略。从题材和立 意看,高考作文会坚定不移地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 自我,而那些蕴含着丰富思想的社会和生活现象,又是近年来高考没有考的,更 应该成为尤其关注的重点。具体来说,2014年高考作文,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 个方面的内容: 直面社会生活,感受时代脉搏。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考生从社 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灵魂,是高考作文的一贯指向 强调作文贴近社会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引导考生在真情中感悟生活,反 映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融合,应该是高考 作文的命题趋势。有理由推测,2014年高考作文的方向,应该是以下几个关键 词:①中国梦;②自主创新;③文明公德;④和谐社会;⑤美好人性;⑥环境生 态。也许,这些词汇不一定在命题的材料或话题中出现,但写作主题的指向应该 有一定的明确性。这些主题总体上来说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 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观照人生状态,注重生命体验。高考作文,将越来越重视人生状态和生 命体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情实感,强调考生对主体感情的体验
2014 年高考热点话题盘点及高考作文预测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 年高考全国共 命制了 17 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 1 道,新材料作文 16 道。2013 年高考全国 共命制了 18 道作文题,除了天津卷是半命题作文,其余 17 道均是新材料作文。 毋庸置疑,新材料作文已在高考作文中处于“绝对主打地位”,因为新材料作文 不仅可以让考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让考生“避生就熟,避弱就 强”,尤其在防范考生套作上显示出独特优势。据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2014 年高考,作文命题仍然会重点聚焦新材料作文,同时,有可能会兼顾命题作文或 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从作文内容层面去把握,关注社会时代、感受生活体验、观照人生价值、重 视道德修养、探究哲理思辨、注重生命质量,一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旨内涵。 就时事热点来说,如 2012 年山东卷引用孙中山名言“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的材料作文、2013 年山东卷关于“《咬文嚼字》为莫言等作家挑错”的材料作 文等,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直击社会热点现象的试题。就感受生活来说,如 2012 年全国大纲卷“田头挑秧”、安徽卷“梯子横放”,2013 年湖南卷“我愿意”、 四川卷“平衡的生活”、天津卷“ 而知之”等,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就人生感悟来说,2012 年广东卷关于“人生价值与时代环境”、江西卷“拥有 与没有”、辽宁卷“人,要隐于音乐背后”,2013 年浙江卷“三句话说童真”、 广东卷的“捐助与受助”、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辽宁卷“沙子与珍珠” 等,都是探究人生真谛,追寻人生价值的材料作文。就道德修养来说,2012 年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漆工补船漏洞”、重庆卷“职工每天向门卫问好”、北京卷 “老计巡视铁路,向列车致敬”,2013 年大纲卷“捡手机与还手机”、广东卷 “捐助与受助”等,都有明显的道德修养指向。就哲理思辨来说,2012 年福建 卷的“时间与路程”、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浙江卷的“站在路边鼓掌”、 江西卷的“没有与拥有”等材料作文,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又充满强烈的 思辨色彩;2013 年安徽卷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重庆卷“大豆 与豆腐”、福建卷的“仰望夜空”等材料作文都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充满思辨色 彩。 高考作文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稳定是大局,微调是策略。从题材和立 意看,高考作文会坚定不移地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 自我,而那些蕴含着丰富思想的社会和生活现象,又是近年来高考没有考的,更 应该成为尤其关注的重点。具体来说,2014 年高考作文,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 个方面的内容: 一、直面社会生活,感受时代脉搏。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考生从社 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灵魂,是高考作文的一贯指向。 强调作文贴近社会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引导考生在真情中感悟生活,反 映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融合,应该是高考 作文的命题趋势。有理由推测,2014 年高考作文的方向,应该是以下几个关键 词:①中国梦;②自主创新;③文明公德;④和谐社会;⑤美好人性;⑥环境生 态。也许,这些词汇不一定在命题的材料或话题中出现,但写作主题的指向应该 有一定的明确性。这些主题总体上来说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 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观照人生状态,注重生命体验。高考作文,将越来越重视人生状态和生 命体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情实感,强调考生对主体感情的体验
对客体的感知判断能力。有理由推断,2014年的部分作文命题将有可能沿着这 样的思路继续走下去,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体味真情,写出自己真实的生命 体验 三、重视道德修养,追求人格完善。从“人与自我”的角度去观照,命题也 有可能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问题,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有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爱心,恪守社会 公德的意识;培养学生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 生脚踏实地、勤学苦练、顽强坚毅、不倦探索的精神,树立追求自我完善,实现 理想人生境界的信念与决心。当然,命题将会有利于考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写出中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与感受 四、强调理性思辨,培养思维品质。