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 2009-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4月) 高二语文 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峙zhi犒劳kao追本溯源su蓦然回首mo B.矫正jiao浇水jiao不屈不挠nao骁勇善战xiao C.监察cha趁机 cheng披荆斩棘jing脸色刷白shua D.刹那cha切磋qie正当防卫dang姗姗来迟sh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原生态疾风劲草吉人自有天象 B.诀别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顶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 D.受理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谋其政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就必 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 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 会已经成功举办并顺利闭幕了。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独特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 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1840年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困境,而且经过团结奋斗,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好转。 B.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C.污染吞噬了青山绿水,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的 维护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 的时间里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 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 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 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太 原 五 中 2009—2010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4 月) 高 二 语 文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峙 zhì 犒劳 kào 追本溯源 sù 蓦然回首 mò B.矫正 jiào 浇水 jiāo 不屈不挠 náo 骁勇善战 xiāo C.监察 chá 趁机 chèng 披荆斩棘 jīng 脸色刷白 shuà D.刹那 chà 切磋 qiè 正当防卫 dàng 姗姗来迟 sh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原生态 疾风劲草 吉人自有天象 B.诀别 声讯台 震耳欲聋 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 顶梁柱 目不暇接 明人不说暗话 D.受理 高架桥 粗制烂造 在其位谋其政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 ....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就必 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B. 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 ......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 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 会已经成功举办并顺利闭幕了。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独特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 姿绰约 ...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 1840 年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困境,而且经过团结奋斗,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好转。 B.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C.污染吞噬了青山绿水,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的 维护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 的时间里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来源:学_科_网Z_X_ X_K]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 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 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 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 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 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 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 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 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 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 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蒙勒前锋, 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 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 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 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 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 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蒙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邪?”于是用之。 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 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本文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 逆:迎击 B.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 克:征服 C.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故意:特意 D.蒙少不修书传 修:整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 木欣欣以向荣 B.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C.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D.蒙因荐遗奉职佳吏, 因为肃画五策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蒙出身于贫寒家境,年少时也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文化,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想通过从军立功来得到富贵。 B.孙权想对年轻将领统率的军队进行调整合并,吕蒙却暗地里借钱装备队伍,使自己 的部队得到了孙权的赏识。 C.有人告诉鲁肃说,吕蒙功名日显应该去看望他鲁肃因而非常尊重吕蒙,与他结成 朋友。 D.吕蒙年少时曾因愤怒而杀人,长大后却胸襟开阔,即使是别人对他不好,他也能以 德报怨。 9.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二、文言文阅读(27 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 顾 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 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 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 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 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 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蒙勒前锋, 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 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 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 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 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 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蒙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邪?”于是用之。 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 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本文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 逆:迎击 B.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 克:征服 C.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故意:特意 D.蒙少不修.书传 修:整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来源:学#科#网] A.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 木欣欣以.向荣 B.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C.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D.蒙因.荐遗奉职佳吏, 因.为肃画五策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蒙出身于贫寒家境,年少时也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文化,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想通过从军立功来得到富贵。 B.孙权想对年轻将领统率的军队进行调整合并,吕蒙却暗地里借钱装备队伍,使自己 的部队得到了孙权的赏识。 C.有人告诉鲁肃说,吕蒙功名日显应该去看望他。鲁肃因而非常尊重吕蒙,与他结成 朋友。 D.吕蒙年少时曾因愤怒而杀人,长大后却胸襟开阔,即使是别人对他不好,他也能以 德报怨。 9.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0 分)
①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3分 ②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3分) ③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4分) 10.给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并翻译:(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默写(10分) 11.(1)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 (2)帝子降兮北渚,( )。( ),洞庭波兮木叶下。 (3)心非木石岂无感?( ) (4)(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5)花自飘零水自流。(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 ( )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2~15题。 二月兰 季羡林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我 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 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 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 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 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 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 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 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 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 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 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象是没有什 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 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人自己多情,又把情 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 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 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 知
①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3 分) ②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3 分)[来源:学科网] ③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4 分) 10.给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并翻译:(8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默写(10 分)[来源:学科网Z XXK ] 11. (1)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 (2)帝子降兮北渚,( )。( ),洞庭波兮木叶下。 (3)心非木石岂无感?( )。 (4)(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5)花自飘零水自流。(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 ( )。 四、现代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12~15 题。 二 月 兰 季羡林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我 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 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 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 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 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 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 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 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 成大片,二 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 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 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象是没有什 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 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人自己多情,又 把情 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 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 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
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 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 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 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 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 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 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 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 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笑对春 风。 ”,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 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 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 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 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有。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 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 凉。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 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 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了每天 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 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12.“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二月兰牵连 起了作者哪些回忆?试作简要归纳。(4分) 13.根据上下文,分别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子里“悲”与“欢”的含义。(6分)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14.文中多次写到二月兰的形象,请简要谈谈第八段与最后一段中两处描写二月兰的形象各 有什么意图。(6分) (1)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3分) (2)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3分) 15.文章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试作简要分析。(6分) 五、诗歌鉴赏(1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6-17题(8分)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 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 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 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 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 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 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 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 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笑对春 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 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 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 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 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有。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 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 凉。[来源: Z x xk. Com ]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 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 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了每天 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 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12.“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二月兰牵连 起了作者哪些回忆?试作简要归纳。(4 分) 13.根据上下文,分别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子里“悲”与“欢”的含义。(6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14.文中多次写到二月兰的形象,请简要谈谈第八段与最后一段中两处描写二月兰的形象各 有什么意图。(6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1)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3 分) (2)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3 分) 15.文章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试作简要分析。(6 分) 五、诗歌鉴赏(1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6-17 题(8 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来源:学科网]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6.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17.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 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1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六、语言表达(10分 20.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5分)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 再如:“ 再如:“ 21.下面一段话有多处毛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5分) 在装修一新的我校新落成的图书馆里①,同学们排着长队等候办理图书借阅②图书馆 的老师说③:“我校图书馆阅览室④,共有800个座位⑤,可以保证一个年级的学生座无虚 席⑥。开放时间由原来每天8个小时顺延为10个小时⑦。在这里,同学们将受到热情周到 的服务⑧
16.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 分) 17.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4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 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 1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 分) 六、语言表达(10 分) 20.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5 分)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一段话有多处毛病 ,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5 分) 在装修一新的我校新落成的图书馆里①,同学们排着长队等候办理图书借阅②。图书馆 的老师说③:“我校图书馆阅览室④,共有 800 个座位⑤,可以保证一个年级的学生座无虚 席⑥。开放时间由原来每天 8 个小时顺延为 10 个小时⑦。在这里,同学们将受到热情周到 的服务⑧。” [来源:学科网 ZXXK] [来源:学。科。网 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