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语文练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题。(14分) 午门外祝勇 ①在中国的古迹中,没有一处像故宫这样拥有显赫的位置。 ②对于许多从没进去过的人来说,故宫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 少数身份高贵的人才能走进它,才能目睹它的华丽与神圣。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有蹲在故 宫外的筒孑河边,通过髙于树梢的城堞,揣测它的细节。宫墙保守着宫廷的秘密。即使站 在合适的角度上,他们也只能看到故宫上面的白云。 ③我看见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显得格外夺目。手里 攥着一张门票,我迟迟不往里走。我望着午门发呆,想象着很多年前的天朝子民对于故宫 的想象。 ④高大的午门为这种想象确定了最初的比例尺。我们仅仅根据巨人的脚印就能推知巨 人的高度。由午门,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里的度量单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午门 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信仰, 甚至一种宗教。 ⑤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 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 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 看到什么?他是否会通过空间来索取时间,观察到未来的秘密?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 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 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 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迷宫 的规模越大,丢失自己的可能性越大。丛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个欺性极强的巨大 的谎盲。 ⑥在一部清廷电影中,有皇帝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 的神圣惑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是宫殿,使得神圣君主不再 像俗众那样,只是葡匐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从, 是否能看清他们皇帝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 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合乎哲学的辨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 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 ⑦注视着午门的时候,我胡思乱想,如果我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 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 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它既诠释了权力的来路,又标明了权力的价值。如 果有人对宫殿所底护的权威惑到质疑,那么,请你用等量的血来交换。宣殿简单明了地注 明了杈力的桑力内洒。如果你不进入权力系统,宫墙只是视线中的风景,那大跨度的直线 与大弧度的曲线展现着世界上最大胆的设计;如果你对皇权发出挑战,那被残阳照亮的城 墙便时刻提醒你,你所准备的勇气和牺牲是否足够 ③我曾见过黑色的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 亮,午门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在深蓝的夜空下
1 2009 年 2 月语文练习(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6 题。(14 分) 午 门 外 祝勇 ①在中国的古迹中,没有一处像故宫这样拥有显赫的位置。 ②对于许多从没进去过的人来说,故宫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 少数身份高贵的人才能走进它,才能目睹它的华丽与神圣。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有蹲在故 宫外的筒子河边,通过高于树梢的城堞,揣测它的细节。宫墙保守着宫廷的秘密。即使站 在合适的角度上,他们也只能看到故宫上面的白云。 ③我看见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显得格外夺目。手里 攥着一张门票,我迟迟不往里走。我望着午门发呆,想象着很多年前的天朝子民对于故宫 的想象。 ④高大的午门为这种想象确定了最初的比例尺。我们仅仅根据巨人的脚印就能推知巨 人的高度。由午门,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里的度量单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午门 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信仰, 甚至一种宗教。 ⑤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 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 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 看到什么?他是否会通过空间来索取时间,观察到未来的秘密?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 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 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 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迷宫 的规模越大,丢失自己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 的谎言。 ⑥在一部清廷电影中,有皇帝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 的神圣感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是宫殿,使得神圣君主不再 像俗众那样,只是葡匐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从, 是否能看清他们皇帝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 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合乎哲学的辩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一 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 ⑦注视着午门的时候,我胡思乱想,如果我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 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 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它既诠释了权力的来路,又标明了权力的价值。如 果有人对宫殿所庇护的权威感到质疑,那么,请你用等量的血来交换。宫殿简单明了地注 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如果你不进入权力系统,宫墙只是视线中的风景,那大跨度的直线 与大弧度的曲线展现着世界上最大胆的设计;如果你对皇权发出挑战,那被残阳照亮的城 墙便时刻提醒你,你所准备的勇气和牺牲是否足够。 ⑧我曾见过黑色的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 亮,午门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在深蓝的夜空下
