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与X轴交点为(x,0),可得的截面面积为S(x),如果S(x)是[a,b)上的(R)可积函数,则该几何体的体积V等于:V=["s(x)dx.例1求两圆柱x?+y?=a,x?+2?=a2所围的立体体积例2求底面积为S,高为h的斜柱体的体积Vxy2 22例3、求由椭球面=1所围的几何体体积.(a,b,c>0)α?b?c?(二)旋转体的体积设y=y(x)于[a,b)(R)可积,曲线y=y(x),a≤x≤b,绕x轴产生旋转体的截面积为S(x)=元y(x),则V旋体=[S(x)dx = 元y'd例4、求底半径为r,高为h的圆锥体的体积V例5求由圆x2+(y-R)≤r2(0<r<R)1绕x轴所产生的旋转体体积.作业:P2462(2)(4),3s3.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教学目的:掌握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教学要求:掌握平面曲线的弧长计算公式,教学重点:平面曲线的弧长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平面曲线的弧长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教学方法:讲授为主教学程序:1、曲线的长度(弧长)的概念一条线段的长度可直接度量,但一条曲线段的“长度”一般却不能直接度量,因此需用不同的方法来求[x= x(0)设平面曲线C由参数方程(α≤1≤β)给出,设P=(to,,.,,是[α,β]的一个划分(y=y(t)[t=α,t,=β],即α=t<t<..<t,=β,它们在曲线C上所对应的点为M=(x(to),y(to)),M,=(x(t),y(t)),,M,=(x(t),y(t).从端点M开始用线段一次连接这些分点M。,M,,,Mn得到曲线的一条内接折线,用M-M,来表示M-M的长度,则内接折线总长度为S, =ZM,_M,-ZV[(x(,)- x(t)+[(v(,)- y(t)islia/曲线C的弧长S定义为内接折线的总长在p=maxal,→0时的极限:114
114 面与 X 轴交点为(x,0),可得的截面面积为 S(x),如果 S(x)是[a,b]上的(R)可积函数,则该几何体的体 积 V 等于: ( ) b a V S x dx . 例 1 求两圆柱 2 2 2 2 2 2 x y a , x z a 所围的立体体积 例 2 求底面积为 S,高为 h 的斜柱体的体积 V. 例 3、求由椭球面 2 2 2 2 2 2 1 x y z a b c 所围的几何体体积.(a,b,c>0) (二)旋转体的体积 设 y=y(x)于[a,b](R)可积,曲线 y=y(x),a≤x≤b,绕 x 轴产生旋转体的截面积为 S(x)= 2 y (x) ,则 V旋体 = 2 ( ) b b a a S x dx y dx 例 4、求底半径为 r,高为 h 的圆锥体的体积 V. 例 5 求由圆 ( ) (0 ) 2 2 2 x y R r r R 1 绕 x 轴所产生的旋转体体积. 作业:P246 2(2)(4), 3 §3. 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 教学目的:掌握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 教学要求:掌握平面曲线的弧长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平面曲线的弧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面曲线的弧长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教学程序: 1、曲线的长度(弧长)的概念 一条线段的长度可直接度量,但一条曲线段的“长度”一般却不能直接度量,因此需用不同的方法来求. 设平面曲线 C 由参数方程 ( ) ( ) x x t y y t ( t )给出,设 0 1 { , , , } P n t t t 是[, ]的一个划分 [ 0 , n t t ] , 即 0 1 n t t t , 它 们 在 曲 线 C 上 所 对 应 的 点 为 0 0 0 M (x(t ), y(t )) , 1 1 1 M (x(t ), y(t )) ,., ( ( ), ( )) Mn n n x t y t .从端点 M0 开始用线段一次连接这些分点 M0 ,M1 ,.,Mn 得到曲线的一条内接折线,用 Mi1Mi 来表示 Mi1Mi 的长度,则内接折线总长度为 2 2 1 1 1 1 1 [( ( ) ( )] [( ( ) ( )] n n n i i i i i i i i S M M x t x t y t y t 曲线 C 的弧长 S 定义为内接折线的总长在 max 0 i p t 时的极限:
