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GLOBAL ISSUES 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二、区域协定框架下“竞争中立”原则: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全球化生产网络的扩大,跨国公司不仅要求市场经济在一国之内实现统 和开放,更加要求世界范围内实现市场统一和深层开放,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必然趋势和结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国 家与区域间有关竞争政策的协调以及针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愈加受到关注。 竞争政策成为各国进行经济合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成为世贸组织(wTO) 和区域性安排的重要议题,许多双边、区域、多边的贸易投资合作协定中都包 含竞争政策专门一章。竞争中立原则作为竞争政策框架下的最新发展议题,涵 盖了国有企业、竞争政策、投资保护等多项内容,体现了贸易规则从边界规则 向边界内规则( behind the border barriers)扩展的趋势,成为新一代全球规则体 系中具有代表性的规则之 竞争中立原则涉及到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为一种制度和法律框架的安 排,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制度性生产投入,其规则的变革创新对全球层面、地 区层面以及国内政治结构治理过程的影响;全球层面、地区层面政治结构与过 程对制度性规则的影响。国际规则和竞争中立问题,实质上企业竞争力的国际 政治经济学。为何竞争政策和竞争中立规则会被越来越多的区域一体化协定纳 入谈判议题?推动新规则变化的背后动因是什么?引入竞争中立后,对区域 体化内部企业竞争力和相关产业发展会产生何种影响?带来的核心利益又是什 么?本文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试图解释和分析以上问题。 10张琳、东艳,《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变化:竞争中立原则的应用与实践》,《国际贸易》,2014年第6期。 ::::::::
6 / 23 二、区域协定框架下“竞争中立”原则: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全球化生产网络的扩大,跨国公司不仅要求市场经济在一国之内实现统一 和开放,更加要求世界范围内实现市场统一和深层开放,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必然趋势和结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国 家与区域间有关竞争政策的协调以及针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愈加受到关注。 竞争政策成为各国进行经济合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成为世贸组织(WTO) 和区域性安排的重要议题,许多双边、区域、多边的贸易投资合作协定中都包 含竞争政策专门一章。竞争中立原则作为竞争政策框架下的最新发展议题,涵 盖了国有企业、竞争政策、投资保护等多项内容,体现了贸易规则从边界规则 向边界内规则(behind the border barriers)扩展的趋势,成为新一代全球规则体 系中具有代表性的规则之一。10 竞争中立原则涉及到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为一种制度和法律框架的安 排,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制度性生产投入,其规则的变革创新对全球层面、地 区层面以及国内政治结构治理过程的影响;全球层面、地区层面政治结构与过 程对制度性规则的影响。国际规则和竞争中立问题,实质上企业竞争力的国际 政治经济学。为何竞争政策和竞争中立规则会被越来越多的区域一体化协定纳 入谈判议题?推动新规则变化的背后动因是什么?引入竞争中立后,对区域一 体化内部企业竞争力和相关产业发展会产生何种影响?带来的核心利益又是什 么?本文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试图解释和分析以上问题。 10 张琳、东艳,《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变化:竞争中立原则的应用与实践》,《国际贸易》,2014 年第 6 期
INSIDE GLOBAL ISSUES 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硏究所 (一)霸权稳定论:美国霸权衰落及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干预 霸权稳定论(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是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 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认为把国家和国际开放经济秩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2国际 秩序关系到许多重要国际性经济和资源分配以及国家在这些分配问题上的权力 一国对国际秩序的有效掌控将大大有助于国家的实力和发展;另一方面,一国 国家实力和国内政治制度从国际秩序中的获益性又将在一定时期内决定该大国 的兴衰趋势。自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以来,决定一国军事实力和国 际利益获取能力的因素不再是土地和人口,而是一国的经济力量。1在国际经济 治理领域,美国通过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 经济机构,强化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国际秩序掌控能力有所下降, 削弱了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新兴经济体崛起引发了对美国治理全球能 力的挑战,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挑战以及对美元霸主地位的挑战。危 机重创了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导致其经济增长下滑、失业率增加,经济陷 入阴霾。为此,美国推行了一系列的贸易政策调整:1.“再工业化 (Re- industrialization)”是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推动贸易发展并重 返实业化增强企业竞争力;2.“再全球化”过程中4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美国对华所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数量众多,贸易壁垒多元隐蔽,如部门壁垒、 2霸权稳定论最早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1973年出版《世界大萧条:19291939》书中提出 13宋伟,《国际金融危机与美国的单极地位—一当前美国的国际实力、国内制度和国际战略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第5期 a“再全球化”概念由张宇燕(2012)提出。张宇燕,《再全球化浪潮正在涌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期
