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 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一一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 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 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 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 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 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 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一一“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 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 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 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 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 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 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 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 “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 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 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 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 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 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 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年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 的秘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 的美誉。 B.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江西省新余市 2020 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 12 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 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 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 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 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 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 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 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 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 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 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 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 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 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 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 “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 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 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 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 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 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 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 2019 年 8 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 的秘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 的美誉。 B.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C.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 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 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 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 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 育的相关论述。 D.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 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 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 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 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 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一一都是说教学机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微软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 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此项投资是微软 “五年计划”的一部分。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 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 Brad sπ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 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 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 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 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増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 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 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JTC 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JTC已经在 Microsoft cloud平台 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收集 到的数据,JTC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的电力消
C.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 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 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 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 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 育的相关论述。 D.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 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 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 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 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 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微软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 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微软宣布将投资 5000 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此项投资是微软 “五年计划”的一部分。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 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 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 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 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 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 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 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 JTC 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JTC 已经在 Microsoft Cloud 平台 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 39 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收集 到的数据,JTC 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 15% 的电力消 耗
(《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节选自《砍柴 网》2017/12/19) 材料二: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 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α019年联合国最髙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 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 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 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 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 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5亿人累计 碳减排792万吨,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 于2005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 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地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 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今年4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 保卫战年度案例。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 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 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 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6月25日 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 GCash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 GCash 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蚂蚁森林 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节选自 胡华成《头条号》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 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 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 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14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 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年战 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 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 间就可成材。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该组织希望 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 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 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 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1000万人。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 题也作出了贡献。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
(《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节选自《砍柴 网》2017/12/19 ) 材料二: 因带动 5 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 1.22 亿 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 2019 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 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 年 8 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 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 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 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 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 5 亿人累计 碳减排 792 万吨,种下 1.22 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 1.5 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 于 2005 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 UNEP 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地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 带动 5 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 1.22 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今年 4 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 保卫战年度案例。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 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 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 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6 月 25 日, 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 GCash 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 GCash 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蚂蚁森林 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带动 5 亿人种下 1.22 亿棵真树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节选自 胡华成《头条号》)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 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 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 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 9 月 14 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 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 2015 年至 2030 年战 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 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 间就可成材。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该组织希望 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 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 700 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 350 亿美元。中国大约有 800 万人从事竹子 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 1000 万人。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 题也作出了贡献。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