午门的剪影轮廓清晰。那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黑影,如一个黑洞,看不见里面包容的任何细 节。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只因那无以复加的空旷和黑暗。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 的呻吟和呼喊,在这里都会被惊人放大。 ⑨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说,梦想就是给我们提供恐惧的契机。 1.请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的含义。(4) (1)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 (2)宫殿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 2.作者为什么用“高大的午门”作为王朝子民对于故宫想象的“比例尺”?(2分) 3.第⑥段中“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从物理法则的 角度看,它的意思是 (2分)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看,他的深层含意是: (2分) 4.大家都知道,北京申奥宣传片中开始的镜头就是宏伟的故宫建筑群,这表明如今时代已 经赋予了故宫崭新的象征意义。请简述故宫的象征意义过去、今天有何不同。(4分)
2 午门的剪影轮廓清晰。那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黑影,如一个黑洞,看不见里面包容的任何细 节。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只因那无以复加的空旷和黑暗。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 的呻吟和呼喊,在这里都会被惊人放大。 ⑨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说,梦想就是给我们提供恐惧的契机。 1.请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的含义。(4) (1)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 (2)宫殿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 2.作者为什么用“高大的午门”作为王朝子民对于故宫想象的“比例尺”?(2 分) 3.第⑥段中“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从物理法则的 角度看,它的意思是: 。 (2 分) 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看,他的深层含意是: (2 分) 4.大家都知道,北京申奥宣传片中开始的镜头就是宏伟的故宫建筑群,这表明如今时代已 经赋予了故宫崭新的象征意义。请简述故宫的象征意义过去、今天有何不同。(4 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5-10题。(20分) 倾听李叔同 ①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髙手,让他来为李叔同自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 ②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 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上,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了个苦行头陀。崇仰 者看他头上显出圆光,是位活普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③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李叔同的人生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声音。 ④这位乱世真人通共不过六十三年的一生中,前二十五年他可谓阅尽繁华,是浊世中 的翩翩佳公子。清朝末年,他故乡天津有位名妓杨翠喜。李叔同赠过她艳词一阕,其中有 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之句。 ⑤此后他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又同海上名花李苹香过从甚密。她赠李的诗中有云:“春 归花落渺难寻”(见曹聚仁《弘一大师年谱》一文) ⑥丰子恺说,他的恩师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那主要指的是他东 渡扶桑“向西方艺术全面进攻”以后的贡献。但从下面这段“史中声”来看,他早就在弹 钢琴了 ⑦1905年,他生母在上海病故。他扶柩返回天津老家为母开吊出殡。这场丧事极不平 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 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 最值得我们倾听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⑧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琴声、歌声必定是惊世骇佺的。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 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 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当年感怀母亲的身世,因而他采取了那 样不寻常的行动,那场面,那乐声必定是悲壮的 ⑨对于我们信奉无神论的凡人来说,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特别是中国音乐史)同在 的音乐人。 ①他留下了不多的歌曲,完全是他原创的作品喜事可数。绝大多数是他选曲配词的 奇妙的是,在这些选曲填词的歌曲中却有绝妙之作。有缘、有幸从其中找到了共鸣的爱好 者会发现,它们也许比他的原创之作更加珍奇。 01906年发表的《隋堤柳》,连他的一位门人也曾误认为创作。其实是洋曲调与李叔 同所撰词的巧妙的嫁接。试取其曲调单独唱奏,洋味顱浓。再看他自撰之词:“甚西风吹醒 隋堤新柳,江山非旧,只见景依稀凄凉时候。零星旧梦半沉浮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 有泪伤秋瘦…”当然是文情并茂的一篇长短句,那风韵是传统的。但是,合而歌之,却 声词契合,流美异常。更叫人叹赏的是,中国味消融了原曲中的洋味,似乎它本就是词作 者的自度曲! 02《涉江》又是一例。歌词取自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03今天的人们诵读此诗,仍可享受那两千年前的古朴风味。但如要用今天的音乐语言
3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5—10 题。(20 分) 倾听李叔同 ①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 ②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 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上,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了个苦行头陀。崇仰 者看他头上显出圆光,是位活菩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③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李叔同的人生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声音。 ④这位乱世真人通共不过六十三年的一生中,前二十五年他可谓阅尽繁华,是浊世中 的翩翩佳公子。清朝末年,他故乡天津有位名妓杨翠喜。李叔同赠过她艳词一阕,其中有 “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之句。 ⑤此后他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又同海上名花李苹香过从甚密。她赠李的诗中有云:“春 归花落渺难寻”(见曹聚仁《弘一大师年谱》一文) ⑥丰子恺说,他的恩师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那主要指的是他东 渡扶桑“向西方艺术全面进攻”以后的贡献。但从下面这段“史中声”来看,他早就在弹 钢琴了。 ⑦1905 年,他生母在上海病故。他扶柩返回天津老家为母开吊出殡。