((x(t,) - x(t-)]2+[(y()- y(t)]2S= lim ZM-M,= lim >Ip1->0p->0i=li=l如果S存在且为有限,则称C为可求长曲线,2、弧长公式[x=x(t)设曲线C:(α≤t≤β),且x(t),y(t)在[α,β]上可微且导数x(t),y(t)在[α,β]上(y= y(t)可积,曲线C在[α,β]无自交点,则曲线C的弧长s为:S=["x(t)+ y"()dt= [yax* +dy2注:其它形式的弧长公式(1)设y=y(x)在[a,b)上可微且导数y(x)可积,则曲线y=y(x)(a≤x≤b)的弧长为:S=["yi+y(x)dx(2)若曲线极坐标方程r=r(0),α≤≤β,则当r(の)在[α,β)上可微,且r(①)可积时,["r?+r"deS=[[x=x(t)(3)空间曲线y=y(t)(α≤t≤β),弧长s为[z = 2(t)S= /x"(t)+ y"2(t)+z"(t)dt其中x(t),y(t),z(t)在[α,β]上可微,导数x(),y(),=()在[α,β]上可积且曲线C在[α,β]上无自交点.例1、求圆周x=Rcost,y=Rsint,0≤t≤2元的弧长Sx222,0≤x≤1的弧长S.例3、求椭圆一例2、求抛物线y=1(b>a>0)的弧长Sa26223、弧长的微分[x=x()设C:(α≤t≤β)是光滑曲线(x(),y)在[α,β)连续且x()+()0);且(y=y(t)无自交点。若把公式中的积分上限β改为t,就得到曲线C,由端点M。到动点M(x(t),y(t)的一段弧长S=x(t)+ y(t)dt115
115 2 2 1 1 1 0 0 1 1 lim lim [( ( ) ( )] [( ( ) ( )] n n i i i i i i p p i i S M M x t x t y t y t 如果 S 存在且为有限,则称 C 为可求长曲线. 2、弧长公式 设曲线 C: ( ) ( ) x x t y y t ( t ),且 x(t) , y(t) 在[, ]上可微且导数 x(t) , y(t)在[, ]上 可积,曲线 C 在[, ]无自交点,则曲线 C 的弧长 S 为: 2 2 2 2 S x (t) y (t)dt dx dy 注:其它形式的弧长公式 (1)设 y y(x) 在[a,b]上可微且导数 y(x) 可积,则曲线 y y(x) (a≤x≤b)的弧长 S 为: 1 ( ) b a S y x dx (2)若曲线极坐标方程 r r( ) , ,则当 r( ) 在[, ]上可微,且 r( ) 可积时, 2 2 S r r d (3)空间曲线 ( ) ( ) ( ) x x t y y t z z t ( t ),弧长 S 为 2 2 2 S x (t) y (t) z (t)dt 其中 x(t),y(t),z(t)在[, ]上可微,导数 x(t) , y(t), z(t) 在[, ]上可积且曲线 C 在 [, ]上无 自交点. 例 1、求圆周 x R cost , y Rsint ,0 t 2 的弧长 S. 例 2、求抛物线 1 2 2 y x ,0 x 1的弧长 S.例 3、求椭圆 2 2 2 2 1 x y a b (b>a>0)的弧长 S. 3、弧长的微分 设 C: ( ) ( ) x x t y y t ( t )是光滑曲线( x(t) , y(t)在[, ]连续且 2 x (t) + 2 y (t) 0 );且 无自交点.若把公式中的积分上限 改为 t,就得到曲线 C,由端点 M0 到动点 M (x(t), y(t)) 的一段弧长. 2 2 ( ) ( ) t S x t y t dt
ds(t)dxdh>ds=yax?+dy?.由上限函数的可微性知S(t)存在,dtdtWdts4旋转曲面的面积教学目的:理解微元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旋转曲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要求:掌握求旋转曲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包括求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旋转曲面的面积:掌握平面曲线的曲率的计算公式,教学重点:旋转曲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旋转曲面的面积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法十演示例题教学程序:一微元法用定积分计算几何中的面积,体积,弧长,物理中的功,引力等等的量,关键在于把所求量通过定积分表达出来.元素法就是寻找积分表达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它的大致步骤是这样的:设所求量U是一个与某变量(设为x)的变化区间[a,]有关的量,且关于区间[a,具有可加性。我们就设想把[a,]分成n个小区间,并把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小区间记坐[,+da],然后就寻求相应于这个小区间的部分量△U的近似值(做这一步的时候,经常画出示意图帮助思考),如果能够找到△U的形如(s)·d℃近似表达式(其中(a)为[a,b]上的一个连续函数在点x处的值,dc为小区间的长度),那么就把(c)·dc称为量U的元素并记做du,即dU = f(x)dx以量U的元素作为被积表达式在[a,]上进行积分,就得到所求量U的积分表达式:f(x)dx例如求由两条曲线y=f(x),y=f,(x)(其中fi,f,eC[a,b])及直线x=a,x=b所为成图形的面积A.容易看出面积元素DA=f(x)-f,(x)|dx于是得平面图形f(x)≤y≤f(x),a≤x≤b的面积为A=(lf(x)-f(x)/dx采用微元法应注意一下两点:116
