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上师大附中、七宝中学、向明中学、建平中学、延安中学、南洋模范、复兴高级) 考生注意 1.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标题: ①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人们会客 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张叫榻的大床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 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②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 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开始逐渐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 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可以让双腿自然下垂的椅子,并 且在宋朝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 ③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冲 ④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诸多社 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影响到了房屋内部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户的升高。以前人 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能看到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岀现使窗户 的位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内部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间的 中间尽量要空阔,作为人们席地而坐之用。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 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⑤在椅子岀现之前,人们的坐姿很低,口我国的家具普遍矮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 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的坐姿明显升高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共13页)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13 页) 上海市七校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上师大附中、七宝中学、向明中学、建平中学、延安中学、南洋模范、复兴高级) 考生注意: 1.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2.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标题: ①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人们会客 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张叫榻的大床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 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②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 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开始逐渐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 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可以让双腿自然下垂的椅子,并 且在宋朝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 ③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冲 击。 ④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诸多社 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影响到了房屋内部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户的升高。以前人 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能看到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出现使窗户 的位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内部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间的 中间尽量要空阔,作为人们席地而坐之用。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 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⑤在椅子出现之前,人们的坐姿很低,□□我国的家具普遍矮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 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的坐姿明显升高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
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 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 饮食,都使用高足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 高桌上,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等 食器都变得玲珑精巧 ⑥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时一般 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席地而坐 凭俎案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 个人一人—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 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到八仙桌出现时,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 分餐制也顺应地变成了合制。 ⑦受椅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人的心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 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少有能坚持这种坐姿半小时以上的。所以,古时 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 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训练,除了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修身养 性。因为再怎么训陈练,跽坐久了都不会舒服,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 心性内涵的修炼。这种修炼能让人的内心与坐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跽坐。因此 经过跽坐训练的人都有挺拔干练的气质,都有严谨坚忍的性格。 ⑧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社交场合都必须 跽坐。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 基本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合作的 伙伴。跪着没有现在这种低下的特殊含义,而是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岀现后,跪的意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共13页)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13 页) 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 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 饮食,都使用高足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 高桌上,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等 食器都变得玲珑精巧。 ⑥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时一般 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席地而坐, 凭俎案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 个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 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到八仙桌出现时,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 分餐制也顺应地变成了合餐制。 ⑦受椅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人的心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 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少有能坚持这种坐姿半小时以上的。所以,古时 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 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训练,除了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修身养 性。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不会舒服,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 心性内涵的修炼。这种修炼能让人的内心与坐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跽坐。因此, 经过跽坐训练的人都有挺拔干练的气质,都有严谨坚忍的性格。 ⑧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社交场合都必须 跽坐。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 基本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合作的 伙伴。跪着没有现在这种低下的特殊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
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 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这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奴化了 国人的心理 ⑨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没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那种奴化的现象呢?其实 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跪;就 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是君臣之 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草民与官员之间。椅子出现后,跪的不平等性显现出来, 从而逐渐起了奴化国民的作用。 ⑩我国自北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恰恰和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是巧合吗?就 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 发明,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1.根据第①段中的信息,给“跽坐”一词下定义。(3分) 2.第②段画线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于是B.因而 C.以致 D.以至 4.综观全文,椅子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冲击?(4分) 5.给这篇文章拟写一道标题。(2分) 6.本文结尾处说:“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 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请另举一例对此说法加以阐述。(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阿来的如花世界 迟子建 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的因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 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 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 上。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干姿百态,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干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共13页)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13 页) 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 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这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奴化了 国人的心理。 ⑨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没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那种奴化的现象呢?其实 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跪;就 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是君臣之 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草民与官员之间。椅子出现后,跪的不平等性显现出来, 从而逐渐起了奴化国民的作用。 ⑩我国自北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恰恰和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是巧合吗?就 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 发明,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1. 根据第①段中的信息,给“跽坐”一词下定义。(3 分) 2. 第②段画线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3.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于是 B. 因而 C. 以致 D. 以至 4. 综观全文,椅子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冲击?(4 分) 5. 给这篇文章拟写一道标题。(2 分) 6. 本文结尾处说:“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 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请另举一例对此说法加以阐述。(4 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19 分) 阿来的如花世界 迟子建 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的因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 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 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 上。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态,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
