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校联盟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文 命题学校:清华中学 联考学校:贵阳六中清华中学遵义四中凯里一中都匀一中都匀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不同于传统工业,其突出特点在于人与符号的互动关 系,可以用“符号经济”或“非物质经济”等新术语来概括。鉴于此,文化产业 新学科的建构特别需要以下两个相关学科的理论资源作为基石:一个是文化人类 学,另一个就是符号学(符号经济学)。“符号”的英文对应词 symbol衍生于 晚期拉丁文 symbolum,意思是象征。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源于符号,符号是 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媒介。一个符号具有其自身之外的象征意义,并被用来产 生一个由相互关联的意义构成的系统。人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文化动物和符号动 物,其最大的奧秘在于人类构建出的“意义”和“象征”世界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符号学与人类学相互促进。文化人类学把符号学研究真正 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作为交叉学科的符号人类学也应运而生,并在20世纪后 期取得快速发展。符号人类学从符号现象入手研究和阐释文化,尤其关注仪式、 神话、图腾、象征与宇宙观等方面的深层解读。在符号人类学的启示下,法国思 想家、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宗师波德里亚针对当代消费社会的现实变化,提出“符 号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希望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 外,拓展出符号批判的维度,揭示“消费暴力”所造成的异化新情况,开辟出“符 号经济”这一新视野一一符号具有巨大的附加值,其产业化的效益或利润率,是 粗放式经济所无法想象的。看看2011年齐白石的一张画纸售出4亿元的事实 就可大致明白。 在人类整体性地进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认识文化资源,创造、运用 “符号”的价值去驱动经济生活,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成为 具有前沿性的焦点问题。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滞后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假以时日,迎头赶上,是值得期待的。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的是文化崛起的观念基 础和理论研究。“十二五”期间,需要有相当一部分传统知识人转向所谓“创意 阶层”。知识和观念的推陈出新任务十分艰巨。人文学者需要有勇气进行自我反 思。上世纪90年代以来,符号经济迅猛发展的新现实,向传统的人文学术提出 转换知识结构与知识功能的新课题。虽然主流媒体充斥着有关文化创意的种种讨 论,可是,有不少人把文化产业的转型简单理解为产业上的转型,无须文化底蕴 的修炼过程。甚至有人误解创意经济为“空手套白狼”。殊不知,文化创意所需 要的文化符号再造增值过程,有赖于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如果看不 出《哈利·波特》背后的凯尔特文化复兴底蕴,那还可以从直觉上欣赏魔法的热 闹场景;如果不知道世界最成功品牌之一的“耐克”背后潜伏着古希腊神话的胜 利女神,不知道“苹果”电脑品牌的“故事营销”背后有《旧约》的伊甸园苹果 神话,要谈品牌打造的符号资本,就难了
贵州省六校联盟 2013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 文 命题学校:清华中学 联考学校:贵阳六中 清华中学 遵义四中 凯里一中 都匀一中 都匀 二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不同于传统工业,其突出特点在于人与符号的互动关 系,可以用“符号经济”或“非物质经济”等新术语来概括。鉴于此,文化产业 新学科的建构特别需要以下两个相关学科的理论资源作为基石:一个是文化人类 学,另一个就是符号学(符号经济学)。“符号”的英文对应词 symbol 衍生于 晚期拉丁文 symbolum,意思是象征。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源于符号,符号是 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媒介。一个符号具有其自身之外的象征意义,并被用来产 生一个由相互关联的意义构成的系统。人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文化动物和符号动 物,其最大的奥秘在于人类构建出的“意义”和“象征”世界。 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符号学与人类学相互促进。文化人类学把符号学研究真正 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作为交叉学科的符号人类学也应运而生,并在 20 世纪后 期取得快速发展。符号人类学从符号现象入手研究和阐释文化,尤其关注仪式、 神话、图腾、象征与宇宙观等方面的深层解读。在符号人类学的启示下,法国思 想家、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宗师波德里亚针对当代消费社会的现实变化,提出“符 号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希望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 外,拓展出符号批判的维度,揭示“消费暴力”所造成的异化新情况,开辟出“符 号经济”这一新视野——符号具有巨大的附加值,其产业化的效益或利润率,是 粗放式经济所无法想象的。看看 2011 年齐白石的一张画纸售出 4 亿元的事实, 就可大致明白。 在人类整体性地进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认识文化资源,创造、运用 “符号”的价值去驱动经济生活,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成为 具有前沿性的焦点问题。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滞后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假以时日,迎头赶上,是值得期待的。