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24小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 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嫡传/谛听 枢纽/崎岖 载体/刊载 B.赔偿/排场 教诲/晦涩 空气/空白 C.菁华/粳米 贻误/怠慢 称呼/称职 D.伫立/储存 挟嫌/惬意 兴办/兴奋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 效 ②当地有关部门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没有经过上级 领导的批准, 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 ③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 被誉为“万园之园” A.遏制私自建造 B.遏止擅自营造 C.遏止私自建造 D.遏制擅自营造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郭敬明被法院裁决其作品构成抄袭后,仍进入了作协。一位自称为“热血″的文学青年 给作协发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他对作协这一决定的看法。他认为,在这 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文学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作为一名热衷于文学的莘莘学子,他依 然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一切只源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然而作协的这-做 法却极大地伤害了文学青年的热情和自尊,让许多坚持写作的文学青年感到寒心。 A.义正词严B.物欲横流C.莘莘学子D.笔耕不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 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执信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 24 小题,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 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 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嫡.传/谛.听 枢.纽/崎岖. 载.体/刊载. B.赔偿./排场. 教诲./晦.涩 空.气/空.白 C.菁.华/粳.米 贻.误/怠.慢 称.呼/称.职 D.伫.立/储.存 挟.嫌/惬.意 兴.办/兴.奋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 效 。 ②当地有关部门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没有经过上级 领导的批准, 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 ③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 被誉为“万园之园”。 A.遏制 私自 建造 B.遏止 擅自 营造 C.遏止 私自 建造 D.遏制 擅自 营造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郭敬明被法院裁决其作品构成抄袭后,仍进入了作协。一位自称为“热血”的文学青年 给作协发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他对作协这一决定的看法。他认为,在这 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文学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作为一名热衷于文学的莘莘学子,他依 然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一切只源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然而作协的这一做 法却极大地伤害了文学青年的热情和自尊,让许多坚持写作的文学青年感到寒心。 A.义正词严 B.物欲横流 C.莘莘学子 D.笔耕不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 年 8 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 100 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 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福娃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奧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 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C.通过“神舟号”载人飞船飞行的连续成功,进一步证明我国在技术上已具备培养航 天员的能力,这样我国己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 D.上周末还在大张旗鼓做促销的各种液态奶,一夜之间竟被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 质监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 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 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 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 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日:“深沟固垒 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 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 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干人,南逆仙埤。贼俯射永,洞其左 股,永岀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 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 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日
B.福娃是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 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C.通过“神舟号”载人飞船飞行的连续成功,进一步证明我国在技术上已具备培养航 天员的能力,这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 D.上周末还在大张旗鼓做促销的各种液态奶,一夜之间竟被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 质监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 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 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 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 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 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 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 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 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 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 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
“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 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盘马奋槊常讳言者每自称六十力。(《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放置 C.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规:谋划 D.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仙埤烧营卷甲而遁 B.公伤矣!且还营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D.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与高聪、刘藻等救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3分)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 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 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 拾残兵,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 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3分)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 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毎自称六十九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4分) ②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 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放置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B.公伤矣!且.还营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D.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与.高聪、刘藻等救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3 分)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 20 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 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 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 拾残兵,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 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 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3 分)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 犹 能 驰 射 盘 马 奋 槊 常 讳 言 老 每 自 称 六 十 九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4 分) ②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www.ks5u.com
宿洞霄宫①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 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4分)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 易《琵琶行》)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谈趣味(节选)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 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_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 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 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 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 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 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 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 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 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
宿洞霄宫①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 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4 分)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白居 易《琵琶行》)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 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 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 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 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 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 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 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 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 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
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 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姸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 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 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 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 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 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 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 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 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岀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 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关。好 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下列材料中,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观点不一致的是(3分) A.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B.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D.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13.下面是作者对“趣味”问题的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阅读兴趣偏狭,不利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 B.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学文艺者入门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 D.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但与民族和时尚无关。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应符合时代的精神。 14.作者是如何看待文艺上的“门派”的?(4分) 15.学文艺的人怎样才能免于“坐井观天,诬天渺小”?(4分)
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 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 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 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 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 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 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 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 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 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 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 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12.下列材料中,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观点不一致的是(3 分) A.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B.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D.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13.下面是作者对“趣味”问题的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 分) A.阅读兴趣偏狭,不利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 B.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学文艺者入门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 D.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但与民族和时尚无关。 E.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应符合时代的精神。 14.作者是如何看待文艺上的“门派”的?(4 分) 15.学文艺的人怎样才能免于“坐井观天,诬天渺小”?(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