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绅士/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一北京:中国杜会 科学出版社,2006.1 IsBN7-5004-5341-8 1。中.Ⅱ.①费.②惠.Ⅲ.社会结构一研究 一中国V.D66 目 录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141990号 1译者序 11序 1第1章绅士和皇权 13第2章学者当官 技 33第3章绅士和技术知识 责任编辑郭晓湾 45第4章 乡村中国的基本权力结构 查任校对郭胡 国 封面设计 奉尘工作室 57第5章乡村、集镇和城市 板式设计 71第6章农村生计:农业和手工业 绅 出发行 中国众州星装点 87第7章农村社区的社会腐蚀 社 址 北京蓝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 电 话 010-84029453 传真010-84017153 101附录农民和绅士:中国社会结构 网 址ht://ww,Cwpw,e 新华书店 及其变化 分 盛华印刷厂 装订广增装订厂 次2006年1月第1版 印次2006年1月第1次印 本880×12301/32 张5.125 插页2 数150千字 定 价20.00元 风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函书,如有质最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阳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慢权必究
中”国坤士 惠海鸣 CHINA'S GENTRY
译 回想1987年,我刚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做费老的 出版的必要。只是雷德斐尔德夫人的英文注释,主要是说 者 博士生,试译《中国绅士》一书,到现在,已经是18年 明英文译本中引用中国典故的出处,而且有些是搞错的地 序 过去了。校读完此书,还是觉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 方,如对顾炎武、韩愈等古人的评价,我就不译了,以免 好:“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 画蛇添足。我对书中的中国典故都回复到原文。另外,原 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永远不会在传统下古 书后的六人小传也不译了,因为这是别人写的,是编者加 旧。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 上去的,不是费孝通的意思。作为附录的“农民和绅士” 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 是费老发表在1946年的美国社会学杂志上的文章,因为 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和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 所说的社会结构问题与本书内容有关,所以也一并译出收 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① 入。 费孝通教授的英文著作《China's Gentry》(译名: 本书的翻译和出版有着现实性。无可违言,中国社 《中国绅士》),虽然1953年在美国出版,以后又不断再 会目前正进入一个空前未有的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 版,在国外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流传,费正清和莫里 期。也许我们回顾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时代会不由 2 斯·弗里德曼等也多次推荐和引用过,但至今在国内还鲜 自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大革命后的法国,在 为人知。此书是由费孝通教授在自己的《皇权和绅权》 1830年前后“成了暴发户统治的资产阶级社会。.他 《乡土重建》二书中选出一些文章,于1949年左右口述 们大多出身低微,既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也没受过多少 给美国雷德斐尔德夫人。她回国后又独自整理、补充后出 教育,全靠个人奋斗干出一番事业.他们则成了新时 版。此书的不少内容虽然可以在上迷的两本书里找到,但 代的大胆的企业家。他们办起了富于冒险的银行,建成 仍有独立的科学价值。此书的体系是崭新的,是一个新的 铁路,建造工厂";而同时“受到教有的青年因人数供 逻辑体系,有些段落是重新写过的,有些是新加的。而 过于求,面临着他们认为是渺茫的前途.青年人在权 且,我在翻译此书的时候,不断地翻阅上迷两本书,也难 势者的门外久久的等候着。这些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 以找到许多内容究竟是出自何处。所以,觉得仍然有翻译 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也 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 ①《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
活的准则“①。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社会学。目 理论经验主义者”。我的理解是,马林诺夫斯基的重要特 国 前中国社会的某些征候也有些像“似曾相识燕归来”。 点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社会人类学的特点正是要求调查 神 但是这一切究竟有什么道理?中国社会结构究竟发生了 者长期地在某一地区参与观察,具有精深的语言能力和历 什么变化,使得人们如此?《中国绅士》一书是能给人 史知识。传统的安乐椅上的理论已经受到挑战。只有一个 们以启迪的。 优秀的实际调查者,才能是一个优秀的理论家。同时,只 在社会人类学历史上,曾经有人对马林诺斯基教授 有一个优秀的理论家,才能是一个优秀的实际调查者。 说:“如果当个人类学家可以维持生活,我也许会是一个 但是历史研究也是社会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费 伟大的人类学家。”