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71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 证。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经 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 緣化。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 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也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人 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 表现就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 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 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以前 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现在从文 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 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民 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 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社会主义 社会绝不是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清一色的社会,而应是文化领域多元和谐的社会。一方面,社 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尊严;另一方面,社会又能 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给各族人民的特色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的
甘肃省兰州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 Ι 卷 阅读题(71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 证。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经 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 缘化。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 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也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人 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 表现就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 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 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以前 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现在从文 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 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民 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 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社会主义 社会绝不是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清一色的社会,而应是文化领域多元和谐的社会。一方面,社 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尊严;另一方面,社会又能 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给各族人民的特色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的
宽松环境,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尊重差异”,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或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而 固化、甚至扩大差异:“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 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同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 (摘编自商文莉《文化相对观下的文化多样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促使我们积极支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C.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民族文化,并加以区别对待。 D.要实现民族的平等,就必须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和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B.文章用引证法论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及其价值,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C.文章将文化相对论与进化论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步。 D.文章论证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醒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威胁,只有倡导文化多样性才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 B.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各种文化应享有平等权利,因为它们各有特色和存在价值 C.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文化整合效应对传统文化的杀伤力,是倡导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背景 D.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族人民的文化都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获得自由同等的发展 【答案】1.B2.C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査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因 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错误,根据文章第2段“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 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一句,可知是 拿生物多样性来类比,两者间没有直接联系,属强加因果。故选B。 【2题详解】
