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巢湖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 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安节言 “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不报。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秦桧兄梓知台州,安节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桧死, 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 迁礼部侍郎。迁侍讲、给事中。金主亮犯淮,安节陈进取、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 为进取、招纳之本。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安节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 孔道。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孙权筑濡 须坞,魏军累攻不克,守将如甘宁等,常以寡制众。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 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 经理。”存中议遂格 孝宗嗣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旧恩,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阁门事,时台谏相 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安节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 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 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安节即自 劾乞窜,上意解。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 张浚闻之,语人日:“金给事真金石人也。” 与秦桧忤,不出者十八年,及再起,论事终不屈,人以此服之。拜兵部侍郎。逾年,权 吏部尚书兼侍读。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
安徽省各地区 2009 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巢湖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 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安节言: “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不报。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秦桧兄梓知台州,安节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桧死, 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 迁礼部侍郎。迁侍讲、给事中。金主亮犯淮,安节陈进取、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 为进取、招纳之本。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安节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 孔道。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孙权筑濡 须坞,魏军累攻不克,守将如甘宁等,常以寡制众。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 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 经理。”存中议遂格。 孝宗嗣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①旧恩,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阁门事,时台谏相 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安节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 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 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上怒,安节即自 劾乞窜,上意解。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 张浚闻之,语人曰:“金给事真金石人也。” 与秦桧忤,不出者十八年,及再起,论事终不屈,人以此服之。拜兵部侍郎。逾年,权 吏部尚书兼侍读。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
(选自《宋史》卷三八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①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梓遂罢,桧衔之 衔:怨恨 B.皆昔人控扼孔道 扼:把守 C.存中议遂格 格:搁置 D.则臣等负中外之谤 谤:过失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博洽经史,尤精于《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云无心以出岫 C.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安节天资聪慧,博览经史,在太学就被朝廷选拔为进士及第,足见其年青时代才 华就十分出众。 金安节连权臣秦桧的哥哥也敢于弹劾,后因母亲丧事去官不出,十八年后,秦桧死 后才出任官职,表现了他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C.金安节一味忠于职守,皇帝说知道他不结党营私,意思是让他灵活一些,多结交一 些同僚:张浚批评他象金石一样的心,对人缺少感情。 D.金安节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战略主张上,批驳杨存中放弃江淮州县的荒谬,引经据典, 又结合实战情况,强调合肥、濡须的战略重要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5分) (2)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5分) (一)(19分) 4、D。“过失”是名词,此处“谤”是动词,是“批评别人的过失”,“责备”的意思 5.D。两个“则”都是连词,“就,便”的意思。A项“于”是介词,“在”/介词,“比 B项“以”是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不译。C项“之”是助词,“的”/动词,“往、 到达”。 6.C。“张浚批评他象金石一样的心,对人缺少感情”理解不对,这是张浚赞扬金安节 的话,意思是他心志坚定、忠贞 7.(1)况且濡须、巢湖的水,上边连接着店步,下边直通长江口,可以通行漕运船只, 请求选择强将驻守防御(经营管理)。(2)要罢免的就罢免,要贬谪的就贬谪,唯独在二位 大臣身上却是降格相就、隐匿回避。 (安徽省合肥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 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1),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
