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云峰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语文 2010-3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癖好孤僻譬如开辟道路 B.聂耳嗫嚅镊子轻手蹑脚 C.会计秦桧市侩脍炙人口 D.收讫气势乞讨迄今为止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茕茕孑立苟循私表生当陨首 B.不省所怙衔哀致诚形单影只何其有极 C.以愚触罪嘉木异石幽邃浅狭漱涤万物 余音袅袅酾酒临江横朔赋诗正襟危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是() ①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 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②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③黄昏空闲时,人们聚拢来聊天,他总只听不说,别人讲话也不朝他看,知道 他不会答话 就像等于没有他这个人。 A.变换贯注不仅/而且C.变幻贯注因为/所以 B.变换关注因为/所以D.变幻关注不仅/而且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7年,作文自行命题的省份增加到18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真可谓百花齐放 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 B.巴基斯坦官员认为,“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目前隐藏在阿富汗边境,现已形单 影只,身边随从不到10人 C.“女子十二乐坊”以激情四溢的奔放演岀替代了正襟危坐、含蓄内敛的传统民乐演奏
贵州省云峰中学 09-10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 语 文 2010-3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癖.好 孤僻. 譬.如 开辟.道路 B.聂.耳 嗫.嚅 镊.子 轻手蹑.脚 C.会.计 秦桧. 市侩. 脍炙..人口 D.收讫. 气.势 乞.讨 迄.今为止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 茕茕孑立 苟循私表 生当陨首 B.不省所怙 衔哀致诚 形单影只 何其有极 C.以愚触罪 嘉木异石 幽邃浅狭 漱涤万物 D.余音袅袅 酾酒临江 横朔赋诗 正襟危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是( ) ①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 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②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③黄昏空闲时,人们聚拢来聊天,他总只听不说,别人讲话也不朝他看, 知道 他不会答话, 就像等于没有他这个人。 A.变换 贯注 不仅/而且 C.变幻 贯注 因为/所以 B.变换 关注 因为/所以 D.变幻 关注 不仅/而且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7 年,作文自行命题的省份增加到 18 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真可谓百花齐放, 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 ....。 B.巴基斯坦官员认为,“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目前隐藏在阿富汗边境,现已形单.. 影只..,身边随从不到 10 人。 C.“女子十二乐坊”以激情四溢的奔放演出替代了正襟危坐 ....、含蓄内敛的传统民乐演奏
拓展了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 D.古乐暂停,另有10位戎装男女兵士奋力击鼓,激越的鼓声回荡鼓楼,余音缭绕,不 绝如镂∴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错中错作者:王世传 这四斤色正味美的大对虾,是花六元钱一斤的高价在自由市场买的;这两瓶装潢蛮讲究 的茅台是托朋友在“外供”搞的。当我拎着这两样礼品站在这幢公寓大楼前时,我又有些动 摇了。 给一个非亲非故的人送礼,这在我,是有生以来头一遭。我怕碰一鼻子灰,我怕遭人奚 落。可当我想到此一举成功与否,也许将决定我的后半生一一要么回船上继续干我的水手 要么进报社当一名记者时,我还是鼓足勇气走上楼去。 《海员报》的唐总编一—一个能决定我命运的人,就住在三楼。虽说这是一个比船上黑 板报只高一级的厂级报纸,可记者头衔迷人哪。再说,刚刚做了母亲的妻子是那样热切地盼 望着我每天能守在她身旁而不常年在海上奔波。送礼的注意使她出的,为了说服我,她还列 举了好几个因送礼而办成了事的实例。我终于被她说服了。既然现在时兴这块“敲门砖”, 我不妨试它一试 走上三楼,站在品字形的三扇暗红色大门外,我又被难住了。就在我猜测着应该去敲那 扇门的时候,中间那扇开了,走出一位白发老妪。 “请问,唐……”我的话还没说完,她用异样的眼光扫了一眼我手里拎的东西,冷冷地 回了一句“左边”,就头也不回地下楼去了。 我敲开左边那扇门,一个操上海口音,脸上堆着笑得胖女人把我迎津屋里。虽然,她抱 歉似地对我说:“我们家老唐刚刚出去。”我还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并且做得很成功。那胖女 人在问了我“贵姓”和“叫啥名字”后,一边推辞着一边接过了我递过去的礼品,并接着说 了两遍:“侬有啥事体,只管张口讲好来,我家老唐心肠蛮好来!”我没有张口,这已经足够 了,送礼的目的是不用说的 第二天上午,我挺胸抬头走进了《海员报》编辑室。我已经接到通知,我被录用了 第一个站起来向我表示欢迎的,正是唐总编。在上下打量我一番以后,他和颜悦色地问 了一句:“你是胡高同志吧?
