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案例讲义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 姓名 郭海燕 职称副教授总学时48(40理论+8实践) 使用教材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Tourism Plan and Exploitation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Compulsory Subjects),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课程。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合格的旅游管 理工作者必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流程、内容、原理、原则和方 法。该课程的设置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现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 为重点,并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门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基 课程教学目的 本原理,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旅 游学知识从事初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为今后从事科研、教学 和旅游景区开发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院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是46学 时,实践课时是8学时。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 中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实践教学考核以实习报告的内容、实习 收获及专题问题报告为主,由教师自行评定成绩。 章次 名 学时 导论旅游与旅游业 4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4+4(课内实践)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8 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6 学时分配 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4 第五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4+4(课内实践)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7 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3 二、具体章节的相关案例 导论旅游与旅游业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案例1:石河子"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纲
姓 名 郭海燕 职 称 副教授 总学时 48(40理论+8实践) 使用教材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Tourism Plan and Exploitation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Compulsory Subjects),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课程。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合格的旅游管 理工作者必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流程、内容、原理、原则和方 法。该课程的设置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现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 为重点,并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门课程。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基 本原理,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旅 游学知识从事初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为今后从事科研、教学 和旅游景区开发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院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是46学 时,实践课时是8学时。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 中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实践教学考核以实习报告的内容、实习 收获及专题问题报告为主,由教师自行评定成绩。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导 论 旅游与旅游业 4 第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4+4(课内实践)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8 第三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6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4 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4+4(课内实践)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7 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3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案例讲义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案 二、具体章节的相关案例 导论 旅游与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业 案例1:石河子"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纲
案例2:盐城旅游规划的章节内容 案例3:旅游业的关联性一北京市旅游规划案例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案例1:海南"天涯海角"的旅游开发 案例2: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体系 案例1:《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文本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战略目标 案例2:《山东省菜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文本第七部分旅游产业规划 案例3:盐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第七章旅游业基本要素规划 案例4:旅游开发的成败一市场秩序起重要作用 案例5: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文本二、旅游政策法规体系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案例1:航天旅游藏巨大经济效益商家目光投向酒泉 第二节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 案例1:虹口区旅游业的旅游市场开拓 案例2:焦点访谈 -旅游者也是风景线(12min) 焦点访谈一泸州烈士陵园的艳舞(13min) 焦点访谈 谁占用了烈士陵园(13min) 大家看法一黄山禁售方便面(18min) 案例3:旅游开发的误区—与道德相悖(反面的案例) 案例4:旅游开发正面的案例 案例5:2004年安徽营生态旅游报告 -八公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第三节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案例1:规划需要灵魂 案例2:旅游开发模式 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 案例3:呼啦圈(瘦身圈 案例4:东莞市旅游规划的评审意见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Thoery of Location的发展与应用 案例1:区位理论与中国的旅游资源优势 第二节Growing Polar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案例1: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案例1:央视论坛一北京下土了(24min) 焦点访谈一大自然的警示(12min) 第四节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启示
案例2:盐城旅游规划的章节内容 案例3:旅游业的关联性——北京市旅游规划案例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案例1:海南"天涯海角"的旅游开发 案例2: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体系 案例1:《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战略目标 案例2:《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第七部分 旅游产业规划 案例3:盐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第七章 旅游业基本要素规划 案例4:旅游开发的成败——市场秩序起重要作用 案例5: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二、旅游政策法规体系 第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案例1:航天旅游藏巨大经济效益 商家目光投向酒泉 第二节 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 案例1:虹口区旅游业的旅游市场开拓 案例2:焦点访谈——旅游者也是风景线(12min) 焦点访谈——泸州烈士陵园的艳舞(13min) 焦点访谈——谁占用了烈士陵园(13min) 大家看法——黄山禁售方便面(18min) 案例3:旅游开发的误区——与道德相悖(反面的案例) 案例4:旅游开发正面的案例 案例5:2004年安徽营生态旅游报告——八公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案例1:规划需要灵魂 案例2:旅游开发模式——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 案例3:呼啦圈(瘦身圈) 案例4:东莞市旅游规划的评审意见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Thoery of Location的发展与应用 案例1:区位理论与中国的旅游资源优势 第二节 Growing Polar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案例1: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案例1:央视论坛——北京下土了(24min) 焦点访谈——大自然的警示(12min)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启示
案例1:"九寨大开发"之悬疑 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第一节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案例1:新闻联播一邓小平谈旅游(4min) 面对面 一邬敬民导游谈叫我如何不宰你(40min) 第二节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热,点 案例1:现代热点旅游项目 案例2:央视论坛一城市魅力(22min) 案例3:三亚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案例4: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发展的影响 案例5:2008年奥运会将会给北京带来什么? 案例6:无锡太湖影视基地的实践与启示 案例7:名牌就是这样铸成的—深圳世界之窗十年品牌工程启示录 案例8:宁夏泾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成功实践 案例9:焦点访谈一山寨换新颜(13min) 案例10:全国假日办发《2010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 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 案例1:国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西班牙加纳利群岛蓝沙罗特岛的旅游规划与开发 案例2: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第二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案例1:和县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三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案例1:定量评价方法 第四节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案例1:和县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第五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第一节市场分析的内容 案例1:皮鞋商卖鞋 案例2:老字号怎样面对新市场 一创新 案例3:埃及旅游胜地遭连环恐怖爆炸袭击死伤百多人 案例4:"911"恐怖事件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案例1:香格里拉县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营销 案例2:和县发展旅游的SWOT分析 案例3:海南省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深入开发的SWOT分析(改写) 案例4:"优雅之旅"从品牌开始—江苏旅游品牌形象策划案例
