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 实用类文本专题 (安徽省巢湖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章根”欲自办山版春晚学者:何必叫板央视 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家住朝阳区华严北里的施孟奇与朋友构思的“山 寨版春晩”正在筹划。他说,“山寨版春晩″将通过网络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为民间高手 提供舞台,与百姓互动是“山寨版春晚”的宗旨。 创意民间“卧虎藏龙”激发创意 在京工作6年的施孟奇今年36岁,从事计算机工作。一个多月前,产生了办“山寨版 春晚”的想法,并称要“叫板央视"。“近年央视舂晩新意不多,观众抱怨越来越不好看。 施孟奇认为,民间有绝活的高人、原创艺人特别多,为什么不请他们。他说,“山寨版春晚 将通过网络直播,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 昨日(29日),开着写有“山寨版春晚”的面包车,施孟奇来到位于立水桥的“山寨版 春晚组委会”办公地点。施孟奇说,观众主要面向老百姓,特别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农民工 和大学生 人员组委会将选百名志愿者 目前,“山寨版春晚”筹备团队现已成立,成员约十名,分别负责网络技术、节目策划、 节目质量审核、拉赞助、定场地等。 丁先生是“山寨版春晩”筹备者之一。“我有这方面的资源。”丁先生说,他的支持和鼓 励起了很大作用。作为一名演员和歌手,丁先生在团队中担任节目审核。“关键要有新意 央视春晩中没有的,我们要有。”他说,自己将在数百件参选作品中“海选" 另一成员周女士负责招募人员。她说,目前已有三百多人报名志愿者。“邮箱里很多邮 件还没看,QQ也挤爆了。”周女士表示,将挑选至少一百名志愿者,从事场务、接待等
安徽省各地区 2009 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 -实用类文本专题 (安徽省巢湖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草根”欲自办山寨版春晚 学者:何必叫板央视 “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家住朝阳区华严北里的施孟奇与朋友构思的“山 寨版春晚”正在筹划。他说,“山寨版春晚”将通过网络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为民间高手 提供舞台,与百姓互动是“山寨版春晚”的宗旨。 创意 民间“卧虎藏龙”激发创意 在京工作 6 年的施孟奇今年 36 岁,从事计算机工作。一个多月前,产生了办“山寨版 春晚”的想法,并称要“叫板央视”。“近年央视春晚新意不多,观众抱怨越来越不好看。” 施孟奇认为,民间有绝活的高人、原创艺人特别多,为什么不请他们。他说,“山寨版春晚” 将通过网络直播,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 昨日(29 日),开着写有“山寨版春晚”的面包车,施孟奇来到位于立水桥的“山寨版 春晚组委会”办公地点。 施孟奇说,观众主要面向老百姓,特别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农民工 和大学生。 人员 组委会将选百名志愿者 目前,“山寨版春晚”筹备团队现已成立,成员约十名,分别负责网络技术、节目策划、 节目质量审核、拉赞助、定场地等。 丁先生是“山寨版春晚”筹备者之一。“我有这方面的资源。”丁先生说,他的支持和鼓 励起了很大作用。作为一名演员和歌手,丁先生在团队中担任节目审核。“关键要有新意, 央视春晚中没有的,我们要有。”他说,自己将在数百件参选作品中“海选”。 另一成员周女士负责招募人员。她说,目前已有三百多人报名志愿者。“邮箱里很多邮 件还没看,QQ 也挤爆了。”周女士表示,将挑选至少一百名志愿者,从事场务、接待等
资金企业赞助多以实物体现 关于“山寨版春晚”的资金,施孟奇表示,原本预算50万,邀请观众300名,演员百 人。但以现在的火爆情况,成本会超。 山寨版舂晩′全部费用通过拉赞助解决。”施孟奇解释,赞助以实物体现,尽量不收 现金。目前,已联系6家企业,由其提供彩排及演岀场地、舞台用品、饮料等。此外,他 们与一家网络公司商谈服务器问题。晚会直播时将打赞助商名字。 施孟奇表示,演员自愿参加,无薪水,但演出的交通费、食宿费将由组委会负责。 参与海外游子欲献歌《故乡》 目前,已有多位民间爱好者向“山寨版春晚”提交节目。报名者之一,山东的王先生是 一名业余小品作者,目前已创作53部作品。 “我支持施孟奇。”王先生表示,他准备了两部小品,讲述的是农民过年的故事, 正在当地排练,希望入选 另一位参与者、美籍华人谷先生刚回国。“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参 加。”谷先生说,“山寨版春晩”如果办好了,能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但特别应注意艺术要 和健康思想相结合。 谷先生准备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故乡》提供给筹备组。他说,该作品表达游子对家 乡的思念,曾获团中央、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青春中华” 首届青年文化周活动 主题歌征集比赛一等奖 点评百姓自娱自乐何必叫板央视 北大教授夏学銮认为“山寨版春晚”可丰富节日文化。 昨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百姓自办“山寨版春晚″在活跃春节文化生 活上是有意义的,体现了多元化的节日特征 但夏学銮指出岀,“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提岀“要与央视春晩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
资金 企业赞助多以实物体现 关于“山寨版春晚”的资金,施孟奇表示,原本预算 50 万,邀请观众 300 名,演员百 人。但以现在的火爆情况,成本会超。 “‘山寨版春晚’全部费用通过拉赞助解决。”施孟奇解释,赞助以实物体现,尽量不收 现金。目前,已联系 6 家企业,由其提供彩排及演出场地、舞台用品、饮料等。此外,他 们与一家网络公司商谈服务器问题。晚会直播时将打赞助商名字。 施孟奇表示,演员自愿参加,无薪水,但演出的交通费、食宿费将由组委会负责。 参与 海外游子欲献歌《故乡》 目前,已有多位民间爱好者向“山寨版春晚”提交节目。报名者之一,山东的王先生是 一名业余小品作者,目前已创作 53 部作品。 “我支持施孟奇。”王先生表示,他准备了两部小品,讲述的是农民过年的故事, 正在当地排练,希望入选。 另一位参与者、美籍华人谷先生刚回国。“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参 加。”谷先生说,“山寨版春晚”如果办好了,能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但特别应注意艺术要 和健康思想相结合。 谷先生准备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故乡》提供给筹备组。他说,该作品表达游子对家 乡的思念,曾获团中央、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青春中华”———首届青年文化周活动 主题歌征集比赛一等奖。 点评 百姓自娱自乐何必叫板央视 北大教授夏学銮认为“山寨版春晚”可丰富节日文化。 昨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百姓自办“山寨版春晚”在活跃春节文化生 活上是有意义的,体现了多元化的节日特征。 但夏学銮指出,“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提出“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
