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一次联合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试卷满分150分,做 题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荏弱(ren) 剖腹藏珠(pao) 挟持(xi) 削足适履(xue) B.巷道(har 妩媚纤弱(qian) 法怵(chu) 不稂不莠(iang) C.缱绻(qun)戎马倥偬(z6ng) 溃脓(hui) 蓦然回首(mo) D.悚然(si) 荦荦大端(Juo) 胡诌(z0u) 山古刹(sha) 2.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的趋势越发明显,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升高。预计到2世纪末期,地球上很多 地区会干旱少雨,地表温度将逼近甚至超过50℃,可谓焦金流石 B.陈水扁上台6年,已经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小小律师一跃成了亿万富翁,如今劣迹败 露,为了欲盖弥彰,抛出区区400万元,妄图用小利掩藏大头 C.钱从哪里来?美国人的习惯就是借,赤字财政。然而,除寅吃卯粮外,美国还向外国发 债券借钱,中国就是一个被借钱的国家。 D.当前,人们呼吁相关部门加紧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文明规范制度,在每一个 环节筑牢堤防,减少模糊地带,杜绝“擦边球”,彻底清除低俗网站的生存空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査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 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待自己罪行的。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 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 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小人物就像金字塔的底座,支持我们去仰望英雄和伟人,人物虽小,内心一样丰富。 其实有灵魂的人,无论大小,都值得尊敬
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一次联合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试卷满分 150 分,做 题时间为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 I 卷(选择题 30 分) 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 荏.弱(rěn) 剖.腹藏珠(pāo) 挟.持(xiá) 削.足适履(xuē) B. 巷.道(hàng) 妩媚纤.弱(qiān) 法怵.(chù) 不稂.不莠(liáng) C. 缱绻.(quǎn) 戎马倥偬.(zǒng) 溃.脓(huì) 蓦.然回首(mò) D. 悚.然(sù) 荦.荦大端(luò) 胡诌.(zōu) 深山古刹.(shà) 2.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的趋势越发明显,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升高。预计到 2l 世纪末期,地球上很多 地区会干旱少雨,地表温度将逼近甚至超过 50℃,可谓焦金流石 ....。 B.陈水扁上台 6 年,已经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小小律师一跃成了亿万富翁,如今劣迹败 露,为了欲盖弥彰 ....,抛出区区 400 万元,妄图用小利掩藏大头。 C.钱从哪里来?美国人的习惯就是借,赤字财政。然而,除寅吃卯粮 ....外,美国还向外国发 债券借钱,中国就是一个被借钱的国家。 D.当前,人们呼吁相关部门加紧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文明规范制度,在每一个 环节筑牢堤防,减少模糊地带,杜绝“擦边球 ...”,彻底清除低俗网站的生存空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 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待自己罪行的。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 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 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小人物就像金字塔的底座,支持我们去仰望英雄和伟人,人物虽小,内心一样丰富。 其实有灵魂的人,无论大小,都值得尊敬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我躺在一个小小山坡上 同一方向距离稍近些,柿子树挂着无数明黄照眼的果实 ①洒在我身上和身前一片白色的枯草间 ②四围是草木蒙茸枝叶交错的绿荫 ③在十丈远近河堤边排成长长的行列 ④强烈的阳光从枝叶间滤过 ⑤松树和柏树作成一朵朵墨绿色的花 A.②③①⑤③B.②⑤③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④②①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家和谐观讲究“刚柔并湃,天人合一”,强调“大同社会”需要调动各层次人员的能 动性。儒家思想向来注重教育,关注年轻人成长。在学术研究方面,青年学者虽然没有资深 专家的丰富经验,也没有资深专家的宏观战略眼光,但他们无疑是研究团队里最有活力、最 有想法的一批人。学术研究鼓励大胆创新、小心论证。而在大胆创新这个方面,青年学者是 最檀长的,他们想像力丰富,对问题有独特的思考,有闯劲、有干劲。 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就要在尊重资深专家并且保障他们能够专心从事学术研究,还“学 术本位”的同时,兼顾青年学者的声音,考虑他们的需求。因为只有调动了青年学者的积极 性,让他们有投身研究的热情,才能让研究团队不断融入新鲜血液,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因此我们应为年轻人提供不很遥远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既应包括学术方面的,也应该 包括物质方面的。在西方大学,吸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至少有两样,即终身教职(很好的稳 定待遇)和杰出青年资助。而我们国家靠什么吸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呢?国内青年学者的薪水 待遇目前远不如国外,我们可以考虑提供给他们“杰出青年”资助的机会.