116 由上限函数的可微性知 S(t) 存在, 2 2 2 2 dS(t) dx dy dS dx dy dt dt dt . §4 旋转曲面的面积 教学目的:理解微元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旋转曲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要求:掌握求旋转曲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包括求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旋转曲面的面积;掌握平面曲线的 曲率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旋转曲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旋转曲面的面积. 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法+演示例题. 教学程序: 一 微元法 用定积分计算几何中的面积,体积,弧长,物理中的功,引力等等的量,关键在于把所求量通过定积分表达 出来. 元素法就是寻找积分表达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 它的大致步骤是这样的:设所求量 是一个与 某变量(设为 x)的变化区间 有关的量,且关于区间 具有可加性. 我们就设想把 分成 n 个小 区间,并把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小区间记坐 , 然后就寻求相应于这个小区间的部分量 的近似 值(做这一步的时候,经常画出示意图帮助思考),如果能够找到 的形如 近似表达式(其中 为 上的一个连续函数在点 x 处的值, 为小区间的长度),那么就把 称为量 的元素 并记做 ,即 dU f (x)dx 以量 的元素作为被积表达式在 上进行积分,就得到所求量 的积分表达式: b a f (x)dx 例如求由两条曲线 ( ), ( ) 1 2 y f x y f x (其中 , [ , ] 1 2 f f C a b )及直线 x a , x b 所为成图形的面 积 A.容易看出面积元素 DA | f (x) f (x) | dx 1 2 于是得平面图形 f (x) y f (x), a x b 1 2 的面积为 b a A | f (x) f (x) | dx 1 2 采用微元法应注意一下两点:
1所求量U关于分布区间[a,]具有代数可加性2) △U - f(x)Ax=o(4r)对于前面所讲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体积、曲线弧长相应的微元分别为:ASyAxAV ~S(x)ArAs~/1+y2Ax二旋转体的侧面积设y=y(x)于[a,b)上非负,且连续可微,该曲线绕x轴旋转后所得的旋转面的侧面积:S=2元y/i+y"dx例1、计算圆x2+y?=R2在[x,x,]c[-R,R]上的弧段绕x轴旋转后所得的旋转面的侧面积,例2、计算由内摆线x=acost,y=asint绕x轴旋转后所得的旋转面的侧面积作业:P2551(2)(3),3(2)85定积分在物理中的某些应用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微元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其在物理上的应用。教学要求:掌握运用定积分计算液体压力、作功、静力矩与重心等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探求这些问题内在的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微元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在物理上的应用质量问题p(x)dx有一根不均匀的细棒,长为b-a,密度为P,则棒的质量为M=质心(重心)问题重心在计算不少实际问题中遇到,例如造船时就要考虑怎样来设计才使船的重心低一些。从最简单的两个质点的系统说起。设质点M,M2的质量分别为mt,m2,想像它们为一细杆所连接,这时若重心在点C,则C点用一物支起来,杆是平衡的。这不难理解。为计算重心,不妨把杆放在x轴上,设M,M2和C点坐标依次为*,2,c,在C点所用支起的力应等于作用在M,M2处的重力mg,m8的和mg+m2g。117
117 1)所求量 关于分布区间 具有代数可加性. 2) U f (x)x o(x) 对于前面所讲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体积、曲线弧长相应的微元分别为: s y x V S x x S y x 2 1 ( ) | | 二 旋转体的侧面积 设 y=y(x)于[a,b]上非负,且连续可微,该曲线绕 x 轴旋转后所得的旋转面的侧面积: 2 2 1 b a S y y dx 例 1、 计算圆 2 2 2 x y R 在[ , ] [ , ] x1 x2 R R 上的弧段绕 x 轴旋转后所得的旋转面的侧面积. 例 2、 计算由内摆线 x a t y a t 3 3 cos , sin 绕 x 轴旋转后所得的旋转面的侧面积. 