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 试卷 语 文 命题:金玉成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荏苒(ren)篆书( zhuan)冠心病(guon)与闻其事(yu) B飙涨(bio)犟嘴(jing)电饭煲(bo)呕心沥血(∂u) C舢板(shan)狷介(jun)干瞪眼(deng)自出机杼(zh) D谪居(zhe)姣美(jio)百褶裙(qin)呼天抢地( qia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汶川大地震让灾区人民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但我们坚信有党的领导,有“任 何困难都压不倒的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重建家园 B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展示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族、民俗、 民间文化的精髓。世界各国的朋友看后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 C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一项利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如果在实践中走了样,让本来惠及广大中 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成为新的奢侈品,那又会让百姓望而却步 D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理念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与回归,是人生经过大起大落之后的 盖棺定论,而不是轰轰烈烈的成就和业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央行负责人近日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 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B苏丹政府断然否认了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以战争罪向苏丹总统巴希尔提出正式 指控。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C.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 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 D.日本芥川奖评审委员会将第139届芥川奖授予小说《浸着时光的早晨》的作者一一中国旅 日作家杨逸。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殊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在生活节奏 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因而 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 某些体验, 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①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感觉而消费 ②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感觉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需要而消费 ③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 ④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 ⑤通过人们的消费行为来控制人们的感情过程
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 试卷 语 文 命题: 金玉成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荏.苒(rěn)篆.书(zhuàn)冠.心病(guàn)与.闻其事(yù) B.飙.涨(biāo)犟.嘴(jiàng)电饭煲.(bāo)呕.心沥血(ǒu) C.舢.板(shān)狷.介(juān)干瞪.眼(dèng)自出机杼.(zhù) D.谪.居(zhé)姣.美(jiāo)百褶裙.(qín)呼天抢.地(qiǎ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汶川大地震让灾区人民毁家纾难 ....,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但我们坚信有党的领导,有“任 何困难都压不倒的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重建家园。 B.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展示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族、民俗、 民间文化的精髓。世界各国的朋友看后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 ....。 C.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一项利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如果在实践中走了样,让本来惠及广大中 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成为新的奢侈品,那又会让百姓望而却步 ....。 