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生活 乡村造成的不安全给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尽管围墙 在高度上一般不超过十五到二十英尺,但是,遇上收成不 好的光景,同时抢劫者又大举入侵的情况,即使这样的防 卫设施,也能奏效。应当说,这种围墙在抵抗有组织的、 正面的攻击上的价值并不是很大;然而,经验表明,它们 的威慑力足以打消企图人侵者的念头,使他们只好转向其 他不会遇到阻力的乡村。任何有关叛乱的传闻都会促使着 乡民们开始征收地税,以便修复他们的土制防御工事。按 理说,对付那些有组织的人侵者,尤其是叛乱集团,是当 局责无旁贷的事情。不过,与其等待当局谨小慎徽、拖拖 拉拉的行动,乡民们更相信自己的力量
中国乡村集市一角
2 乡村名称 公正地说,汉语是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语 言。皇帝的称号,男人的名字,以及商店的招牌 等等,都含有巧妙的涵意。因此,当我们发现中 国乡村的名称并不像城市的名称那样妙趣横生的 时候,多多少少总有些失望。由于小村庄持续不 断地增加,我们很难用语言将它们全部勾画出 来。正如世界上其他地区家庭的名字总与居住地 连在一起,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姓都可以用来指称 乡村的名称。有时,两个或更多的姓被连在一起 作为乡村的名称,如“张王庄”,即张家和王家 的乡村。当然,光阴荏苒,有时那些乡村赖以命 名的家庭可能发生变化,以至再没有一个人留下 来。这时,可能人们对有关变化情况的记忆已经
中国乡村生活 消失,但乡村原来的名称还可能沿用至今。 在中国乡村,最引人注目的物体一般就是庙宇,村庄 的名称也常常导源于这种建筑。如果这个庙宇的围墙覆盖 着一屋红颜色的灰泥,那么,乡村的名称可能就是“红 庙”。几年之后,围墙上红色的灰泥脱落了,但乡村的名 称却依旧。庙宇又常常是与当地某个显赫的人家联系在 起,于是乎,乡村很可能因此而得名,如“王家庙”,“华 家寺”等。如果刚好有两个外观类似的庙字,乡村的名称 就可能是“双庙”。一般说来,乡村中这种较大建筑的特 性是乡村名称固定的泉源。 不过,运用家庭和庙宇的名称来指称乡村的习惯容 易导致无穷无尽的重名,因而引起大量的混乱。在中国, 没有强制同省内各地区名称不得混滑的统一的邮政系统。 因此,那些比较普通的名称也太多了一些,以至于失去了 指称的区别意义。“张、王、李、赵”是中国人的四大姓 前二者更是将其他的竞争者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当然,在 一个县区内,具有同一名称或类似名称的地方,其数量究 竟有多少,无法考证。仅叫“王家村”的还有:“大王 村”、“小王村”、“前王村”、“后王村”、“下王村”等等。 这虽然复杂了一些,但总比简单地叫“王村”容易区分 些,唯一要了解的是你打算找这些“王村”中的哪一个。 在帝国公路线上存在一个类似的名称模糊的问题。公 路边提供行人食宿的店比较多,其招牌称号主要依据远离 县城的距离来命名,如“五里店”、“十里店”、“十五里 店”、“二十里店”、“三十里店”、“四十里店”等等。每个 24 县城各个方位都有这种店,可是,在北边二十里是“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