(选自《宋史》卷三八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 ①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梓遂罢,桧衔.之 衔:怨恨 B.皆昔人控扼.孔道 扼:把守 C.存中议遂格. 格:搁置 D.则臣等负中外之谤. 谤:过失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博洽经史,尤精于.《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 云无心以.出岫 C.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金安节天资聪慧,博览经史,在太学就被朝廷选拔为进士及第,足见其年青时代才 华就十分出众。 B.金安节连权臣秦桧的哥哥也敢于弹劾,后因母亲丧事去官不出,十八年后,秦桧死 后才出任官职,表现了他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C.金安节一味忠于职守,皇帝说知道他不结党营私,意思是让他灵活一些,多结交一 些同僚;张浚批评他象金石一样的心,对人缺少感情。 D.金安节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战略主张上,批驳杨存中放弃江淮州县的荒谬,引经据典, 又结合实战情况,强调合肥、濡须的战略重要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5 分) (2)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5 分) (一)(19 分) 4、D。“过失”是名词,此处“谤”是动词,是“批评别人的过失”,“责备”的意思。 5.D。两个“则”都是连词,“就,便”的意思。A 项“于”是介词,“在”/介词,“比”。 B 项“以”是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不译。C 项“之”是助词,“的”/动词,“往、 到达”。 6.C。“张浚批评他象金石一样的心,对人缺少感情”理解不对,这是张浚赞扬金安节 的话,意思是他心志坚定、忠贞。 7.(1)况且濡须、巢湖的水,上边连接着店步,下边直通长江口,可以通行漕运船只, 请求选择强将驻守防御(经营管理)。(2)要罢免的就罢免,要贬谪的就贬谪,唯独在二位 大臣身上却是降格相就、隐匿回避。 (安徽省合肥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 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1),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
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 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 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怜之,相期考满(2)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 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之,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传之卧榻。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使 人返白。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迎而问之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裝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牛,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 尚不能文。然绝慧,凡文艺三两过,辄无遗忘。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 邑庠。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闱中七题,并无脱漏,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 劝令归省。生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3),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 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生亦喜。择吉就道,抵淮阳界,命仆马送生归。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生凄然曰: “今我贵矣!三四年不觌,何遂顿不相识?”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生闻之,怃 然惆怅,立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灯火:灯火费;②考满:明清时考察官吏的一种制度;③捷南宫:指在会试中考 取了进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词赋,冠绝当时 绝:,超过 B.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 遗留 C.公适以忤上官免 忤:冒犯 D.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瘥:病愈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辞而归,杜门不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B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 使者大喜,女口惠语以让单于 C.而所遇刁二偶,困:于名场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D.虽才高寸:世,而无骄尚之情 险以远,则室者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生的文章名冠一时,但时运不济,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丁乘鹤见到他的文章大加赞 赏,时常给些钱粮让他养家 B.叫生参加乡试,由于丁乘鹤在学政面前说了不少好话,最终金榜题名,丁乘鹤将考卷 底稿拿来看,击节称赞 C.叶生十分感激丁乘鹤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教授他的儿子,使丁再昌在科举考试中屡 次及第,最终在礼部做了官 D.丁再昌考中进士后,叶生最终也考中了举人,他衣锦还乡,可是他的妻子看到他死而 复生,惊吓得扭头便跑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 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 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怜之,相期考满 (2)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 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之,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传之卧榻。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使 人返白。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迎而问之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 尚不能文。然绝慧,凡文艺三两过,辄无遗忘。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 邑庠。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闱中七题,并无脱漏,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 劝令归省。生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3),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 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生亦喜。择吉就道,抵淮阳界,命仆马送生归。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生凄然曰: “今我贵矣!三四年不觌,何遂顿不相识?”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生闻之,怃 然惆怅,立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灯火:灯火费;②考满:明清时考察官吏的一种制度;③捷南宫:指在会试中考 取了进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词赋,冠绝当时 绝:,超过 B.