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八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遵义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 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 后,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 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 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 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会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 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重影响市民的 生活质量。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 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 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 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 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而人为因素一是由 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 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 益突出。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 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空 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使城市中空气 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 体健康。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 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国家 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 力度,在保证经济髙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増加清 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 的比重过高,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 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减少空气中氮氧化 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汽车废气是污染的一大主要原因,而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 手段。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如镧、铈、钡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 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种污染物。其中铂、钯对一氧化碳、碳氢化
贵州省八校联盟 2015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遵义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 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 后,将答题卡交回。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 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 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 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会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 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重影响市民的 生活质量。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 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 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 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 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而人为因素一是由 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 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 益突出。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 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空 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使城市中空气 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 体健康。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 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国家 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 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 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 的比重过高,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 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减少空气中氮氧化 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汽车废气是污染的一大主要原因,而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 手段。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如镧、铈、钡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 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种污染物。其中铂、钯对一氧化碳、碳氢化
合物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镧具有对一氧化氮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 择地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而抑制氨气的生成。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以政府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治理,相信雾 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1.下列对于“雾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口密度超出常规,经济和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会导致 雾霾。 B.PM2.5排放如果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而浓度积聚,加之其它影响,极 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C.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高发地,京津地区连续雾霾尤为严重,而其他地区 少有出现雾霾。 D.雾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必然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霾的组成成分复杂,包括几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有害健康的物质直径极 B.稳定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浅层积聚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 严重。 C.人为因素导致雾霾的原因较多,但相对来讲,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D.雾霾天气产生,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 病发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3分) A.既然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那么,国家就应该在保证经济高 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B.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修改相关环保 法律,加大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C.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 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D.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各种物 质的助剂,功效不同,但应该都能行之有效。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 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 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 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 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 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 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 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 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