宽松环境,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尊重差异”,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或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而 固化、甚至扩大差异;“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 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同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 (摘编自商文莉《文化相对观下的文化多样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促使我们积极支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B.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C.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民族文化,并加以区别对待。 D. 要实现民族的平等,就必须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和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倡导文化多样性 的 必要性。 B. 文章用引证法论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及其价值,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C. 文章将文化相对论与进化论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步。 D. 文章论证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醒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威胁,只有倡导文化多样性才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 B. 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各种文化应享有平等权利,因为它们各有特色和存在价值 C.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文化整合效应对传统文化 的 杀伤力,是倡导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背景。 D. 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族人民的文化都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获得自由同等的发展。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B 项,“因 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错误,根据文章第 2 段“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 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一句,可知是 拿生物多样性来类比,两者间没有直接联系,属强加因果。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 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 步”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3段、文化相对论和进化论只是观察角度不同,文中并无哪个更 为进步之意。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A“只 有倡导文化多样性才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说法绝对。文章第1段只是说“以某些大 国……文化多样性的倡导”,并未说“倡导文化多样性”一定“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 B项,“各种文化应享有平等权利”说法错误。文章第3段原文强调了一个前提“只要它们 是守法的、文明的”:D“同等的发展”说法错误。由文章第4段“社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又能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可知,社会主 义社会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其主导性文化和先进性文化之分。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爱国至情与民族大义 汤序波 汤炳正曾说,自己不仅“在小学方面受太炎先生的教益,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和民族感情给我以巨大的影响”。1937年7月,他从苏州返荣成探亲,不虞被困故乡达六 年之久。一次,前线葬埋抗日阵亡将士于文登县的柘阳山,他送挽联:“今朝雄志吞桑岛 终古英魂壮柘阳。”把宣传抗战救国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汤炳正的屈原及楚辞研究,始于抗战后期。此时由于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他在思想情 感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这里面当然也有乃师太炎先生的“爱国至情与民族大 义”的潜在作用。但汤炳正并没有想到,他当时开始的这项研究工作,日后竟会使自己成为 这门学科的领衔人物。 1985年6月,“中国屈原学会”在楚故都江陵成立,汤炳正当选为第一届会长。关于 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就,李诚概括为:“如理史迁《屈原列传》之惑、破屈子生辰之谜、辟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 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 项,“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 步”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 3 段、文化相对论和进化论只是观察角度不同,文中并无哪个更 为进步之意。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A 项,A“只 有倡导文化多样性才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说法绝对。文章第 1 段只是说“以某些大 国……文化多样性的倡导”,并未说“倡导文化多样性”一定“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 B 项,“各种文化应享有平等权利”说法错误。文章第 3 段原文强调了一个前提“只要它们 是守法的、文明的”;D“同等的发展”说法错误。由文章第 4 段“社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又能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可知,社会主 义社会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其主导性文化和先进性文化之分。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爱国至情与民族大义 汤序波 汤炳正曾说,自己不仅“在小学方面受太炎先生的教益,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和民族感情给我以巨大的影响”。1937 年 7 月,他从苏州返荣成探亲,不虞被困故乡达六 年之久。一次,前线葬埋抗日阵亡将士于文登县的柘阳山,他送挽联:“今朝雄志吞桑岛, 终古英魂壮柘阳。”把宣传抗战救国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汤炳正的屈原及楚辞研究,始于抗战后期。此时由于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他在思想情 感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这里面当然也有乃师太炎先生的“爱国至情与民族大 义”的潜在作用。但汤炳正并没有想到,他当时开始的这项研究工作,日后竟会使自己成为 这门学科的领衔人物。 1985 年 6 月,“中国屈原学会”在楚故都江陵成立,汤炳正当选为第一届会长。关于 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就,李诚概括为:“如理史迁《屈原列传》之惑、破屈子生辰之谜、辟