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的是文化崛起的观念基 础和理论研究。“十二五”期间,需要有相当一部分传统知识人转向所谓“创意 阶层”。知识和观念的推陈出新任务十分艰巨。人文学者需要有勇气进行自我反 思。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符号经济迅猛发展的新现实,向传统的人文学术提出 转换知识结构与知识功能的新课题。虽然主流媒体充斥着有关文化创意的种种讨 论,可是,有不少人把文化产业的转型简单理解为产业上的转型,无须文化底蕴 的修炼过程。甚至有人误解创意经济为“空手套白狼”。殊不知,文化创意所需 要的文化符号再造增值过程,有赖于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如果看不 出《哈利·波特》背后的凯尔特文化复兴底蕴,那还可以从直觉上欣赏魔法的热 闹场景;如果不知道世界最成功品牌之一的“耐克”背后潜伏着古希腊神话的胜 利女神,不知道“苹果”电脑品牌的“故事营销”背后有《旧约》的伊甸园苹果 神话,要谈品牌打造的符号资本,就难了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人与符号的互动关系,而这一 关系是传统工业所不具有的。 B.符号学和文化人类学作为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是由文化产业的生产和 消费模式的特点决定的。 C.“符号”本义是“象征”,因此后来发展为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媒介,成 为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源泉。 D.人类能构建出“意义”和“象征”世界,人是地球上唯一的文化动物和符号 动物,可见符号之于人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符号人类学研究与阐释文化,其关注的切入点有自己的特殊性,尤其重视深 层解读仪式、神话、图腾等方面 B.波德里亚提出“符号的政治经济学”这一理论,既得益于当代消费社会的现 实变化,又得益于符号人类学给他的启示 C.人类整体性地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如何正确认识文化资源,如何创造 运用“符号”是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D.中国要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只要给予文化崛起的观念基础和 理论研究足够的重视即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号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应归功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因为文化人类 学的发展将符号学研究真正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 B.符号经济产业化的效益或利润率,是其他经济难以想象的,2011年齐白石的 张画纸售出4亿元的事实可见一斑 C.不能把创意经济理解为“空手套白狼”,因为文化创意所需要的文化符号再 造增值过程有赖于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 D.只有理解了“耐克”背后潜伏着古希腊神话的胜利女神,才能更好地理解世 界最成功品牌之一的“耐克”打造的符号资本。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神宗为太子出閤, 兼校书。及即位,进右赞善,充日讲官。十一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参机务。国与首辅申时行善。以丁此吕事与言者相攻,语侵吴中行、赵用贤,由 是物议沸然。已而御史陈性学复摭前事劾国,时行右国,请薄罚性学。国再疏求 去,力攻言者。帝命鸿胪宣谕,始起视事。南京给事中伍可受复劾国,帝为谪可 受官。国复三疏乞体,语愤激,帝不允。性学旋出为广东佥事。先是,帝考卜寿 宫,加国太子太保,改文渊阁,以云南功进太子太傅。国以父母未葬,乞归襄事。 帝不允,命其子代。御史马象乾以劾中官张鲸获罪,国恳救。帝为霁威受之, 十七年,进土薛敷教劾吴时来,南京御史王麟趾、黄仁荣疏论台规,辞皆侵国。 国愤,连疏力诋,并及主事饶伸。伸方攻大学士王锡爵,公议益不直国。国性木 强,遇事辄发。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度,以故士论不附。 明年秋,火落赤犯临洮、巩昌,西陲震动,帝召对辅臣暖阁。时行言款贡足恃, 国谓渝盟犯顺,桀骜已极,宜一大创之,不可复羁縻。帝心然国言,而时行为政 不能夺。无何,给事中仼让论国庯鄙。国疏辨,帝夺让俸。国、时行初无嫌。而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人与符号的互动关系,而这一 关系是传统工业所不具有的。 B.符号学和文化人类学作为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是由文化产业的生产和 消费模式的特点决定的。 C.“符号”本义是“象征”,因此后来发展为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媒介,成 为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源泉。 D.人类能构建出“意义”和“象征”世界,人是地球上唯一的文化动物和符号 动物,可见符号之于人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符号人类学研究与阐释文化,其关注的切入点有自己的特殊性,尤其重视深 层解读仪式、神话、图腾等方面。 B.波德里亚提出“符号的政治经济学”这一理论,既得益于当代消费社会的现 实变化,又得益于符号人类学给他的启示。 C.人类整体性地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如何正确认识文化资源,如何创造、 运用“符号”是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D.中国要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只要给予文化崛起的观念基础和 理论研究足够的重视即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号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应归功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因为文化人类 学的发展将符号学研究真正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 B.符号经济产业化的效益或利润率,是其他经济难以想象的,2011 年齐白石的 一张画纸售出 4 亿元的事实可见一斑。 C.