使他们在科研的 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问 在西方国家,杰出青年的获得者基本上是科研出色的助理教授,有时是副教授,极少 是正教授。美国的总统青年基金,要求申请者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10年。瑞典战略研究基 金会S的 NGVAR基金用来支持并培养青年学者成为未来的学术带头人,每人4年获资助 600万瑞典克朗,同时组织他们参加有助于成为未来学术带头人的一些活动,该基金要求申 请者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7年。但是,目前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 者几乎都是功成名就的正教授.年龄的上限为45岁。那么国内的优秀年轻副教授的机会又 在哪里呢?他们是很难与功成名就的中年正教授竞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青年基金很 不错,它考虑的是广大的青年科研人员,批准率高(1/3)但资助额小,因而远不能满足杰出 的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所需。或许国家科技部可以考虑增设类似上面提到的瑞典 INGVAR基 金的杰出年轻学者基金,培养杰出的年轻学者(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7年)成为未来的学术带 头人。 在国内的学术现状下。不少杰出的青年归国人员在国内高校全职工作后,对行政职位 产生了兴趣,以图办事方便或者得到更多的资源搞科研。但是几年过后,他们很难回头静心 作学术了,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人才了。国内大学一般拥有丰富的经费资源,倘若把 不少这些资源按照可量化的业绩直接分配到各个研究团队,那么院系或学科可支配的资源就 会大大下降。如此一来,这些杰出青年对院系行政职位的兴趣也就会大大减弱而静下心来作 学术了。比如在瑞典高校,每一笔学校下到院系的校内钱都是联系着某个教师(上的课)或导 师(量化的科研结果)或教授(偶尔直接向校长要的特殊建设费等)或他们的部分固定薪金,院 系行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中间留个记录然后对应分配到各团队。 总而言之,我们要营造一个环境能够吸引并留住杰出的青年科研人员,因为他们是我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我躺在一个小小山坡上, , , 。 , , 同一方向距离稍近些,柿子树挂着无数明黄照眼的果实。 ①洒在我身上和身前一片白色的枯草间 ②四围是草木蒙茸枝叶交错的绿荫 ③在十丈远近河堤边排成长长的行列 ④强烈的阳光从枝叶间滤过 ⑤松树和柏树作成一朵朵墨绿色的花 A.②③①⑤③ B.②⑤③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⑤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儒家和谐观讲究“刚柔并湃,天人合一”,强调“大同社会”需要调动各层次人员的能 动性。儒家思想向来注重教育,关注年轻人成长。在学术研究方面,青年学者虽然没有资深 专家的丰富经验,也没有资深专家的宏观战略眼光,但他们无疑是研究团队里最有活力、最 有想法的一批人。学术研究鼓励大胆创新、小心论证。而在大胆创新这个方面,青年学者是 最檀长的,他们想像力丰富,对问题有独特的思考,有闯劲、有干劲。 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就要在尊重资深专家并且保障他们能够专心从事学术研究,还“学 术本位”的同时,兼顾青年学者的声音,考虑他们的需求。因为只有调动了青年学者的积极 性,让他们有投身研究的热情,才能让研究团队不断融入新鲜血液,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因此我们应为年轻人提供不很遥远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既应包括学术方面的,也应该 包括物质方面的。在西方大学,吸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至少有两样,即终身教职(很好的稳 定待遇)和杰出青年资助。而我们国家靠什么吸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呢?国内青年学者的薪水 待遇目前远不如国外,我们可以考虑提供给他们“杰出青年”资助的机会.使他们在科研的 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问。 在西方国家,杰出青年的获得者基本上是科研出色的助理教授,有时是副教授,极少 是正教授。美国的总统青年基金,要求申请者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10 年。瑞典战略研究基 金会(SSF)的 INGVAR 基金用来支持并培养青年学者成为未来的学术带头人,每人 4 年获资助 600 万瑞典克朗,同时组织他们参加有助于成为未来学术带头人的一些活动,该基金要求申 请者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7 年。但是,目前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 者几乎都是功成名就的正教授.年龄的上限为 45 岁。那么国内的优秀年轻副教授的机会又 在哪里呢?他们是很难与功成名就的中年正教授竞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青年基金很 不错,它考虑的是广大的青年科研人员,批准率高(1/3)但资助额小,因而远不能满足杰出 的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所需。或许国家科技部可以考虑增设类似上面提到的瑞典 INGVAR 基 金的杰出年轻学者基金,培养杰出的年轻学者(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7 年)成为未来的学术带 头人。 在国内的学术现状下。不少杰出的青年归国人员在国内高校全职工作后,对行政职位 产生了兴趣,以图办事方便或者得到更多的资源搞科研。但是几年过后,他们很难回头静心 作学术了,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人才了。国内大学一般拥有丰富的经费资源,倘若把 不少这些资源按照可量化的业绩直接分配到各个研究团队,那么院系或学科可支配的资源就 会大大下降。如此一来,这些杰出青年对院系行政职位的兴趣也就会大大减弱而静下心来作 学术了。比如在瑞典高校,每一笔学校下到院系的校内钱都是联系着某个教师(上的课)或导 师(量化的科研结果)或教授(偶尔直接向校长要的特殊建设费等)或他们的部分固定薪金,院 系行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中间留个记录然后对应分配到各团队。 总而言之,我们要营造一个环境能够吸引并留住杰出的青年科研人员,因为他们是我