哲理、思辨和创新历来是高考作文的重 中之重,在中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遗弃。因此 这种命题模式将会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渐成熟并得以进一步发展。2014年的作文 命题将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为考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提供 用武之地。同时,命题将体现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媒介。为了加强 对考生理性思维水平的检测,命题也可能提供一段有争议的材料,甚至列举截然 相反的见解,要求深入思考,然后自定立意作文;或所提供的话题材料偏向于培 养发散思维,强调辩证意识。 【热点话题】 话题一时事热点,感受时代脉搏 预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013年2月,一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太和门附近一口大铜缸上 刻下了“到此一游”的文字,被故宫工作人员拍下放上微博,立刻引来“骂声 片 (2)2013年5月26日,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 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对于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 损事件,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 人肉“题名者” (3)记者走访杭州西湖各景点发现,黄龙洞、白堤等各处景点,“到此一 游”“我爱你”等刻字留言几乎成了景区“标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中的三则材料,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这是关于荣辱的话题,关于文明的话 题。你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自己的所作所为要让人觉得你是文明人,是值得尊重 的人,不管你是什么国籍或身在何处,都应该时时处处表现出良好文明素质,表 现出应有的涵养。具体立意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1)荣与辱。在文物上刻字, 自以为是荣耀,实际上是耻辱。在生活中要分清荣与辱,明辨荣与辱。(2)文 明,从我做起。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景区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 游客自身也是有害无利的。没有文明的旅游,再美的风景名胜也会黯然失色。而 文明应该从每个人做起。(3)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 与文化的积淀,珍贵文物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 保护。(4)善与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累善行,去掉陋习
对客体的感知判断能力。有理由推断,2014 年的部分作文命题将有可能沿着这 样的思路继续走下去,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体味真情,写出自己真实的生命 体验。 三、重视道德修养,追求人格完善。从“人与自我”的角度去观照,命题也 有可能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问题,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有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爱心,恪守社会 公德的意识;培养学生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 生脚踏实地、勤学苦练、顽强坚毅、不倦探索的精神,树立追求自我完善,实现 理想人生境界的信念与决心。当然,命题将会有利于考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写出中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与感受。 四、强调理性思辨,培养思维品质。哲理、思辨和创新历来是高考作文的重 中之重,在中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遗弃。因此, 这种命题模式将会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渐成熟并得以进一步发展。2014 年的作文 命题将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为考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提供 用武之地。同时,命题将体现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媒介。为了加强 对考生理性思维水平的检测,命题也可能提供一段有争议的材料,甚至列举截然 相反的见解,要求深入思考,然后自定立意作文;或所提供的话题材料偏向于培 养发散思维,强调辩证意识。 【热点话题】 话题一 时事热点,感受时代脉搏 预测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2013 年 2 月,一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太和门附近一口大铜缸上 刻下了“到此一游”的文字,被故宫工作人员拍下放上微博,立刻引来“骂声一 片”。 (2)2013 年 5 月 26 日,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 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对于 3000 多年前的文物受 损事件,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 人肉“题名者”。 (3)记者走访杭州西湖各景点发现,黄龙洞、白堤等各处景点,“到此一 游”“我爱你”等刻字留言几乎成了景区“标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中的三则材料,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这是关于荣辱的话题,关于文明的话 题。你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自己的所作所为要让人觉得你是文明人,是值得尊重 的人,不管你是什么国籍或身在何处,都应该时时处处表现出良好文明素质,表 现出应有的涵养。具体立意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1)荣与辱。在文物上刻字, 自以为是荣耀,实际上是耻辱。在生活中要分清荣与辱,明辨荣与辱。(2)文 明,从我做起。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景区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 游客自身也是有害无利的。没有文明的旅游,再美的风景名胜也会黯然失色。而 文明应该从每个人做起。(3)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 与文化的积淀,珍贵文物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 保护。(4)善与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累善行,去掉陋习