不能把创意经济理解为“空手套白狼”,因为文化创意所需要的文化符号再 造增值过程有赖于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 D.只有理解了“耐克”背后潜伏着古希腊神话的胜利女神,才能更好地理解世 界最成功品牌之一的“耐克”打造的符号资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神宗为太子出閤, 兼校书。及即位,进右赞善,充日讲官。十一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参机务。国与首辅申时行善。以丁此吕事与言者相攻,语侵吴中行、赵用贤,由 是物议沸然。已而御史陈性学复摭前事劾国,时行右国,请薄罚性学。国再疏求 去,力攻言者。帝命鸿胪宣谕,始起视事。南京给事中伍可受复劾国,帝为谪可 受官。国复三疏乞体,语愤激,帝不允。性学旋出为广东佥事。先是,帝考卜寿 宫,加国太子太保,改文渊阁,以云南功进太子太傅。国以父母未葬,乞归襄事。 帝不允,命其子代。御史马象乾以劾中官张鲸获罪,国恳救。帝为霁威受之。 十七年,进士薛敷教劾吴时来,南京御史王麟趾、黄仁荣疏论台规,辞皆侵国。 国愤,连疏力诋,并及主事饶伸。伸方攻大学士王锡爵,公议益不直国。国性木 强,遇事辄发。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度,以故士论不附。 明年秋,火落赤犯临洮、巩昌,西陲震动,帝召对辅臣暖阁。时行言款贡足恃, 国谓渝盟犯顺,桀骜已极,宜一大创之,不可复羁縻。帝心然国言,而时行为政 不能夺。无何,给事中任让论国庸鄙。国疏辨,帝夺让俸。国、时行初无嫌。而
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让则时行门生也,故为其师报复云。福建守臣报日 本结琉球入寇,国因言:“今四裔交犯,而中外小臣争务攻击,致大臣纷纷求去, 谁复为国家任事者?请申谕诸臣,各修职业,毋恣胸臆。”帝遂下诏严禁。国始 终忿疾言者如此。 廷臣争请册立,得旨二十年春举行。十九年秋,工部郎张有德以仪注请,帝怒夺 俸。时行适在告,国与王家屏虑事中变,欲因而就之,引前旨力请。帝果不悦 责大臣不当与小臣比。国不自安,遂求去。疏五上,乃赐敕驰传归。逾一日,时 行亦罢,而册立竟停。人谓时行以论劾去,国以争执去,为二相优劣焉。 国在阁九年,廉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卒,赠太保,谥文穆。 (节选自《明史·许国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与首辅申时行善善:交好 B.辞皆侵国侵: 冒犯 C.而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适:恰好 福建守臣报日本结琉球入 寇寇:敌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国“遇事辄发”“无大臣度”的一组是(3分) ①时行右国,请薄罚性学 ②国再疏 求去,力攻言者 ③国以父母未葬,乞归襄事 ④连疏力诋, 并及主事饶伸 ⑤国谓渝盟犯顺,桀骜已极,宜一大创之 ⑥国始终忿疾言者如此 A.①②④ B.②④⑥ 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国曾考取乡试第一名,曾担任校书、右赞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广 东佥事等职,颇受帝王宠幸 B.许国个性倔犟,容易发脾气,喜欢与谏言者争执,所以人们称申时行因为上 书劾论而离去,许国因为争执而离去,这是两位辅政者的区别所在。 C.奏请皇上重惩来犯之敌火落赤,在日本入侵时建议皇帝严加禁止臣下恣意行 事,从这两件事中足见许国处理国事的智慧 D.许国在申时行休假期间,引用先前的圣旨极力请求皇上举行册立典礼,此事 让皇上不悦,许国自感不安,多次请求离去,最终皇帝准许他回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心然国言,而时行为政不能夺。(5分) 译文: (2)国在阁九年,廉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让则时行门生也,故为其师报复云。福建守臣报日 本结琉球入寇,国因言:“今四裔交犯,而中外小臣争务攻击,致大臣纷纷求去, 谁复为国家任事者?请申谕诸臣,各修职业,毋恣胸臆。”帝遂下诏严禁。国始 终忿疾言者如此。 廷臣争请册立,得旨二十年春举行。十九年秋,工部郎张有德以仪注请,帝怒夺 俸。时行适在告,国与王家屏虑事中变,欲因而就之,引前旨力请。帝果不悦, 责大臣不当与小臣比。国不自安,遂求去。疏五上,乃赐敕驰传归。逾一日,时 行亦罢,而册立竟停。人谓时行以论劾去,国以争执去,为二相优劣焉。 国在阁九年,廉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卒,赠太保,谥文穆。 (节选自《明史·许国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国与首辅申时行善 善:交好 B.辞皆侵国 侵: 冒犯 C.而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 适:恰好 D.福建守臣报日本结琉球入 寇 寇:敌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国“遇事辄发”“无大臣度”的一组是(3 分) ( ) ①时行右国,请薄罚性学 ②国再疏 求去,力攻言者 ③国以父母未葬,乞归襄事 ④连疏力诋, 并及主事饶伸 ⑤国谓渝盟犯顺,桀骜已极,宜一大创之 ⑥国始终忿疾言者如此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 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许国曾考取乡试第一名,曾担任校书、右赞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广 东佥事等职,颇受帝王宠幸。 B.许国个性倔犟,容易发脾气,喜欢与谏言者争执,所以人们称申时行因为上 书劾论而离去,许国因为争执而离去,这是两位辅政者的区别所在。 C.奏请皇上重惩来犯之敌火落赤,在日本入侵时建议皇帝严加禁止臣下恣意行 事,从这两件事中足见许国处理国事的智慧。 D.许国在申时行休假期间,引用先前的圣旨极力请求皇上举行册立典礼,此事 让皇上不悦,许国自感不安,多次请求离去,最终皇帝准许他回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心然国言,而时行为政不能夺。(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国在阁九年,廉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注】①交游:朋友 8.“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中的“惊”字用得很好,试作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请简要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 道难》) (3)子曰 人行,必有我师焉; ”(《述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夫老妻 冯骥才 “离婚!