但是,如果仅是考虑自己的饭碗的 老在写作此书时,已经完成了江村、禄村等四个村子的实 话,是永远不会成为伟大的人类学家的。费孝通教授的 地调查,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农村和内地农村作了比较,也 生,直到耄重之年,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终身理想“认识 对昆明一个工厂做过调查。并且,在此书中特别注意到历 社会,认识中国”作不懈的努力。他说过:“只是我们在 史问题的研究。这是他的老师潘光旦一直劝告他的。在 青年时代曾想从事于建立这门学科,而走上了一条我现在 《皇权与绅权》的后记里,他就说过:“让自己多读一点 认为正确的路一到中国现存的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分 中国历史,而且希望能和实地研究的材料串联配合起来, 4 析、研究。一切前人以科学方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的理论都 纠正那些认为功能学派轻视历史的说法。“①他非常重视 只是帮助我们进行这些工作的手段,我们应当向它们学 历史,以历史为背景来分析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他在 习,但是绝不能用来代替我们自己从实际中得出的结论, 《乡土重建》里说过:“文化改革是推陈出新。新的得在 尽管我们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② 旧的上边改出来。历史的绵续性确是急求改革的企图的累 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用 赞。可是事实上却不能避免这些文化的旧东西、旧习惯。 利奇教授的话来说,他和费孝通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教授 这些是客观的限制。只有认识限制才能得到自由。认识限 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似是而非的现象一 一个狂热的 制才能得到自由。认识限制并不等于顺服限制,而是在知 ①【美】刘易斯·人,科恶著:《杜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0年版,第34一35页。 ①臭略:费举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串人民出版社1986 象《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律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年板,第148页
译 己知彼的较量中去克服限制的必需步骤。”①以后他对知 那么严格,却是由一个人亲自来操作,项目和问题都是 者 识分子历史分期的分析和江村五十多年的研究,都是一种 来自于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优点是具体、生动和集中。 序 理论、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方法的运用。这与他的功能方法 上述两种调查方法至今在学术界,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的 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乔健教授称费老的学派为历史功 看法。张仲礼的《中国绅士》一书是纯粹来自对古书的 能学派。的确,中国的现实社会并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研究,作者花的工夫实在令人佩服,书的体系和条目也 它并非毫无来历,白纸一般。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 很清楚。这有些像问卷调查法。但是,美国哈佛大学费 阶段,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历史往往是有着惊人的相 正清教授曾经批评过张仲礼和弗兰兹·迈克尔的书,说 似之处的,我们了解历史,是会有助于认识今天的社会 在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的收入》一书中,“夸大了绅士 的。这种实地调查和理论、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至少 劳务的部分,以及过于认真地依赖1887年关于耕地的官 在费老这本书里已经作了开端。 方材料”①。其实,张仲礼著的《中国绅士》一书也有着 尽管此书已经在国外作为重要的社会学专著,但值 相同的缺点,即过分相信书本上的材料,缺少实感。纸 得注意的是在张仲礼著的《中国绅士》一书的导言里, 上得来总觉功夫浅,哪里有实地调查中得来的感受那么 弗兰兹·迈克尔说,费教授的“这些关于民国时代有选 鲜活呢?何况,中国绅士的问题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伟大 7 择的描述与来自中国古籍的某些随想结合,并不能代表 变迁,哪能不联系现实呢?桃李无言,下自成暖。请读 对帝国时代绅士的研究”②。这种批评是够尖锐的了。但 者自己读一下费老的这本书吧。 是我似乎能够理解他们批评的原因和方式,可能这是一 种调查中的社会人类学方法和社会学问卷方式的区别。 费老此书分为两大题目,一是知识分子问题和传统中 这种区别可能在于,后者往往事先拟好带有一定项目的 国的绅士,二是乡村、城镇和都市。这是有道理的。如果 问卷,然后由调查员问之。这往往显得有准备,有逻辑, 要真正理解中国绅士的问题,绝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论及 但是往往限于数量的调查,限于表面;而前者似乎没有 中国社会、政治和历史的整个背景,论及社会结构的变 ①(费孝通文集》第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页。 ②张仲礼著:(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晓出版杜 ①中国杜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嫡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 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1991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