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3月)月考(Ⅱ)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90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三第一、二单元为主) 第卷(选择题) 一.基础题(8分) 1.下列加点字全部的一项是 A造chi嫡亲di宫绦ta两靥yan B拓本tu白k脚踝lu讪讪shan C巉岩chan暮砧zhen朔漠shu商贾gu D恬淡tian船fang幽咽yan悄然qia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你用这样狭隘片面的眼光来解读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真是一孔之见。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 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 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 纷经常发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 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 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 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3 月)月考 (Ⅱ)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90 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三第一、二单元为主)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题(8 分) 1.下列加点字全部的一项是 A 敕.造 chì 嫡.亲 dí 宫绦.tāo 两靥.yàn B 拓.本 tuò 窠.臼 kē 脚踝.luǒ 讪.讪 shàn C 巉.岩 chán 暮砧.zhēn 朔.漠 shuò 商贾.gǔ D 恬.淡 tián 船舫.fǎng 幽咽.yàn 悄.然 qiāo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你用这样狭隘片面的眼光来解读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真是一孔之见 ....。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 ....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 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 ....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 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 ....,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 纷经常发生。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 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 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 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 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②B.③①②⑥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③①②④⑥ 二.阅读以下古文,完成下列问题(4分)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 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 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 焉。 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蓄薄酿,每朔望则自酌, 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 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省, 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计矣。”先生靡计不施, 迄无效,益恐。 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 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唯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 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 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 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 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 遂借电光见得之,入其门,观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倏忽迅雷大作,电光烨烨, 洞烛殿堂,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俄见 寺门大辟,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不绝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 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诉者,先生冯驴状,屏息 不敢少动。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阅读以下古文,完成下列问题(4 分)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 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 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 焉。 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蓄薄酿,每朔望则自酌, 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 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省, 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计矣。”先生靡计不施, 迄无效,益恐。 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 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唯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 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 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 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 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 遂借电光见得之,入其门,观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倏忽迅雷大作,电光烨烨, 洞烛殿堂,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俄见 寺门大辟,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不绝。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 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诉者,先生冯驴状,屏息 不敢少动。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
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厉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 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中鬼首,立仆。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艺桑麻五谷以为生(纺织) 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一年) B世操医术 (从事) 则庶几白骨可肉矣(不久) C何爱此身 (喜爱) 孰若冒死以救之(哪里比得上) D故人过我而死焉(拜访) 微司命,孰能生之(假如没有) 6.下列加点字不全部为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A人以达士目之 公素善先生 B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终当有以活之 C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女鬼觉之 D洞烛殿堂 微司命,孰能生之 第Ⅱ卷(主观题) 三.(18分) 7.找到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和含义(10分) 例如:“反”通“返”,返回。 (1)海阳亡是公 (2)二叟相见大说 (3)盖不饮诸 (4)薄莫,先生酒释 (5)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 (6)遂属老妻护公 (7)先生卒惊 (8)女鬼邪?抑人邪? (9)先生冯驴状 (10)于电光下孰视之 8.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 (2)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四.(21分)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厉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 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中鬼首,立仆。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 艺.桑麻五谷以为生(纺织 ) 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一年) B 世操.医术 (从事) 则庶几..白骨可肉矣(不久) C 何爱.此身 (喜爱) 孰若..冒死以救之(哪里比得上) D 故人过.我而死焉 (拜访) 微.司命,孰能生之(假如没有) 6.下列加点字不全部为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A 人以达士目.之 `` 公素善.先生 B 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终当有以活.之 C 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 女鬼觉.之 D 洞烛.殿堂 微司命,孰能生.之 第Ⅱ卷(主观题) 三.(18 分) 7.找到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和含义(10 分) 例如:“反”通“返”,返回。 (1)海阳亡是公 (2)二叟相见大说 (3)盖不饮诸 (4)薄莫,先生酒释 (5)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 (6)遂属老妻护公 (7)先生卒惊 (8)女鬼邪?抑人邪? (9)先生冯驴状 (10)于电光下孰视之 8.翻译下列句子(8 分) (1)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 (2)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四.(21 分)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春 行 即 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 问题: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6分) 10.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11.补写语句的空缺部分(9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砯崖转石万壑雷。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丛菊两开他日泪, (6)画图省识春风面, (7)间关莺语花底滑, (8)东船西舫悄无言,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 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 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
【注释】 ○1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2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 问题: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6 分) 10.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 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 分) 11.补写语句的空缺部分(9 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2)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砯崖转石万壑雷。 (4)无边落木萧萧下, 。 (5)丛菊两开他日泪, 。 (6)画图省识春风面, 。 (7)间关莺语花底滑, 。 (8)东船西舫悄无言,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5 分) 叶圣陶在四川 1940 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 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 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
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 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 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 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 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 “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 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 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 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 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 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 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 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 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 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 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 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的事业家, 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 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 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 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 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2.下列队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
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 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 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 小说》等文章。1931 年 8 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 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 “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 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 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 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 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 1945 年 9 月离开成都到 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 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 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 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 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 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 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 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 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 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 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 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2.下列队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 年 8 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