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物景观。凡具有观赏、科研功能,并为旅游业所利用的生物都属于生 物景观的范畴。其中包括风景植物和风景动物两大类。它们可以说是自然旅游资 源中最富有活力和生气的组成要素。因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风景地质、地貌、水、 气候等要素均为无机物,它们构成的景观,虽有静有动,但多属以内外营力形式 表现出来的自然演变过程,所以这种“动”是无生命的动,只有动植物的存在 才使自然界充满了生机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动静结合的景观综合体。在旅游 环境中,植物以形、色、香等特点塑造风景季相,表现地方特色,有美化环境 分离空间、烘托主景、点缀精华、清新空气、保持生态平衡等作用。而包括鸟曾 鱼虫的动物,使自然风景的景象空间更加活跃、生动而富有情趣。人们通过保护、 驯养、放养某些动物来美化点缀风景。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整个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与特色的集中 反映。构成人文旅游资源景观组合的主要有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社 会风尚等。 (1)历史遗迹。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遗留物,它反映着历史时代、历 史文化和历史事件,供后人凭吊。历史遗迹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保 存完好、历史意义深远又距离风景区(点近,其旅游价值会很高。在现代旅游活 动中,人们不仅渴求欣赏大自然的秀美,还盼望追溯历史,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 从中汲取教益,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构成历史遗迹的要素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 古战场、古墓葬、名人故居、石刻石碑、革命纪念地等。它们不仅可以满足游客 探幽访古的好奇心,还可以“寓教于游、寓学于游”,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观赏了 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美的享受,因而历史遗迹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旅游财富 (2)民族风情。民族风情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和习惯,它作为一种文化 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包括民族神话传说、宗教庆典节日、 服饰饮食习惯、建筑形式、民间艺术和道德礼仪等方面。广义的民族风情不仅仅 是指与现代都市生活相对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习惯,还包括现代的各民族的风俗习 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各民族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民族风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与旅游者所属民族的差异性,这正是大多数旅游者 的主要旅游动机。 (3城乡风光。城市与乡村是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场所。 城市与乡村对于同一民族来说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和村镇乡野风光。城市 6
6 (6)生物景观。凡具有观赏、科研功能,并为旅游业所利用的生物都属于生 物景观的范畴。其中包括风景植物和风景动物两大类。它们可以说是自然旅游资 源中最富有活力和生气的组成要素。因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风景地质、地貌、水、 气候等要素均为无机物,它们构成的景观,虽有静有动,但多属以内外营力形式 表现出来的自然演变过程,所以这种“动”是无生命的动,只有动植物的存在, 才使自然界充满了生机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动静结合的景观综合体。在旅游 环境中,植物以形、色、香等特点塑造风景季相,表现地方特色,有美化环境、 分离空间、烘托主景、点缀精华、清新空气、保持生态平衡等作用。而包括鸟兽 鱼虫的动物,使自然风景的景象空间更加活跃、生动而富有情趣。人们通过保护、 驯养、放养某些动物来美化点缀风景。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整个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与特色的集中 反映。构成人文旅游资源景观组合的主要有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社 会风尚等。 (1)历史遗迹。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遗留物,它反映着历史时代、历 史文化和历史事件,供后人凭吊。历史遗迹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保 存完好、历史意义深远又距离风景区(点)近,其旅游价值会很高。在现代旅游活 动中,人们不仅渴求欣赏大自然的秀美,还盼望追溯历史,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 从中汲取教益,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构成历史遗迹的要素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 古战场、古墓葬、名人故居、石刻石碑、革命纪念地等。它们不仅可以满足游客 探幽访古的好奇心,还可以“寓教于游、寓学于游”,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观赏了 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美的享受。因而历史遗迹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旅游财富。 (2)民族风情。民族风情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和习惯,它作为一种文化 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包括民族神话传说、宗教庆典节日、 服饰饮食习惯、建筑形式、民间艺术和道德礼仪等方面。广义的民族风情不仅仅 是指与现代都市生活相对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习惯,还包括现代的各民族的风俗习 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各民族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民族风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与旅游者所属民族的差异性,这正是大多数旅游者 的主要旅游动机。 (3)城乡风光。城市与乡村是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场所。 城市与乡村对于同一民族来说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和村镇乡野风光。城市
都具有繁华的特点,行人济济、车水马龙、商业繁菜、工业发达;村镇显得古朴 典雅;山村则恬静、清新、开朗适意,充满浓郁的田园风韵,使游客从不同侧面 领略人类社会生活的一斑。 城市景观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外,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 影响和限制。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及不同 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 (4)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只要是旅游就必然要涉及到食、住、行、游、购、 娱等活动。旅游商品的选择和风味佳肴的品尝以及土特产品的欣赏也是游客必不 可少的旅游内容。这些商品和风味佳品与旅游资源有着不可脱节的联系。 第二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外展的客体,同时它也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要想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必须经过适当的开发和利用。就旅游 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其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这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方法具有三个显著 特点,即指标数量化、评价模型化、标准科学化。而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工作则 始于80年代初,它是适应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最初大多数学者 采用的是传统的经验法,凭观察和直觉判断,以定性描述为主。