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旅游规划与开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郭海燕 政法学院旅游系旅游规划与开发教研室 二 一二 学年第 学期 目录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3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特色4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内实践教学计划表.6 《旅游规划与开发》各章节教学具体安排.8
石河子大学教 案 课程名称:旅游规划与开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郭 海 燕 政法学院旅游系旅游规划与开发教研室 二 ——二 学年第 学期 目 录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3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特色.4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内实践教学计划表.6 《旅游规划与开发》各章节教学具体安排.8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堂(课后)答疑记录表26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 郭海燕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48(40理论+8实 姓名 践) 使用教材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Tourism Plan and Exploitation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程(Compulsory Subjects),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 课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合 格的旅游管理工作者必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流程、内容、原 理、原则和方法。该课程的设置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现以讲 青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并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门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 课程教学目的 与基本原理,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 所学的旅游学知识从事初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为今后从 事科研、教学和旅游景区开发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院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是40 学时,实践课时是8学时。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20%,期中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实践教学考核以实习报告 的内容、实习收获及专题问题报告为主,由教师自行评定成绩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堂(课后)答疑记录表.26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 姓 名 郭海燕 职 称 副教授 总学时 48(40理论+8实 践) 使用教材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Tourism Plan and Exploitation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程(Compulsory Subjects),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 课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合 格的旅游管理工作者必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流程、内容、原 理、原则和方法。该课程的设置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现以讲 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并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门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 与基本原理,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 所学的旅游学知识从事初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为今后从 事科研、教学和旅游景区开发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院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是40 学时,实践课时是8学时。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20%,期中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实践教学考核以实习报告 的内容、实习收获及专题问题报告为主,由教师自行评定成绩
章次导论第 章 名 学时 旅游与旅游业 4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4+4(课内实践) 章 第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8 章 第 三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6 章 第 学 时分配 令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章 第 五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4+4(课内实践) 章 第 六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7 章 第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章 8学时的课内实践计划表见第6页、7 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特色 一、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1.课程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在为地方旅游经济建设服务中主要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 有:《西部大开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 究》、《乌鲁木齐雪莲山景区旅游规划》、《乌鲁木齐·昌吉旅游发展规划》、《吐鲁番地区艾丁 湖北景区旅游建设规划》、《哈密地区旅游总体规划》等。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西部大开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导 论 旅游与旅游业 4 第 一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4+4(课内实践) 第 二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8 第 三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6 第 四 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4 第 五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4+4(课内实践) 第 六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7 第 七 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3 8学时的课内实践计划表见第6页、7 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特色 一、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1.课程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在为地方旅游经济建设服务中主要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 有:《西部大开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兵团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 究》、《乌鲁木齐雪莲山景区旅游规划》、《乌鲁木齐-昌吉旅游发展规划》、《吐鲁番地区艾丁 湖北景区旅游建设规划》、《哈密地区旅游总体规划》等。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西部大开
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探讨》、《论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石河子旅游景区的空间功能布局》、《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等。 2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主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旅游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 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生产实际,尤其滞后于科研实际。主讲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及其成果应用于 课堂教学,弥补了教学中教材的相对滞后性,使学生获得更为广博和新颖的知识,并在培养创新思 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3实践内容技术性、综合性、探索性结合得当。本课程的学习遵循综合性、体验性、探索性的原 则,它不是单学科学习课程,而是综合学科学习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强调扩大学习视野,在课程理 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强调和突出实践内容的新颖, 实际以及创造性。 二、本课程教学特色的具体实施 1理论教学夯实基础 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本科教育与其他层次的专科教育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程度 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旅游规划的基础知识教育仍是基础和根 本。