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番禺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 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试室号填 写在答卷和作文纸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座位号写在答卷和作文纸右上方指定的格内 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将自己 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1~8小题涂卡。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9~21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和作文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 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濡养/儒雅 孳生/罪孽 惩处/妙处 烦躁/名噪一时 B粗糙/造就 坍圮/枸杞 熨帖/熨烫 长揖/檣倾楫摧 C.福祉地址 腿瘸/上阕 大厦/厦门 讣告/前赴后继 D金瓯/欧洲 天籁/水獭 害臊/腥臊 推崇/重重叠叠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案情通报会上,公安局张局长指着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说:“这家伙十分狡猾,作案手法 贯简明扼要,作案时善布迷阵,有时警方也莫名其妙。这次他甚至在作案现场留下字条 大言不惭,说警方永远也抓不到他。这一回我们千万不可再掉以轻心,一定要将他抓获。 A.简明扼要 B莫名其妙C.大言不惭D.掉以轻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 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 我国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C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第1页共15页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5 页 广东番禺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 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试室号填 写在答卷和作文纸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座位号写在答卷和作文纸右上方指定的格内; 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用 2B 铅笔将自己 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 1~8 小题涂卡。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 9~21 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和作文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 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濡.养/儒.雅 孳.生/罪孽. 惩处./妙处. 烦躁./名噪.一时 B.粗糙./造.就 坍圮./枸杞. 熨.帖/熨.烫 长揖./樯倾楫.摧 C.福祉./地址. 腿瘸./上阕. 大厦./厦.门 讣.告/前赴.后继 D.金瓯./欧.洲 天籁./水獭. 害臊./腥臊. 推崇./重.重叠叠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案情通报会上,公安局张局长指着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说:“这家伙十分狡猾,作案手法 一贯简明扼要,作案时善布迷阵,有时警方也莫名其妙。这次他甚至在作案现场留下字条, 大言不惭,说警方永远也抓不到他。这一回我们千万不可再掉以轻心,一定要将他抓获。” A. 简明扼要 B.莫名其妙 C. 大言不惭 D. 掉以轻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 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 我国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C.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
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D美国经济疲软除了这次房屋次贷危机的原因外,另一个更深层次原因是美国政府实施 了穷兵默武的政策耗尽了国力所致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长期来,司法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并不大 ②而司法作为纠纷的终极解决手段,能避免矛盾久拖不决 ③环境问题之严重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激增,都是不容回避的真问题 ④法院作为超然于当事各方的中立机构,有助于绝缘官民之间的直接冲突 ⑤今年7月间,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相继发生了因环境而引发的群体事件。 ⑥解决问题的手段包括完善环境立法、重点项目环评的听证制度等。 A④①⑤③⑥② B④①②⑥⑤③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⑥②④① 、本大题7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日,至行 唐,贼疲,乃退。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 就思明,又使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馀人助思明,合五万馀人,而同罗、曳落河居五分之 子仪至恒阳,思明随至,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 斫其营,贼不得休息。数日,子仪、光弼议曰:“贼倦矣,可以出战。”(至德元年五月)王 午,战于嘉山,大破之,斩首四万级,捕虏千馀人。思明坠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 折枪归营,奔于博陵;光弼就围之,军声大振。于是河北十馀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 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禄山大惧,议弃 洛阳,走归范阳,计未决。 是时,天下以杨国忠骄纵召乱,莫不切齿。又,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 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 此,乃翰反,非禄山也。″或说国忠:“今朝廷重兵尽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第2页共15页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5 页 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D.美国经济疲软除了这次房屋次贷危机的原因外,另一个更深层次原因是美国政府实施 了穷兵默武的政策耗尽了国力所致。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长期来,司法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并不大。 ②而司法作为纠纷的终极解决手段,能避免矛盾久拖不决。 ③环境问题之严重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激增,都是不容回避的真问题。 ④法院作为超然于当事各方的中立机构,有助于绝缘官民之间的直接冲突。 ⑤今年 7 月间,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相继发生了因环境而引发的群体事件。 ⑥解决问题的手段包括完善环境立法、重点项目环评的听证制度等。 A.④①⑤③⑥② B.④①②⑥⑤③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⑥②④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日,至行 唐,贼疲,乃.退。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 就思明,又使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馀人助思明,合五万馀人,而同罗、曳落河居五分之 一。子仪至恒阳,思明随至,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 斫其营,贼不得休息。数日,子仪、光弼议曰:“贼倦矣,可以出战。”(至德元年五月)壬 午,战于嘉山,大破之,斩首四万级,捕虏千馀人。思明坠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 折枪归营,奔于博陵;光弼就围之,军声大振。于是河北十馀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 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禄山大惧,议弃 洛阳,走归范阳,计未决。 是时,天下以杨国忠骄纵召乱,莫不切齿。又,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 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 此,乃.翰反,非禄山也。”或说国忠:“今朝廷重兵尽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
哉『国忠大惧,乃奏:“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 三干于苑中训练上许之使剑南军将李福德等领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令所亲村乾运将之名为 御贼实备翰也翰闻之亦恐为国忠所图乃表请灞上军隶潼关六月癸未召杜乾运诣关因事斩之 国忠益惧。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一 5对下列甸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 踵:脚后跟 B露髻跣足步走 跣:光着脚。 C.或说国忠 说:劝说,游说。 D.上许之 许:答应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贼疲,乃退 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 B.又败之于沙河 于公岂不危哉 C.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 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D.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 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郭子仪、李光弼军事行动的一组是(3分) ①贼来则守,去则追之 ②贼倦矣,可以出战 ③战于嘉山,大破之 ④至暮,杖折枪归营 ⑤于是河北十馀郡皆杀贼守将而降 ⑥议弃洛阳,走归范阳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子仪、李光弼兵退回常山,叛将史思明又收罗散兵数万随后追击,郭子仪挑选骁勇 善战的骑兵主动挑战。 B郭子仪抵达恒阳,史思明也率兵追到,叛军白天炫耀武力,夜里则派部队袭击敌营,昼 夜不休。连续几天后,郭子仪、李光弼终于在叛军疲惫不堪时找到机会大败叛军。 C.渔阳的归路再次被官军切断,叛军只好轻骑偷偷地通过,就是这样还大多被官军俘获, 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无不心中动摇 D.王思礼劝哥舒翰上表请求皇帝杀掉杨国忠,哥舒翰没有答应:王思礼又请求派兵把杨 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还是没有答应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 上许之使剑南军将李福德等领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令所亲杜乾运 将之名为御贼实备翰也翰闻之亦恐为国忠所图乃表请灞上军隶 潼关六月癸未召杜乾运诣关因事斩之国忠益惧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第3页共15页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5 页 哉!”国忠大惧,乃奏:“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 三千于苑中训练。”上许之使剑南军将李福德等领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令所亲杜乾运将之名为 御贼实备翰也翰闻之亦恐为国忠所图乃表请灞上军隶潼关六月癸未召杜乾运诣关因事斩之 国忠益惧。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一) 5.对下列甸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 踵:脚后跟。 B.露髻跣.足步走 跣:光着脚。 C.或说.国忠 说:劝说,游说。 D.上许.之 许:答应。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贼疲,乃.退 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 B.又败之于.沙河 于.公岂不危哉 C.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 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D.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 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郭子仪、李光弼军事行动的一组是 (3 分) ①贼来则守,去则追之 ②贼倦矣,可以出战 ③战于嘉山,大破之 ④至暮,杖折枪归营 ⑤于是河北十馀郡皆杀贼守将而降 ⑥议弃洛阳,走归范阳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郭子仪、李光弼兵退回常山,叛将史思明又收罗散兵数万随后追击,郭子仪挑选骁勇 善战的骑兵主动挑战。 B.郭子仪抵达恒阳,史思明也率兵追到,叛军白天炫耀武力,夜里则派部队袭击敌营,昼 夜不休。连续几天后,郭子仪、李光弼终于在叛军疲惫不堪时找到机会大败叛军。 C.渔阳的归路再次被官军切断,叛军只好轻骑偷偷地通过,就是这样还大多被官军俘获, 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无不心中动摇。 D.王思礼劝哥舒翰上表请求皇帝杀掉杨国忠,哥舒翰没有答应;王思礼又请求派兵把杨 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还是没有答应。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 分) 上 许 之 使 剑 南 军 将 李 福 德 等 领 之 又 募 万 人 屯 灞 上 令 所 亲 杜 乾 运 将 之 名 为 御 贼 实 备 翰 也 翰 闻 之 亦 恐 为 国 忠 所 图 乃 表 请 灞 上 军 隶 潼 关 六 月 癸 未 召 杜 乾 运 诣 关 因 事 斩 之 国 忠 益 惧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①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思明。