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 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其合法性也会遭到人们的质疑 11.下列对这则通讯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山寨版春晩的组织者一开始就估计到报名演员会十分火爆,所以组委会只负责演员 的交通费、食宿费,而不支出演出薪水。 B.从收到的节目看,“山寨版春晚”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关注,有的报名节目质量相 当高 ℃.山寨版春晩叫板央视春晩极可能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 死”。 D.北大教授的意见引起我们对山寨版春晚的多方面思考,有利于大家全面辩证地看待 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的影响。 E.这篇通讯及时报道了山寨版春晚的筹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读者对山寨版春 晚的关注和期待 12施孟奇的山寨版春晩要办出什么特点?他们试图通过哪些办法来办这台春晚?请简要分 析。(6分) 答 1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4.施孟奇称他的“山寨版春晚”要“叫板央视”,而有的学者“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 提出“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说法进行探究 (8分) 四.(25分) 11.(共5分,答对一项得3分)AC(A从“原本预算50万,但以现在的火暴情况” 看并非“一开始就估计到报名演员会十分火爆”:C“如果”不等于“可能”) 12.(6分)为民间高手提供舞台,与百姓互动:;观众主要面向老百姓,特别是不能回 家过年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关键要比央视更有新意。(1点1分,3分为止)团队合作:发动 志愿者:寻求企业赞助:海选和审核作品:网络直播。(1点1分,3分为止) 13.(6分)分镜头展示内容(或分多个段落),用小标题标志隔开(或提纲挈领)。这 样写便于从不同角度展现内容,更全面地反映问题:使用小标题,避免了叙述角度转换的麻 烦,省去了衔接过渡;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内容,便于读者快速筛选自己关注的内容。 14.(8分)认同前者。这是一种宣传策略,在首次办民间春晚时,如此宣传更能吸引 人关注:可以一比高下,叫板央视体现了筹办者的信心;如此主张,对提高两台春晚质量都 有好处。 认同后者。“叫板央视”有贬低央视春晚之嫌,不利社会和谐:民间春晚在人力、物力 财力上无法与央视抗衡,“叫板央视”其实是在故意炒作: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
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 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其合法性也会遭到人们的质疑。 11.下列对这则通讯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5 分) ( )( ) A. 山寨版春晚的组织者一开始就估计到报名演员会十分火爆,所以组委会只负责演员 的交通费、食宿费,而不支出演出薪水。 B. 从收到的节目看,“山寨版春晚”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关注,有的报名节目质量相 当高。 C. 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春晚极可能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 死”。 D. 北大教授的意见引起我们对山寨版春晚的多方面思考,有利于大家全面辩证地看待 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的影响。 E. 这篇通讯及时报道了山寨版春晚的筹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读者对山寨版春 晚的关注和期待。 12.施孟奇的山寨版春晚要办出什么特点?他们试图通过哪些办法来办这台春晚?请简要分 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施孟奇称他的 “山寨版春晚”要“叫板央视”,而有的学者“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 提出“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说法进行探究。 (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5 分) 11.(共 5 分,答对一项得 3 分)AC(A从“原本预算 50 万,但以现在的火暴情况” 看并非“一开始就估计到报名演员会十分火爆”;C“如果”不等于“可能”) 12.(6 分)为民间高手提供舞台,与百姓互动;观众主要面向老百姓,特别是不能回 家过年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关键要比央视更有新意。(1 点 1 分,3 分为止)团队合作;发动 志愿者;寻求企业赞助;海选和审核作品;网络直播。(1 点 1 分,3 分为止) 13.(6 分) 分镜头展示内容(或分多个段落),用小标题标志隔开(或提纲挈领)。这 样写便于从不同角度展现内容,更全面地反映问题;使用小标题,避免了叙述角度转换的麻 烦,省去了衔接过渡;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内容,便于读者快速筛选自己关注的内容。 14.(8 分)认同前者。这是一种宣传策略,在首次办民间春晚时,如此宣传更能吸引 人关注;可以一比高下,叫板央视体现了筹办者的信心;如此主张,对提高两台春晚质量都 有好处。 认同后者。“叫板央视”有贬低央视春晚之嫌,不利社会和谐;民间春晚在人力、物力、 财力上无法与央视抗衡,“叫板央视”其实是在故意炒作;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
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其中一点, 并表述清晰,得4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安徽省合肥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 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 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 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是如今营 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 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 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耶!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 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 不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员的挑剔眼神,从它 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 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么?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么?不过人不可貌相,山 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么?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 矮矣,可要论海拔高程,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千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 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 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几分敬意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 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成就了不凡,成.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 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赭、黄、白、黑,这五彩尽都是从 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 给你的那种无遗言传的震撼,真是天地有大荚呀!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 是荚,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做愣小子 胖妞,比做举重选手,比做……多么的浅薄啊,真正大荚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 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 丈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套路遮蔽 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又 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巳 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有你的心是否不再屏蔽 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 以不厌,可山看我昵? 14.从全文看,柴达木的山有哪些特点?(6分)