7 / 23 (一)霸权稳定论:美国霸权衰落及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干预 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11是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 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认为把国家和国际开放经济秩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2国际 秩序关系到许多重要国际性经济和资源分配以及国家在这些分配问题上的权力, 一国对国际秩序的有效掌控将大大有助于国家的实力和发展;另一方面,一国 国家实力和国内政治制度从国际秩序中的获益性又将在一定时期内决定该大国 的兴衰趋势。自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以来,决定一国军事实力和国 际利益获取能力的因素不再是土地和人口,而是一国的经济力量。13在国际经济 治理领域,美国通过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 经济机构,强化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国际秩序掌控能力有所下降, 削弱了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新兴经济体崛起引发了对美国治理全球能 力的挑战,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挑战以及对美元霸主地位的挑战。危 机重创了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导致其经济增长下滑、失业率增加,经济陷 入 阴 霾 。 为 此 , 美 国 推 行 了 一 系 列 的 贸 易 政 策 调 整 : 1. “ 再 工 业 化 (Re-industrialization)”是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推动贸易发展并重 返实业化增强企业竞争力;2. “再全球化”过程中14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美国对华所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数量众多,贸易壁垒多元隐蔽,如部门壁垒、 11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 1973 年出版《世界大萧条:1929-1939》一书中提出。 12 钟飞腾,《霸权稳定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第 4 期。 13 宋伟,《国际金融危机与美国的单极地位——当前美国的国际实力、国内制度和国际战略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第 5 期。 14 “再全球化”概念由张宇燕(2012)提出。张宇燕,《再全球化浪潮正在涌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 年第 1 期
INSIDE GLOBAL ISSUES 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硏究所 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汇率政策、市场准入、劳工标准 等;3、横跨两洋的高水平区域一体化TPP和TIIP。“竞争中立”原则主要针对 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和主权基金,通过限制国有企业行为, 保持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是美国霸权衰落对国际经济秩序干预的 重要体现。 (二)国际治理与国际规则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竞争政策以及竞争政策相关的问题同全球治理联系起来, 强调其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问题一样是全球治理的 重要范畴。全球经济治理是指国家间的联合依赖一系列国际制度和规则,以调 控、治理世界经济。世界格局的主要体现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国之间在面临 利益和博弈时达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是国际规则和国际 制度。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未来国际规则的发展。世界经济多元化促进 了国际经济体系的调整,通过国际规则而非强制力施加影响,主导国际体系话 语权,是今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各国博弈,讨价还价的焦点就在 于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 根据规则影响力大小和影响范围多少的不同,全球经贸规则的发展会遵循 由少数向多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推进的演变;规则形成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发达国家主导的国内或双边协定规则;第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 织中制定的规则或指导原则,协调国家间的政策,对一国政府的决策形成影响 力;第三,形成部分协定成员国或全球范围内的硬性约束机制,具有“国际法” 2庞中英,《1945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教训》,《国际观察》,2011年第2期 :::::::::::
8 / 23 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汇率政策、市场准入、劳工标准 等;3、横跨两洋的高水平区域一体化 TPP 和 TTIP。“竞争中立”原则主要针对 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和主权基金,通过限制国有企业行为, 保持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是美国霸权衰落对国际经济秩序干预的 重要体现。 (二)国际治理与国际规则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竞争政策以及竞争政策相关的问题同全球治理联系起来, 强调其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问题一样是全球治理的 重要范畴。全球经济治理是指国家间的联合依赖一系列国际制度和规则,以调 控、治理世界经济。15世界格局的主要体现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国之间在面临 利益和博弈时达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是国际规则和国际 制度。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未来国际规则的发展。世界经济多元化促进 了国际经济体系的调整,通过国际规则而非强制力施加影响,主导国际体系话 语权,是今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各国博弈,讨价还价的焦点就在 于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 根据规则影响力大小和影响范围多少的不同,全球经贸规则的发展会遵循 由少数向多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推进的演变;规则形成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发达国家主导的国内或双边协定规则;第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 织中制定的规则或指导原则,协调国家间的政策,对一国政府的决策形成影响 力;第三,形成部分协定成员国或全球范围内的硬性约束机制,具有“国际法” 15 庞中英,《1945 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及其教训》,《国际观察》,2011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