拓展了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 D.古乐暂停,另有 10 位戎装男女兵士奋力击鼓,激越的鼓声回荡鼓楼,余音缭绕,不. 绝如镂 ...······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5-7 题。 错中错 作者:王世传 这四斤色正味美的大对虾,是花六元钱一斤的高价在自由市场买的;这两瓶装潢蛮讲究 的茅台是托朋友在“外供”搞的。当我拎着这两样礼品站在这幢公寓大楼前时,我又有些动 摇了。 给一个非亲非故的人送礼,这在我,是有生以来头一遭。我怕碰一鼻子灰,我怕遭人奚 落。可当我想到此一举成功与否,也许将决定我的后半生——要么回船上继续干我的水手, 要么进报社当一名记者时,我还是鼓足勇气走上楼去。 《海员报》的唐总编——一个能决定我命运的人,就住在三楼。虽说这是一个比船上黑 板报只高一级的厂级报纸,可记者头衔迷人哪。再说,刚刚做了母亲的妻子是那样热切地盼 望着我每天能守在她身旁而不常年在海上奔波。送礼的注意使她出的,为了说服我,她还列 举了好几个因送礼而办成了事的实例。我终于被她说服了。既然现在时兴这块“敲门砖”, 我不妨试它一试。 走上三楼,站在品字形的三扇暗红色大门外,我又被难住了。就在我猜测着应该去敲那 一扇门的时候,中间那扇开了,走出一位白发老妪。 “请问,唐……”我的话还没说完,她用异样的眼光扫了一眼我手里拎的东西,冷冷地 回了一句“左边”,就头也不回地下楼去了。 我敲开左边那扇门,一个操上海口音,脸上堆着笑得胖女人把我迎津屋里。虽然,她抱 歉似地对我说:“我们家老唐刚刚出去。”我还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并且做得很成功。那胖女 人在问了我“贵姓”和“叫啥名字”后,一边推辞着一边接过了我递过去的礼品,并接着说 了两遍:“侬有啥事体,只管张口讲好来,我家老唐心肠蛮好来!”我没有张口,这已经足够 了,送礼的目的是不用说的。 第二天上午,我挺胸抬头走进了《海员报》编辑室。我已经接到通知,我被录用了。 第一个站起来向我表示欢迎的,正是唐总编。在上下打量我一番以后,他和颜悦色地问 了一句:“你是胡高同志吧?
“是我。”我用充满感激之情的目光望着这位精瘦精瘦的、宽前额几乎占了一半脸面的 颇有几分列宁风度的矮个子中年人。 “从今天起,你就是《海员报》的记者了。我们之所以录用你,主要是因为,在一百二 十五名应试者中,你以二百五十分的总成绩名列榜首。考卷都是我亲手批改的。其次嘛,还 因为…”说到这里,他慢悠悠地吸了一口烟,眯着眼笑了笑,“怎么说呢,这样表述吧 在我酝酿考虑的几个对象中,你是唯一没有把礼物拎进办公室的人。我以为,这一点是很重 要的,记者嘛!” 我不禁哑然失笑了。真不愧是文人,遣词造句的本领令人折服。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笑错了。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带着两条香烟,又进了那幢 公寓大楼三楼左边的那个房间,有着一张橘子皮脸的男主人嘻笑着对我说:“嘿,嘿,你搞 错了,我姓党唐总编住在对门那个房间。”我的头“嗡”地一声涨大了 5.标题中的两个“错”各指什么?回答准确的一项是() A.前一个“错”指走错了房间,后一个“错”指送礼送错了地方 B.前一个“错”指送礼送错了地方,后一个“错”指错认老唐也是个收受贿赂的人。 C.前一个“错”指送礼送给唐总编是认错了老唐的为人,后一个“错”是指看错当前 的社会风气。 D.前一个“错”指送礼送错了地方,后一个“错”是指看错当前的社会风气 6.白发老妪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用“冷冷地”态度对“我”说话,表明了() A.白发老妪对唐总编的憎恶 B.白发老妪了解唐总编的为人,对有人给他送礼感到奇怪 人民群众对姓党的为人表示憎恶 D.人民群众对行贿受贿的行为表示憎恶。 7.“我”赵唐总编时,白发老妪指向左边一家,这是因为( A.白发老妪眼花耳聋,没有听清“我”的话,因而让“我”送礼送错了人家 B.“党”和“唐”读音非常相近,白发老妪没有听清“我”的话,所以指错了人家 C.白发老妪对送礼的不正之风非常反感,左边一家常常收礼品,所以指左边一家 D.白发老妪对送礼的不正之风非常反感,有意让“我”闹笑话。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是我。”我用充满感激之情的目光望着这位精痩精瘦的、宽前额几乎占了一半脸面的、 颇有几分列宁风度的矮个子中年人。 “从今天起,你就是《海员报》的记者了。我们之所以录用你,主要是因为,在一百二 十五名应试者中,你以二百五十分的总成绩名列榜首。考卷都是我亲手批改的。其次嘛,还 因为……”说到这里,他慢悠悠地吸了一口烟,眯着眼笑了笑,“怎么说呢,这样表述吧: 在我酝酿考虑的几个对象中,你是唯一没有把礼物拎进办公室的人。我以为,这一点是很重 要的,记者嘛!” 我不禁哑然失笑了。真不愧是文人,遣词造句的本领令人折服。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笑错了。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带着两条香烟,又进了那幢 公寓大楼三楼左边的那个房间,有着一张橘子皮脸的男主人嘻笑着对我说:“嘿,嘿,你搞 错了,我姓党唐总编住在对门那个房间。”我的头“嗡”地一声涨大了。 5.标题中的两个“错”各指什么?回答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一个“错”指走错了房间,后一个“错”指送礼送错了地方。 B.前一个“错”指送礼送错了地方,后一个“错”指错认老唐也是个收受贿赂的人。 C.前一个“错”指送礼送给唐总编是认错了老唐的为人,后一个“错”是指看错当前 的社会风气。 D.前一个“错”指送礼送错了地方,后一个“错”是指看错当前的社会风气。 6.白发老妪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用“冷冷地”态度对“我”说话,表明了( ) A.白发老妪对唐总编的憎恶。 B.白发老妪了解唐总编的为人,对有人给他送礼感到奇怪。 C.人民群众对姓党的为人表示憎恶。 D.人民群众对行贿受贿的行为表示憎恶。 7.“我”赵唐总编时,白发老妪指向左边一家,这是因为( ) A.白发老妪眼花耳聋,没有听清“我”的话,因而让“我”送礼送错了人家。 B.“党”和“唐”读音非常相近,白发老妪没有听清“我”的话,所以指错了人家。 C.白发老妪对送礼的不正之风非常反感,左边一家常常收礼品,所以指左边一家。 D.白发老妪对送礼的不正之风非常反感,有意让“我”闹笑话。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 术与康有隙(怨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 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 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通“擒”)。