们国家学术的未来 5.下面关于青年学者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术研究方面,青年学者的研究经验与资深专家相比不够丰富 B.青年学者是学术研究团队中最有活力、最有想法的一批人,他们往往具备比较长远的 宏观战略眼光 C.青年学者想像力丰富,对问题有独特的思考。 D.青年学者善于大胆创新,而且有闯劲,有干劲,是国家学术的未来。 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首先应尊重资深专家,其次要考虑青年学者的需求,从而让学 术团队永葆活力。 B.吸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专心于科研,首先应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一一研究经费 保障 C.许多高校里的青年学者对行政职位感兴趣,是因为行政职位会带给他们科研方面许多 便利。 D.目前,国内大学经费资源一般比较丰富,但大都由院系或学科支配、而他们没有按照 可量化的业绩直接分配到各个研究团队 7.根据文意,下面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不能充分调动青年学者的积极性和科研热情,留住杰出的青年科硏人员,那么科 研团队就无法保持活力,我们国家学术也很难有辉煌的未来。 B.西方国家杰出青年资金的获得者一般对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有一定要求.主要目的是 让更多的年轻学者得到资助,以使他们更快成为未来学术的带头人 C.我国目前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多是正教授,这种情况可能会使许多 年轻学者的积极性受挫,甚至使他们出国后一去不返。 D.高校青年学者一旦热衷于行政职位并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 人才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 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 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 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 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 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麇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日 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 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椅 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 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 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蹼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 日:“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日:“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 来也。”又问日:“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日:“情由忆生, 不忆故无情。”又问日:“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日: “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日:“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 文日:“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日:“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
们国家学术的未来。 5.下面关于青年学者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术研究方面,青年学者的研究经验与资深专家相比不够丰富。 B.青年学者是学术研究团队中最有活力、最有想法的一批人,他们往往具备比较长远的 宏观战略眼光。 C.青年学者想像力丰富,对问题有独特的思考。 D.青年学者善于大胆创新,而且有闯劲,有干劲,是国家学术的未来。 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首先应尊重资深专家,其次要考虑青年学者的需求,从而让学 术团队永葆活力。 B.吸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专心于科研,首先应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研究经费 保障。 C.许多高校里的青年学者对行政职位感兴趣,是因为行政职位会带给他们科研方面许多 便利。 D.目前,国内大学经费资源一般比较丰富,但大都由院系或学科支配、而他们没有按照 可量化的业绩直接分配到各个研究团队。 7.根据文意,下面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不能充分调动青年学者的积极性和科研热情,留住杰出的青年科研人员,那么科 研团队就无法保持活力,我们国家学术也很难有辉煌的未来。 B.西方国家杰出青年资金的获得者一般对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有一定要求.主要目的是 让更多的年轻学者得到资助,以使他们更快成为未来学术的带头人。 C.我国目前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多是正教授,这种情况可能会使许多 年轻学者的积极性受挫,甚至使他们出国后一去不返。 D.高校青年学者一旦热衷于行政职位并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 人才了。