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4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三、四题为 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 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 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 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 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 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 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 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 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 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 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 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 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 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 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 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 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 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 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 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 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 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 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 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 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 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甘肃省兰州市 2014 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三、四题为 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 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 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 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 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 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 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 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 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 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 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 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 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 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 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 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 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 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 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 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 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 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 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 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 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 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 帝王执政得 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 实践,而汉 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 C.封禅泰山,与泰山的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 强大的思想 文化传统。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都为东方文 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支持封禅泰山理论,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但要封禅 只能到泰山 的传统,让不可一世的帝王只能低头妥协。 B.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 先受到封建 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C.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 代帝王登基 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 儒家因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而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则 因秦皇汉武 对封禅理论的实践才真正确立了下来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 可操作的礼 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B.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 从而确立 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 思想已转化 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具体表现。 D.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一座山来代表,那么构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就 是那个代言 人,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那个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平齐 之役,颇有力焉,授仪同三司。以平尉迟迴,赐爵平寇县公。及高智慧等作乱江 南,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还授鄘州刺史。十七年,辽东之役,为马军总管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 帝王执政得 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 实践,而汉 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 C.封禅泰山,与泰山的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 强大的思想 文化传统。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都为东方文 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支持封禅泰山理论,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但要封禅 只能到泰山 的传统,让不可一世的帝王只能低头妥协。 B.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 先受到封建 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C.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 代帝王登基 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 D.儒家因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而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则 因秦皇汉武 对封禅理论的实践才真正确立了下来。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 可操作的礼 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B.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 从而确立 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 思想已转化 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具体表现。 D.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一座山来代表,那么构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就 是那个代言 人,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那个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平齐 之役,颇有力焉,授仪同三司。以平尉迟迥,赐爵平寇县公。及高智慧等作乱江 南,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还授鄜州刺史。十七年,辽东之役,为马军总管
及还,配事汉王。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寻 从史万岁击突厥于大斤山,大破之。后与上明公扬纪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至恒安, 遇突厥来寇。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所败,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 甚众,赐物三千段,授韩州刺史。以事王故,不之官 仁寿中,检验代州总管。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谅遣刘嵩袭景,战于城 东。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谅复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攻之。景战士 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固,为贼冲击,崩毁相继。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 屡挫贼锋。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并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 工拒守之术。月余,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援,合击大破之。 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五年,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 于帝,帝曰:“公,主人也。”赐坐齐王暕之上。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 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 名,其见重如此。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万余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破之,斩仲绪。 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武贲郎将罗艺与景有隙,遂诬 景将反。帝遣其子慰谕之曰:“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后为髙 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 无离叛。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及帝崩于江 都,辽西太守邓暠率兵救之,遂归柳城。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 靺轲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 (选自《隋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恒安,遇突厥来 寇:进犯 B.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工拒守之术 工:从事 C.景遂召募,以备不 虞叛 虞:预料 D.景抚循之,一无离 循:安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景“骁勇”的一组是(3分)( ①以平尉迟迥,赐爵平寇县公 ②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甚众 ③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 ④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 ⑤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 ⑥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 A.③④⑥ B.②③⑤ 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景屡立战功,曾率部下救援代州总管韩洪,杀死了很多贼人,被仼命 为韩州剌史,但 最终没有上任。 B.李景在与汉王杨谅部下乔钟葵作战时,虽然以寡敌众,但因上下同心, 最终与援军两军 合击,大败敌军
及还,配事汉王。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寻 从史万岁击突厥于大斤山,大破之。后与上明公扬纪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至恒安, 遇突厥来寇。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所败,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 甚众,赐物三千段,授韩州刺史。以事王故,不之官。 仁寿中,检验代州总管。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谅遣刘嵩袭景,战于城 东。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谅复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攻之。景战士 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固,为贼冲击,崩毁相继。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 屡挫贼锋。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并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 工拒守之术。月余,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援,合击大破之。 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五年,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 于帝,帝曰:“公,主人也。”赐坐齐王暕之上。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 焉,而景独无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 名,其见重如此。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万余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破之,斩仲绪。 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武贲郎将罗艺与景有隙,遂诬 景将反。帝遣其子慰谕之曰:“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后为高 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 一无离叛。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及帝崩于江 都,辽西太守邓暠率兵救之,遂归柳城。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契丹、 靺轲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 (选自《隋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至恒安,遇突厥来 寇 寇:进犯 B.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工拒守之术 工:从事 C.景遂召募,以备不 虞 虞:预料 D.景抚循之,一无离 叛 循:安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景“骁勇”的一组是(3 分)( ) ①以平尉迟迥,赐爵平寇县公 ②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力战三日,杀虏甚众 ③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 ④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 ⑤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 ⑥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 A.③④⑥ B.②③⑤ C. ①②③ D.②③④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李景屡立战功,曾率部下救援代州总管韩洪,杀死了很多贼人,被任命 为韩州刺史,但 最终没有上任。 B.李景在与汉王杨谅部下乔钟葵作战时,虽然以寡敌众,但因上下同心, 最终与援军两军 合击,大败敌军
C.李景容貌奇异不凡,骁勇善战,他虽然没有什么才智谋略,但是却凭借 忠诚正直为当时 的人所赞许 D.武贲郎将罗艺因为和李景有矛盾,于是诬陷李景将要谋反,但皇上向来 信任李景,并没 有因此而怀疑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5分) (2)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见重如 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8.“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恨”传达 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己 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 盘 (李白《蜀道难》) (3) 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 散关。(陆游《书愤》)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 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C.李景容貌奇异不凡,骁勇善战,他虽然没有什么才智谋略,但是却凭借 忠诚正直为当时 的人所赞许。 D.武贲郎将罗艺因为和李景有矛盾,于是诬陷李景将要谋反,但皇上向来 信任李景,并没 有因此而怀疑他。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5 分) (2)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见重如 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摊破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8.“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恨”传达 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 分) 答: 。 9.“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己 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 盘, 。 (李白《蜀道难》) (3) ,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 散关。(陆游《书愤》)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 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99块金币 刘志刚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 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 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 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 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99块 金币。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 了,我有了99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数。”皮克怕这 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一番 功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100 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 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半响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 到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还差91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 连几天,皮克都是这样度过的。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 再也没有快乐过。 讨钱越来越难了。难的原因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 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 “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 “你原先可不这样。”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 皮克就几天也没有起来。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100块金币。 “皮克,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金币?你为什么不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到 破庙里对生命垂危的皮克这样说。 什么?”皮克惊问。 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 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后来, 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99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 就把钱丢到了你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 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分,就差16分。” 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 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了100块金币。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 “什么?你又给了他一块金币?” “是的!
99 块金币 刘志刚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 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 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 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 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 99 块 金币。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 了,我有了 99 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 块,哈!我得再数数。”皮克怕这 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 99 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一番 功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 100 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 100 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 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半响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 到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还差 91 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 一连几天,皮克都是这样度过的。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 再也没有快乐过。 讨钱越来越难了。难的原因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 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 “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 “你原先可不这样。” “……”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 皮克就几天也没有起来。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 16 分就 100 块金币。 “皮克,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金币?你为什么不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到 破庙里对生命垂危的皮克这样说。 “什么?”皮克惊问。 “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 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后来, 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 99 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 就把钱丢到了你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 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我想拥有 100 块金币。还差 16 分,就差 16 分。” 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 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了 100 块金币。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 “什么?你又给了他一块金币?”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