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 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 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 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 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 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 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 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 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 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 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 成为普通人了。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 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 尔父起家如此也 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 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 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译文: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 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 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 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 在富贵之家,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 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 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 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30 王安石伤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 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 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 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 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 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 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 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 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 成为普通人了。” 31 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 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 尔父起家如此也 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 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 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译文: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 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 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 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 在富贵之家,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32 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 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原文: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 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 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译文: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 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 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 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 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 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3陶母责子退鲜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鲜饷母母封鮮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 不益乃增吾忧也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鲜饷母。母封鮮付吏,反书责侃曰:“汝 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 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34诸葛亮诚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 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 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 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 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 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 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髙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 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 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5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 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原文: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 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 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 忧,而不可以髙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 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 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
原文: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 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 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译文: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 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 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 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 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 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3 陶母责子退鲊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 不益乃增吾忧也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 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 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34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 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 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 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 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 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 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 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 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5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 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原文: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 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 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 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 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 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
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 悔的遗恨。 36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 嬉为贾人伭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 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衙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 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翻译: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 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 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 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 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7曾子杀猪明不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 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 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 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 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去集市上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 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 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 教导。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 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38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 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 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 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路曰:"南山有 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 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译文: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 孔子说:“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南山出产 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 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 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吊问
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 悔的遗恨。 36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 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 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 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翻译: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 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 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 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 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7 曾子杀猪明不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 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也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 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 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 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去集市上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 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 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 教导。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 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38 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 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 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 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 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为?”孔子曰:“括而 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译文: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 孔子说:“凭你的才能,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南山出产 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 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 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吊问