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 语文 2012年05月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考生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必须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镌刻/隽永讣告/阜盛躯壳/脑壳 B.付梓/渣滓跻身/侪辈屏除/屏息 C.木讷/按捺濒临/嫔妃渐染/渐次 D罪愆/悭吝箴言/甄别禁忌/禁受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圣”杜甫在去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突然变得很忙,很火。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 杜甫很忙:一会是送水工、肌肉男,一会是火影忍者、高达战土……各种搞怪造型不 而足。年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 心,随意拿文化名人消遺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 A.推波助澜 B.不一而足 C.开涮 D.穿凿附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虎妈”、“狼爸”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爱一点还是严一点,是穷 养还是富养,不同的家庭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 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针对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 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 D.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是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最新明确 证据,公布以来,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 语 文 2012 年 05 月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卷上考生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 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必须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镌.刻/ 隽.永 讣.告/阜.盛 躯壳./脑壳. B.付梓./渣滓. 跻.身/侪.辈 屏.除/屏.息 C.木讷./按捺. 濒.临/嫔.妃 渐.染/渐.次 D.罪愆./悭.吝 箴.言/甄.别 禁.忌/禁.受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圣”杜甫在去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突然变得很忙,很火。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 杜甫很忙:一会是送水工、肌肉男,一会是火影忍者、高达战士……各种搞怪造型不一 而足。年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 心,随意拿文化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 A.推波助澜 B.不一而足 C.开涮 D.穿凿附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虎妈”、“狼爸”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爱一点还是严一点,是穷 养还是富养,不同的家庭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B.2012 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 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针对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 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 D.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是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最新明确 证据,公布以来,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 克服,都加在—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②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 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③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 大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 ④黄帝之前,神话中有着大量的自然神。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⑤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 A.④①⑤③②B.①⑤④③②C.④⑤①②③D.①⑤④②③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司马穰苴传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 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 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穰苴日:“臣素卑贱,君擢之闾 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土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 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日:“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穗茛先驰军,文表下漏待贾。贾素骄 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 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穠苴日:何后期为?”贾谢 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今 敌国深侵,邦内骚动,頁姓之命黄悬于君何谓想送妥「召军正问日:“军法期而后至者云 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 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
①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 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②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 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③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 大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 ④黄帝之前,神话中有着大量的自然神。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⑤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 A.④①⑤③② B.①⑤④③② C.④⑤①②③ D.①⑤④②③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司马穰苴传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 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 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 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 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 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 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 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今 敌国深侵,邦内骚动,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 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 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
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 之”乃斩其仆,车之友驸,马之骏,以徇三军。遺使者还报,然后行。悉取将军之资粮 亨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 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 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之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 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 苴之法而诸侯朝齐。 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日《司马穰苴兵法》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有删改) 【注释】①和:田和,人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往,未及反 B.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C.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回众能提 D.君擢之闾伍之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愿得君之臣,国之所,以监军B{加之大夫之上 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 于是景公许之 C.「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D.了而附穰直于其中 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穰苴在出征前整肃军纪、建立威信的一组是(3分) ①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 ②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③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④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⑤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⑥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贾是景公的宠臣,身为监军,在国土沦丧、前线紧急的情势下,视军纪如儿戏, 与亲朋好友饮宴,约定正午到达营门,竟日暮才到达 B.田穰苴被委以重任后,他深感自己出身卑贱,难以服众,便请求国君给他派一个懂 军事、威望高的大臣来当监军,齐景公满足了他的愿望
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 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悉取将军之资粮 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 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 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之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 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①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 苴之法而诸侯朝齐。 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有删改) 【注释】①和:田和,人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既往,未及反. 返回 B.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示众 C.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谢绝 D.君擢.之闾伍之中 提拔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加之.大夫之上 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 于是景公许之. 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而附穰苴于.其中 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穰苴在出征前整肃军纪、建立威信的一组是 (3 分) ①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 ②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③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④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⑤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⑥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贾是景公的宠臣,身为监军,在国土沦丧、前线紧急的情势下,视军纪如儿戏, 与亲朋好友饮宴,约定正午到达营门,竟日暮才到达。 B.田穰苴被委以重任后,他深感自己出身卑贱,难以服众,便请求国君给他派一个懂 军事、威望高的大臣来当监军,齐景公满足了他的愿望。 A. B. C. D
