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一2014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授课班级: 园艺2012-1班 任课教师: 孙燕飞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微生物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课 程 名 称: 微生物学 授 课 班 级: 园艺 2012-1 班 任 课 教 师: 孙燕飞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系(部):生物科学系 教研室:微生物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孙燕飞 职称 讲师 所在院系 生命院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总学时 24+8 授课班级 园艺2012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2013年9-10月 基本理论了解并掌握:了解并掌握细菌、放 线菌、真菌、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学习并理解微生物的营养、生理, 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自然界中的微 课程目标 生物、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及微生物物质转化以及微生物的遗传育种和 握微生物常 无菌意识,对培养基的制备和灭 消毒有完整的概念,学会微生物基本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为学生能 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独立开展研究打下基础。 教材及主 教材:《微生物学》(第六版)李阜棣胡正嘉(面向21世纪教材) 主要参考:《微生物学沈萍士编 要参考书 章节名称 1绪论+微生物的应用 2学时 2原核微生物 4学时 3真核微生物 4学时 4病毒 2学时 5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 2学时 6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2学时 7微生物的遗传育种与菌种保藏 2学时 8微生物生活的环境 2学时 9微生物同植物的共生关系 2学时 10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学时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 2学时 实验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观察 2学时 实验三细菌的基本染色技术 2学时 实验四微生物大小测定及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2学时 教研室主任签字:胡文革
教研室主任签字: 胡文革 教师姓名 孙燕飞 职 称 讲师 所在院系 生命院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总学时 24+8 授课班级 园艺 2012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2013 年 9-10 月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使 学生对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并掌握;了解并掌握细菌、放 线菌、真菌、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学习并理解微生物的营养、生理、 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自然界中的微 生物、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及微生物物质转化以及微生物的遗传育种和 菌种保藏知识。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掌握微生物常 规实验的操作技术,实验过程中树立无菌意识,对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消毒有完整的概念,学会微生物基本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为学生能 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独立开展研究打下基础。 教材及主 要参考书 教材:《微生物学》(第六版)李阜棣 胡正嘉(面向 21 世纪教材) 主要参考书:《微生物学》 沈萍主编 章 节 名 称 1 绪论+微生物的应用 2 学时 2 原核微生物 4 学时 3 真核微生物 4 学时 4 病毒 2 学时 5 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 2 学时 6 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2 学时 7 微生物的遗传育种与菌种保藏 2 学时 8 微生物生活的环境 2 学时 9 微生物同植物的共生关系 2 学时 10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学时 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 2 学时 实验二 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观察 2 学时 实验三 细菌的基本染色技术 2 学时 实验四 微生物大小测定及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2 学时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资环、园艺、植保、种子、农学 章节名称 第一章绪论+微生物的应用 课堂教学 通过讲授使学生对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共性、微生物 目的 学发展史有概括的了解:微生物的应用使学生对微生物学产生兴趣。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应用及微生物学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的重要意义 1微生物对士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教学内容及 2微生物与农村有机废物处理 3微生物与城市污水的处理 学时分配 4微生物接种剂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 四微生物的特点 散学重点: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 重点、难点 微生物的共性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以及对策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共性,与动植物的区别 原核和真核的区别 教学对策:展示大量图片,形象生动 教学方法和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手段 教学辅助手段:师生互动 具 幻灯投影仪激光笔等。 思考题: 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有哪些共性, 作业、思考题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有那些应用? 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阅读材料:《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面向21世纪教材 《普通微生物学》徐孝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发现把十一章的内容:微生物学的应用提到绪论讲,可以让同学们了 课后记 解微生物科学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以后 可以把这种讲课方式延续下去! 教研室主任签字:胡文革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资环、园艺 、植保、种子、农学 教研室主任签字: 胡文革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绪论+微生物的应用 课堂教学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对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共性、微生物 学发展史有概括的了解;微生物的应用使学生对微生物学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一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二 微生物的应用及微生物学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的重要意义 1 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2 微生物与农村有机废物处理 3 微生物与城市污水的处理 4 微生物接种剂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三 微生物学的发展 四 微生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的共性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共性,与动植物的区别 原核和真核的区别 教学对策:展示大量图片,形象生动 教学方法和 手段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教学辅助手段:师生互动。 教 具 幻灯投影仪激光笔等。 作业、思考题 思考题: 1 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 2 微生物有哪些共性; 3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有那些应用? 