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其中一点, 并表述清晰,得 4 分;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安徽省合肥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 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 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 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是如今营 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 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 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耶!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 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 不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员的挑剔眼神,从它 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 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么?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么?不过人不可貌相,山 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么?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 矮矣,可要论海拔高程,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千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 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 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几分敬意。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 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成就了不凡,成.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 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赭、黄、白、黑,这五彩尽都是从 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 给你的那种无遗言传的震撼,真是天地有大荚呀!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 是荚,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做愣小子 胖妞,比做举重选手,比做……多么的浅薄啊,真正大荚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 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 丈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套路遮蔽 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又 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巳 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有你的心是否不再屏蔽。 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 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14.从全文看,柴达木的山有哪些特点?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头交代黄山、武夷山有什么作用? 6,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2)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17.本文在描写柴达木山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例子加以赏析。 14.(6分 ①外形粗壮憨实;②品格谦逊:③本自天然。 通过黄山、武夷山的奇、险、怪衬托柴达木的山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同时为下文描写 柴达木的山作铺垫。 16.(6分) (1)创作必须突破文化、知识和套路的遮蔽,做到心灵与自然的交流。(3分) (意思对即可。) (2}我不敢确认自己能否像李白那样敞开心腑去看柴达木山,是否真的领略到柴达木山 的独特之美。(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 ①比喻、拟人。“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 的孩子”,表现柴达木山的敦实可爱:将“柴达木山”说成“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 士”,表现了柴达木山的谦逊、不张扬的品质。(3分) ②对比。“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通过 对比,表现“柴达木山”的壮实、威力无比。(3分) (安徽省丹阳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9分) 雨中的荷(聂春友) ①参加南戴河举办的荷花节,看惯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闪念:这满园盛荷在一片风 雨中,该是何等的风姿呢? ②几天后,天还没亮,我被窗外的一片雨声吵醒了。走到湖边,我的心一下子被强烈地 震撼了:只见湖中那一丛丛荷花,仿佛是一排排战士、一个个团队,靠着集体的力量,顽强 地抗击着风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头交代黄山、武夷山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 (1)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在描写柴达木山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例子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 分) ①外形粗壮憨实;②品格谦逊:③本自天然。 通过黄山、武夷山的奇、险、怪衬托柴达木的山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同时为下文描写 柴达木的山作铺垫。 16.(6 分) (1)创作必须突破文化、知识和套路的遮蔽,做到心灵与自然的交流。(3 分) (意思对即可。) (2)我不敢确认自己能否像李白那样敞开心腑去看柴达木山,是否真的领略到柴达木山 的独特之美。(3 分) (意思对即可。) 17.(6 分) ①比喻、拟人。“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 的孩子”,表现柴达木山的敦实可爱;将“柴达木山”说成“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 士”,表现了柴达木山的谦逊、不张扬的品质。(3 分) ②对比。“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通过 对比,表现“柴达木山”的壮实、威力无比。(3 分) (安徽省丹阳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19 分) 雨 中 的 荷 (聂春友) ①参加南戴河举办的荷花节,看惯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闪念:这满园盛荷在一片风 雨中,该是何等的风姿呢? ②几天后,天还没亮,我被窗外的一片雨声吵醒了。走到湖边,我的心一下子被强烈地 震撼了:只见湖中那一丛丛荷花,仿佛是一排排战士、一个个团队,靠着集体的力量,顽强 地抗击着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