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阶段质量验收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请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酒馔央浼高朋满座心为形役 B.怂恿消遣兴高彩烈扶摇直上 C.拮据歇憩怅然慷概日薄西山 D.迤逦玷辱因噎费食碎琼乱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相继采取了救市措施。但金融市场能否稳定,仍有待进 一步观察 ②天灾导致粮食减产,外围市场粮食价格飙升,国际粮食市场风云,中国忧“胀”不 惧“涨” ③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的消息, 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A.日趋变幻耸人听闻 B.日趋变幻耸人听闻 C.日益变换骇人听闻 D.日益变换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契诃夫对别里科夫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更因为 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极端厌恶 B.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 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C.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 行的普遍赞赏。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 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某校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的公告这样温馨提示:年迈体弱的高龄校友来母校参加校庆, 最好有家属陪伴。 B.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来共享信息,对此, 民们深有体会 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 ,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东北师大附中 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阶段质量验收 语 文 试 题 第 I 卷(选择题) 本卷共 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请用 2B 铅笔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酒馔 央浼 高朋满座 心为形役 B.怂恿 消遣 兴高彩烈 扶摇直上 C.拮据 歇憩 怅然慷概 日薄西山 D.迤逦 玷辱 因噎费食 碎琼乱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相继采取了救市措施。但金融市场能否 稳定,仍有待进 一步观察。 ②天灾导致粮食减产,外围市场粮食价格飙升,国际粮食市场风云 ,中国忧“胀”不 惧“涨”。 ③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 的消息, 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A.日趋 变幻 耸人听闻 B.日趋 变幻 耸人听闻 C.日益 变换 骇人听闻 D.日益 变换 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契诃夫对别里科夫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 ....,这不仅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更因为 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极端厌恶。 B.沈从文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 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 C.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 ....,小有名气,受到同 行的普遍赞赏。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 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某校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的公告这样温馨提示:年迈体弱的高龄校友来母校参加校庆, 最好有家属陪伴。 B.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来共享信息,对此, 网民们深有体会。 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 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D.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之路。 下列有关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借写翠翠和二老的爱情故事,表现一种美的人生形式,即以爱为纽带建立 起的人际关系,展现人性美。 B.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 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文学高峰的人,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 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 C.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限定为“免去官职”之意。“东 宫”指的是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D.“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 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间。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 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 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日:“土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日:“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 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 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 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 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 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日:“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jiao,再婚。 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之路。 5.下列有关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边城》借写翠翠和二老的爱情故事,表现一种美的人生形式,即以爱为纽带建立 起的人际关系,展现人性美。 B.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 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文学高峰的人,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 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 C.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限定为“免去官职”之意。“东 宫”指的是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D.“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 表》。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 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 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 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 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 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 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 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 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jiào,再婚。 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 B.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C.华善之 善:好,对 D.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恋弥至,遂以成疾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之二虫又何知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D.后卒于家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氏有疾,(李密)则涕泣侧息。 B.密曰:“(安乐公)可次齐桓。” C.齐桓得管仲而霸,(管仲)用竖刁而虫流。 D.(张华)次问:“孔明言教何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 祖母用 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 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都很简洁得当 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对此心怀怨恨。后来,皇 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了不满,并因此被免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9小题,共93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三、(26分) 10.