因此,本课程教学的立足点和基本目标是夯实理论基础,让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涵、体系有全 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运用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采用了"教和“辅导”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承上启下的关键教 学内容,保证讲深、讲透、教会;对于教材中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实行辅导性教学,即辅导学生自 己阅读、理解和掌握;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也采取个别辅导方式,逐章、逐节、逐个问题的解 决,使其跟上全班的学习步伐。 2.实践教学拓展视野 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较为广泛,而这些知 识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旅游规划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强调其作为旅游学 科的属性,而忽视了其与社会经济实践的联系性,因此在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本身的讲解和灌输, 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旅游业变化很快,往往是学生还没毕业,所学的知识 有可能就已经过时了。有鉴于此,我们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讲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优 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化和多元化。与本地区著名旅游景区(点)、旅行 社及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案例分析、野外实地考察、旅游资源(客源) 调查、与政府和相关旅游企业建立多方面合作等措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 生参与科技创新:组织学生展开旅游资源(市场)调查活动,开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 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有效地参加社会实践,了解旅游企业运作及探索旅游产业发展问题, 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生参加的各项自治区级旅游大赛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3.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不仅仅采用文字的资料作为教学案例,还融入许多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前沿知 识,例如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大家看法》、《央视论坛》等栏目的热点新闻作为教学
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探讨》、《论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石河子旅游景区的空间功能布局》、《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等。 2.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主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旅游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 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生产实际,尤其滞后于科研实际。主讲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及其成果应用于 课堂教学,弥补了教学中教材的相对滞后性,使学生获得更为广博和新颖的知识,并在培养创新思 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二、本课程教学特色的具体实施 1.理论教学夯实基础 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本科教育与其他层次的专科教育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程度, 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旅游规划的基础知识教育仍是基础和根 本。因此,本课程教学的立足点和基本目标是夯实理论基础,让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涵、体系有全 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运用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采用了"教"和"辅导"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承上启下的关键教 学内容,保证讲深、讲透、教会;对于教材中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实行辅导性教学,即辅导学生自 己阅读、理解和掌握;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也采取个别辅导方式,逐章、逐节、逐个问题的解 决,使其跟上全班的学习步伐。 2.实践教学拓展视野 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较为广泛,而这些知 识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旅游规划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强调其作为旅游学 科的属性,而忽视了其与社会经济实践的联系性,因此在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本身的讲解和灌输, 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旅游业变化很快,往往是学生还没毕业,所学的知识 有可能就已经过时了。有鉴于此,我们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讲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优 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化和多元化。与本地区著名旅游景区(点)、旅行 社及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案例分析、野外实地考察、旅游资源(客源) 调查、与政府和相关旅游企业建立多方面合作等措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 生参与科技创新;组织学生展开旅游资源(市场)调查活动,开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 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有效地参加社会实践,了解旅游企业运作及探索旅游产业发展问题, 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生参加的各项自治区级旅游大赛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3.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不仅仅采用文字的资料作为教学案例,还融入许多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前沿知 识,例如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大家看法》、《央视论坛》等栏目的热点新闻作为教学 3.实践内容技术性、综合性、探索性结合得当。本课程的学习遵循综合性、体验性、探索性的原 则,它不是单学科学习课程,而是综合学科学习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强调扩大学习视野,在课程理 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强调和突出实践内容的新颖、 实际以及创造性
案例,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旅游规划单学科的学习转变为对经济学、社会 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全面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归纳整合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使用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主讲教师讲授为主 2.案例分析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案例不仅仅是文字性的资料 很多来自于中央电视台的热点新闻栏目的视屏资料。 3.讨论法:主要以分组的形式进行。 4.双语教学法: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二)教学手段 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制了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多媒 体教学课件,该课件的综合知识含量大,且课件多次获奖。 政法学院课内实践教学计划表 历史系:旅游规划教研室班级:旅游08填表日期:2011年4月 程名 称 旅游规划与开发 任课救师 郭海燕 实践 止日 2010年4月4日3-4节, 实 4 期 4月6日3-4节(第六周) 班级人数 学时 实践(实验)目的要球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校园旅游景点以及石河子主要旅游景点的调研,可以将旅游资源 的调查、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旅游规划与开 发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以及线路设计对于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旅游规划单学科的学习转变为对经济学、社会 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全面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归纳整合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使用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主讲教师讲授为主 2.案例分析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案例不仅仅是文字性的资料, 很多来自于中央电视台的热点新闻栏目的视屏资料。 3.讨论法:主要以分组的形式进行。 4.双语教学法: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二)教学手段 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制了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多媒 体教学课件,该课件的综合知识含量大,且课件多次获奖。 政法学院课内实践教学计划表 历史系:旅游规划教研室 班级:旅游08 填表日期:2011年4月 课程名 称 旅游规划与开发 任课教师 郭海燕 起止日 期 2010年4月4日3-4节, 4月6日3-4节(第六周) 实践 (实 验) 学时 4 班级人数 36 实践(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校园旅游景点以及石河子主要旅游景点的调研,可以将旅游资源 的调查、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旅游规划与开 发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以及线路设计对于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