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信息1010000010011 发送AMI码+10-100000+100-1+1 接收AMI码+10-100+100+100-1+1 破坏极性交替 ■ AMI码含有冗余信息, 规律 具有检错能力。 ■ 缺点与信源统计特性有关,功率谱形状 随传号率(出现“1”的概率)而变化。 出现连“0时,长时间不出现电平 跳变,定时提取困难。 11
11 二进制信息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1 发送AMI码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1 接收AMI码 +1 0 –1 0 0 +1 0 0 +1 0 0 –1 +1 ◼ AMI码含有冗余信息, 具有检错能力。 ◼ 缺点 与信源统计特性有关,功率谱形状 随传号率(出现“1”的概率)而变化。 出现连“0”时,长时间不出现电平 跳变,定时提取困难。 破坏极性交替 规律
+归一化功率谱 HDB3 AMI P=0.5 P=0.4 2 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位定时频率(即码速频率)分量 为0,但只要将基带信号经全波整流变为二元归零码,即可得 12 位定时信号
12 归一化功率谱 2 1 1 fT HDB3 AMI P=0.5 P=0.4 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位定时频率(即码速频率)分量 为0,但只要将基带信号经全波整流变为二元归零码,即可得 位定时信号
HDB3码(High Density Bipolar-一3 Zeros) 没有4个以上连0-→HDB3 ■消息代码→AM码 第4个0变为同极性V,相邻V之间有偶数 个非0符号,将该小段第1个0变换反极性 B,后面的非0符号从V开始交替变化 消息码100001000011000011 AM码-10000+10000-1+10000-1+1 HDB3码-1000-V+1000+V-1+1-B00-V+1-1 译码:V是表示破坏极性交替规律的传号,V是破坏点,译码时,找 到破坏点,断定V及前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 再将-1变成+1,便得到消息代码 13
13 HDB3码 (High Density Bipolar— 3 Zeros) ◼ 消息代码→AMI码 没有4个以上连0→HDB3 第4个0变为同极性V,相邻V之间有偶数 个非0符号,将该小段第1个0变换反极性 B,后面的非0符号从V开始交替变化. 消息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HDB3码 -1 0 0 0 -V +1 0 0 0 +V-1 +1 -B 0 0 -V +1 -1 译码:V是表示破坏极性交替规律的传号,V是破坏点,译码时,找 到破坏点,断定V及前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 再将-1变成+1,便得到消息代码
a双相码:又称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而用其反相波形表示 “1”。 ■“0”码用“01”两位码表示,“1码用“10”两位码表示 ■例: 消息码: 1100101 双相码: 10100101100110 ■优缺点: 双相码波形是一种双极性NRZ波形,只有极性相反的两个 电平。它在每个码元间隔的中心点都存在电平跳变,所以含有 丰富的位定时信息,且没有直流分量,编码过程也简单。缺点 是占用带宽加倍,使频带利用率降低。 14
14 ◼ 双相码:又称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 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而用其反相波形表示 “1”。 ◼ “0”码用“01”两位码表示,“1”码用“10 ”两位码表示 ◼ 例: 消息码: 1 1 0 0 1 0 1 双相码: 10 10 01 01 10 01 10 ◼ 优缺点: 双相码波形是一种双极性NRZ波形,只有极性相反的两个 电平。它在每个码元间隔的中心点都存在电平跳变,所以含有 丰富的位定时信息,且没有直流分量,编码过程也简单。缺点 是占用带宽加倍,使频带利用率降低
■6.3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6.3.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 基不结构 基带脉冲信道信号 接收 抽样 门基带脉冲 输入 形成器 信道 滤波器 判决器 输出 噪声 同步 提取 ■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 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15
15 ◼ 6.3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 6.3.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 ◼ 基本结构 ◼ 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 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接 收 滤波器 抽 样 判决器 信道信号 形成器 信道 基带脉冲 基带脉冲 输入 输出 同步 提取 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