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 对中国人的生活现象进行连贯而又有序的解释儿乎是没有 指望的。这就需要将所有在中国的长期居住者获得的资料 进行综合,使其完整起来。当然,这种协调将是几辈子的 工作,其最终作品将充满整个伯德莱恩(Bodleian)图书 馆。为了扩展我们关于这个海洋般广阔的主题的知识,唯 一的实践途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详细考察所有进入到我们 视野中的这种现象。诚然,没有两个人会有同一个视野, 也没有娜个视野会固定于同一个范围之内。 应当说,要观察一个房子里正在发生什么,一个上好 的方法就是揭开其屋顶,不过,其前提是不能干扰房子里 的人。如果我们想理解中国人,我们就必须揭开他们的屋 顶,去了解房子里正在发生什么。当然,这对于外国人来 说,难于上青天。不过,他可以模仿中国人,将一个湿手 指放在纸窗户上,使得纸窗户上留下一个小洞,通过这个 小洞,至少能够观察到某些东西。虽然本书由一些既不同 质又不太连贯而且相当不精致的章节组成,但是,这些章 节都是关于中国人实际生活现象的研究,对这些现象的观 察,即有赖于上述“窥洞”。 来到中国的外国游人经常被无数的城镇和小村庄环绕 着,自然想知道他所经过的地区有关人口的一殷情况。不 过,如果他贸然地询问某人关于某城镇或其所辖区的人 数,那么,他得到的回答无非是“不少”或“谁知道” 差不多任何理智健全的人都能大致说出他所在的县里有多 少个村庄,至于哪个村庄大哪个村庄小,则不一定清楚 了。而且,中国人与其他的东方人一样,绝对不在意什么 统计数字,他们对于平均意义上的东西只有最初始的观
中国乡村生活 念。中国人根本不懂得统计数字所反映出来的涵义。 显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信赖中国官方的报告,不过, 这些报告却是我们进行理性判断时能够依据的唯一基础, 因此,它们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至今我们意识到,要获 取每平方英里上真实的人口资料,一般得从大单位如省, 至少是府,开始着手,其基础和上层结构就像是有待猜测 的宝塔构造。 几年前,我们在一个县里以一个很有限的区域作为测 量单位,对其人口进行了一次比较准确的计算。我们以国 外居住者为中心,取一个半径为二十华里的圆圈,在这个 圆圈内对每个乡村于1878年受到饥荒救济的情况制定 个表,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对家庭的平均数作出一 个近似的推测。其结果是,总共有150个乡村,以每家五 人计算,乡村的平均规模是80个家庭,该区域内总人口 为六万人。由于二十华里等于六英里,因此,每平方英里 的人口就是531人,约等于比利时王国(欧洲人口最密集 的国家)的人口密度,该国于1890年的人口密度为每平 方英里534人。 在这个圆圈之外几英里远的地方有一个称作“十三 村”的地带,之所以有这样的名称,就是因为在其五华里 的距离内正好有十三个乡村!这表明,在特殊的地区内, 上述人口推测的方式是不适宜的。由于黄河的老河床吞噬 了广袤的陆地,该地区内相当大的一部分土地没有乡村而 被废弃了。还有一条从大运河导向大海的水道和一长条大 大低于一般平均地势的洼地,由于这里经常发生洪水泛 滥,洼地上很少有村庄
中国乡村 既然存在这样一些原因,我们当然需要在一个适宜的 地点重新进行测量。我们重新选择的县属于临清(音译, 译者注)府的某个州,位于该州府东面九十华里的地方。 这个区域只有前面那个选点的一半大。我们这次不是去仅 仅测量乡村的平均人口数,而是计算每个乡村目前的实际 家庭数,本地人是知道这个数字的。当地中心地带某乡村 的一个本地人为我们准备了区域内的乡村地图。这个人颇 有见识,他将每种情况下的人口估算都略为降低于一般的 推测值,从而保证了我们的推测不超过实际的范围。他指 出,一个家庭的人数仍然以五个人计算是完全不恰当的。 许多单一的家庭在一起生活,并共同拥有所有的物什,他 们因此而被计为一个联合的家庭,而实际上这个家庭可能 有二十个人。在外国游人看来,这个地区的乡村似乎不仅 规模大,而且密实地串在一起,事实上,统计细目确实显 示了这个情况。在一个半径为十华里(三英里)的圆圈 内,有64个乡村,最小的乡村有30个家庭,最大的乡村 有1000多个家庭,平均每个乡村有188个家庭,家庭的 总数是12040个,以每个家庭五人计算,整个区域内人口 总数是60200人。因此,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2129人。 显然,在直隶(相当于如今河北省,译者注)的南部 和中部、山东的西部和西南部、河南的北部这三地,有着 数以千计平方英里的土地,这儿的乡村和上面那个地带一 样稠密,因此,我们同样只能近似地估测其人口的状况。 不过,就中国北部整个的平原而言,我们可以比较合理地 进行推测:人口稀疏的县,其人口密度大致是每平方英里 三百人;人口稠密的县,其人口密度大致是一千到一千五
中国乡村生活 百人。无论如何,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巨大的人口拥挤 在这些肥沃而有历史意义的平原上,同时,要想得到真实 的“人口普查”资料,确实存在着难以超越的障碍。 8
南方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