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链为4-36碳的碳氨化合物的羧酸, 这些碳链在一些脂肪酸中为饱和的 不分支脂肪酸,而其他的则含有一 个或多个双键,也有一些含有三碳 的环或含有羟基。 其中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 麻酸(Linolenic acid)和花生四烯 酸(Arachidonic acid)为人体必需 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
碳链为4-36碳的碳氢化合物的羧酸, 这些碳链在一些脂肪酸中为饱和的 不分支脂肪酸,而其他的则含有一 个或多个双键,也有一些含有三碳 的环或含有羟基。 其中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 麻酸(Linolenic acid)和花生四烯 酸(Arachidonic acid)为人体必需 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
自然界一些常见的脂肪酸 CH,(CH,)14COOH软脂酸 CH(CH2)1COO 【硬脂酸 COOH 油酸(顺9十八碳烯酸) COOH 亚油酸(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
自然界一些常见的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棕榈酸),n-十六酸,16:0 硬脂酸, n-十八酸,18:0 花生酸, n-二十酸,20:0 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 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 亚油酸: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18:2△9,12 α-亚麻酸: 全顺-十八碳-9,12,15-三稀酸,18:3△9,12,15 花生四稀酸:全顺-二十碳-5,8,11,14四稀酸, 20:4 △5,8,11,14
天然甘油酯多为混合甘油酯,形成甘油 酯的脂肪酸种类很多,可以是饱和的, 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含不饱和脂肪酸较 多的甘油酯室温下为液体,被称为油 (o),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 温下为固体,被称为脂肪(fat),前者 多见于植物体,后者多见于动物体
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最简单的脂类是 甘油三酯,也称为三脂酰甘油、脂肪 或中性脂肪。甘油与单个脂肪酸所形 成的脂称为甘油单酯(单脂酰甘油), 与2个脂肪酸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二酯 (二脂酰甘油)。 甘油酯中脂肪酸为同一脂肪酸的为单 纯甘油酯,脂肪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为混合甘油酯。 CH2 CH CH2 OH OH OH R1 C OH O R1 C OH O R1 C OH O CH2 CH CH2 O O O C C C O O O R1 R2 R3 glycerol fatty acids triacylglycerol or triglyceride a fat or an oil 天然甘油酯多为混合甘油酯,形成甘油 酯的脂肪酸种类很多,可以是饱和的, 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含不饱和脂肪酸较 多的甘油酯室温下为液体,被称为油 (oil),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 温下为固体,被称为脂肪(fat),前者 多见于植物体,后者多见于动物体
甘油三酯的贮存能量和保温作用: 一些动物中,皮下贮存的甘油酯不仅是 一种能量,还可对于极低温度对生物体 产生保温作用,海豹、海象、企鹅及热 血的极地动物都被非常丰厚的甘油酯所 覆盖,冬服眠的动物(如熊)在冬眠前要 积累大量的脂肪,及时贮能、又是保温
甘油三酯的贮存能量和保温作用: 真核细胞中,甘油三酯在水相介质 中成微小油滴状独立结构,作为代 谢染料的贮藏库,脊椎动物中这些 特化的细胞被称为脂肪细胞甘油三 酯还贮藏在多种植物的种子中,提 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能量及生物合成 的前体物质。 甘油三酯因碳链长且还原度高较糖贮 藏的能量更多(二倍),再者,甘油 三酯的疏水性保证了运输中不必运送 额外的水化物的重量。人体脂肪组织 约有15-20 kg甘油酯,足够数月的能量 供应,相反人体可能只贮存少于一天 人体需要能量的糖元。 一些动物中,皮下贮存的甘油酯不仅是 一种能量,还可对于极低温度对生物体 产生保温作用,海豹、海象、企鹅及热 血的极地动物都被非常丰厚的甘油酯所 覆盖,冬眠的动物(如熊)在冬眠前要 积累大量的脂肪,及时贮能、又是保温
甘油三酯的若干重要性质: 皂化反应 酸败和酸值(酸价)】 卤化和碘价(碘化值) 氨化作用 甘油三酯的物理性质
甘油三酯的若干重要性质: 皂化反应 酸败和酸值(酸价) 卤化和碘价(碘化值) 氢化作用 甘油三酯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