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0500X004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农业 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 开课时间: 2010年4月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海 南 大 学 《机械原理》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 0500X004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农业 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 开课时间: 2010 年 4 月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章节 第1章绪论 课时 2学时 教 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学 2. 对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 目 的 本章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本章介绍了机器、机 教学 构、机械等名词,并通过动画等实例说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各种机构,从而明确了机构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本章教学中, 重点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上。 教学 本章难点是要搞清楚机器、机构以及机械三名词的区别。 难点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1.孙恒,陈作模等.机械原理.高等教有出版社.2006 2.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作模,张永红等.机械原理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陆品 秦彦斌机械原理(导教导学导考) 工业出版社2005 5.葛文杰.机械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出版社200: 6.张志强,孙江宏等.机械原理考研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 章节 第 1 章 绪论 课时 2 学时 教 学 目 的 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2.对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 教学 重点 本章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本章介绍了机器、机 构、机械等名词,并通过动画等实例说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各种机构,从而明确了机构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本章教学中,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上。 教学 难点 本章难点是要搞清楚机器、机构以及机械三名词的区别。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1. 孙恒,陈作模等.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陈作模,张永红等. 机械原理学习指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 陆品,秦彦斌.机械原理(导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出版社.2005 5. 葛文杰.机械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 西北工业出版社.2003 6. 张志强,孙江宏等.机械原理考研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引言 绪论这一章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个就是学什么?这门课程究竞学什么?也就是它的研究对象 和内容是什么? 第二就是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第三就是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这是我们在学习每门课程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在绪论 当中介绍。 二、教学内容正文(含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 教 讲课内容: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什么): 由课程名称引入机器:介绍几个实例 (着重功能和作用〉 以典型机器(内燃机、工件自动装卸装置) 过 为例分析其结构原理 引出机器的特征一机器的定义 程 又由机器的复杂程度引入机构:定义 几个实例(者重动作特点) 点明机构的特征 机械的定义 针对机构与机器的组成部件引入构件:定义一 -实例 零件 一定义。零件与构件 的关系 给出课程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象一机械即机器与机构 (机器种类无限但组成机器的机 构种类有限) 内容 2.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为什么学): 从专业需要(实习 专业课学习、实际工作): 能力需要 络法 反转法 当量分析法) 创新和发展需要(新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仿 真设计: 更高的设计要求: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高负荷 更宽的设计领域:机、电、液、气、光一体, 深海、航天、微技术》 3.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要求(怎样学): 课程特点:理论性(基础理论扎实、注重理解和运用): 实践性(多观察分析、注意动脑和动手): 综合性(注意内在联系、掌握规律、训练技能) 学习要求:课前预习、课堂作好笔记、课后复习总结:(注意多媒 体的特点)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2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 引言 绪论这一章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个就是学什么?这门课程究竟学什么?也就是它的研究对象 和内容是什么? 第二就是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第三就是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这是我们在学习每门课程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在绪论 当中介绍。 教 学 过 程 二、教学内容正文(含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 讲课内容: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什么): 由课程名称引入机器:介绍几个实例(着重功能和作用) 以典型机器(内燃机、工件自动装卸装置) 为例分析其结构原理 引出机器的特征——机器的定义 又由机器的复杂程度引入机构:定义 几个实例(着重动作特点) 点明机构的特征——机械的定义 针对机构与机器的组成部件引入构件:定义——实例 零件——定义。零件与构件 的关系 给出课程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象——机械即机器与机构 (机器种类无限但组成机器的机 构种类有限) 内容—— 2.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为什么学): 从专业需要(实习、专业课学习、实际工作); 能力需要(包络法、反转法、当量分析法); 创新和发展需要(新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仿 真设计; 更高的设计要求: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高负荷 更宽的设计领域:机、电、液、气、光一体, 深海、航天、微技术) 3.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要求(怎样学): 课程特点:理论性(基础理论扎实、注重理解和运用); 实践性(多观察分析、注意动脑和动手); 综合性(注意内在联系、掌握规律、训练技能) 学习要求:课前预习、课堂作好笔记、课后复习总结;(注意多媒 体的特点)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课堂讨论、积极发言: 作业及实验独立完成,根据其认真程度评定成绩 利用答疑或其它形式主动提问,师生交流: 总成绩的评定 思考题: 1.何为机构?何为机器?何为机械?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儿个方面的问题? 3.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概括了解,为了学好本课 程,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试设想一个国家没有机械工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教 米 学握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 后 记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3 课堂讨论、积极发言; 作业及实验独立完成,根据其认真程度评定成绩; 利用答疑或其它形式主动提问,师生交流; 总成绩的评定。 思考题: 1. 何为机构?何为机器?何为机械? 2.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概括了解,为了学好本课 程,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 试设想一个国家没有机械工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教 学 后 记 掌握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章节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课时 6学时 数 1.了解机构的组成,举握构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链的樗 学 2. 能熟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令 3.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对平面机构进行杆组分析 的 本章重点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 教学 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以及机构组成中的构 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 重点 本章难点是机构中虚约束的判定问题。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 下列情况: 教学 1.轨迹重合。在机构中,如果用转动副连接的是两构件上运动轨迹 相重合的点,则该连接将带入一个虚约束。 难点 2用双转动副杆连接两运动构件上距离恒定不变的两点。机构在运 动过程中,若两构件上某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如用双转动 杆将此两点相连,则将带入一个虚约束。 3.结构重复或对称。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或 对称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虚约束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1孙恒,陈作模等.机械原理.高等教有出版社.2006 2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礼 200 3.陈作模,张永红等.机械原理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陆品,秦彦斌机械原理(导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出版社.2005 5.葛文杰机械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出版社2003 6.张志强,孙江宏等.机械原理考研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 章节 第 2 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课时 6 学时 教 学 目 的 1.了解机构的组成,掌握构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链的概 念。 2.能熟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对平面机构进行杆组分析 教学 重点 本章重点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 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以及机构组成中的构 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 教学 难点 本章难点是机构中虚约束的判定问题。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 下列情况: 1.轨迹重合。在机构中,如果用转动副连接的是两构件上运动轨迹 相重合的点,则该连接将带入一个虚约束。 2.用双转动副杆连接两运动构件上距离恒定不变的两点。机构在运 动过程中,若两构件上某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如用双转动 副杆将此两点相连,则将带入一个虚约束。 3.结构重复或对称。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或 对称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虚约束。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1.孙恒,陈作模等.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陈作模,张永红等. 机械原理学习指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陆品,秦彦斌.机械原理(导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出版社.2005 5.葛文杰.机械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 西北工业出版社.2003 6.张志强,孙江宏等.机械原理考研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