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500 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 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 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竹子柔韧性极 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 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 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转自《参考消 息》2019/09/17) 4.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3分) A.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 境系统及其变化。 B.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 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C.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 绿色能量,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D.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 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 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B.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 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C.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 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D.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 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6.上述三则材料阐述了人类在环保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请分条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后门桥的修鞋匠 刘心武 北京城中轴线所穿过的地方,由北而南,依次有:钟楼、鼓楼、后门桥等。后门 桥古时叫万宁桥,又名澄清闸。当年颇富野趣。如今的后门桥,却完全是闹市景 象了。 荀磊的父亲荀兴旺师傅,就在后门桥西南的人行道上摆他的修鞋摊。整个摊子由 两只油漆桶和几扇可以折叠的木板组成,上面陈列着备用的大小鞋钉、铁掌、皮 料、人造革模压塑料块以及成型的鞋底、鞋跟等等。荀师傅将一幅印有“修理皮 便鞋”字样并附有个体营业执照号码的白布,系在摊前。没有活时,他便端坐在 摊后,膝上搭着一块厚重的劳动布;修鞋用的“独角蚊”(铁制,下头有供脚踩著 以便固定的横向底座,上头是竖向的一个厚铁脚掌,以便将待修的鞋套上去操作)
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 500 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 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 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竹子柔韧性极 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 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 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 转自《参考消 息》2019/09/17 ) 4. 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3 分 ) A. 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 境系统及其变化。 B. 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 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C. 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 绿色能量,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D. 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 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 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B. 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 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C. 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 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D. 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 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6. 上述三则材料阐述了人类在环保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请分条概括。( 6 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后门桥的修鞋匠 刘心武 北京城中轴线所穿过的地方,由北而南,依次有:钟楼、鼓楼、后门桥等。后门 桥古时叫万宁桥,又名澄清闸。当年颇富野趣。如今的后门桥,却完全是闹市景 象了。 荀磊的父亲荀兴旺师傅,就在后门桥西南的人行道上摆他的修鞋摊。整个摊子由 两只油漆桶和几扇可以折叠的木板组成,上面陈列着备用的大小鞋钉、铁掌、皮 料、人造革模压塑料块以及成型的鞋底、鞋跟等等。荀师傅将一幅印有“修理皮 便鞋”字样并附有个体营业执照号码的白布,系在摊前。没有活时,他便端坐在 摊后,膝上搭着一块厚重的劳动布;修鞋用的“独角蚊”(铁制,下头有供脚踩著 以便固定的横向底座,上头是竖向的一个厚铁脚掌,以便将待修的鞋套上去操作)
倚在两腿之间,手里握着一只用麻栗疙瘩自制的大烟斗,悠闲地抽着叶子烟;来 了活路时,他便将那大烟斗搁下,麻利地操作起来。 这天荀师傅八点多出摊,摆开摊就来了不少大活一一有打前后掌带换跟的,有缝 前帮粘内垫的。送活的人还都挺急,荀师傅拿过活就做,和颜悦色地对他们 说:“过一个钟头来拿吧,我尽可能给整旧如新。”人家走了,他戴个老花镜 两眼只瞧着“独角蚊”上的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忙个不停。 冯婉姝骑着自行车由南而北而来,看到了鞋摊,也看到了修鞋的荀师傅。 冯婉姝和荀磊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们俩是一见钟情,后来荀磊告诉冯婉姝 说:“我爸是个修鞋匠。他叫兴旺。我爷爷早就去世了,爸爸后来就加入了八路 军。要是留在部队,说不定就当上南下干部了。可土改以后家里没有劳动力,他 就解甲归田了。种了几年地,后来就进城当了工人,先学木工,后学钳工,他这 人手巧,后来一直升到了七级。我爸不是党员,是个出名的孝子,奶奶去世了, 无论别人怎么劝,也不忍心把奶奶火葬,到底他还是买了棺材,想法子把奶奶送 回老家土葬了。他不爱看书,只爱鼓捣东西,比如打个家具、安装个管道、修理 个自行车、修个鞋、旋个烟斗什么的,弄出来样样让行家佩服。我爸这个人人缘 特好。他才54岁,可他提前退休了,为的是让我二姐进厂去接班。” 当冯婉姝接近那鞋摊时,不觉停下了车子。当时荀师傅正为一位中年妇女补好了 只鞋,冯婉姝听见那妇女问:“多少钱?”荀师傅又用一把小刷子,蘸了一丁 点黑鞋油,把补好的鞋跟刷黑一一他这样做只是表明他做得的每一样活都是漂漂 亮亮的—一刷完了,他边递过那只鞋边说:“你给两毛钱吧!” “哟,这么贵呀!”那中年妇女拿过鞋子,用挑剔的目光检验着,唠叨起来:“这 么块小料就值两毛钱吗?现在什么都涨价!钉这么块鞋跟也得掏两毛钱!” 荀师傅一边往他那大烟斗里装烟,一边说:“那你就拿走吧,拿走吧。” 这倒出乎那中年妇女的意料。她迟疑了一下,掏出一毛钱递过去,说:“哪能不 给钱呢?给你一毛吧!” 荀师傅没有接。他点燃烟斗,吸了一口说:“你拿走吧。这块料一毛钱也不值呢。” 那中年妇女想了想,便又掏出个五分的钢鏰儿,扔到鞋摊上,说:“那就给五分 吧 荀师傅立刻把那钢鏰儿拾起来,投入中年妇女臂中挽的菜篮里,心平气和地对她 说:“你拿走吧,我一分钱也不收你的 那中年妇女虽然讪讪的,却终于并不付钱,转身走了。 冯婉姝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她理解他的心情:他希望人们尊重他的劳动。他收的 不是料钱而是手工钱。 荀师傅一抬眼,发现了她:“姑娘,你鞋怎么了? 冯婉姝对他微笑着,说:“您是荀师傅吧?我叫冯婉姝,是荀磊的对象 荀师傅一下子被她弄懵了。他颧骨泛红了,把烟斗放下,又拿起来,戴上老花镜, 又把它取下,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小磊子的对象是你啊,你叫什么名 儿?” 冯婉姝又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他只记得住她姓冯,而弄不清她名字那两个字究 竟是什么。 后门桥一带热闹起来。阳光斜照到鼓楼庞大的身躯上,巍巍鼓楼俯视着芸芸众生, 它在沉思着什么? (节选自《钟鼓》1985年版,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倚在两腿之间,手里握着一只用麻栗疙瘩自制的大烟斗,悠闲地抽着叶子烟;来 了活路时,他便将那大烟斗搁下,麻利地操作起来。 这天荀师傅八点多出摊,摆开摊就来了不少大活一一有打前后掌带换跟的,有缝 前帮粘内垫的。送活的人还都挺急,荀师傅拿过活就做,和颜悦色地对他们 说:“过一个钟头来拿吧,我尽可能给整旧如新。”人家走了,他戴个老花镜, 两眼只瞧着“独角蚊”上的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忙个不停。 冯婉姝骑着自行车由南而北而来,看到了鞋摊,也看到了修鞋的荀师傅。 冯婉姝和荀磊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们俩是一见钟情,后来荀磊告诉冯婉姝 说:“我爸是个修鞋匠。他叫兴旺。我爷爷早就去世了,爸爸后来就加入了八路 军。要是留在部队,说不定就当上南下干部了。可土改以后家里没有劳动力,他 就解甲归田了。种了几年地,后来就进城当了工人,先学木工,后学钳工,他这 人手巧,后来一直升到了七级。我爸不是党员,是个出名的孝子,奶奶去世了, 无论别人怎么劝,也不忍心把奶奶火葬,到底他还是买了棺材,想法子把奶奶送 回老家土葬了。他不爱看书,只爱鼓捣东西,比如打个家具、安装个管道、修理 个自行车、修个鞋、旋个烟斗什么的,弄出来样样让行家佩服。我爸这个人人缘 特好。他才 54 岁,可他提前退休了,为的是让我二姐进厂去接班。” 当冯婉姝接近那鞋摊时,不觉停下了车子。当时荀师傅正为一位中年妇女补好了 一只鞋,冯婉姝听见那妇女问:“多少钱?”荀师傅又用一把小刷子,蘸了一丁 点黑鞋油,把补好的鞋跟刷黑——他这样做只是表明他做得的每一样活都是漂漂 亮亮的——刷完了,他边递过那只鞋边说:“你给两毛钱吧!” “哟,这么贵呀!”那中年妇女拿过鞋子,用挑剔的目光检验着,唠叨起来:“这 么块小料就值两毛钱吗?现在什么都涨价!钉这么块鞋跟也得掏两毛钱!” 荀师傅一边往他那大烟斗里装烟,一边说:“那你就拿走吧,拿走吧。” 这倒出乎那中年妇女的意料。她迟疑了一下,掏出一毛钱递过去,说:“哪能不 给钱呢?给你一毛吧!” 荀师傅没有接。他点燃烟斗,吸了一口说:“你拿走吧。这块料一毛钱也不值呢。” 那中年妇女想了想,便又掏出个五分的钢镚儿,扔到鞋摊上,说:“那就给五分 吧!” 荀师傅立刻把那钢镚儿拾起来,投入中年妇女臂中挽的菜篮里,心平气和地对她 说:“你拿走吧,我一分钱也不收你的。” 那中年妇女虽然讪讪的,却终于并不付钱,转身走了。 冯婉姝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她理解他的心情:他希望人们尊重他的劳动。他收的 不是料钱而是手工钱。 荀师傅一抬眼,发现了她:“姑娘,你鞋怎么了?” 冯婉姝对他微笑着,说:“您是荀师傅吧?我叫冯婉姝,是荀磊的对象。” 荀师傅一下子被她弄懵了。他颧骨泛红了,把烟斗放下,又拿起来,戴上老花镜, 又把它取下,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小磊子的对象是你啊,你叫什么名 儿?” 冯婉姝又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他只记得住她姓冯,而弄不清她名字那两个字究 竟是什么。 后门桥一带热闹起来。阳光斜照到鼓楼庞大的身躯上,巍巍鼓楼俯视着芸芸众生, 它在沉思着什么? (节选自《钟鼓》1985 年版,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