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 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 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 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 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 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 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 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 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 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 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嬴利,甚至亏 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 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 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 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 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 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 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 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 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 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嬴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 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 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 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 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 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 定的保证。 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 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増减情 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 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 产立价中营私舞弊。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豫南九校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 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 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 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 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 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 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 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 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 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 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 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 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 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 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 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 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 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 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 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 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 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 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 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 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 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 定的保证。 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 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 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 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 产立价中营私舞弊。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 价定得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 B.宋初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这损害了官府 和坑户、冶户的利益,也影响了矿冶业的发展。 C.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区用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 引却无法兑现茶叶,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 D.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恢复了官民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使其重新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 合作关系。在总结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 B.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 而无失”,就必须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 C.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始实行分成制,允许商户依法采矿和自备物料冶 炼,官府只抽取小部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 D.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 出卖、出租官田宅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 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 B.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的优点是在 课额不减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 C.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 商人而言,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 D.在出让坑冶场坊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 根据各州历届买扑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 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 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 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 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 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 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 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 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 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 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 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
A.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 价定得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 B.宋初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这损害了官府 和坑户、冶户的利益,也影响了矿冶业的发展。 C.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区用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 引却无法兑现茶叶,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 D.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恢复了官民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使其重新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 合作关系。在总结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 B.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 而无失”,就必须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 C.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始实行分成制,允许商户依法采矿和自备物料冶 炼,官府只抽取小部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 D.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 出卖、出租官田宅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 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 B.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的优点是在 课额不减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 C.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 商人而言,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 D.在出让坑冶场坊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 根据各州历届买扑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 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 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 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 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 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 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 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 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 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 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 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 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
