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 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 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 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 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 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 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 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诮消解了。明帝即位,蒋 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 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 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 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 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 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 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 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如果没有护军, 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 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 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岀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 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
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 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 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 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 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 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 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 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 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 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 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 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 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 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 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 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如果没有护军, 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 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 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 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
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 他的谥号是“景侯”。 广东省惠来一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 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 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日:“此王公孙也,有异 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孑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 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日:“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 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①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 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 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 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日:“卿能暗诵乎?日:“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吧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 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 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②所引,诛。 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①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②魏讽:魏相国钟繇的属官,曾图谋反,被人告发,牵连被杀的有几干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 他的谥号是“景侯”。 广东省惠来一中 2009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卷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 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 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 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 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 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①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 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 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 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 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 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②所引,诛。 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①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②魏讽:魏相国钟繇的属官,曾图谋反,被人告发,牵连被杀的有几千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容貌)丑陋 B、自以为西伯可规 效法 C、下车即缯其甲卒 修补,整治 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流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疾免,卒于家 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B、乃之荆州依刘表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然好贤而不能用 故国危而无辅 D、收其豪杰而用之 其强记默识如此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3分)() A、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B、此王公孙也,有异才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C、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表卒,粲劝表子琼,令归太祖 D、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粲是王公之胄,被才学显著而且不以貌取人的蔡邕所赏识。蔡邕认为他家的书籍文章都应当 送给王粲 王粲借向太祖敬酒的机会,向太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袁绍喜爱贤才却不懂得任用;刘表拥有 贤才却不能任用。只有太祖能招引贤才并任用贤才。 C、王粲对读过的道边碑文能背诵下来,而且不差一字。他观赏别人下围棋,棋局坏了,他能把坏 了的棋局恢复原样。从中可见他的“强记”和“默识”(暗中认识)能力 D、王粲天性擅长算术。但他在作算术的时候,只能大略的弄清算术的道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3分) ②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分) 5、D(将近) 6、C.(却,转折连词)(A.因为,介词;因为,连词B.到,动词;无义,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D.那 里的,冀州的,指示代词;他,王粲,人称代词 7、C(表现王粲“多识”和有政治见识,表现的是“识” 8、A(B.袁绍“不能用”,刘表“不懂用”C.“默识”是暗中记忆能力,“识”通“志”,记,记忆力D.没 有转折关系,这里是肯定王粲“大致通晓道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2处1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3分)
A、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容貌)丑陋 B、自以为西伯可规. 效法 C、下车即缮.其甲卒 修补,整治 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流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以.疾免,卒于家 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B、乃之.荆州依刘表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C、然好贤而.不能用 故国危而.无辅 D、收其.豪杰而用之 其.强记默识如此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3 分)( ) A、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B、此王公孙也,有异才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C、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D、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粲是王公之胄,被才学显著而且不以貌取人的蔡邕所赏识。蔡邕认为他家的书籍文章都应当 送给王粲。 B、王粲借向太祖敬酒的机会,向太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袁绍喜爱贤才却不懂得任用;刘表拥有 贤才却不能任用。只有太祖能招引贤才并任用贤才。 C、王粲对读过的道边碑文能背诵下来,而且不差一字。他观赏别人下围棋,棋局坏了,他能把坏 了的棋局恢复原样。从中可见他的“强记”和“默识”(暗中认识)能力。 D、王粲天性擅长算术。但他在作算术的时候,只能大略的弄清算术的道理。 9、断句和翻译。(10 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 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3 分) ②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 分) 5、D(将近) 6、C.(却,转折连词)(A.因为,介词;因为,连词 B.到,动词;无义,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D.那 里的,冀州的,指示代词;他,王粲,人称代词) 7、C(表现王粲“多识”和有政治见识,表现的是“识”) 8、A(B.袁绍“不能用”,刘表“不懂用” C.“默识”是暗中记忆能力,“识”通“志”,记,记忆力 D.没 有转折关系,这里是肯定王粲“大致通晓道理”) 9、断句和翻译。(10 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2 处 1 分)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3 分)