D.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理念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与回归,是人生经过大起大落之后的 盖棺定论 ....,而不是轰轰烈烈的成就和业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央行负责人近日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 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B.苏丹政府断然否认了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以战争罪向苏丹总统巴希尔提出正式 指控。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C.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 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 D.日本芥川奖评审委员会将第 139 届芥川奖授予小说《浸着时光的早晨》的作者——中国旅 日作家杨逸。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殊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 。在生活节奏 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因而, 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 某些体验, ,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①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感觉而消费 ②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感觉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需要而消费 ③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 ④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 ⑤通过人们的消费行为来控制人们的感情过程
⑥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蚂蚁是一种群居昆虫,它们怎样进行群体协调呢?这个过程主要依靠个体之间的互动进 行的。两只蚂蚁之间互动可能非常简单,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但是, 由于蚂蚁的个体数量太多,整个群体的效率就非常高,能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比如寻找食物 最短路径问题。当一个食物太大,或者太多,一只蚂蚁不能一次全部拖回来,它就要回去搬 救兵,通向这个大块食物可能会有很多条路,这些蚂蚁很快就能找到最短的那一条,这就是 群集智能的功用。 人们发现,蚂蚁是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蚂 蚁会释放一种名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这种信息素会吸引其他蚂蚁,如果两只蚂蚁同时从蚁 巢出发,但是走了不同的路径到达了食物源,它们都用信息素留下痕迹,那只走最短路径的 蚂蚁就先回到蚁巢,这样,这只蚂蚁在走过的路上来回都留下了信息素,所以,它留下的信 号就要比另一只蚂蚁的信号强两倍,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浓度比较高的路径上来 科学家用严密的数学工具来研究这些昆虫的行为,并把新开发的技术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发现,这种群集智能具有一些非常符合人们需要的特性,比如,在整个系统的运作中, 个体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而整个群体的适应性很好,不怕外界的 随时变化,即使变化,对整个群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群集智能具有这么富有特色的优点呢?我们来看它是怎么解决一个远程通信的 问题的。我们知道,原来的远程通信,包括长途电话,如一个从北京到库尔勒的长途电话可 能要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才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但这样的系统需要一种 路径选择机制,只有选择一个好的线路才能避开线路拥挤的地方,这样拖延才会尽可能减少, 科研人员会根据蚂蚁的智慧得到启发,他们开发了一种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 的问题。在这个软件中,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这些信息码就会在网络上留 下“痕迹”,然后,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这些“痕迹”接通网络。科研人员还在软件上进 步设置了这样的功能,用于“指路”的信息码还会不断“蒸发”,这样一来,通信流量的变 化就能及时得到调整,如果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的话,它的蒸发机能就会发挥作用,它 就能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从而使得拥挤的线路很好地得到疏通。进一步,科研 人员在运用这种技术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 网络中更好的线路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因特网的流量完全无法预测,尽管如此,用这 种方法模拟的结果表明,这种由蚂蚁启迪而来的技术都要优于现在使用的技术 5.