C.田穰苴作为将军却不搞特殊化,他把属于自己的军资物品拿出来让士兵享用,和士 兵平分粮食,因此深受士兵爱戴,连生病的士兵也要求一同奔赴战场。 D.田穰苴一方面从严治军,一方面和士兵同甘共苦,军威远扬,入侵齐国的晋、燕 军队听闻后竟不战而屈,齐军乘势追击,收复了失去的全部领土。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 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 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3分) ②既见穰苴,尊之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如梦令[南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 陵微醉 (1)不是梨花,不是杏花,词中描写的是什么花?为什么?(3分) (2)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韩愈《师说》)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全球史观 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 流行的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不断爆发危机,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 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也日渐深刻。“全球史观”正是这种反思潮流 的一个代表。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 历史已经不够了,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 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此后,欧美多位历史学家继 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的破除在当代中国具有更重要和更深远
C.田穰苴作为将军却不搞特殊化,他把属于自己的军资物品拿出来让士兵享用,和士 兵平分粮食,因此深受士兵爱戴,连生病的士兵也要求一同奔赴战场。 D.田穰苴一方面从严治军,一方面和士兵同甘共苦,军威远扬,入侵齐国的晋、燕 军队听闻后竟不战而屈,齐军乘势追击,收复了失去的全部领土。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景 公 退 穰 苴 苴 发 疾 而 死 田 乞 田 豹 之 徒 由 此 怨 高 国 等 其 后 及 田 常 杀 简 公 尽 灭 高 子 国 子 之 族 至 常 曾 孙 和 因 自 立 为 齐 威 王 用 兵 行 威 大 放 穰 苴 之 法 而 诸 侯 朝 齐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3 分) ②既见穰苴,尊之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如梦令 [南宋]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 陵微醉。 (1)不是梨花,不是杏花,词中描写的是什么花?为什么?(3 分) (2)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韩愈《师说》)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 (4)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全球史观” ——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 流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不断爆发危机,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 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也日渐深刻。“全球史观”正是这种反思潮流 的一个代表。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 历史已经不够了,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 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此后,欧美多位历史学家继 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的破除在当代中国具有更重要和更深远
的意义。当然,“全球史观”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中心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无须讳言 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 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 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一书,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走向以中国为中心”,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 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 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而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自信心的恢复有些表现为过度膨胀), 也使一些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并推动了这个潮流。 自“后现代”思潮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西方 学者对西方文明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因而认为“西方的没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样都是 历史的“宿命″。《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对未 来世界的构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崇中华文明,并不是现代西方学者的专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对西 方文明丧失信心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的传统。17-18 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从神秘的哲学、严肃的政治、精致的艺术到 社会的经济和生活风格,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面前展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 这种泛中国崇拜既建立在当时西方与东方实力的对比上也建立在东方文化的神秘以及历史 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质实力为限。“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释范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种心理。 以史鉴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与批判多半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反映出了 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两方面都受到西方压制与影响的事实。物质落后,并不是挨打的 充分条件,缺乏历史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 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西方经济危机不断爆发,导致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因此,学术 界开始对“西方中心论”展开全面的批判 B.按照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的观点,“西方中心论”未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 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C.“中国中心观”是“全球史观”的一部分,因学者受到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 等方面的影响,其观点也存在着相当的问题 D.柯文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以中国为中心”,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中国人自信心的
的意义。当然,“全球史观”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中心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无须讳言, 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 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 30 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 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一书,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走向以中国为中心”,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 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 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而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自信心的恢复(有些表现为过度膨胀), 也使一些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并推动了这个潮流。 自“后现代”思潮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西方 学者对西方文明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因而认为“西方的没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样都是 历史的“宿命”。《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对未 来世界的构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崇中华文明,并不是现代西方学者的专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对西 方文明丧失信心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的传统。17-18 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从神秘的哲学、严肃的政治、精致的艺术到 社会的经济和生活风格,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面前展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 这种泛中国崇拜既建立在当时西方与东方实力的对比上,也建立在东方文化的神秘以及历史 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质实力为限。“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释范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种心理。 以史鉴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与批判多半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反映出了 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两方面都受到西方压制与影响的事实。物质落后,并不是挨打的 充分条件,缺乏历史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 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西方经济危机不断爆发,导致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因此,学术 界开始对“西方中心论”展开全面的批判。 B. 按照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的观点,“西方中心论”未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 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C. “中国中心观”是“全球史观”的一部分,因学者受到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 等方面的影响,其观点也存在着相当的问题。 D. 柯文提出研究中国历史应该“以中国为中心”,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中国人自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