马上离婚!” 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 话了。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撞着,他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转了 两圈,站住,转过身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然后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 使劲“啪”的一声带上门。 老婆儿火气未消,面对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声骂他 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已经八点钟了。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不知 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她耳边又响起 刚才打架时自己喊的话:“离婚!马上离婚!”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 她开始感到屋里空荡荡的,悔意悄悄浸进心中。她想,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 的事都经受过来了,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一一她每次吵过架冷静 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 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外边正下 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是不
春 晚 左 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①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注】 ①交游:朋友。 8.“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中的“惊”字用得很好,试作简要分析。(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请简要赏析。(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 道难》)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老夫老妻 冯骥才 “离婚!马上离婚!” 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 话了。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撞着,他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转了 两圈,站住,转过身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然后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 使劲“啪”的一声带上门。 老婆儿火气未消,面对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声骂他。 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已经八点钟了。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不知 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她耳边又响起 刚才打架时自己喊的话:“离婚!马上离婚!”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 她开始感到屋里空荡荡的,悔意悄悄浸进心中。她想,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 的事都经受过来了,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她每次吵过架冷静 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 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外边正下 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是不
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挂衣钩儿 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夜色并不太暗,在路灯的辉映下,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而落。她一看这雪 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她从 多少天对他的种种感觉中,已经又担心又期待地预感到他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 在河边的那段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 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他呢?竟然像傻子一样一动不动,任她用雪 打在身上,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她打着打着,忽然停住了,呆呆看了他片刻 忽然扑到他身上。她感到,他有种火烫般的激情透过身上厚厚的雪传到她身上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年轻时,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 她却很少再想起这桩事。是不是一生中经历的事太多了,积累起来就过于沉重, 把这桩事压在底下拿不出来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 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现在她老了,此刻在雪地里,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颤巍巍的,每一步抬起来都费力 难拔。一不小心,她滑倒了。她把手插进雪里,撑住地面,艰难地爬起来,就在 这一瞬间,她又想起另一桩往事。 那时他俩刚结婚,一天晚上去看电影,散场出来时雪还下着。他们走着走着,跟 着高兴地跑起来。