下列对蚂蚁的“群集智能”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个体活动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不怕外界条件的变化 B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解决寻找食物的最佳路径问题的能力 C.一只蚂蚁在路径中释放信息素的信号强,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路径上来。 D蚂蚁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能力 6下列对软“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的问题”件这一功能,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信息码的“痕迹”接通网络。 B线路上的信息码不断“蒸发”,通信流量出现变化,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 C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 D远程通信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理长途通信的技术不断完善,也会在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⑥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蚂蚁是一种群居昆虫,它们怎样进行群体协调呢?这个过程主要依靠个体之间的互动进 行的。两只蚂蚁之间互动可能非常简单,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但是, 由于蚂蚁的个体数量太多,整个群体的效率就非常高,能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比如寻找食物 最短路径问题。当一个食物太大,或者太多,一只蚂蚁不能一次全部拖回来,它就要回去搬 救兵,通向这个大块食物可能会有很多条路,这些蚂蚁很快就能找到最短的那一条,这就是 群集智能的功用。 人们发现,蚂蚁是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蚂 蚁会释放一种名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这种信息素会吸引其他蚂蚁,如果两只蚂蚁同时从蚁 巢出发,但是走了不同的路径到达了食物源,它们都用信息素留下痕迹,那只走最短路径的 蚂蚁就先回到蚁巢,这样,这只蚂蚁在走过的路上来回都留下了信息素,所以,它留下的信 号就要比另一只蚂蚁的信号强两倍,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浓度比较高的路径上来。 科学家用严密的数学工具来研究这些昆虫的行为,并把新开发的技术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发现,这种群集智能具有一些非常符合人们需要的特性,比如,在整个系统的运作中, 个体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而整个群体的适应性很好,不怕外界的 随时变化,即使变化,对整个群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群集智能具有这么富有特色的优点呢?我们来看它是怎么解决一个远程通信的 问题的。我们知道,原来的远程通信,包括长途电话,如一个从北京到库尔勒的长途电话可 能要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才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但这样的系统需要一种 路径选择机制,只有选择一个好的线路才能避开线路拥挤的地方,这样拖延才会尽可能减少。 科研人员会根据蚂蚁的智慧得到启发,他们开发了一种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 的问题。在这个软件中,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这些信息码就会在网络上留 下“痕迹”,然后,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这些“痕迹”接通网络。科研人员还在软件上进一 步设置了这样的功能,用于“指路”的信息码还会不断“蒸发”,这样一来,通信流量的变 化就能及时得到调整,如果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的话,它的蒸发机能就会发挥作用,它 就能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从而使得拥挤的线路很好地得到疏通。进一步,科研 人员在运用这种技术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 网络中更好的线路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因特网的流量完全无法预测,尽管如此,用这 种方法模拟的结果表明,这种由蚂蚁启迪而来的技术都要优于现在使用的技术。 5.下列对蚂蚁的“群集智能”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个体活动不需要受到中央的控制,也不受到局部的监管,不怕外界条件的变化。 B.一只蚂蚁只是跟踪另一只蚂蚁留下的痕迹,解决寻找食物的最佳路径问题的能力。 C.一只蚂蚁在路径中释放信息素的信号强,其他蚂蚁就会被吸引到这条路径上来。 D.蚂蚁依靠设置并跟踪化学物质的痕迹,来发现通往食物的最短路径的能力。 6.下列对软“可以有效地解决电话线路转接的问题”件这一功能,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软件可以在网络上漫游并留下信息码,电话信号就可以沿着信息码的 “痕迹”接通网络。 