妺妺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妺妺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 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 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 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 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 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 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 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 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 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 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 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 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 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 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 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旱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旱,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 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 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 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 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 理解这一点。 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 就见妹妺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妺妺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 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 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 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 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 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 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 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截取生活横断面,写我和徐美红回我老家过年丢猪找猪的小事 表现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观念、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B.徐美红之所以能看上我这乡下娃,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而是因为 她觉得在学报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的我有出息,和我结合有美好前途
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 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 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 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 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 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 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 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 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 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 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 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 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 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 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 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旱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旱,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 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 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 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 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 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 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 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 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 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 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 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 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 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作品截取生活横断面,写我和徐美红回我老家过年丢猪找猪的小事, 表现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观念、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B.徐美红之所以能看上我这乡下娃,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而是因为 她觉得在学报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的我有出息,和我结合有美好前途
C.徐美红的到来在村子里所引起的强烈震动、不会吸烟的乡亲把我父亲 敬的烟夹耳朵上、厕所和猪圈相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村的愚昧 D.丢猪以后,一家人陷入慌乱,赶紧去找猪,忽略了第一次上门的徐美 红;一气之下,她离开我家,父亲赶紧借车子,让我到新安店去追她 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 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作品为什么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 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 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 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 而驰。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粽 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绑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 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 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 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 束。在鼓励简约包装的同时,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 企业是包装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袋,多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 材料。让那些希图用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投机取巧的企业,没有出路 个人的微小行动可以汇聚成环保大作为。让包装回归“绿色”,缓解环 境压力,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 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毕竟,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 (摘编自《让包装回归“绿色”》,2017年9月27日新华网) 材料二 长期以来,过度包装屡受诟病,为何仍大行其道呢?很大程度是商家推 波助澜。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饰,更能抓人眼球,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多看 眼。包装豪华了,商品显得更上档次,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赚取的利润也更多。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理解。 除了商家的利益驱使,最根本的还在于高价买“面子”的不理性消费观 念。事实上,普通家庭购买商品,大多还是讲究物美价廉,不会过分追求高档包 装。可见,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最主要还在于礼品消费。送礼的人抱着“好包 装上档次,送礼出手有面子”的心态,对商品本身质量是否过硬,反倒不那么关 心,最重要的是看着“高大上”就行。好面子、爱虚荣,在这般社会心态的影响 下,过度包装似乎从不缺市场。 过度包装使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反过来商家瞅准了消费者心理,不断 升级包装,生产更多华而不实的产品,导致恶性循环。一些经过特别包装的商品 价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装的几倍,甚至更高。但是,商品质量并没有什么两样,最