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印象最深的是他屈膝拍花的姿态,就像是向花儿求爱 ②未认识阿来之前,读了令他名声大噪的《尘埃落定》,判定写它的人一定是个内心世 界极其丰富的人。比起他的小说,阿来不高大,但他气质不俗,面上总是洋溢着平和的微笑 走起路来微微踮脚,富有喜剧色彩,整个人就像一首精短的抒情诗,与他热爱的花朵相得益 彰。他幽默,睿智,豪爽,率性,与他同行,就是与快乐同行。记得在阿根廷,一个月色很 美的夜晚,在一家乡村旅馆里,阿来请全团的人喝酒,他喝兴奋了,歪戴着帽子,拍手舞蹈 着,唱起藏族的《祝酒歌》,那是我那-一年听到的最动人的旋律。阿来如果不写小说,一定 是个出色的歌手。他的歌声深情而忧郁,把我们深深感染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起家 乡的歌谣。那个夜晩的阿根廷的月亮,一定成了扩音器,把来自大地的歌声,播撒到了天庭。 ③阿来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常带上钟爱的相机,带上书和茶,独自驾车出游。他的 博客和微博,像花园,也像森林氧吧,你走进那里,总能看到花儿的影子,嗅到植物的清新 之气。他的作品,也是这样的充满了生机,大气而唯美,绝无顾影自怜的小伤感,更无貌似 深刻的装神弄鬼。他有一支开阔而富有韵致的笔。众生在他笔下,都是平等的。如果说好小 说是露珠的话,阿来的文字幻化成的就是露珠,熖熠闪亮,有着经典的光泽。《尘埃落定》 之于阿来,是一顶沉重的桂冠。如果是一个心在庙堂的作家,可能会就此迷路,不知所向 失去创造力。而阿来是个被山峦照耀着的作家,是被河流滋养着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本身 就是一座山,就是一条河,在他自己的疆域驰骋,永不疲倦,留下艺术的脚步。所以我们能 在《尘埃落定》之后,仍然能听见《空山》的回音,能看见闪光的《格萨尔王》 ④阿来出生于四川阿坝的藏区,有藏族血统。记得他在墨西哥,为母亲买了一串珊瑚项 链。他提着项链对我说,一串好的珊瑚项链,就是一个藏族女人的梦。阿来写过诗,他的话 充满诗意。他对藏族的感情,除了融汇到作品里,还体现在他的言论上。记得他写过一篇关 于西藏的文章,没有那种强加于人的说教,他褪去了西藏那层“外人″幻想的神秘色彩,还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4页(共13页)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13 页) 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印象最深的是他屈膝拍花的姿态,就像是向花儿求爱。 ②未认识阿来之前,读了令他名声大噪的《尘埃落定》,判定写它的人一定是个内心世 界极其丰富的人。比起他的小说,阿来不高大,但他气质不俗,面上总是洋溢着平和的微笑, 走起路来微微踮脚,富有喜剧色彩,整个人就像一首精短的抒情诗,与他热爱的花朵相得益 彰。他幽默,睿智,豪爽,率性,与他同行,就是与快乐同行。记得在阿根廷,一个月色很 美的夜晚,在一家乡村旅馆里,阿来请全团的人喝酒,他喝兴奋了,歪戴着帽子,拍手舞蹈 着,唱起藏族的《祝酒歌》,那是我那一年听到的最动人的旋律。阿来如果不写小说,一定 是个出色的歌手。他的歌声深情而忧郁,把我们深深感染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起家 乡的歌谣。那个夜晚的阿根廷的月亮,一定成了扩音器,把来自大地的歌声,播撒到了天庭。 ③阿来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常带上钟爱的相机,带上书和茶,独自驾车出游。他的 博客和微博,像花园,也像森林氧吧,你走进那里,总能看到花儿的影子,嗅到植物的清新 之气。他的作品,也是这样的充满了生机,大气而唯美,绝无顾影自怜的小伤感,更无貌似 深刻的装神弄鬼。他有一支开阔而富有韵致的笔。众生在他笔下,都是平等的。如果说好小 说是露珠的话,阿来的文字幻化成的就是露珠,熠熠闪亮,有着经典的光泽。《尘埃落定》 之于阿来,是一顶沉重的桂冠。如果是一个心在庙堂的作家,可能会就此迷路,不知所向, 失去创造力。而阿来是个被山峦照耀着的作家,是被河流滋养着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本身 就是一座山,就是一条河,在他自己的疆域驰骋,永不疲倦,留下艺术的脚步。所以我们能 在《尘埃落定》之后,仍然能听见《空山》的回音,能看见闪光的《格萨尔王》。 ④阿来出生于四川阿坝的藏区,有藏族血统。记得他在墨西哥,为母亲买了一串珊瑚项 链。他提着项链对我说,一串好的珊瑚项链,就是一个藏族女人的梦。阿来写过诗,他的话 充满诗意。他对藏族的感情,除了融汇到作品里,还体现在他的言论上。记得他写过一篇关 于西藏的文章,没有那种强加于人的说教,他褪去了西藏那层“外人”幻想的神秘色彩,还
原了—个历史的西藏,现实的西藏,文化的西藏。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把-个越来越形容词 化的西藏,客观地厘清,成为一个名词的西藏。这样的西藏立场,深刻,全面,充满人性。 ⑤阿来喜欢读书,今年我们在意大利参加首届中意文学论坛,在听完阿来的演讲后,同 样饱学诗书的清华大学教授格非,高度赞扬他的演讲。说从同行者的发言中,能看出他们的 边界在哪里,而阿来的却看不到,他是不可限量的。我想,他骨子里流淌着藏族血液,在山 里长大,早年有过“游走”经历,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学 有着自觉的审美追求,的确,他的天空是没有边际的。 ⑥中国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家并不多,阿来是其中的一个。走向世界,在我眼里,并 不仅仅是你的作品被翻译的语种多,更不是你的译本多么畅销。因为在这个时代,那往往是 政治的投机或是商业的迎合所带来的热闹。真正的文学,还是有它自己的尺度,有它自己的 价值。阿来的作品,因为唱诵着本民族独有的歌谣,因为那股与生俱来的神性色彩,因为作 品漫溢的人性光辉,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学。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出版商,在面对着能给读 者带来心灵泉水的作品时,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而阿来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品格。 ⑦阿来有个可爱的绰号——起司库。作家们在出访时,对西餐大多皱眉头,阿来正好 相反。我曾在巴黎机场见证过他吃两份生牛肉。他吃起起司,更是眉飞色舞。有一次我开玩 笑地指着他微微腆起的肚子,说你少吃点起司吧,肚孑都这样了。阿来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亲切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无限陶醉地说:“它就是我的起司库”,把众人笑翻。从此后,我 见着他,总要叫声:“起司库"。而他也默认了这个称号,有一年我给他发短信贺新年,他 回复说正在家听拉赫玛尼诺夫,署名就是“起司库"。 ⑧虽然认识阿来很多年了,但交往并不多。相信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忧伤,有他的脆弱, 有他在文学之路上的困惑和彷徨,那是每个好作家都必然经历的。写他的这篇印象记时,恰 好读到阿来写果洛的-篇散文,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这段话:“风景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敞开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5页(共13页)
七校联考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13 页) 原了一个历史的西藏,现实的西藏,文化的西藏。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把一个越来越形容词 化的西藏,客观地厘清,成为一个名词的西藏。这样的西藏立场,深刻,全面,充满人性。 ⑤阿来喜欢读书,今年我们在意大利参加首届中意文学论坛,在听完阿来的演讲后,同 样饱学诗书的清华大学教授格非,高度赞扬他的演讲。说从同行者的发言中,能看出他们的 边界在哪里,而阿来的却看不到,他是不可限量的。我想,他骨子里流淌着藏族血液,在山 里长大,早年有过“游走”经历,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学 有着自觉的审美追求,的确,他的天空是没有边际的。 ⑥中国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家并不多,阿来是其中的一个。走向世界,在我眼里,并 不仅仅是你的作品被翻译的语种多,更不是你的译本多么畅销。因为在这个时代,那往往是 政治的投机或是商业的迎合所带来的热闹。真正的文学,还是有它自己的尺度,有它自己的 价值。阿来的作品,因为唱诵着本民族独有的歌谣,因为那股与生俱来的神性色彩,因为作 品漫溢的人性光辉,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学。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出版商,在面对着能给读 者带来心灵泉水的作品时,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而阿来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品格。 ⑦阿来有个可爱的绰号——起司库。作家们在出访时,对西餐大多皱眉头,阿来正好 相反。我曾在巴黎机场见证过他吃两份生牛肉。他吃起起司,更是眉飞色舞。有一次我开玩 笑地指着他微微腆起的肚子,说你少吃点起司吧,肚子都这样了。阿来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亲切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无限陶醉地说:“它就是我的起司库”,把众人笑翻。从此后,我 见着他,总要叫一声:“起司库”。而他也默认了这个称号,有一年我给他发短信贺新年,他 回复说正在家听拉赫玛尼诺夫,署名就是“起司库”。 ⑧虽然认识阿来很多年了,但交往并不多。相信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忧伤,有他的脆弱, 有他在文学之路上的困惑和彷徨,那是每个好作家都必然经历的。写他的这篇印象记时,恰 好读到阿来写果洛的一篇散文,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这段话:“风景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