彰显一个人的文明和素质,不要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做错了,不要等到一切无法 弥补了才感到后悔。 预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2013年第10次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水平为 相当于美国、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数据显示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尚处在较低水平。 (2)美国欢迎各种宣传科普形式,有诺贝尔奖,还有搞笑诺贝尔奖,甚至 在火爆的泡沫剧《生活大爆炸》中也盛情邀请霍金加盟,加入拍摄科学宅男们搞 笑的科幻生活。 (3)2012年4月7日,一场兼具科学与幽默特质的中国版“搞笑诺贝尔 菠萝科学奖”颁奖盛会在杭州高调举行。“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 向好奇心致敬”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第一则材料主要是说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处在较低的水平;第二则是讲美国丰 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实际上是重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第三则材料是说我们 已经开始重视科普宣传。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可以重点论述科学素养与科普宣传 的关系,国人的科学素养处于较低的水平,跟我国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好有很大关 系,而我国的科普不“给力”,与投入和宣传形式有很大关联。也可以阐明科学 与生活的关系,让科学贴近生活。科学只有慢慢转变其高髙在上的态势,幽默轻 松起来,才能被更多群众接受和关注,才能更顺利地推进科普事业,提升国民整 体科学素养。写作时可以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整体把握,从宏观着手;也可以从 材料中的某一点切入,进行微观探寻。但无论如何都要围绕材料本身展开,都要 选准一个角度,联系实际,深入挖掘,辩证思考,写出有丰富内涵和深度的文章 来 预测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有关部门统计:不论机关单位的公款招待,还是民间的私人庆典,我国每 年在“舌尖上”的浪费数量巨大,至少有800万吨食物蛋白和300万吨脂肪被白 白丢掉一一等于浪费掉了2.5亿到3亿人一年的口粮,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不 堪承受之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色彩。写作时,要从整体上把握 材料,抓住核心的问题,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紧扣“勤俭”挖 掘立意。具体的写作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1)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能丢弃。(2)养成俭朴的良好生活习惯,益国益民,并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快 速发展。(3)杜绝铺张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俭朴并不等于吝啬,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5)树立俭朴正气, 摒弃奢靡之风,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等。 预测4
彰显一个人的文明和素质,不要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做错了,不要等到一切无法 弥补了才感到后悔。 预测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2013 年第 10 次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水平为 3%,相当于美国、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 数据显示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尚处在较低水平。 (2)美国欢迎各种宣传科普形式,有诺贝尔奖,还有搞笑诺贝尔奖,甚至 在火爆的泡沫剧《生活大爆炸》中也盛情邀请霍金加盟,加入拍摄科学宅男们搞 笑的科幻生活。 (3)2012 年 4 月 7 日,一场兼具科学与幽默特质的中国版“搞笑诺贝尔 奖”——“菠萝科学奖”颁奖盛会在杭州高调举行。“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 “向好奇心致敬”。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第一则材料主要是说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处在较低的水平;第二则是讲美国丰 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实际上是重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第三则材料是说我们 已经开始重视科普宣传。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可以重点论述科学素养与科普宣传 的关系,国人的科学素养处于较低的水平,跟我国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好有很大关 系,而我国的科普不“给力”,与投入和宣传形式有很大关联。也可以阐明科学 与生活的关系,让科学贴近生活。科学只有慢慢转变其高高在上的态势,幽默轻 松起来,才能被更多群众接受和关注,才能更顺利地推进科普事业,提升国民整 体科学素养。写作时可以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整体把握,从宏观着手;也可以从 材料中的某一点切入,进行微观探寻。但无论如何都要围绕材料本身展开,都要 选准一个角度,联系实际,深入挖掘,辩证思考,写出有丰富内涵和深度的文章 来。 预测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有关部门统计:不论机关单位的公款招待,还是民间的私人庆典,我国每 年在“舌尖上”的浪费数量巨大,至少有 800 万吨食物蛋白和 300 万吨脂肪被白 白丢掉——等于浪费掉了 2.5 亿到 3 亿人一年的口粮,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不 堪承受之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色彩。写作时,要从整体上把握 材料,抓住核心的问题,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紧扣“勤俭”挖 掘立意。具体的写作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1)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能丢弃。(2)养成俭朴的良好生活习惯,益国益民,并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快 速发展。(3)杜绝铺张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俭朴并不等于吝啬,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5)树立俭朴正气, 摒弃奢靡之风,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等。 