B.线路上的信息码不断“蒸发”,通信流量出现变化,原来畅通的线路变得拥挤。 C.运用数据流量最大化和延迟最小化来自动寻找其他网络中更好的线路。 D.远程通信经过很多个中转站最终把电话接到拨号者想要接通的地方。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理长途通信的技术不断完善,也会在处理因特网数据上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B蚂蚁的群体协调主要依靠个体的互动进行,因而不可能出现蚁群大规模的统一行动。 C蚂蚁个体数量太多,群体的效率高,解决寻找食物最短路径的问题不过是它们能解决复杂 问题中的一例 D蚂蚁身上凝聚了大自然的智慧,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 并运用于人们的生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杨屋)心不能平,欲去之 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 云暴薨。 已卯,颢集将吏于府庭,夹道及庭中堂上各列白刃,令诸将悉去卫从然后入。颢厉声问 曰:“嗣王已薨,军府谁当主之?”三问,莫应,颢气色益怒。幕僚严可求前密启曰:“军府 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则恐太速。”颢曰:“何谓速也?”可求曰:“刘威、 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 不从!”颢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书一纸置袖中,麾同列诣使宅贺,众莫测其所为 既至,可求跪读之,乃太夫人史氏教也。颢气色皆沮,以其义正,不敢夺。既罢,副都统 朱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 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颢以徐温为浙西观察使,镇润州。严可求说温曰:“公舍牙兵而出外藩,颢必以弑君之 罪归公。”温惊曰:“然则奈何?”可求曰:“颢刚愎而暗于事,公能见听,请为公图之。”可 求往见颢曰:“公出徐公于外,人皆言公欲夺其兵权而杀之,多言亦可畏也。”颢曰:“右牙 欲之,非吾意也。业已行矣,奈何?”可求曰:“止之易耳。”明日,可求邀颢及承嗣俱诣温, 可求瞋目责温曰:“古人不记一饭之恩,况公杨氏宿将!今幼嗣初立,多事之时,乃求自安 于外,可乎?”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颢知可求阴附温,夜,遺 盗剌之,可求知不免,请为书辞府主(杨隆演)。盜执刀临之,可求操笔无惧色。盗能辩字, 见其辞旨忠壮,曰:“公长者,吾不忍杀。”掠其财以复命,曰:“捕之不获。”颢怒曰:“彐 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温与可求谋诛颢,可求曰:“非钟章不可。”泰章者,合肥人,时为左监门卫将军,温使 亲将翟虔告之。泰章闻之喜,密结壮士三十人,夜,刺血相饮为誓:丁亥旦,直入斩颢于牙 堂,并其亲近。至是,隆演以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咸取决焉。以严可求为扬州司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教:教谕,指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其地以臣于梁 臣:投降称臣 B军府至大,四境多虞 虞:欺诈 C麾同列诣使宅贺 诣:到 D颢知可求阴附温 阴:暗中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严可求“智意”和“勇敢”的一组是 A.公面折之如无人 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 B不若立幼主辅之 既至,可求跪读之
B.蚂蚁的群体协调主要依靠个体的互动进行,因而不可能出现蚁群大规模的统一行动。 C.蚂蚁个体数量太多,群体的效率高,解决寻找食物最短路径的问题不过是它们能解决复杂 问题中的一例。 D.蚂蚁身上凝聚了大自然的智慧,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 并运用于人们的生活。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杨屋)心不能平,欲去之 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 云暴薨。 已卯,颢集将吏于府庭,夹道及庭中堂上各列白刃,令诸将悉去卫从然后入。颢厉声问 曰:“嗣王已薨,军府谁当主之?”三问,莫应,颢气色益怒。幕僚严可求前密启曰:“军府 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则恐太速。”颢曰:“何谓速也?”可求曰:“刘威、 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 不从!”颢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书一纸置袖中,麾同列诣.使宅贺,众莫测其所为。 既至,可求跪读之,乃太夫人史氏教[注]也。颢气色皆沮,以其义正,不敢夺。既罢,副都统 朱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 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颢以徐温为浙西观察使,镇润州。严可求说温曰:“公舍牙兵而出外藩,颢必以弑君之 罪归公。”温惊曰:“然则奈何?”可求曰:“颢刚愎而暗于事,公能见听,请为公图之。”可 求往见颢曰:“公出徐公于外,人皆言公欲夺其兵权而杀之,多言亦可畏也。”颢曰:“右牙 欲之,非吾意也。业已行矣,奈何?”可求曰:“止之易耳。”明日,可求邀颢及承嗣俱诣温, 可求瞋目责温曰:“古人不记一饭之恩,况公杨氏宿将!今幼嗣初立,多事之时,乃求自安 于外,可乎?”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颢知可求阴.附温,夜,遣 盗刺之,可求知不免,请为书辞府主(杨隆演)。