把第Ⅰ卷(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3分) 译文: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分) 译文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其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 B.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C.华善.之 善:好,对 D.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感恋弥至,遂以.成疾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之.二虫又何知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D.后卒于.家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氏有疾,(李密)则涕泣侧息。 B.密曰:“(安乐公)可次齐桓。” C.齐桓得管仲而霸,(管仲)用竖刁而虫流。 D.(张华)次问:“孔明言教何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 祖母用。 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 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都很简洁得当。 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对此心怀怨恨。后来,皇 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了不满,并因此被免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9 小题,共 93 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三、(26 分) 10.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3 分) 译文: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 分) 译文: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 勃 其 一 其 二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①, 江山此夜寒
[注]①掩:关门。 (1)将下面句子中空白处的答案,依次写到下面的序号后。(2分) 比较这两首同题诗,我们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 ①,启行之时是②,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 (2)第二首诗中的“乱”、“飞”和“寒”三个词各得其妙,请你选取两个词作简要分析。 (6分) 乱 “飞”: “寒”: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①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④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庄子《逍 遥游》)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 情表》) 四、(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冷藏的凤凰 杨羽仪 ①湘西的凤凰是个绝美的地方。 ②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 ③不能忘记那古老而沉静的黄丝桥古城。它雄踞于湘黔边陲1500多年了。岁月悠悠, 它依然默默地俯视着原野的沧桑。大地在速变着,它却是永恒的存在。 ④不能忘记那起伏百里苍原、呼啸苍天的“南方长城″,那是数百年前官民相抗、汉苗 对峙的悲剧见证。一座座烽火台、一座座碉楼,望不尽的青山,望不尽的长城,从古时的“夜 郎″国到近百年的烽烟四起,述说着这里隐藏着两个表面脆弱骨子里却十分坚强的民族。 ⑤不能忘记那干古一绝的吊脚楼,它从大山深处一直延伸到沅水沱江畔。清清的沱江从 凤凰城中轻轻流过,无数的吊脚楼悬于沱江两岸,一根根木拄撑起幢幢小楼,撑起了两个 可爱的民族。这迷人的吊脚楼上,岂止有飞檐翘角,有三面四廊,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木雕图
[注]①掩:关门。 (1)将下面句子中空白处的答案,依次写到下面的序号后。(2 分) 比较这两首同题诗,我们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 ① ,启行之时是② ,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 答:① ② (2)第二首诗中的“乱”、“飞”和“寒”三个词各得其妙,请你选取两个词作简要分析。 (6 分) “乱”: “飞”: “寒”: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①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④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庄子《逍 遥游》) ⑥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 情表》) 四、(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冷藏的凤凰 杨羽仪 ①湘西的凤凰是个绝美的地方。 ②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 ③不能忘记那古老而沉静的黄丝桥古城。它雄踞于湘黔边陲 1500 多年了。岁月悠悠, 它依然默默地俯视着原野的沧桑。大地在速变着,它却是永恒的存在。 ④不能忘记那起伏百里苍原、呼啸苍天的“南方长城”,那是数百年前官民相抗、汉苗 对峙的悲剧见证。一座座烽火台、一座座碉楼,望不尽的青山,望不尽的长城,从古时的“夜 郎”国到近百年的烽烟四起,述说着这里隐藏着两个表面脆弱骨子里却十分坚强的民族。 ⑤不能忘记那千古一绝的吊脚楼,它从大山深处一直延伸到沅水沱江畔。清清的沱江从 凤凰城中轻轻流过,无数的吊脚楼悬于沱江两岸,一根根木拄撑起一幢幢小楼,撑起了两个 可爱的民族。这迷人的吊脚楼上,岂止有飞檐翘角,有三面四廊,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木雕图
案,有两个民族喜爱的牡丹和喜鹊,更有令世人惊羡的一群“宋祖英”,她们不但人靓,而 且歌也甜。毎当日落黄昏,从吊脚楼里走岀来的_群群土家族和苗族姑娘,她们迈着轻盈 的步子,手上挽着一篮衣服到河边洗衣,走着高高的木桥,那桥脚长长地伸入江上,两条原 木组成的“桥枫″上,姑娘们飘然而过,在那颇有沱江特色的石墩桥上跳着独特的舞蹈。 ⑥我更不能忘记在这深山和清江上,出了两个民族的出类拔萃的男人。沈从文曾对凤凰 古城作过这样的描述:“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立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 些远近残毁的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年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样的大山养育了一批 血性男人,鸦片战争时期在定海保卫战中身受十余处创伤,仍连斩数敌,血染沙场壮烈牺牲 的郑国鸿老将军,便是沱江岸边一座不朽的青山。凤凰的男人是山,凤凰的男人也是水。凤 凰出了国民政府的内阁总理熊希龄,出了中国著名的画家黄永玉,还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文 学大家沈从文。 ⑦我始识风凰,可以说是从读沈从文开始的。沈从文曾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 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的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 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 却无坚不摧。”愈读沈从文,就愈觉得他是水造就的。抑或说他的性格就是水的性格。他的 文学成就已经举世瞩目,由于种种不公正的原因,社会把从文先生“冷藏”起来了,“冷藏 达30多年之久,没有出版他的任何书,没有报道他的任何活动,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永远 消失了。这时,被“冷藏”者常常悲偾欲绝,或大义凛然,做出绝世之举。从文先生不然, 他在这个领域似乎消失了,然而,他又在别的领域,如研究《中国服装史》而成了举世瞩目 的大家。他是大家,但又以水那样平凡的心态入世出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一座高高的山 从文先生始终自视为平凡的水,以涓涓入世,在丛林中,在山石间本来就不喧嚣,因此在社 会有意“冷藏”他的时候,他依然以平常之心岀世。他被“冷藏”起来,并不等于弃世。他
案,有两个民族喜爱的牡丹和喜鹊,更有令世人惊羡的一群“宋祖英”,她们不但人靓,而 且歌也甜。每当日落黄昏,从吊脚楼里走出来的一群一群土家族和苗族姑娘,她们迈着轻盈 的步子,手上挽着一篮衣服到河边洗衣,走着高高的木桥,那桥脚长长地伸入江上,两条原 木组成的“桥枫”上,姑娘们飘然而过,在那颇有沱江特色的石墩桥上跳着独特的舞蹈。 ⑥我更不能忘记在这深山和清江上,出了两个民族的出类拔萃的男人。沈从文曾对凤凰 古城作过这样的描述:“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立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 些远近残毁的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年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样的大山养育了一批 血性男人,鸦片战争时期在定海保卫战中身受十余处创伤,仍连斩数敌,血染沙场壮烈牺牲 的郑国鸿老将军,便是沱江岸边一座不朽的青山。凤凰的男人是山,凤凰的男人也是水。凤 凰出了国民政府的内阁总理熊希龄,出了中国著名的画家黄永玉,还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文 学大家沈从文。 ⑦我始识风凰,可以说是从读沈从文开始的。沈从文曾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 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的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 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 却无坚不摧。”愈读沈从文,就愈觉得他是水造就的。抑或说他的性格就是水的性格。他的 文学成就已经举世瞩目,由于种种不公正的原因,社会把从文先生“冷藏”起来了,“冷藏” 达 30 多年之久,没有出版他的任何书,没有报道他的任何活动,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永远 消失了。这时,被“冷藏”者常常悲愤欲绝,或大义凛然,做出绝世之举。从文先生不然, 他在这个领域似乎消失了,然而,他又在别的领域,如研究《中国服装史》而成了举世瞩目 的大家。他是大家,但又以水那样平凡的心态入世出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一座高高的山。 从文先生始终自视为平凡的水,以涓涓入世,在丛林中,在山石间本来就不喧嚣,因此在社 会有意“冷藏”他的时候,他依然以平常之心出世。他被“冷藏”起来,并不等于弃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