作业:P255 1(2)(3), 3(2) §5 定积分在物理中的某些应用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微元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其在物理上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运用定积分计算液体压力、作功、静力矩与重心等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探求这些问题内在的 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微元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在物理上的应用 质量问题 有一根不均匀的细棒,长为 b-a,密度为 ,则棒的质量为 M= ( ) b a x dx 质心(重心)问题 重心在计算不少实际问题中遇到,例如造船时就要考虑怎样来设计才使船的重心低一些。从最简单的两 个质点的系统说起。设质点 M1 ,M2 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想像它们为一细杆所连接,这时若重心在点 C, 则 C 点用一物支起来,杆是平衡的。这不难理解。为计算重心,不妨把杆放在 x 轴上,设 M1 , M2 和 C 点 坐标依次为 1 x , 2 x , Cx ,在 C 点所用支起的力应等于作用在 M1 ,M2 处的重力 m1g ,m2 g 的和 m1g + m2 g
xe=ma+mz因此它们为原点0的力矩之和应为0,即mgx+mgxz_(mg+mg)xc=0,所以m+m2如果不是两个原点,而是有限多个M,M,,M,质量分别为",mz,,m,模坐标分别mx+m,x,+...+m,x.xcm+m,+..+m.为,,…,x则重心如果原点不是放在x轴上,而是在平面上,并设坐标为M,(x,J),原量分别为m,则该重心为(~c,Jc),有以下公式:mx,2my.i=li==:yc2m2ms下面将此概念加以推广,来计算一般平面曲线(弧)的原心:[x= x(t)设曲线方程为l=J))(α≤≤β),x(),()存在且"()+"()0(设原心为均勾分布,即密度为常数P,这时重心由圆形的形状完全决定,所以均匀物体的质心也叫形心)。2npAs,Zs,pAs,=i=)XcycBoZa曲线|的重心坐标(c,Jc)有近似公式:Lyds,xds1JdsJ,ds记/p=max(As,As2,,As,),则 p-0时具体地,如果曲线方程段为=(x),(a≤x≤b),"(x)在[a,b)连续,则此曲线段的质心坐标为[,xds,ydsyyi+ydxx/i+ydxsSs为曲线段的弧长。如果密度不是常数,而是x的连续函数P=p(x),(α≤x≤b)其中那么完全类似地可得曲线段质心坐标为:[,xdm[,yp(x)ds,ydm,xp(x)dsp(x)dsm,p(x)dsmp(x)ds其中dm=p(x)dsm=为曲线段的质量。例:求以r为半径的半圆弧的形心。变力作功118
118 因此它们为原点 O 的力矩之和应为 0,即 m1g 1 x + m2 g 2 x - 1 2 ( ) m C g m g x =0,所以 1 1 2 2 1 2 C m x m x x m m 如果不是两个原点,而是有限多个 M1 , M2 ,., Mn ,质量分别为 m1 , m2 ,., mn ,横坐标分别 为 1 x , 2 x ,., n x 则重心 1 1 2 2 1 2 n n C n m x m x m x x m m m 。 如果原点不是放在 X 轴上,而是在平面上,并设坐标为 ( , ) Mi i i x y ,原量分别为 mi ,则该重心为( , C C x y ), 有以下公式: 1 1 n i i i C n i i m x x m , 1 1 n i i i C n i i m y y m 下面将此概念加以推广,来计算一般平面曲线(弧)的原心: 设曲线方程为 ( ) ( ) x x t y y t ( t ), x(t) , y(t) 存在且 2 2 x (t) y (t) 0 (设原心为均匀分布, 即密度为常数 ,这时重心由圆形的形状完全决定,所以均匀物体的质心也叫形心)。 曲线l 的重心坐标( , C C x y )有近似公式: 1 1 n i i i C n i i s x s , 1 1 n i i i C n i i s y s 记 m 1 2 ax{ , , , }n p s s s ,则 p 0时, l l xds x ds , l l yds y ds 。具体地,如果曲线方程段 为 y f (x) ,( a x b ), f (x) 在[a,b]连续,则此曲线段的质心坐标为 2 1 b l a xds x y dx x S S , 2 1 b l a yds y y dx y S S 其中 2 1 b a S y dx 为曲线段的弧长。如果密度不是常数,而是 x 的连续函数 (x) ,( a x b ) 那么完全类似地可得曲线段质心坐标为: ( ) ( ) l l l x x ds xdm x x ds m , ( ) ( ) l l l y x ds ydm y x ds m 其中 dm (x)ds , ( ) b a m x ds 为曲线段的质量。 例:求以 r 为半径的半圆弧的形心。 变力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