(3分) ②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回京 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2分) (2)有人说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4 1l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只按前4题计分)(8分) (1)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 (《短歌行》)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 (5)静女其娈, ,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 三、本大题7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名人之后的平凡人生 孙郁 周海婴—鲁迅之子,81岁 年轻的时候对周海婴有种神秘感:鲁迅之子,会是什么样子呢?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都有点消极,比如其学习平平,缺乏才气,曾受到学校老师的批评,等等。都有点惋惜的 口吻,言外之意,鲁迅的后代已不复周家当年的气象了。 其实我们用打量鲁迅的眼光来看他的后人,可能有点问题。思想和艺术很难遗传,这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第4页共15页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5 页 ①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思明。(3 分) ②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3 分)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回京 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2 分) (2)有人说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 题,多选只按前 4 题计分)(8 分) (1)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 。(《短歌行》)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迢迢牵牛星》) (3)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4)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 (5)静女其娈, 。 ,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 三、本大题 7 小题.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名人之后的平凡人生 孙 郁 周海婴——鲁迅之子,81 岁。 年轻的时候对周海婴有种神秘感:鲁迅之子,会是什么样子呢?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都有点消极,比如其学习平平,缺乏才气,曾受到学校老师的批评,等等。都有点惋惜的 口吻,言外之意,鲁迅的后代已不复周家当年的气象了。 其实我们用打量鲁迅的眼光来看他的后人,可能有点问题。思想和艺术很难遗传,这
个现象不知道医学怎样解释。周海婴自应有他的路。他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 电专业,毕业后在国家广播事业局工作,退休前担任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一逃不出父亲的光环,有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舆论的问题。 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认识周海婴先生。第一次见面是一个下午,他开着辆很小的卧 车到鲁迅博物馆来。门卫的老大爷不认识他,将其拦住。海婴很生气,说这是我的家,怎 么不让进呢。我便前去解释,彼此方得以释然。看到他高高的个子,一身笔挺的西装,觉 得有点港台人的气质。那时候大陆人的着装很土,而鲁迅之子的悠然、贵族气,显然呈现 着他和常人的距离。 后来总是在会议上见面。那些关于鲁迅的会议,他从不发言,手里带着相机,不时在 会场走动,倒仿佛是个专业的摄影师。他游窝于学界和文坛,反显得轻松、自如。 我真正与他有了接触,是做了鲁迅博物馆馆长之后。周先生住在木樨地,家里的摆设 很文气,书房里多是与鲁迅相关的书籍。各类木雕、铜像,还有书法作品,显得古雅。他 对鲁迅博物馆的现状很关心,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在我的印象里,他似乎把博物馆当成 了自己的家。慢慢地,我和他们一家人也渐渐亲近起来。 他在谈天的时候,偶然说些笑话,幽默的语句不时出来。他说话把别人逗笑了,自己 并不笑。据前人回忆鲁迅,也有类似的感受,那么这是父亲的遗传也说不定。他是很直截 了当的人,快言快语。也常得罪人,说话偶尔带刺。有时候与人不高兴了,马上红脸,偾 愤的样子。 许多年间,他为了维护鲁迅的版权和多家出版社发生纠纷,官司不断。我总觉得出版 社和他沟通不够,有着隔阂在。有人因此说海婴看重金钱,批评也偶尔出现过。但他认准 了,就坚持,有时甚至写文论争。这种韧性,似乎也有鲁老夫子的痕迹,在坚守自己立场 的方面,他许多时候让我想起鲁迅的性格来。 周海婴对鲁迅文本几乎不能说些什么。1936年父亲去世,他才七岁,但他对母亲是感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第5页共15页
高一中考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5 页 个现象不知道医学怎样解释。周海婴自应有他的路。他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 电专业,毕业后在国家广播事业局工作,退休前担任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逃不出父亲的光环,有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舆论的问题。 我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认识周海婴先生。第一次见面是一个下午,他开着一辆很小的卧 车到鲁迅博物馆来。门卫的老大爷不认识他,将其拦住。海婴很生气,说这是我的家,怎 么不让进呢。我便前去解释,彼此方得以释然。看到他高高的个子,一身笔挺的西装,觉 得有点港台人的气质。那时候大陆人的着装很土,而鲁迅之子的悠然、贵族气,显然呈现 着他和常人的距离。 后来总是在会议上见面。那些关于鲁迅的会议,他从不发言,手里带着相机,不时在 会场走动,倒仿佛是个专业的摄影师。他游离于学界和文坛,反显得轻松、自如。 我真正与他有了接触,是做了鲁迅博物馆馆长之后。周先生住在木樨地,家里的摆设 很文气,书房里多是与鲁迅相关的书籍。各类木雕、铜像,还有书法作品,显得古雅。他 对鲁迅博物馆的现状很关心,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在我的印象里,他似乎把博物馆当成 了自己的家。慢慢地,我和他们一家人也渐渐亲近起来。 他在谈天的时候,偶然说些笑话,幽默的语句不时出来。他说话把别人逗笑了,自己 并不笑。据前人回忆鲁迅,也有类似的感受,那么这是父亲的遗传也说不定。他是很直截 了当的人,快言快语。也常得罪人,说话偶尔带刺。有时候与人不高兴了,马上红脸,愤 愤的样子。 许多年间,他为了维护鲁迅的版权和多家出版社发生纠纷,官司不断。我总觉得出版 社和他沟通不够,有着隔阂在。有人因此说海婴看重金钱,批评也偶尔出现过。但他认准 了,就坚持,有时甚至写文论争。这种韧性,似乎也有鲁老夫子的痕迹,在坚守自己立场 的方面,他许多时候让我想起鲁迅的性格来。 周海婴对鲁迅文本几乎不能说些什么。1936 年父亲去世,他才七岁,但他对母亲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