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 遗:遗留 C.公适以忤上官免 忤:冒犯 D. 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瘥:病愈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辞而归,杜门不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B.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 使者大喜,女口惠语以让单于 C. 而所遇刁二偶,困:于名场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D. 虽才高寸:世,而无骄尚之情 险以远,则室者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A.叶生的文章名冠—时,但时运不济,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丁乘鹤见到他的文章大加赞 赏,时常给些钱粮让他养家。 B.叫生参加乡试,由于丁乘鹤在学政面前说了不少好话,最终金榜题名,丁乘鹤将考卷 底稿拿来看,击节称赞。 C. 叶生十分感激丁乘鹤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教授他的儿子,使丁再昌在科举考试中屡 次及第,最终在礼部做了官。 D.丁再昌考中进士后,叶生最终也考中了举人,他衣锦还乡,可是他的妻子看到他死而 复 生,惊吓得扭头便跑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评卷人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 (2)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9分,每小题3分) 8.B9 ). B 11.(10分) (1)因为我的疾病多劳先生久等,心里实在不安。今天有幸能跟随您了。 (2)丁县令立即收拾行装准备一早就动身。到家后,他让儿子拜叶生为师,早晚都同叶 生在一起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期末调研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紫石泉山房记 (清)吴拯寰 予家旧居歙西岩镇之南山,先大父既老,乃筑室岩镇上游,徒居之。门滨溪水,种竹数 十竿。入门折而西,有书室两楹。通书室而南,则圃也。圃多植桃李梅桂之属,竹问之。与 ]前之竹,中外掩映,故大父自题其圃曰竹圃。圃有紫石池,泉虢虢流其上。豫章尚书曹公 秀先东游,尝栖息于此,爱之,名其轩为紫石泉山房者,曹尚书也 岩镇有万家之市,而予家独远市而居,人迹罕至。以处读书之土为室.予生八岁,始 读书轩中,幼稚不自揆,慨然思继宋贤之迹而践其庭,以与游、杨、黄、蔡①诸贤伍。而是 时塾师,方训迪以科举俗儒之学,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盖二十 余年矣。中岁以后,始毕心力于四子之书.四圣②之易.及凡六艺之文,口吟心绎,奉以为 仪。于出处、进退、取与之大节,未尝敢陨越也。然而视听言动之违乎礼者不少矣。荒陋之
1.第Ⅱ卷共 6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 得分 评卷人 ├──┼───┤ └──┴───┘ 四、(23 分) 11.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 B 9. D 10. B 11.(10 分) (1)因为我的疾病多劳先生久等,心里实在不安。今天有幸能跟随您了。 (2)丁县令立即收拾行装准备一早就动身。到家后,他让儿子拜叶生为师,早晚都同叶 生在一起。 (安徽省皖南八校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期末调研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l 8 题。 紫石泉山房记 (清) 吴拯寰 予家旧居歙西岩镇之南山,先大父既老,乃筑室岩镇上游,徒居之。门滨.溪水,种竹数 十竿。入门折而.西,有书室两楹。逾书室而南,则圃也。圃多植桃李梅桂之属,竹问之。与. 门前之竹,中外掩映,故大父自题其圃曰竹圃。圃有紫石池,泉虢虢流其上。豫章尚书曹公 秀先东游,尝栖息于此,爱之,名其轩为紫石泉山房者,曹尚书也。 岩镇有万家之市,而予家独远市而居,人迹罕至。以处读书之士为室.予生八岁,始 读书轩中,幼稚不自揆,慨然思继宋贤之迹而践其庭,以.与游、杨、黄、蔡①诸贤伍。而是 时塾师,方训迪以科举俗儒之学,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盖二十 余年矣。中岁以后,始毕心力于.四子之书.四圣②之易.及凡六艺之文,口吟心绎,奉以为 仪。于出处、进退、取与之大节,未尝敢陨越也。然而视听言动之违乎礼者不少矣。荒陋之
辞,足以宣昭圣训者,又无几矣。回忆入塾之初。方翼与古人颉颃④干栽之上,今老矣,而 尺寸之获,仅终于斯;然后知读书之士,爱博而业精,力分而功就,自古及今,未之见也 曩者,栋宇初兴,黝恶⑤鮮浓,泉甘竹绿,童冠咸集,读书之音琅琅,不可谓非盛也。 转瞬之间,游从旧佀,半皆散亡。竹既雕残,池亦竭矣。此虽志得气扬之子,追寻旧躅⑥有 不禁涕零者。况以垂老无成之人,日览斯泉,能不凄然顺影而自悼哉 阶下有梅二本,枯朽久矣。嘉庆二年,根旁忽产双芝。是年,予举孝廉方正于乡,子邦 佐亦游乡学,里人以为此双芝之瑞应。予笑曰:“区区者,乌足称瑞哉!意小子衰朽之年,天 或者犹成小子幼志,而为此兆欤!”呜乎!是则诚瑞也已!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⑩①吴定:亨殿麟,号淡泉,安徽歙县人。曾向桐城刘大槐学习。著有《紫石山房诗 文集》等。②游、杨、黄、蔡:游酢,宋建阳人,师稃颢、程颐,学者称荐山先生;杨时, 宋将乐人,办学于二程,学者称九峰先生。黄斡,宋闽县人,少受业于朱熹,世称勉斋先生 蔡沈,宋建阳人,少师事朱熹,学者称九峰先生。③四圣:伏羲、文王、周公、孔子。④颉 颃:翱翔回顾。⑤垩:涂饰。⑥躅:足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门滨溪水,种竹数十竿 滨:靠近 而予家独远市而居 远:远离 C.竹既雕残,池亦竭矣 竭:干涸 D.区区者,乌足称瑞哉 乌:黑色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入门折而西 与门前之竹,中外掩映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春与秋其代序 以与游、杨、黄、蔡诸贤伍 始毕心力于四子之书 D 宁许以负秦曲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交代紫石泉山房的位置、环境及得名来由,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读书学习
辞,足以宣昭圣训者,又无几矣。回忆入塾之初。方冀与古人颉颃④千栽之上,今老矣,而 尺寸之获,仅终于斯;然后知读书之士,爱博而业精,力分而功就,自古及今,未之见也。 曩者,栋宇初兴,黝恶⑤鲜浓,泉甘竹绿,童冠咸集,读书之音琅琅,不可谓非盛也。 转瞬之间,游从旧侣,半皆散亡。竹既雕残,池亦竭.矣。此虽志得气扬之子,追寻旧躅⑥有 不禁涕零者。况以垂老无成之人,日览斯泉,能不凄然顺影而自悼哉! 阶下有梅二本,枯朽久矣。嘉庆二年,根旁忽产双芝。是年,予举孝廉方正于乡,子邦 佐亦游乡学,里人以为此双芝之瑞应。予笑曰:“区区者,乌.足称瑞哉!意小子衰朽之年,天 或者犹成小子幼志,而为此兆欤!”呜乎!是则诚瑞也已!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吴定:亨殿麟,号淡泉,安徽歙县人。曾向桐城刘大槐学习。著有《紫石山房诗 文集》等。②游、杨、黄、蔡:游酢,宋建阳人,师稃颢、程颐,学者称荐山先生;杨时, 宋将乐人,办学于二程,学者称九峰先生。黄斡,宋闽县人,少受业于朱熹,世称勉斋先生; 蔡沈,宋建阳人,少师事朱熹,学者称九峰先生。③四圣:伏羲、文王、周公、孔子。④颉 颃:翱翔回顾。⑤垩:涂饰。⑥躅:足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门滨.溪水,种竹数十竿 滨:靠近 B.而予家独远.市而居 远:远离 C.竹既雕残,池亦竭.矣 竭:干涸 D.区区者,乌.足称瑞哉 乌:黑色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入门折而.西 与.门前之竹,中外掩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春与.秋其代序 以.与 游 、 杨 、 黄 、 蔡 诸 贤 伍 始毕心力于.四子之书 宁许以.负秦曲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先交代紫石泉山房的位置、环境及得名来由,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读书学习 A. C.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