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 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 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 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 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 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日: “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 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 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 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 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踑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 日:“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日:“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 来也。”又问日:“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日:“情由忆生, 不忆故无情。”又问日:“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日: “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日:“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 文日:“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日:“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
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 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 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贸:购买 B.食有余谷,辄恤穷匮恤:救济 C.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逆:违背,拂人意 D.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造:拜访 9.以下各组句子,表明郭文“爱山水,尚自然”的一组是 ①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 ②匾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 ③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 ④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⑤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⑥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①③④B.②③⑤C.④⑤⑥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到山林中去游玩,1O多天也不回家。后来父母死了,他守孝 完了以后,也不想成家立业,干脆离别家乡,到名山大川游历 B.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竞安 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儿寄宿,并在夜里为他挑水,毫无厌倦之色 C.王导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行走 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导 不答应。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5分) (2)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5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叹骚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 (4分)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4分)
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 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 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 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贸:购买 B.食有余谷,辄恤穷匮 恤:救济 C.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 逆:违背,拂人意。 D.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 造:拜访 9.以下各组句子,表明郭文“爱山水,尚自然”的一组是 ①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 ②匾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 ③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 ④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⑤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⑥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文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到山林中去游玩,lO 多天也不回家。后来父母死了,他守孝 完了以后,也不想成家立业,干脆离别家乡,到名山大川游历。 B.郭文搭建简陋的草棚作为栖身之所,当时山中猛兽肆虐,而郭文独宿山中十余年竟安 然无恙。打猎的人经常到他那儿寄宿,并在夜里为他挑水,毫无厌倦之色。 C.王导听说郭文的名声大,派人请他出山。郭文不肯坐船乘车,自己挑了担子徒步行走。 朝中官员都来看望郭文,郭文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视若无人。 D.郭文在王导的园子里住了七年,一直不曾出园。有一天他提出要求回归山林,王导 不答应。后来郭文寻了个机会逃出,欲继续过与猛兽为友的日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5 分) (2)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5 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 (4 分)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孰能无惑? 