预测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10月,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进入香港大学学习一个月之后选择 了休学,准备回母校高中复读以期来年高考能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刘丁宁 直想上北大,可当时听从家长老师的劝告无奈选择了港大。到港大后发现自己还 是想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北大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加 之港大网上学习时间比较长,刘丁宁的眼睛不太适应,于是决定放弃港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有关社会热点的话题,写作时,要认真阅读材料内容,充分理解材 料的具体内涵。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什么还要退学复读?这是不少人疑惑 的地方,也应该是文章所要阐明的主旨。深入分析材料,就会看到,状元复读, 其为追求理想敢于放弃的勇气值得称道:剥离状元的光环,作为普通的学生,这 个开朗小女生明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也令人钦佩。不过,这样的放弃是否值得, 我们的教育环境对这样的追梦人和这般的圆梦方式是否过于残忍,都让人心生疑 惑。由此,可以确定的立意角度有:追求与奋斗、理解与尊重、理性与选择、勇 气与底气、舍弃与拥有、理解与尊重等。 预测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11月15日,美国旧金山,5岁的白血病患者,被称作“小蝙蝠侠” 的迈尔斯实现了人生的最大梦想。美国“美梦成真”的慈善组织得知患白血病的 迈尔斯希望像电影中的蝙蝠侠那样拯救世界,为了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旧金山 万名志愿者配合出演。旧金山当日“变身”哥谭市,蝙蝠侠迈尔斯坐着警方护送 的兰博基尼上穿越城市,完成英雄救美、勇抓劫匪、救吉祥物等任务,最后受到 华裔市长李孟贤的表彰。美国总统奧巴马也对超级英雄迈尔斯表示祝贺。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为满足一个患病孩子的梦想,万人配合出演,这场看似是show的活动,实际上 是一个社会出于爱的共识对童心的呵护。患病儿童不仅需要社会帮助,获得良好 的救治,同样也希望成人别漠视自己的梦想。为了不让他们留下缺憾,我们应该 像保护孩子生命一样,保护他们的梦想,尽一切可能帮他们去实现。人们常常对 于公益的理解很简单,首先是满足物质需求,这固然没错,但是小蝙蝠侠的案例 恰恰说明,满足孩子们乃至更多弱势群体的想象和精神需求,也是一种爱的共识。 这种共识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可能有人要问,举城为一个孩子提供圆梦的机会, 是不是浪费公共资源。的确,从现实来看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公共资源本身的存 在,就是为了满足和提升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场小蝙蝠侠活动产生的示范 效应,对于公众爱的感召,相当于甚至远远大于公共资源投入产生的精神满足。 可以立意的方向有:(1)爱的共识;(2)呵护孩子;(3)分享梦想;(4)助 人为乐;(5)教育的本质 话题二人生感悟,品味酸甜苦辣 预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 年 10 月,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进入香港大学学习一个月之后选择 了休学,准备回母校高中复读以期来年高考能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刘丁宁一 直想上北大,可当时听从家长老师的劝告无奈选择了港大。到港大后发现自己还 是想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北大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加 之港大网上学习时间比较长,刘丁宁的眼睛不太适应,于是决定放弃港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有关社会热点的话题,写作时,要认真阅读材料内容,充分理解材 料的具体内涵。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什么还要退学复读?这是不少人疑惑 的地方,也应该是文章所要阐明的主旨。深入分析材料,就会看到,状元复读, 其为追求理想敢于放弃的勇气值得称道;剥离状元的光环,作为普通的学生,这 个开朗小女生明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也令人钦佩。不过,这样的放弃是否值得, 我们的教育环境对这样的追梦人和这般的圆梦方式是否过于残忍,都让人心生疑 惑。由此,可以确定的立意角度有:追求与奋斗、理解与尊重、理性与选择、勇 气与底气、舍弃与拥有、理解与尊重等。 预测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 年 11 月 15 日,美国旧金山,5 岁的白血病患者,被称作“小蝙蝠侠” 的迈尔斯实现了人生的最大梦想。美国“美梦成真”的慈善组织得知患白血病的 迈尔斯希望像电影中的蝙蝠侠那样拯救世界,为了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旧金山 万名志愿者配合出演。旧金山当日“变身”哥谭市,蝙蝠侠迈尔斯坐着警方护送 的兰博基尼上穿越城市,完成英雄救美、勇抓劫匪、救吉祥物等任务,最后受到 华裔市长李孟贤的表彰。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对超级英雄迈尔斯表示祝贺。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为满足一个患病孩子的梦想,万人配合出演,这场看似是 show 的活动,实际上 是一个社会出于爱的共识对童心的呵护。患病儿童不仅需要社会帮助,获得良好 的救治,同样也希望成人别漠视自己的梦想。为了不让他们留下缺憾,我们应该 像保护孩子生命一样,保护他们的梦想,尽一切可能帮他们去实现。人们常常对 于公益的理解很简单,首先是满足物质需求,这固然没错,但是小蝙蝠侠的案例 恰恰说明,满足孩子们乃至更多弱势群体的想象和精神需求,也是一种爱的共识。 这种共识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可能有人要问,举城为一个孩子提供圆梦的机会, 是不是浪费公共资源。的确,从现实来看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公共资源本身的存 在,就是为了满足和提升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场小蝙蝠侠活动产生的示范 效应,对于公众爱的感召,相当于甚至远远大于公共资源投入产生的精神满足。 可以立意的方向有:(1)爱的共识;(2)呵护孩子;(3)分享梦想;(4)助 人为乐;(5)教育的本质。 话题二 人生感悟,品味酸甜苦辣 预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 从应征的8万多封来信中评出4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 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 自选。写作时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800字以上。 总体来说,上述材料对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做了形象的阐释。从第一个答 案中,我们知道工作、耕耘与创造,才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 快乐,必须充满想象,享受过程;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 中有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帮助他 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作时可以选取一点,从点上突破:也可以综合阐释,从面上 把握。