该方法虽然简便 易行,容易操作,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更难以对不同区域的评价结 果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旅游学界开始探索更具有科学性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 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 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旅游资源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 程度和旅游地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客观而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区综合开 发的重要环节。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 (1)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结构、质量、功能和性质的评估,为旅 游区的开发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7 都具有繁华的特点,行人济济、车水马龙、商业繁荣、工业发达;村镇显得古朴 典雅;山村则恬静、清新、开朗适意,充满浓郁的田园风韵,使游客从不同侧面 领略人类社会生活的一斑。 城市景观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外,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 影响和限制。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及不同 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 (4)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只要是旅游就必然要涉及到食、住、行、游、购、 娱等活动。旅游商品的选择和风味佳肴的品尝以及土特产品的欣赏也是游客必不 可少的旅游内容。这些商品和风味佳品与旅游资源有着不可脱节的联系。 第二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外展的客体,同时它也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要想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必须经过适当的开发和利用。就旅游 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其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这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使用的方法具有三个显著 特点,即指标数量化、评价模型化、标准科学化。而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工作则 始于 80 年代初,它是适应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最初大多数学者 采用的是传统的经验法,凭观察和直觉判断,以定性描述为主。该方法虽然简便 易行,容易操作,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更难以对不同区域的评价结 果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旅游学界开始探索更具有科学性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 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 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旅游资源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 程度和旅游地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客观而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区综合开 发的重要环节。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 (1)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结构、质量、功能和性质的评估,为旅 游区的开发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2)通过对旅游资源规模水平的鉴定,为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级规划 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的标准。 (3)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整体、宏 观效应提供可行性论证,为确定不同旅游地的建设顺序准备条件。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实际的原则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其特点、价值和功能具备客观性,评价时应客 观实际,对其价值和开发前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应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地准确评价。 (二)全面系统的原则 全面系统的评价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是多方 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它包括有历史文化、艺术鉴赏、科学考察和社会等功能 故评价时要全面、系统、综合地衡量;二是涉及到旅游资源开发的白然、社会 经济环境和区位、投资、客源等开发条件,评价时要予以综合考虑。 (三)符合科学的原则 在针对旅游资源的形成、本质、属性、价值等核心问题进行评价时,应采取 科学的态度,予以正确的科学解释,而不能全部冠以神话传说,更不能相信和宣 传迷信,但可适当辅以神话传说以提高旅游资源的趣味性,适应大众化旅游口味」 (四)效益估算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而开发的首要目的是取得经济 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因此,评价时要估算其效益,以确定开发决策, 伍)高度概括的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众多,评价结论应明确、精练、高度概括出 其价值、特色和功能,以使评价结果有可操作性,利于开发定位。 (六)力求定量的原则 在评价调查区域旅游资源时应尽量避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定性评价,力求 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并要求不同调查区尽量采用统一标准的定量评价,以保证旅 游资源的评价和比较在同一基准之下进行。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包括对旅游资源要素和结构的评价,也包括对资源开发外 部条件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
8 (2)通过对旅游资源规模水平的鉴定,为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级规划 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的标准。 (3)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整体、宏 观效应提供可行性论证,为确定不同旅游地的建设顺序准备条件。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实际的原则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其特点、价值和功能具备客观性,评价时应客 观实际,对其价值和开发前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应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地准确评价。 (二)全面系统的原则 全面系统的评价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是多方 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它包括有历史文化、艺术鉴赏、科学考察和社会等功能, 故评价时要全面、系统、综合地衡量;二是涉及到旅游资源开发的白然、社会、 经济环境和区位、投资、客源等开发条件,评价时要予以综合考虑。 (三)符合科学的原则 在针对旅游资源的形成、本质、属性、价值等核心问题进行评价时,应采取 科学的态度,予以正确的科学解释,而不能全部冠以神话传说,更不能相信和宣 传迷信,但可适当辅以神话传说以提高旅游资源的趣味性,适应大众化旅游口味。 (四)效益估算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而开发的首要目的是取得经济、 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因此,评价时要估算其效益,以确定开发决策。 (五)高度概括的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众多,评价结论应明确、精练、高度概括出 其价值、特色和功能,以使评价结果有可操作性,利于开发定位。 (六)力求定量的原则 在评价调查区域旅游资源时应尽量避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定性评价,力求 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并要求不同调查区尽量采用统一标准的定量评价,以保证旅 游资源的评价和比较在同一基准之下进行。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包括对旅游资源要素和结构的评价,也包括对资源开发外 部条件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