盗执刀临之,可求操笔无惧色。盗能辩字, 见其辞旨忠壮,曰:“公长者,吾不忍杀。”掠其财以复命,曰:“捕之不获。”颢怒曰:“吾 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温与可求谋诛颢,可求曰:“非钟章不可。”泰章者,合肥人,时为左监门卫将军,温使 亲将翟虔告之。泰章闻之喜,密结壮士三十人,夜,刺血相饮为誓;丁亥旦,直入斩颢于牙 堂,并其亲近。至是,隆演以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咸取决焉。以严可求为扬州司 马。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教:教谕,指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其地以臣.于梁 臣:投降称臣 B.军府至大,四境多虞. 虞:欺诈 C.麾同列诣.使宅贺 诣:到 D.颢知可求阴.附温 阴:暗中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严可求“智慧”和“勇敢”的一组是 A.公面折之如无人 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 B.不若立幼主辅之 既至,可求跪读之
C.急书一纸置袖中 可求操笔无惧色 D请为书辞府主 可求瞋目责温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可求劝说张颢暂时不要篡位夺权,实则这是严可求的缓兵之计,以图长远打算 B在非常之时,严可求跪着宣读了太夫人史氏亲笔写的教谕,才平息了这场夺位之争。 C.严可求游说徐温不要出任外藩,这是为了制衡张颢,为以后诛杀张颢最准备。 D严可求在和徐温共谋诛杀张颢时,他认为“非钟泰不可”,可见他有知人之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l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 译文: (2)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 译 (3)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途中见杏花 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1)宋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到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与本诗中 行人看到一枝杏花的表达情感有什么不同?请做简要的分析概括。(4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本诗的第三联加以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悟已往之不可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剑阁峥嵘而崔巍, 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俨骖騑于上路, 临帝子之长洲 (王勃《滕王阁序》) 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C.急书一纸置袖中 可求操笔无惧色 D.请为书辞府主 可求瞋目责温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可求劝说张颢暂时不要篡位夺权,实则这是严可求的缓兵之计,以图长远打算。 B.在非常之时,严可求跪着宣读了太夫人史氏亲笔写的教谕,才平息了这场夺位之争。 C.严可求游说徐温不要出任外藩,这是为了制衡张颢,为以后诛杀张颢最准备。 D.严可求在和徐温共谋诛杀张颢时,他认为“非钟泰不可”,可见他有知人之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 译文: (2)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 译文: (3)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 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 澹烟笼日暗神州。 (1)宋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到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与本诗中 行人看到一枝杏花的表达情感有什么不同?请做简要的分析概括。(4 分)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本诗的第三联加以赏析。(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悟已往之不可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剑阁峥嵘而崔巍, ,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俨骖騑于上路, ;临帝子之长洲, 。(王勃《滕王阁序》) 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离开了秋千院落 柯灵 离开秋千院落,已经三个月了。这一晌对那小院的旧情,重新温念不 客寓龙山,屈指于今,正好半年。初来的三个月,都寄住在山麓的秋千院落。那是一排 三间的平房,我占用了其中的一间,其他两间都空着。虽然室小如舟,可是粉墙黑瓦,明窗 净儿,极富清趣。南窗靠着小天井,偶尔能听到墙外巷里小贩的叫卖声。北窗而对龙山,门 前有一个深深的院落,一双高耸的梧桐,枝枝叶叶,郁郁苍苍。就在那两株桐树的主干上, 钉上一根横木,并挂着两架小小的秋千。四周的女贞剪得整整齐齐,仿佛围着矮墙,院中随 宜点缀些花木。我事先曾来看过一次房子,一眼就看中了那清幽的院落,雅洁的居室,不久 就带了几本旧书,一只破箱,搬到这秋千院落来了 人的心理尽是矛盾,既爱静,又爱闹,静极思闹,闹极思静。初到龙山,正当消尽长夏, 西风初度江南。