但不能只是单纯地谈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要尽可能从具体的“形象”和 “意境”中,把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具体立意,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1)快乐是一种付出。(2)有耕耘有创造才有快乐。(3)追求简单,享受过 程是一种快乐。(4)有爱就有快乐。(5)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预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商人带着两袋大蒜到了阿拉伯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特别喜欢,于是赠 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 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这个材料中,关键要抓住两个商人的举动,第一个商人是以蒜换金,第二 个商人是以葱换蒜。从第一个商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极有眼光,富有经济 头脑,善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很有创造性,所以收获很大。由此可以确立 “敢为人先”“走自己的路”“要有创造意识”“把握机遇”等主旨。从第二个 商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别人,没有走自己的路,只是 亦步亦趋,所以他的收获就很小。由此可以立意“不能步人后尘”“模仿不会成 功”,等等。综合整体材料,还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启迪一一生活往往如此,得先 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可能得大蒜。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能简单模仿别人。写 作时还可进一步展开联想,打开思路,如“得先机者得金子”“没有复制的人 生”“创新走向成功”等。这则材料适合写议论文,但要注意内容的充实和思辨 色彩;当然也可以写成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耐人寻味的记叙文,但无论写成哪 种文体,都要符合题旨和文体要求 预测3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生命的体 验,更是一种生命的价值 请以“我在”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 故事,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观点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理解题意。文题中的“我在”,可以指我还活着,我的存在;可以指 我在现场,我是目睹者和见证人;可以指我正在做什么,如我在跑步、我在唱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 从应征的 8 万多封来信中评出 4 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 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 自选。写作时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800 字以上。 总体来说,上述材料对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做了形象的阐释。从第一个答 案中,我们知道工作、耕耘与创造,才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 快乐,必须充满想象,享受过程;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 中有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帮助他 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作时可以选取一点,从点上突破;也可以综合阐释,从面上 把握。但不能只是单纯地谈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要尽可能从具体的“形象”和 “意境”中,把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具体立意,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1)快乐是一种付出。(2)有耕耘有创造才有快乐。(3)追求简单,享受过 程是一种快乐。(4)有爱就有快乐。(5)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预测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商人带着两袋大蒜到了阿拉伯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特别喜欢,于是赠 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 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这个材料中,关键要抓住两个商人的举动,第一个商人是以蒜换金,第二 个商人是以葱换蒜。从第一个商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极有眼光,富有经济 头脑,善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很有创造性,所以收获很大。由此可以确立 “敢为人先”“走自己的路”“要有创造意识”“把握机遇”等主旨。从第二个 商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别人,没有走自己的路,只是 亦步亦趋,所以他的收获就很小。由此可以立意“不能步人后尘”“模仿不会成 功”,等等。综合整体材料,还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启迪——生活往往如此,得先 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可能得大蒜。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能简单模仿别人。写 作时还可进一步展开联想,打开思路,如“得先机者得金子”“没有复制的人 生”“创新走向成功”等。这则材料适合写议论文,但要注意内容的充实和思辨 色彩;当然也可以写成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耐人寻味的记叙文,但无论写成哪 种文体,都要符合题旨和文体要求。 预测 3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生命的体 验,更是一种生命的价值。 请以“我在”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 故事,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观点。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理解题意。文题中的“我在”,可以指我还活着,我的存在;可以指 我在现场,我是目睹者和见证人;可以指我正在做什么,如我在跑步、我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