4 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阅读材料:《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 面向 21 世纪教材 《普通微生物学》徐孝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课后记 发现把十一章的内容:微生物学的应用提到绪论讲,可以让同学们了 解微生物科学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以后 可以把这种讲课方式延续下去!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资环、园艺、植保、种子、农学 章节名称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课堂教学 让学生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及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机制。掌握放线菌 的形态特征与特性。 目的 第一节细菌 细菌的形态、大小 放线菌的形态、大小(重点) 教学内容及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结构重点细胞壁) (A)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学时分配 (B)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C)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D)古生题的细胞壁 (E)缺壁细菌 重点、难点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异同点: 教学对策: 以及对策 教学方法和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手段 教学辅助手段:师生互动。 教具 幻灯投影仪激光笔等。 作业:1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异同点: 2菌落、菌苔的概今。菌落与菌荟的风别? 3古细菌与真细菌有哪些主要区别? 作业、思考题 4细菌的经典分类有哪些依据? 阅读材料:《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面向21世纪教材 《普通微生物学》徐孝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沈萍主编(21世纪教材) 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听课认真。有学生反映一堂课内容太多、有点杂 要求讲课时把重点再突出 点, 在课件制作和讲课时把 占空 足出 重点再浓缩。不过,我的感觉一般的重点在课堂上基本都重点突出了 课后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差,对老师依赖大。 教研室主任签字:胡文革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资环、园艺 、植保、种子、农学 教研室主任签字: 胡文革 章节名称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课堂教学 目的 让学生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及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机制。掌握放线菌 的形态特征与特性。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第一节 细菌 一 细菌的形态、大小 二 放线菌的形态、大小 (重点) 二 细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结构重点细胞壁) (A)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B)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C)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D)古生菌的细胞壁 (E)缺壁细菌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细菌的细胞壁结构、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 教学难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异同点; 教学对策: 教学方法和 手段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教学辅助手段:师生互动。 教 具 幻灯投影仪激光笔等。 作业、思考题 作业:1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异同点; 2 菌落、菌苔的概念。菌落与菌苔的区别? 3 古细菌与真细菌有哪些主要区别? 4 细菌的经典分类有哪些依据? 阅读材料:《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 面向 21 世纪教材 《普通微生物学》徐孝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沈萍主编(21 世纪教材) 课后记 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听课认真。有学生反映一堂课内容太多、有点杂。 要求讲课时把重点再突出一点,在课件制作和讲课时把重点多突出, 重点再浓缩。不过,我的感觉一般的重点在课堂上基本都重点突出了。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差,对老师依赖大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资环、园艺、植保、种子、农学 章节名称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课堂教学 让学生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及繁殖方式、群体形态。认识 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掌握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与特性。 目的 细菌的特殊结构(芽 荚膜、鞭毛、伞毛) 芽孢、荚膜、菌胶 的概念。鞭毛和伞毛的区别。芽孢、荚膜的结构 教学内容及 作用特点。鞭毛的结构。鞭毛、伞毛的作用 三细菌的个体繁殖:主要裂殖。裂殖的具体方式。 学时分配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菌落、菌苔、菌膜、菌环、半固体穿刺) 五古细销与直细的主要风别 六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扩展) 教学重点:细菌的裂殖:芽孢、荚膜的结构、作用特点:细菌菌落、 重点、难点 菌苔的概念与区别: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芽孢的结构、特性及应用:荚膜和菌胶团的特点及应用: 以及对策 菌落与菌苔的区别: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放线菌 和细菌、酵母菌的菌落区别 教学对策: 教学方法和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手段 教学辅助手段:师生互动。 教具 幻灯投影仪激光笔 作业:1菌落、菌苔的概念。菌落与菌苔的区别? 2古细菌与真细菌有哪些主要区别? 3细菌的经典分类有哪些依据? 4细菌以哪种方式繁殖?如何进行? 作业、思考题 5芽孢、荚膜、菌胶团的概念。芽孢、荚膜的特性分别有哪些? 阅读材料:《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面向21世纪教材 《普通微生物学》徐孝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沈萍主编(21世纪教材) 课后记 教研室主任签字:胡文革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专业:资环、园艺 、植保、种子、农学 教研室主任签字: 胡文革 章节名称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课堂教学 目的 让学生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及繁殖方式、群体形态。认识 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掌握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与特性。 教学内容及 学时分配 细菌的特殊结构(芽孢、荚膜、鞭毛、伞毛) 芽孢、荚膜、菌胶团的概念。鞭毛和伞毛的区别。芽孢、荚膜的结构 作用特点。鞭毛的结构。鞭毛、伞毛的作用 三 细菌的个体繁殖:主要裂殖。裂殖的具体方式。 四 细菌的群体形态(菌落、菌苔、菌膜、菌环、半固体穿刺) 五 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 六 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扩展)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教学重点:细菌的裂殖;芽孢、荚膜的结构、作用特点;细菌菌落、 菌苔的概念与区别;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芽孢的结构、特性及应用;荚膜和菌胶团的特点及应用; 菌落与菌苔的区别;古细菌与真细菌的主要区别;放线菌 和细菌、酵母菌的菌落区别 教学对策: 教学方法和 手段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教学辅助手段:师生互动。 教 具 幻灯投影仪激光笔 作业、思考题 作业:1 菌落、菌苔的概念。菌落与菌苔的区别? 2 古细菌与真细菌有哪些主要区别? 3 细菌的经典分类有哪些依据? 4 细菌以哪种方式繁殖?如何进行? 5 芽孢、荚膜、菌胶团的概念。芽孢、荚膜的特性分别有哪些? 阅读材料:《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 面向 21 世纪教材 《普通微生物学》徐孝华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沈萍主编(21 世纪教材)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