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为了保证解体作业的安全,分路道岔轨道区段的长度, 不得小于经驼峰溜放的内轴距最大的四轴车其内轴距的长 度。可防止出现下列危险情况:车辆前部轮对(第一、二 轴的轮对)已出清道岔区段而后部轮对(第三、四轴的轮 对)尚未进入该区段,形成所谓“跨压现象”(如图2-5 所示)。 当出现车辆“跨压 现象“时,能导致分路 道岔中途转换,进而造 成溜放车辆的颠覆。 图2一5车辆跨压轨道区段的情况
②为了保证解体作业的安全,分路道岔轨道区段的长度, 不得小于经驼峰溜放的内轴距最大的四轴车其内轴距的长 度。可防止出现下列危险情况:车辆前部轮对(第一、二 轴的轮对)已出清道岔区段而后部轮对(第三、四轴的轮 对)尚未进入该区段,形成所谓“跨压现象”(如图 2-5 所示)。 图 2 一 5 车辆跨压轨道区段的情况 当出现车辆“跨压 现象“时,能导致分路 道岔中途转换,进而造 成溜放车辆的颠覆
③分路道岔的轨道电路,岔前应有足够长度的保护区段。 当道岔刚启动车辆即进入该道岔区段时,保护区段的长 度应能保证:车辆压入尖轨前,道岔业已转换完毕,并且尖 轨已经密飘贴,使车辆安全通过该道岔。 保护区段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参看图2-6): 道岔刚启动 图2一6轨道电路的保护区段
③分路道岔的轨道电路,岔前应有足够长度的保护区段。 当道岔刚启动车辆即进入该道岔区段时,保护区段的长 度应能保证:车辆压入尖轨前,道岔业已转换完毕,并且尖 轨已经密贴,使车辆安全通过该道岔。 保护区段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参看图 2-6 ) : 图 2 一 6 轨道电路的保护区段
L保=(t继+t转+0.2)V 式中: L保--保护区段长度(m); t继--轨道继电器、转极继电器以及电源转换继电器等 的动作时间,一般按0.4s计算; t转--电动转辙机动作时间(s); V--车组通过道岔时的最大速度; 0.2--安全系数
L保= ( t 继+ t 转+ 0 . 2 ) V 式中 : L保---保护区段长度(m ) ; t继---轨道继电器、转极继电器以及电源转换继电器等 的动作时间,一般按0.4s计算; t转---电动转辙机动作时间( s ) ; V---车组通过道岔时的最大速度 ; 0. 2---安全系数
分路道岔保护区段长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有蓄电池浮冲供电时 无蓄电池浮冲供电时 道岔类型 转辙机类型 岔前短轨长度 保护区段长度 岔前短轨长度 保护区段长度 ZK 5.000 6.308 6.250 7.558 6号对称 ZD(快动) 6.250 7.558 7.000 8.308 第一分路 道岔 ZK 5.000 6.022 6.250 722 6.5号对称 ZD(快动) 6.250 7.272 7.000 8.022 ZK 6.250 7.558 7.200 8.508 6号对称 ZD(快动) 7.000 8.308 8.000 9.308 其余分路 道岔 ZK 6.250 7.272 7.500 8.522 6.5号对称 ZD(快动) 7.000 8.022 8.000 9.022
分路道岔保护区段长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道岔类型 转辙机类型 有蓄电池浮冲供电时 无蓄电池浮冲供电时 岔前短轨长度 保护区段长度 岔前短轨长度 保护区段长度 第一分路 道岔 6号对称 ZK 5.000 6.308 6.250 7.558 ZD(快动) 6.250 7.558 7.000 8.308 6.5号对称 ZK 5.000 6.022 6.250 7.272 ZD(快动) 6.250 7.272 7.000 8.022 其余分路 道岔 6号对称 ZK 6.250 7.558 7.200 8.508 ZD(快动) 7.000 8.308 8.000 9.308 6.5号对称 ZK 6.250 7.272 7.500 8.522 ZD(快动) 7.000 8.022 8.000 9.022
2.绝缘节的设置规定 (1)轨道电路的始终端应设钢轨绝缘节;驼峰道岔和驼峰分路 道岔设道岔绝缘。 (2)轨道电路的两钢轨绝缘应对节安装,当不能实现时,其错 开的距离(死区段)不宜大于2.5(驼峰分路道岔轨道区段 除外)。 (3)驼峰信号机、调车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可设在其信号机前 方或后方各1m范围内。 (4)设在警冲标内方的钢轨绝缘,除渡线上外,其安装位置距 警冲标计算位置不宜小于3.5,距警冲标实际位置不应大于 4m
2. 绝缘节的设置规定 (1)轨道电路的始终端应设钢轨绝缘节;驼峰道岔和驼峰分路 道岔设道岔绝缘。 (2)轨道电路的两钢轨绝缘应对节安装,当不能实现时,其错 开的距离(死区段)不宜大于2.5m(驼峰分路道岔轨道区段 除外)。 (3)驼峰信号机、调车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可设在其信号机前 方或后方各1m范围内。 (4)设在警冲标内方的钢轨绝缘,除渡线上外,其安装位置距 警冲标计算位置不宜小于3.5m,距警冲标实际位置不应大于 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