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师说》 (2)见贤思齐焉, 。(孔子《论语》 过春风十里 。自胡马窥江去后,,犹厌言兵。(姜夔《扬州 慢》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苏洵《六国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辋川尚静 辋川是一个长长的峡谷,王维曾经在这里居住。 辋川确实很静,一条河流,两岸青山,仅仅是这种结构就区别了乡村的小巷和城市的大 街。那里的人烟总很稠密,但这里却稀疏得忽而就融化在风云之中。点点房屋,筑在岩石之 侧,并不容易发现 我到这里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感觉一下辋川的气息。倘若这就是目的,我以 为这目的潇洒而苦涩,这就是味道。司机将我拉入辋川的深处,收了使他满意的钱,兴奋地 驾驶着他的三轮车走了。辋川一下子归于沉寂,孤独的我,望着在河床里滚动的白水,竟觉 得恐惧,这恐惧没有对象,只是这里的空,这里的无声无息 王维栽种的银杏,挺立在雨后的河岸,树皮满是裂纹的粗壮的主干,被水淋成了黑色 从它的叶子上流下的水,继续洗濯着树皮。它实在是老了,呈现着一种挣扎的状态。它已经 在辋川生长了千年之久。风云掠过它高高的枝头,小而圆的叶子将水刷刷地摇落,我看到 那叶子翻动得忽白忽绿,晶莹如迸溅的水花。这样葱茏的叶子,生长在几乎腐朽的枝头,这 些奇崛的枝头很多都像烧焦的干柴,触之就会掉灰,然而我由此知道了生命的顽强。年迈而 伟岸的银杏,压得我十分渺小,仰望才可看到它的全貌 时间早就将王维在辋川的别墅摧毁了,幸运的是,支撑某个柱子的扁圆的石礅,竟然穿 过层层的岁月而保留下来,而且完整地放在银杏旁边,那些湿漉漉水汪汪的苔藓,锈住了它 的每条皱纹和每个斑痕。 秋天的雨顺利极了,仿佛云微微扭动一下它就有了。辋川的雨是明净的,线似的,一根 一根拉到峡谷,却空得无声无息。山坡上的红叶,渲染在碧翠的草丛,颗颗青石,则架在 杂树的根部,危险得随时都会滚落,然而,濛濛的雨送给它们一层薄薄的梦,梦悬在辋川的 山坡上。王维一定见过这样的梦,甚至入过这样的梦,不然,他的诗画怎么那样惟妙惟肖, 有声有色! 四十岁的王维做了左补阙。恰恰是这个年岁,他开始迷恋山水,来往于朝廷与辋川之间 他既做官吏,又当隐士,往返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害着他的心 辋川的美妙,却给他的心以慰藉:他就是这么生活的。王维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他最智慧最 实际的 也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以王维的气质,他不能完全陷入官场的名利之争,同 时以王维的经历,他也不能彻底寄情辋川的田园之乐,他必须两者兼顾,这样他就得到了入 世的好处而扔掉了入世的坏处,同时避免了出世的苦处而感到了出世的乐处。在入世与出世 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带,他奔走其间。人似乎只能这样生存,不然,完全媚俗与完全 脱俗,都可能导致深刻的痛苦。 雨中的辋川并不知道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着它的状态。秀峰沉默,乱石相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 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孰能无惑? ,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师说》) (2)见贤思齐焉, 。( 孔子《论语》) 过春风十里, 。自胡马窥江去后, ,犹厌言兵。(姜夔《扬州 慢》)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苏洵《六国论》)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辋川尚静 朱鸿 辋川是一个长长的峡谷,王维曾经在这里居住。 辋川确实很静,一条河流,两岸青山,仅仅是这种结构就区别了乡村的小巷和城市的大 街。那里的人烟总很稠密,但这里却稀疏得忽而就融化在风云之中。点点房屋,筑在岩石之 侧,并不容易发现。 我到这里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感觉一下辋川的气息。倘若这就是目的,我以 为这目的潇洒而苦涩,这就是味道。司机将我拉入辋川的深处,收了使他满意的钱,兴奋地 驾驶着他的三轮车走了。辋川一下子归于沉寂,孤独的我,望着在河床里滚动的白水,竟觉 得恐惧,这恐惧没有对象,只是这里的空,这里的无声无息。 王维栽种的银杏,挺立在雨后的河岸,树皮满是裂纹的粗壮的主干,被水淋成了黑色。 从它的叶子上流下的水,继续洗濯着树皮。它实在是老了,呈现着一种挣扎的状态。它已经 在辋川生长了千年之久。风云掠过它高高的枝头,小而圆的叶子将水刷刷地摇落,我看到, 那叶子翻动得忽白忽绿,晶莹如迸溅的水花。这样葱茏的叶子,生长在几乎腐朽的枝头,这 些奇崛的枝头很多都像烧焦的干柴,触之就会掉灰,然而我由此知道了生命的顽强。年迈而 伟岸的银杏,压得我十分渺小,仰望才可看到它的全貌。 时间早就将王维在辋川的别墅摧毁了,幸运的是,支撑某个柱子的扁圆的石礅,竟然穿 过层层的岁月而保留下来,而且完整地放在银杏旁边,那些湿漉漉水汪汪的苔藓,锈住了它 的每条皱纹和每个斑痕。 秋天的雨顺利极了,仿佛云微微扭动一下它就有了。辋川的雨是明净的,线似的,一根 一根拉到峡谷,却空得无声无息。'山坡上的红叶,渲染在碧翠的草丛,颗颗青石,则架在 杂树的根部,危险得随时都会滚落,然而,濛濛的雨送给它们一层薄薄的梦,梦悬在辋川的 山坡上。王维一定见过这样的梦,甚至入过这样的梦,不然,他的诗画怎么那样惟妙惟肖, 有声有色! 四十岁的王维做了左补阙。恰恰是这个年岁,他开始迷恋山水,来往于朝廷与辋川之间。 他既做官吏,又当隐士,往返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害着他的心; 辋川的美妙,却给他的心以慰藉:他就是这么生活的。王维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他最智慧最 实际的选择,也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以王维的气质,他不能完全陷入官场的名利之争,同 时以王维的经历,他也不能彻底寄情辋川的田园之乐,他必须两者兼顾,这样他就得到了入 世的好处而扔掉了入世的坏处,同时避免了出世的苦处而感到了出世的乐处。在入世与出世 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带,他奔走其间。人似乎只能这样生存,不然,完全媚俗与完全 脱俗,都可能导致深刻的痛苦。 雨中的辋川并不知道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着它的状态。秀峰沉默,乱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