这场丧事极不平 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 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 最值得我们倾听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⑧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琴声、歌声必定是惊世骇俗的。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 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 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当年感怀母亲的身世,因而他采取了那 样不寻常的行动,那场面,那乐声必定是悲壮的。 ⑨对于我们信奉无神论的凡人来说,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特别是中国音乐史)同在 的音乐人。 ⑩他留下了不多的歌曲,完全是他原创的作品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他选曲配词的。 奇妙的是,在这些选曲填词的歌曲中却有绝妙之作。有缘、有幸从其中找到了共鸣的爱好 者会发现,它们也许比他的原创之作更加珍奇。 ⑾1906 年发表的《隋堤柳》,连他的一位门人也曾误认为创作。其实是洋曲调与李叔 同所撰词的巧妙的嫁接。试取其曲调单独唱奏,洋味颇浓。再看他自撰之词:“甚西风吹醒 隋堤新柳,江山非旧,只见景依稀凄凉时候。零星旧梦半沉浮……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 有泪伤秋瘦……”当然是文情并茂的一篇长短句,那风韵是传统的。但是,合而歌之,却 声词契合,流美异常。更叫人叹赏的是,中国味消融了原曲中的洋味,似乎它本就是词作 者的自度曲! ⑿《涉江》又是一例。歌词取自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⒀今天的人们诵读此诗,仍可享受那两千年前的古朴风味。但如要用今天的音乐语言
来表达诗中情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九四○年我从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 中认识了《涉江》,觉得那音乐不但符合而且强化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尝到了一种古味 的忧伤。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他她选了一支英国民歌的曲调来配《涉江》,竟把那中西、古 今的惑受的鸿沟填平了 04同样可以说明他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本领的还有《春思》 5“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要再现李白这首诗的明丽与惆怅之情,只有乞怜于音乐,可谁有那本事?真不知李叔同是 如何从他的资料库中搜索到的,他找出了一首德国古老的大学生歌曲的曲调配在《春思》 上。我衷心接受他这绝她的选择,按他的编配来唱《春思》,我就陶醉于李白的诗意之中了 06《送别》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不简单的文化因缘。它原是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扶桑乐 人对旋律作了一点点巧妙的改动,唱起来成了东方情调。李叔同看中这个版本,改填上雅 俗共赏的新词,于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胫而走,唱遍了华人世界。 7他出家后,夫人到西湖寻访,走了几处寺庙才找到,在店里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 饭,他便告别归寺。套、友送他下了小船。船开行了,他从不一回头。直到船与人埋入水 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夫人痛哭而归。 8这是他老友黄炎培回忆亲眼所见。遥想那颇似《红楼梦》末回的一景,《送别》的歌 声变得绝顶凄凉了! m9音乐是表情、传情的艺术。既然要斩断情缘,忘情,绝情,也就没有了音乐。于是 我们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 5.“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的原因 是什么?(2分 6.第⑥段中的“惊世骇俗”与上文中的哪个词语照应?(2分 7.第段中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意思是(2分)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是说李叔同出家后再也没有刨造出优秀的 音乐 以《隋堤柳》等为代表的音乐作品,绝大多数是李叔同选曲配词的。它们也许比原创
4 来表达诗中情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九四○年我从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 中认识了《涉江》,觉得那音乐不但符合而且强化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尝到了一种古味 的忧伤。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他妙选了一支英国民歌的曲调来配《涉江》,竟把那中西、古 今的感受的鸿沟填平了。 ⒁同样可以说明他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本领的还有《春思》。 ⒂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要再现李白这首诗的明丽与惆怅之情,只有乞怜于音乐,可谁有那本事?真不知李叔同是 如何从他的资料库中搜索到的,他找出了一首德国古老的大学生歌曲的曲调配在《春思》 上。我衷心接受他这绝妙的选择,按他的编配来唱《春思》,我就陶醉于李白的诗意之中了。 ⒃《送别》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不简单的文化因缘。它原是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扶桑乐 人对旋律作了一点点巧妙的改动,唱起来成了东方情调。李叔同看中这个版本,改填上雅 俗共赏的新词,于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胫而走,唱遍了华人世界。 ⒄他出家后,夫人到西湖寻访,走了几处寺庙才找到,在店里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 饭,他便告别归寺。妻、友送他下了小船。船开行了,他从不一回头。直到船与人埋入水 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夫人痛哭而归。 ⒅这是他老友黄炎培回忆亲眼所见。遥想那颇似《红楼梦》末回的一景,《送别》的歌 声变得绝顶凄凉了! ⒆音乐是表情、传情的艺术。既然要斩断情缘,忘情,绝情,也就没有了音乐。于是 我们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 5.“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的原因 是什么?(2 分) 6.第⑧段中的“惊世骇俗”与上文中的哪个词语照应?(2 分) 7.第⒁段中用“洋酒瓶”来装“中国酒”酿制美酒的意思是(2 分)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是说李叔同出家后再也没有创造出优秀的 音乐。 B.以《隋堤柳》等为代表的音乐作品,绝大多数是李叔同选曲配词的。它们也许比原创
之作还要绝妙、珍奇。 C.《送别》源于美国流行音乐,李叔同对箕旋律作了改动,并填写了雅俗共赏的新词 D.在母亲丧礼上李叔同釆取了不同寻常的行动,只是指他打破了一些老规矩 9.根据文中信息,写百字李叔同简介(4分) 1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倾听李叔同”中“倾听”的理解(4分) 11.你有喜欢的流行歌曲吗?请选择一首流行歌曲,对它的歌词进行筼析。(4分)
5 之作还要绝妙、珍奇。 C.《送别》源于美国流行音乐,李叔同对其旋律作了改动,并填写了雅俗共赏的新词。 D.在母亲丧礼上李叔同采取了不同寻常的行动,只是指他打破了一些老规矩。 9.根据文中信息,写百字李叔同简介(4 分) 1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倾听李叔同”中“倾听”的理解(4 分) 11.你有喜欢的流行歌曲吗?请选择一首流行歌曲,对它的歌词进行赏析。(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