逊以 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往复讨之,拜定 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時,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 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 以为帐下右都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 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 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自 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蒙曰 “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 未嫌于我,兼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 “羽素勇猛,既难为攻,且己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 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 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 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 (选自《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8.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为之纲纪门户朝廷B.宿恶荡除 保留的 C.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诽谤D.但务北进,未嫌于我嫌弃 9.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而吾以捕蛇独存 B.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 术与康有隙(怨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 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 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通“擒”)。逊以 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往复讨之,拜定 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 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 以为帐下右都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 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 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 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蒙曰: “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 未嫌.于我,兼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 “羽素勇猛,既难为攻,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 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 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 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 (选自《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 8.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为之纲纪..门户 朝廷 B.宿.恶荡除 保留的 C. 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 诽谤 D.但务北进,未嫌.于我 嫌弃 9.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而吾以.捕蛇独存 B.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孙权知人善任是陆逊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吕蒙在陆逊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C.关羽并不清楚吕蒙、陆逊的计策和谋略。 D.吕蒙并不十分同意陆逊对关羽的分析,希望陆逊不要急于求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请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①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3分) ②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 白君而君荐之,何也?”(5分) ③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2分) 细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本诗是怎样以“秋望”贯穿全篇的?结合全诗对此简要赏析。(8分) 13.依据下列提示,按原文填空(5分,每空1分,任选一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陈情表》
C.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10.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孙权知人善任是陆逊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B.吕蒙在陆逊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C.关羽并不清楚吕蒙、 陆逊的计策和谋略。 D.吕蒙并不十分同意陆逊对关羽的分析,希望陆逊不要急于求成。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请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①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3 分) ②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 白君而君荐之,何也?”(5 分) ③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2 分) 12. 细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本诗是怎样以“秋望”贯穿全篇的?结合全诗对此简要赏析。(8 分) 13. 依据下列提示,按原文填空(5 分,每空 1 分,任选一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