C.徐美红的到来在村子里所引起的强烈震动、不会吸烟的乡亲把我父亲 敬的烟夹耳朵上、厕所和猪圈相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村的愚昧。 D.丢猪以后,一家人陷入慌乱,赶紧去找猪,忽略了第一次上门的徐美 红;一气之下,她离开我家,父亲赶紧借车子,让我到新安店去追她。 5.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 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 6.作品为什么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 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 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 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 而驰。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粽 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绑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 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 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 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 束。在鼓励简约包装的同时,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 企业是包装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袋,多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 材料。让那些希图用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投机取巧的企业,没有出路。 个人的微小行动可以汇聚成环保大作为。让包装回归“绿色”,缓解环 境压力,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 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毕竟,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 (摘编自《让包装回归“绿色”》,2017 年 9 月 27 日新华网) 材料二: 长期以来,过度包装屡受诟病,为何仍大行其道呢?很大程度是商家推 波助澜。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饰,更能抓人眼球,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多看 一眼。包装豪华了,商品显得更上档次,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赚取的利润也更多。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理解。 除了商家的利益驱使,最根本的还在于高价买“面子”的不理性消费观 念。事实上,普通家庭购买商品,大多还是讲究物美价廉,不会过分追求高档包 装。可见,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最主要还在于礼品消费。送礼的人抱着“好包 装上档次,送礼出手有面子”的心态,对商品本身质量是否过硬,反倒不那么关 心,最重要的是看着“高大上”就行。好面子、爱虚荣,在这般社会心态的影响 下,过度包装似乎从不缺市场。 过度包装使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反过来商家瞅准了消费者心理,不断 升级包装,生产更多华而不实的产品,导致恶性循环。一些经过特别包装的商品, 价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装的几倍,甚至更高。但是,商品质量并没有什么两样,最
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再往大了看,“一流包装,三流产品”,一个企业,不在 “里子”上讲究,却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也不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 礼品原本寄托的是纯真质朴的情感,一旦过度包装,反而使感情变了味 儿,成了利益输送和交换。特别是那些公款送礼者,“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谊” 最终财友两空,正是教训。 (摘编自《包装“瘦身”靠倡导新型消费观》,2017年9月29日《人民 日报》) 材料三: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200元左右 价位、包装朴素的月饼礼盒成了主流。不过,一些给亲友送礼的消费者还是希望 包装更精致一些,精明的网店为此专门推出了月饼豪华包装礼盒 自家吃月饼没啥讲究,太繁复的包装反倒是浪费;如果是送给长辈, 我就单独买个包装。”今年中秋节,市民彭女士换了种买月饼的方式:先买好月 饼,再到网上另买合适的包装盒,既便宜实惠,也能图个漂亮体面表达心意。 “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包装太同质化了,可选择的样式太少。网上单卖的 包装盒花样多,可以慢慢挑,针对不同的送礼对象选不同的包装盒。”彭女士给 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月饼六块不足百元,而网购一个包装盒也就十几块钱。 以“月饼包装盒”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上能搜到4000多件相关商品,在 京东商城上能搜到近200件相关商品。看似简单的月饼包装盒,被商家们玩出了 新花样,清新插画包装、文艺牛皮纸包装、竹篮礼盒……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 喜好挑选心仪的包装。 网上销售的月饼包装礼盒价格并不贵,10元上下、纸质的月饼包装盒占 主流,工序稍复杂、文艺范儿的包装能卖到几十元的价位 这几年,月饼企业几乎都不怎么做豪华包装的月饼了,更注重月饼本 身的品质。”本市一家知名月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摘编自(《节俭风逼退月饼豪华包装》,2017年9月30日《北京日 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详细阐释了该如何整治包装问题,以往过度包装屡禁不止,这 提醒我们治理的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的力度要有所加强 B.材料二分析了过度包装长期以来大行其道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虽 然商家难辞其咎,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C.我们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他们现在 购买月饼时,关注更多的是月饼的口味,而不再只是产品的包装 D.以上三则材料部谈论了月饼的包装问题,虽然现在市场上仍然存在着 过度包装的现象,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还有很多,但前景令人乐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通过材料一我们认识到,要想治理过度包装这一现象,单纯地依靠对 商家和消费者的倡导是很难奏效的,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执法来进行约束和惩 罚 B.材料三的内容能够证明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家是有导向作用的,所以 勤俭节约的风气、健康绿色的消费观会使过度消费渐渐地难觅市场。 C.三则材料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材料三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语言通俗 充满生活气息。相比之下,材料一和材料二更加客观、专业
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再往大了看,“一流包装,三流产品”,一个企业,不在 “里子”上讲究,却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也不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 礼品原本寄托的是纯真质朴的情感,一旦过度包装,反而使感情变了味 儿,成了利益输送和交换。特别是那些公款送礼者,“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谊”, 最终财友两空,正是教训。 (摘编自《包装“瘦身”靠倡导新型消费观》,2017 年 9 月 29 日《人民 日报》) 材料三: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200 元左右 价位、包装朴素的月饼礼盒成了主流。不过,一些给亲友送礼的消费者还是希望 包装更精致一些,精明的网店为此专门推出了月饼豪华包装礼盒。 “自家吃月饼没啥讲究,太繁复的包装反倒是浪费;如果是送给长辈, 我就单独买个包装。”今年中秋节,市民彭女士换了种买月饼的方式:先买好月 饼,再到网上另买合适的包装盒,既便宜实惠,也能图个漂亮体面表达心意。 “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包装太同质化了,可选择的样式太少。网上单卖的 包装盒花样多,可以慢慢挑,针对不同的送礼对象选不同的包装盒。”彭女士给 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月饼六块不足百元,而网购一个包装盒也就十几块钱。 以“月饼包装盒”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上能搜到 4000 多件相关商品,在 京东商城上能搜到近 200 件相关商品。看似简单的月饼包装盒,被商家们玩出了 新花样,清新插画包装、文艺牛皮纸包装、竹篮礼盒……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 喜好挑选心仪的包装。 网上销售的月饼包装礼盒价格并不贵,10 元上下、纸质的月饼包装盒占 主流,工序稍复杂、文艺范儿的包装能卖到几十元的价位。 “这几年,月饼企业几乎都不怎么做豪华包装的月饼了,更注重月饼本 身的品质。”本市一家知名月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摘编自(《节俭风逼退月饼豪华包装》,2017 年 9 月 30 日《北京日 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详细阐释了该如何整治包装问题,以往过度包装屡禁不止,这 提醒我们治理的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的力度要有所加强。 B.材料二分析了过度包装长期以来大行其道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虽 然商家难辞其咎,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C.我们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他们现在 购买月饼时,关注更多的是月饼的口味,而不再只是产品的包装。 D.以上三则材料部谈论了月饼的包装问题,虽然现在市场上仍然存在着 过度包装的现象,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还有很多,但前景令人乐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通过材料一我们认识到,要想治理过度包装这一现象,单纯地依靠对 商家和消费者的倡导是很难奏效的,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执法来进行约束和惩 罚。 B.材料三的内容能够证明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家是有导向作用的,所以, 勤俭节约的风气、健康绿色的消费观会使过度消费渐渐地难觅市场。 C.三则材料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材料三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语言通俗 充满生活气息。相比之下,材料一和材料二更加客观、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