我第一天迁入新居,略作安顿,悠然独坐,阶前的梧桐隔窗投绿,天气新凉, 只觉得心境恬适,俗虑全消,心想一年来的颠迁动荡,可以从此结束,安下心来,做一点爱 好的工作了。谁知没过几天,就产生了异感。原来这里白天很少整段的安宁,刚刚凝神一志, 忽然响起一阵铃声,院子里就顿时热闹起来,大群的小天使,有如从天而降,荡秋千,滚铁 环,拍皮球,踢毽子,喧嚣笑闹,不可开交。忽然又一阵铃声,夹着杂沓的脚步声,才又安 静下来。但不过二三十分钟,铃声又响了,小天使又降临了。整天的时间,就这样被切成碎 片,忽静忽闹,忽闹忽静,不断地折腾。我只好怪自己当初大意,没考虑这院子原是龙山下 幼儿园的园地,根本就是小天使的世界,倒是我借了他们的光,承情不连,有什么理由要求 他们不搅动院子的宁静呢! 到晚间,又是另一番境界。屋里是一灯荧荧,照着一身茕茕,隔邻是两间空房,院子 里似乎静得深不可测。梧桐树悄然兀立,投下大片阴影,秋千空荡荡地垂在中间,一一没有 人的秋千,在黑暗中有一种近于恐怖的神秘感。秋风偶尔掠过,树间一阵沙沙,过后越显得 静寂。日夜间静闹的强烈反差,粉碎了我原来的设想。但既来之,则安之,我终于渐渐习惯 了。这可爱而又可恼的秋千院落,消磨了我三个月的光阴。 秋尽冬来,梧桐凋落殆尽。幼儿园放了寒假,秋千院落得到彻底安息。我本该踌路满志 了,心情却又暗暗的骚动。龙山的同伴,宿舍全在山腰,离开秋千院落,走过山下的一溜办 公楼,还有一条岭路,沿着百多级的石瞪蜿蜒而上。一到黄昏,别人都如宿鸟归巢,群集山 上,只留下我孑然一身,独伴着闲却的秋千,形同隐士,又如迁客。岁暮天寒,有时我伫立 院前,遥望龙山的灯火楼台,宛若天上宫阙,便禁不住有些荒凉之感,恍如被摈于人群之外, 孤独地遥聆他人的欢笑。 我终于得到房主的许可,决定迁地为良。虽然事到临头,又费了不少踌躇,觉得一动不 如一静,但毕竟还是不无恋恋地向秋千院落告了别。搬进山腰宿舍,环境骤然一变,心境也 就不同。左邻右舍,鳞次栉比,望衡对宇,再也不愁寂寞。年轻好事的同事,公余多暇,彼 此串门,互相戏谑,还免不得人情往来,礼貌肆应。热闹固然热闹,却也多了若许无形的拘 束,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倒不如先前的独来独往,行云流水,自由自在。日久顽生,我又 在内心深处听到了不满足的呼声。秋千院落的生涯,冷落固然冷落,却也可以领略另一种人 生真味,何况白夭有孩子天真的笑语,晩上也有多情的明月,时来殷勤探望,并不是真的如 在世外。 深夜不寐,游思无绪,回环蟠曲,忽尔如行尽隧道,豁然开朗,意识到内心宁静的重要。 笙歌盈庭,罗绮满目,智者可以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斧钱当前,豺狼在后,贤者可以临变 不惊,处之泰然。深山闹市,都在人间,懂得生活的真谛,就可以随遇而安。想到这里,我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离开了秋千院落 柯灵 离开秋千院落,已经三个月了。这一晌对那小院的旧情,重新温念不己。 客寓龙山,屈指于今,正好半年。初来的三个月,都寄住在山麓的秋千院落。那是一排 三间的平房,我占用了其中的一间,其他两间都空着。虽然室小如舟,可是粉墙黑瓦,明窗 净儿,极富清趣。南窗靠着小天井,偶尔能听到墙外巷里小贩的叫卖声。北窗而对龙山,门 前有一个深深的院落,一双高耸的梧桐,枝枝叶叶,郁郁苍苍。就在那两株桐树的主干上, 钉上一根横木,并挂着两架小小的秋千。四周的女贞剪得整整齐齐,仿佛围着矮墙,院中随 宜点缀些花木。我事先曾来看过一次房子,一眼就看中了那清幽的院落,雅洁的居室,不久 就带了几本旧书,一只破箱,搬到这秋千院落来了。 人的心理尽是矛盾,既爱静,又爱闹,静极思闹,闹极思静。初到龙山,正当消尽长夏, 西风初度江南。我第一天迁入新居,略作安顿,悠然独坐,阶前的梧桐隔窗投绿,天气新凉, 只觉得心境恬适,俗虑全消,心想一年来的颠迁动荡,可以从此结束,安下心来,做一点爱 好的工作了。谁知没过几天,就产生了异感。原来这里白天很少整段的安宁,刚刚凝神一志, 忽然响起一阵铃声,院子里就顿时热闹起来,大群的小天使,有如从天而降,荡秋千,滚铁 环,拍皮球,踢毽子,喧嚣笑闹,不可开交。忽然又一阵铃声,夹着杂沓的脚步声,才又安 静下来。但不过二三十分钟,铃声又响了,小天使又降临了。整天的时间,就这样被切成碎 片,忽静忽闹,忽闹忽静,不断地折腾。我只好怪自己当初大意,没考虑这院子原是龙山下 幼儿园的园地,根本就是小天使的世界,倒是我借了他们的光,承情不连,有什么理由要求 他们不搅动院子的宁静呢! 一到晚间,又是另一番境界。屋里是一灯荧荧,照着一身茕茕,隔邻是两间空房,院子 里似乎静得深不可测。梧桐树悄然兀立,投下大片阴影,秋千空荡荡地垂在中间,——没有 人的秋千,在黑暗中有一种近于恐怖的神秘感。秋风偶尔掠过,树间一阵沙沙,过后越显得 静寂。日夜间静闹的强烈反差,粉碎了我原来的设想。但既来之,则安之,我终于渐渐习惯 了。这可爱而又可恼的秋千院落,消磨了我三个月的光阴。 秋尽冬来,梧桐凋落殆尽。幼儿园放了寒假,秋千院落得到彻底安息。我本该踌路满志 了,心情却又暗暗的骚动。龙山的同伴,宿舍全在山腰,离开秋千院落,走过山下的一溜办 公楼,还有一条岭路,沿着百多级的石瞪蜿蜒而上。一到黄昏,别人都如宿鸟归巢,群集山 上,只留下我孑然一身,独伴着闲却的秋千,形同隐士,又如迁客。岁暮天寒,有时我伫立 院前,遥望龙山的灯火楼台,宛若天上宫阙,便禁不住有些荒凉之感,恍如被摈于人群之外, 孤独地遥聆他人的欢笑。 我终于得到房主的许可,决定迁地为良。虽然事到临头,又费了不少踌躇,觉得一动不 如一静,但毕竟还是不无恋恋地向秋千院落告了别。搬进山腰宿舍,环境骤然一变,心境也 就不同。左邻右舍,鳞次栉比,望衡对宇,再也不愁寂寞。年轻好事的同事,公余多暇,彼 此串门,互相戏谑,还免不得人情往来,礼貌肆应。热闹固然热闹,却也多了若许无形的拘 束,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倒不如先前的独来独往,行云流水,自由自在。日久顽生,我又 在内心深处听到了不满足的呼声。秋千院落的生涯,冷落固然冷落,却也可以领略另一种人 生真味,何况白天有孩子天真的笑语,晚上也有多情的明月,时来殷勤探望,并不是真的如 在世外。 深夜不寐,游思无绪,回环蟠曲,忽尔如行尽隧道,豁然开朗,意识到内心宁静的重要。 笙歌盈庭,罗绮满目,智者可以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斧钱当前,豺狼在后,贤者可以临变 不惊,处之泰然。深山闹市,都在人间,懂得生活的真谛,就可以随遇而安。想到这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