‘《离骚》乃刘安所作’之妄,论《楚辞》一书非成于一人之手,倡‘神话演化常以语言因 素为其媒介’之论,在国内外学术界皆有深远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个别著名学者提出“屈原否定论”。先生知道后,一方面鼓励 黄中模将日本学者原著译出,并撰文讨论,一方面着手筹办“屈原问题学术讨论会”,以推 动屈原研究的健康发展。 汤炳正奔走呼吁,克服重重困难,于1984年5月在四川师范学院召开屈原问题讨论会。 他向与会者拟出:“(一)对日本人的意见,应当纳入中日文化交流的范畴之内,而决不是声 讨或挞伐。(二)措词命意,都应当以学术探讨的姿态出现,摆事实,讲道理,而决不是什么 批判。”“对当时国内外所吹起的那股意图把屈原从中国历史上抹掉的不正之风,进行实事 求是的探讨与评议。”通过辩论,维护了屈原的存在与其著作权及他作为“世界文化名人” 的地位。 由于汤炳正及有关学者的努力,这次讨论会收到了预期效果。有学者说:“这次大会的 论文质量、讨论情况、社会影响都远远超过其他全国性屈原讨论会。”《光明日报》等三十 家报刊“发表了近五十篇文章,讨论与报道了屈原问题论争,遂成为近几年来中国学术界注 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汤炳正也因此贏得日本汉学界同人的尊重。在这件事上,他体现出章 门那种“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的气概。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学术追求 (节选自2017年9月25日《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汤炳正生前不喜参加社会活动,专意于学术研究,知名度逊于他的几位师兄,实则在学术 研究上有不少开拓性贡献,也是“章太炎晚年在传人黄侃先逝后最属意的弟子”。 (戴明贤语) ②正如太炎晩年一样,汤炳正晩年在学术研究之余,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不遗余力的奖掖后 学上。他生命的最后近二十年,留下了大量为年轻学者的著作撰写的序言以及同他们的通信 论学 (李浴洋《汤炳正:“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章太炎先生的门生,汤炳正不仅在学术上受恩师教益,更在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上 深受其影响。 B.汤炳正自抗战后期开始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危机使汤炳正在思想情感 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
‘《离骚》乃刘安所作’之妄,论《楚辞》一书非成于一人之手,倡‘神话演化常以语言因 素为其媒介’之论,在国内外学术界皆有深远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个别著名学者提出“屈原否定论”。先生知道后,一方面鼓励 黄中模将日本学者原著译出,并撰文讨论,一方面着手筹办“屈原问题学术讨论会”,以推 动屈原研究的健康发展。 汤炳正奔走呼吁,克服重重困难,于 1984 年 5 月在四川师范学院召开屈原问题讨论会。 他向与会者拟出:“(一)对日本人的意见,应当纳入中日文化交流的范畴之内,而决不是声 讨或挞伐。(二)措词命意,都应当以学术探讨的姿态出现,摆事实,讲道理,而决不是什么 批判。”“对当时国内外所吹起的那股意图把屈原从中国历史上抹掉的不正之风,进行实事 求是的探讨与评议。”通过辩论,维护了屈原的存在与其著作权及他作为“世界文化名人” 的地位。 由于汤炳正及有关学者的努力,这次讨论会收到了预期效果。有学者说:“这次大会的 论文质量、讨论情况、社会影响都远远超过其他全国性屈原讨论会。”《光明日报》等三十 家报刊“发表了近五十篇文章,讨论与报道了屈原问题论争,遂成为近几年来中国学术界注 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汤炳正也因此赢得日本汉学界同人的尊重。在这件事上,他体现出章 门那种“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的气概。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学术追求。 (节选自 2017 年 9 月 25 日《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汤炳正生前不喜参加社会活动,专意于学术研究,知名度逊于他的几位师兄,实则在学术 研究上有不少开拓性贡献,也是“章太炎晚年在传人黄侃先逝后最属意的弟子”。 (戴明贤语) ②正如太炎晚年一样,汤炳正晚年在学术研究之余,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不遗余力的奖掖后 学上。他生命的最后近二十年,留下了大量为年轻学者的著作撰写的序言以及同他们的通信 论学。 (李浴洋《汤炳正:“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章太炎先生的门生,汤炳正不仅在学术上受恩师教益,更在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上 深受其影响。 B. 汤炳正自抗战后期开始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危机使汤炳正在思想情感 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
C.正是因为汤炳正的筹办和积极奔走,屈原问题讨论会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召开,在汤炳正 及有关学者的努力下,大会收到了预期效果 D.汤炳正在屈原问题讨论会上向与会者提出的两点建议,体现了他尊重知识、包容并蓄、 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汤炳正听闻日本有学者提出“屈原否定论”,并没有声讨或挞伐,而是鼓励多翻译一些 日本著作,为中国作借鉴。 B.汤炳正是章太炎晚年继黄侃后最属意的弟子,因为不喜参加社会活动,专意于学术研究, 在学术上颇有建树。40年的研究,使他成为了屈原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 C.汤炳正把章门的“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作为毕生的学术追求,也像章太炎 先生一样积极奖掖后进 D.材料以表现汤炳正的学术精神为目的,讲述了他从事屈原及楚辞研究的时间和原因,以 及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 6.汤炳正的“爱国至情与民族大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答案】4. 6.①具有民族责任感。1937年向抗日阵亡将士赠送挽联,把宣传抗战救国看作自己的责任 ②有一颗爱国之心。抗战后期,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他在思想情感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 共鸣,开始了对屈原和楚辞的研究 ③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荣誉。筹办召开“屈原问题学术讨论会”,通过辩论,有力地驳 斥了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维护了屈原的存在与其著作权及“世界文化名人”的地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 B项,“汤炳正自抗战后期开始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危机使汤炳正在思想 情感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错误,选项对汤炳正研究屈原及楚辞原因的分析去 全面,从文中来看,汤炳正开始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原因还有其师章太炎先生的潜在作用。故
C. 正是因为汤炳正的筹办和积极奔走,屈原问题讨论会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召开,在汤炳正 及有关学者的努力下,大会收到了预期效果。 D. 汤炳正在屈原问题讨论会上向与会者提出的两点建议,体现了他尊重知识、包容并蓄、 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汤炳正听闻日本有学者提出“屈原否定论”,并没有声讨或挞伐,而是鼓励多翻译一些 日本著作,为中国作借鉴。 B. 汤炳正是章太炎晚年继黄侃后最属意的弟子,因为不喜参加社会活动,专意于学术研究, 在学术上颇有建树。40 年的研究,使他成为了屈原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 C. 汤炳正把章门的“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作为毕生的学术追求,也像章太炎 先生一样积极奖掖后进。 D. 材料以表现汤炳正的学术精神为目的,讲述了他从事屈原及楚辞研究的时间和原因,以 及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 6. 汤炳正的“爱国至情与民族大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答案】4. B 5. C 6. ①具有民族责任感。1937 年向抗日阵亡将士赠送挽联,把宣传抗战救国看作自己 的 责任; ②有一颗爱国之心。抗战后期,中华民族的危机,促使他在思想情感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 共鸣,开始了对屈原和楚辞的研究; ③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荣誉。筹办召开“屈原问题学术讨论会”,通过辩论,有力地驳 斥了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维护了屈原的存在与其著作权及“世界文化名人”的地 位。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 B 项,“汤炳正自抗战后期开始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危机使汤炳正在思想 情感上与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错误,选项对汤炳正研究屈原及楚辞原因的分析去 全面,从文中来看,汤炳正开始研究屈原及楚辞的原因还有其师章太炎先生的潜在作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