案例1:"九寨大开发"之悬疑 第三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第一节 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案例1:新闻联播——邓小平谈旅游(4min) 面对面——邬敬民导游谈叫我如何不宰你(40min) 第二节 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热点 案例1:现代热点旅游项目 案例2:央视论坛——城市魅力(22min) 案例3:三亚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案例4: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发展的影响 案例5:2008年奥运会将会给北京带来什么? 案例6:无锡太湖影视基地的实践与启示 案例7:名牌就是这样铸成的——深圳世界之窗十年品牌工程启示录 案例8:宁夏泾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成功实践 案例9:焦点访谈——山寨换新颜(13min) 案例10:全国假日办发《2010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案例1:国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西班牙加纳利群岛蓝沙罗特岛的旅游规划与开发 案例2: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第二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案例1:和县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案例1:定量评价方法 第四节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案例1:和县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 第一节 市场分析的内容 案例1:皮鞋商卖鞋 案例2:老字号怎样面对新市场——创新 案例3:埃及旅游胜地遭连环恐怖爆炸袭击 死伤百多人 案例4:"9·11"恐怖事件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案例1:香格里拉县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营销 案例2:和县发展旅游的SWOT分析 案例3:海南省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深入开发的SWOT分析(改写) 案例4:"优雅之旅"从品牌开始——江苏旅游品牌形象策划案例
案例5:河南旅游网络营销组合策略 案例6: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 第六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案例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案例2:确立规划主题实例 21世纪的旅游:旅游之都的梦想——新加坡旅游发展规划 案例3:大余县旅游开发主题举例:华夏南界—梅关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案例1:北京的旅游形象定位 第三节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 案例1:武汉东湖风景区楚风园项目设计方案(部分) 案例2:《海南省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重点开发的5个层次的旅游线路 案例3:贵州西部喀斯特风光民族风情游览线 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 案例1:"盲人摸象"与项目创新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 案例1: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导论旅游与旅游业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案例1:石河子"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纲 第一章规划编制的背景、依据和原则 (Background,Basi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lan Compilation) 一、规划背景 (一)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口 (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三)石河子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规划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4.《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5.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6.《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修订本)》
案例5:河南旅游网络营销组合策略 案例6: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案例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案例2:确立规划主题实例 2l世纪的旅游:旅游之都的梦想——新加坡旅游发展规划 案例3:大余县旅游开发主题举例:华夏南界——梅关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案例1:北京的旅游形象定位 第三节 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 案例1: 武汉东湖风景区楚风园项目设计方案(部分) 案例2:《海南省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重点开发的5个层次的旅游线路 案例3:贵州西部喀斯特风光民族风情游览线 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第一节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 案例1:"盲人摸象"与项目创新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 案例1: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导 论 旅游与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业 案例1:石河子"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纲 第一章 规划编制的背景、依据和原则 (Background,Basi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lan Compilation) 一、规划背景 (一)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三)石河子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规划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4.《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5.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6.《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修订本)》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管理条例》 9.《文物保护条例》 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1.《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1年12月27日) 12.《自治区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规划原则 (一)多元化投入原则。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冰雪、沙漠、生态 观光、军垦文化等旅游精品,从而加快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旅游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旅游 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保证旅游业与石河子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 协调发展。 (三)协调发展原则。加强与周边地区及自治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互用、客源互流、产 品互补、利益共享。 (四)地域特色原则。 (五)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原则,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相促进原则。 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Strategic Goa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Industry) 一、指导思想 石河子旅游规划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所取得的伟大 成绩,全面展示兵团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本规划以双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国家和自治区 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自治区兵团旅游强市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 本,树立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五个坚持"规划未来,在自治区、兵团”"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框 架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石河子旅游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机遇,以红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依托, 以文化和科技为先导,以追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缺一不可的 关键作用,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人才培养,激励社会多元支持和兴办旅游 业,刻意营造特色、精品、名牌旅游产品,加快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速度,不断加大市场促销力 度,不新增强旅游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一)优化大农业的内部结构 (二)促进工业调整与优化 (三)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行业的内部布局 (伍)加强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战略目标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管理条例》 9.《文物保护条例》 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1.《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1年12月27日) 12.《自治区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规划原则 (一)多元化投入原则。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冰雪、沙漠、生态 观光、军垦文化等旅游精品,从而加快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旅游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旅游 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保证旅游业与石河子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 协调发展。 (三)协调发展原则。加强与周边地区及自治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互用、客源互流、产 品互补、利益共享。 (四)地域特色原则。 (五)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原则,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相促进原则。 第二章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Strategic Goa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Industry) 一、指导思想 石河子旅游规划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所取得的伟大 成绩,全面展示兵团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本规划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国家和自治区 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自治区兵团旅游强市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 本,树立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五个坚持"规划未来,在自治区、兵团"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框 架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石河子旅游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机遇,以红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依托, 以文化和科技为先导,以追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缺一不可的 关键作用,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人才培养,激励社会多元支持和兴办旅游 业,刻意营造特色、精品、名牌旅游产品,加快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速度,不断加大市场促销力 度,不断增强旅游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一)优化大农业的内部结构 (二)促进工业调整与优化 (三)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行业的内部布局 (五)加强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