合物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镧具有对一氧化氮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 择地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而抑制氨气的生成。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以政府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治理,相信雾 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1.下列对于“雾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人口密度超出常规,经济和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会导致 雾霾。 B. PM 2.5 排放如果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而浓度积聚,加之其它影响,极 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C. 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高发地,京津地区连续雾霾尤为严重,而其他地区 少有出现雾霾。 D. 雾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必然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霾的组成成分复杂,包括几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有害健康的物质直径极 小。 B. 稳定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浅层积聚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 严重。 C. 人为因素导致雾霾的原因较多,但相对来讲,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D. 雾霾天气产生,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 病发生。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3 分) A. 既然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那么,国家就应该在保证经济高 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修改相关环保 法律,加大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C. 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 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D. 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各种物 质的助剂,功效不同,但应该都能行之有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 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 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 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 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 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 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 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 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
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 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 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 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 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 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 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 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 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 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造同郡刘焯造:培养 B.非特匹夫,君德亦然特:只是 C.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爵:封爵 D.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致仕:辞官回家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3分) 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 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 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 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 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 而且年龄最小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 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C.孔颖达奉皇太子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 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 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5分) 译文 (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小题。(共11分) 送客归京
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 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 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 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 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 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 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 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 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 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尝造同郡刘焯 造:培养 B.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 C.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爵:封爵 D.后致仕,卒,陪葬昭陵 致仕:辞官回家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3 分) 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 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 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 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 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 而且年龄最小。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 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C.