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烟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让他从 二人中选择一个。 (给分点:符合大意1分,关键字2分:胄,婚,见,焉 ②普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分) 王粲)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 让他)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 (给分点:符合大意1分,关键字3分:属文,所,宿构,复,覃,加 附《王粲传》参考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 的长史。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 让他从二人中选择一个。王谦没有答应。因病免了官职,最后在家中死去。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 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来访,倒穿着 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 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他。”十七岁时,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黄 门侍郎的官职,因为西京扰乱,都没有去接受官职。于是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 扬并且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不太重视他。刘表死了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让他归附了曹操。曹操召 用王粲为丞相掾,并且赏给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之滨设酒宴,王粲双手捧杯敬贺说:“当今袁绍在黄 河以北起兵,仗着人多,立志吞并全国,然而他爱贤才却不能使用贤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离开了他 刘表在荆州一带从容不迫,安闲自在,哲时不动,观察等待时机,自认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压倒商 朝)。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知重用他们,所以国家危急却没有辅佐的人。 您打下冀州的时候,刚到那里就整顿武器装备,招揽豪杰而重用他们,而纵横驰骋天下;等到平定了长江、 汉水,招纳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们的职位,让天下人归心,远远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 将都被任用,英雄竭尽全力,这是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的措施啊。”后来王粲被调动官职任军谋祭酒 魏国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职。他广泛认识事物,知识丰富,有问必能对答。当时昔日的法度荒废、 松弛,需要创立新的规章制度,王粲经常主持这件事。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 诵碑文,一个字也不错。曾经观看人下围棋,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粲誉他们照原样恢复,把棋子 再摆上。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把棋局盖上,让他再用其他的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摆好后用来互相核对 比较,棋子的位置一个也不错。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 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 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他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军队伐征东吴。二十二年春天,在行军路上病死,当时四十一岁。王粲有 两个儿子,受魏讽的牵连,都被杀了。后代断绝 广东省汕头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遺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 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 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让他从 二人中选择一个。 (给分点:符合大意 1 分,关键字 2 分:胄,婚,见,焉) ②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 分) (王粲)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 (让他)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 (给分点:符合大意 1 分,关键字 3 分:属文,所,宿构,复,覃,加) 附《王粲传》参考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 的长史。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与王谦结成婚姻关系,叫两个女儿出来拜见王谦, 让他从二人中选择一个。王谦没有答应。因病免了官职,最后在家中死去。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 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来访,倒穿着 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纪轻,体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 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他。”十七岁时,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黄 门侍郎的官职,因为西京扰乱,都没有去接受官职。于是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 扬并且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不太重视他。刘表死了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让他归附了曹操。曹操召 用王粲为丞相掾,并且赏给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之滨设酒宴,王粲双手捧杯敬贺说:“当今袁绍在黄 河以北起兵,仗着人多,立志吞并全国,然而他爱贤才却不能使用贤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离开了他。 刘表在荆州一带从容不迫,安闲自在,暂时不动,观察等待时机,自认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压倒商 朝)。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知重用他们,所以国家危急却没有辅佐的人。 您打下冀州的时候,刚到那里就整顿武器装备,招揽豪杰而重用他们,而纵横驰骋天下;等到平定了长江、 汉水,招纳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们的职位,让天下人归心,远远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 将都被任用,英雄竭尽全力,这是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的措施啊。”后来王粲被调动官职任军谋祭酒。 魏国建立以后,曹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职。他广泛认识事物,知识丰富,有问必能对答。当时昔日的法度荒废、 松弛,需要创立新的规章制度,王粲经常主持这件事。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那人就让他背 诵碑文,一个字也不错。曾经观看人下围棋,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粲替他们照原样恢复,把棋子 再摆上。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把棋局盖上,让他再用其他的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摆好后用来互相核对 比较,棋子的位置一个也不错。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 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 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提笔写成的文章。他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曹操军队伐征东吴。二十二年春天,在行军路上病死,当时四十一岁。王粲有 两个儿子,受魏讽的牵连,都被杀了。后代断绝。 广东省汕头一中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 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 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 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日:“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 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 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 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 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 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 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 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日:“不如期,且死!一军尽 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 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奷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 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 (节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天子所欲 厌:讨厌 B.今衢不他虞 虞:担忧 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 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输:缴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欲以客往赴秦军 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 B、今衢不他虞 C、乃使孟容见纳 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征 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 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公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 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 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 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 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 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 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 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 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 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 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 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 (节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天子所欲 厌:讨厌 B.今衢不他虞. 虞:担忧 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 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输:缴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 欲以.客往赴秦军 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 B、今衢不他虞, C、乃使孟容见纳。 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征 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 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