但她脚下一滑,跌在雪地里。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要拉她 起来。她却一打他的手:“去,谁要你来拉!”她一跃就站了起来。那时她是多 么轻快啊,像小鹿一般,而现在她又是多么艰难呀,像衰弱的老马一般。她多么 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虽然老头儿也老而无力了,一只手拉不动她,要用一双手 才能把她拉起来。那也好!总比孤孤单单一个人好。她想到楼上的邻居李老头, 老伴死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 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 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形影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 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她喜欢老头儿的性 格,真正的男子气派,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粗心不是缺陷,粗线 条才使他更富有男子气……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此刻她只担心老头 儿雪夜外出会遇到什么事情。她找不着老头儿,这担心就渐渐加重。如果她的生 活里真丢了老头儿,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概快十点钟了,街上没什么人了,仍不见老头儿, 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她两脚在雪里冻得生疼,膝头更疼,步子都迈不动了,只 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 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婆儿的唠叨让老头儿忍无可忍,老头儿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离家出走, 想以此来教训老婆儿 B.老婆儿心情平静后,为自己吵架时喊“离婚”的话语感到荒唐可笑。老夫老 妻,快七十岁了再离婚,只会惹人笑话
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挂衣钩儿 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夜色并不太暗,在路灯的辉映下,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而落。她一看这雪 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她从 多少天对他的种种感觉中,已经又担心又期待地预感到他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 在河边的那段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 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他呢?竟然像傻子一样一动不动,任她用雪 打在身上,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她打着打着,忽然停住了,呆呆看了他片刻, 忽然扑到他身上。她感到,他有种火烫般的激情透过身上厚厚的雪传到她身上。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年轻时,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 她却很少再想起这桩事。是不是一生中经历的事太多了,积累起来就过于沉重, 把这桩事压在底下拿不出来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 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现在她老了,此刻在雪地里,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颤巍巍的,每一步抬起来都费力 难拔。一不小心,她滑倒了。她把手插进雪里,撑住地面,艰难地爬起来,就在 这一瞬间,她又想起另一桩往事。 那时他俩刚结婚,一天晚上去看电影,散场出来时雪还下着。他们走着走着,跟 着高兴地跑起来。但她脚下一滑,跌在雪地里。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要拉她 起来。她却一打他的手:“去,谁要你来拉!”她一跃就站了起来。那时她是多 么轻快啊,像小鹿一般,而现在她又是多么艰难呀,像衰弱的老马一般。她多么 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虽然老头儿也老而无力了,一只手拉不动她,要用一双手 才能把她拉起来。那也好!总比孤孤单单一个人好。她想到楼上的邻居李老头, 老伴死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 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 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形影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 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她喜欢老头儿的性 格,真正的男子气派,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粗心不是缺陷,粗线 条才使他更富有男子气……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此刻她只担心老头 儿雪夜外出会遇到什么事情。她找不着老头儿,这担心就渐渐加重。如果她的生 活里真丢了老头儿,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概快十点钟了,街上没什么人了,仍不见老头儿, 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她两脚在雪里冻得生疼,膝头更疼,步子都迈不动了,只 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 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老婆儿的唠叨让老头儿忍无可忍,老头儿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离家出走, 想以此来教训老婆儿。 B.老婆儿心情平静后,为自己吵架时喊“离婚”的话语感到荒唐可笑。老夫老 妻,快七十岁了再离婚,只会惹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