孔颖达奉皇太子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 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 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5分) 译文: (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小题。(共 11 分)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 为京都 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 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8.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概括秦的纷奢是掠夺六国,但却挥霍无度、不知珍惜的语 句是“,”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 是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趁机勒索 乔治·布鲁克斯 被告南方铁路公司的律师林顿·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瞥了一眼自己准备提出的 问题。他知道自己在反诘之前就已经输了。那个女人会得到她要求赔偿的每一分 钱,陪审团是站在她那边的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前,他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在他如针芒般的目光注视下,罗杰 斯太太的脸有些发热 “罗杰斯太太,”戈尔德礼貌地开始发问了,“你声称在那次铁路意外事故中受 到了某些伤害。我们承认这一意外事故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且按这里所 描述的大致情形发生了。事实上,铁路公司答应赔偿你的,仍然会按照承诺赔偿给 你。我想,那一大笔钱可以抚慰你的那些伤害了。但是,在你与你的律师商量后 你拒绝了那一笔钱,对吗?” “是的,先生。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背部也受伤了。”罗杰斯太太平静地答 “依照你的律师的建议,你来到法院要求得到更多的损伤赔偿,也就是要求我的 委托人赔偿50万美元,对吗?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 为京都 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 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8.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 分) 答: 9.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 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概括秦的纷奢是掠夺六国,但却挥霍无度、不知珍惜的语 句是“ , ”?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 是“ , ”。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趁机勒索 乔治·布鲁克斯 被告南方铁路公司的律师林顿·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瞥了一眼自己准备提出的 问题。他知道自己在反诘之前就已经输了。那个女人会得到她要求赔偿的每一分 钱,陪审团是站在她那边的。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前,他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在他如针芒般的目光注视下,罗杰 斯太太的脸有些发热。 “罗杰斯太太,”戈尔德礼貌地开始发问了,“你声称在那次铁路意外事故中受 到了某些伤害。我们承认这一意外事故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且按这里所 描述的大致情形发生了。事实上,铁路公司答应赔偿你的,仍然会按照承诺赔偿给 你。我想,那一大笔钱可以抚慰你的那些伤害了。但是,在你与你的律师商量后, 你拒绝了那一笔钱,对吗?” “是的,先生。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背部也受伤了。”罗杰斯太太平静地答 道。 “依照你的律师的建议,你来到法院要求得到更多的损伤赔偿,也就是要求我的 委托人赔偿 50 万美元,对吗?
“是的,先生。 “罗杰斯太太,我这里有记录,对你声称经受过的伤害的一份宣誓记录。在这份记 录上,在事故发生超过24小时,你与你的律师经过一番商议之前,你并没有告诉 外科医生你的背部受伤了,对此你怎么解释?” 因为当时X光片还没出来。 啊哈!真相怎样只有你自己知道。”戈尔德说道,“今天,在意外事故发生整整 年后,你仍然穿着医用胸衣来支撑你的腰吗?” “是的。没有胸衣我就不能坐直 “检査你的伤情时,你听见了你的外科医生说,如果一个没有受伤的正常人长期 被外科胸衣束缚起来就像你整整穿了12个月,一旦没有了支撑,正常人也无法坐 直 “听过像这样的话。” “我问完了,法官大人。 但他知道他的反诘是没有用的。七个陪审团成员中脸上呈现“恨不得吞了铁路公 司”表情的人有三个,而其他四个则在想:“可怜的女人!” 但他还是依照程序做总结陈述:“很明显,罗杰斯太太这是在趁机勒索。南方铁路 公司拒绝这一非法要求。先生们,我再说一遍,这是趁机勒索。你们今后都要提防 主审法官接着做了公正而简洁的陈述。陪审团随后退庭。40分钟后,陪审团重新 回到法庭上。一个陪审团成员宣读他们的决定:“我们支持原告提出的50万美元 的赔偿要求。”林顿·戈尔德发出了无奈的苦笑 第二天早上,戈尔德夹着他的公文包匆匆出了家门。已经是8点整,他得在街上随 便买点东西吃,然后赶去办公室。昨天从法庭回来,他受到了律师事务所其他律师 的嘲笑,他的委托人南方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也打电话来把他臭骂了一顿。 他走进地铁站大楼的大厅时,里面空无一人。他跑向电梯。 电梯下来了,但从一层飞速经过时没有停下来。透过格栅和地面玻璃,戈尔德看到 那个老人用力拉着控制开关,但电梯没有停。随着一声巨大的坠地声,三层楼面的 玻璃都震动了,电梯坠落到坑底。 戈尔德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这是一个多好的对大楼管理机构提出诉讼的机会 啊!那部老电梯20年前就应该停止使用了 他从安全楼梯跑到地下室。残骸躺在那儿,就像纸板盒一样被扭曲、压扁了。他 摸了一下那位老人的身体,已经没有脉搏了。戈尔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幸 亏我没在电梯里。”他想。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50万美元的赔偿,趁机勒索。他笑了。“再想一下,我其实 是在电梯里。 他爬进了变形的电梯厢,慢慢挪到一根主梁下面,让背部靠着主梁,然后闭上了眼 睛 不久,消防队赶到。戈尔德假装大声呻吟起来。当消防队打算把他抬出去时,他喊 道:“哦!轻点儿,轻点儿!我的腰,我的腰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一开头描写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他知道自己反诘之前就已经输 了”,表明戈尔德准备不够充分,对打赢这场官司毫无信心。 B.小说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者正是综合 运用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了戈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是的,先生。” “罗杰斯太太,我这里有记录,对你声称经受过的伤害的一份宣誓记录。在这份记 录上,在事故发生超过 24 小时,你与你的律师经过一番商议之前,你并没有告诉 外科医生你的背部受伤了,对此你怎么解释?” “因为当时 X 光片还没出来。” “啊哈!真相怎样只有你自己知道。”戈尔德说道,“今天,在意外事故发生整整 一年后,你仍然穿着医用胸衣来支撑你的腰吗?” “是的。没有胸衣我就不能坐直。” “检查你的伤情时,你听见了你的外科医生说,如果一个没有受伤的正常人长期 被外科胸衣束缚起来就像你整整穿了 12 个月,一旦没有了支撑,正常人也无法坐 直。” “听过像这样的话。” “我问完了,法官大人。” 但他知道他的反诘是没有用的。七个陪审团成员中脸上呈现“恨不得吞了铁路公 司”表情的人有三个,而其他四个则在想:“可怜的女人!” 但他还是依照程序做总结陈述:“很明显,罗杰斯太太这是在趁机勒索。南方铁路 公司拒绝这一非法要求。先生们,我再说一遍,这是趁机勒索。你们今后都要提防 些。” 主审法官接着做了公正而简洁的陈述。陪审团随后退庭。40 分钟后,陪审团重新 回到法庭上。一个陪审团成员宣读他们的决定:“我们支持原告提出的 50 万美元 的赔偿要求。”林顿·戈尔德发出了无奈的苦笑。 第二天早上,戈尔德夹着他的公文包匆匆出了家门。已经是 8 点整,他得在街上随 便买点东西吃,然后赶去办公室。昨天从法庭回来,他受到了律师事务所其他律师 的嘲笑,他的委托人南方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也打电话来把他臭骂了一顿。 他走进地铁站大楼的大厅时,里面空无一人。他跑向电梯。 电梯下来了,但从一层飞速经过时没有停下来。透过格栅和地面玻璃,戈尔德看到 那个老人用力拉着控制开关,但电梯没有停。随着一声巨大的坠地声,三层楼面的 玻璃都震动了,电梯坠落到坑底。 戈尔德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这是一个多好的对大楼管理机构提出诉讼的机会 啊!那部老电梯 20 年前就应该停止使用了。” 他从安全楼梯跑到地下室。残骸躺在那儿,就像纸板盒一样被扭曲、压扁了。他 摸了一下那位老人的身体,已经没有脉搏了。戈尔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幸 亏我没在电梯里。”他想。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50 万美元的赔偿,趁机勒索。他笑了。“再想一下,我其实 是在电梯里。” 他爬进了变形的电梯厢,慢慢挪到一根主梁下面,让背部靠着主梁,然后闭上了眼 睛。 不久,消防队赶到。戈尔德假装大声呻吟起来。当消防队打算把他抬出去时,他喊 道:“哦!轻点儿,轻点儿!我的腰,我的腰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文章一开头描写戈尔德“疲惫地站起来”、“他知道自己反诘之前就已经输 了”,表明戈尔德准备不够充分,对打赢这场官司毫无信心。 B. 小说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者正是综合 运用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了戈尔德这一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